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海凤 潘思年 +1 位作者 梁亚勇 黎雅婷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4期2965-2968,共4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研究从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III)提取出所有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的相关信息,排除非首次入住NICU、非新生儿、无出生体重信息的患儿后,最终... 目的:探究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研究从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III)提取出所有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的相关信息,排除非首次入住NICU、非新生儿、无出生体重信息的患儿后,最终将4882例新生儿纳入研究。根据患儿的出生体重平均分为5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广义相加模型评估出生体重与NHB之间的独立相关性。结果:共4882例新生儿纳入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和平滑曲线,出生体重与NHB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患儿出生体重在1.55~3.52 kg之间,效应值为0.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46;CI=0.193~0.314,P<0.001)。而体重<1.55 kg或体重>3.52 kg时体重与患病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体重与NHB存在非线性关系,出生体重在1.55~3.52 kg之间时,体重每增加1 kg,NHB风险降低7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孤独症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秦秀群 唐春 +2 位作者 朱顺叶 梁亚勇 邹小兵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29-633,共5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亲职压力指标简表(包括亲职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及困难儿童3个子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对105名孤独症儿童母亲进行调查,同时对100名正...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亲职压力指标简表(包括亲职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及困难儿童3个子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对105名孤独症儿童母亲进行调查,同时对100名正常儿童母亲施测亲职压力指标简表。结果:孤独症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母亲[如,总分(108.59±16.09)vs.(84.91±17.41),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组母亲的亲职压力总分高于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组母亲[如,总分(118.30±12.12)vs.(107.86±13.86),(103.45±16.98),(100.95±14.60);P<0.001];训练时间1年以上的孤独症儿童母亲在困难儿童维度上得分低于训练时间1年以内的母亲[(32.13±6.96)vs.(39.23±6.16),(41.33±6.92);P<0.001];孤独症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总分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9,P<0.01),与儿童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5,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疾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和家庭人均月收入进入了亲职压力的回归方程,解释了总变异的42.9%。结论:孤独症儿童母亲普遍存在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其亲职压力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儿童 亲职压力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联合检测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9
3
作者 冯亚群 胡祥华 梁亚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82-1584,共3页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并探讨血清含量与新生儿败血症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7例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组)...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并探讨血清含量与新生儿败血症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7例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组)、52例局部感染新生儿(局部感染组)和30例非感染新生儿(非感染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PCT和hs-CRP的含量。结果:败血症组患儿的hs-CRP和PCT血清水平均高于局部感染组患儿以及非感染组患儿(P<0.05),局部感染组患儿的PCT血清水平也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患儿(P<0.05)。分别以PCT≥2ng/mL和hs-CRP≥10mg/L为阳性标准,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42%、60.02%和62.16%、50.07%,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则是95.62%和71.20%。败血症组患儿血清PCT水平与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PCT和hs-CRP的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PCT值与新生儿败血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败血症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孤独症核心家系广泛表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邓红珠 邹小兵 +3 位作者 李建英 唐春 岑超群 梁亚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50-451,454,共3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先证者的核心家系孤独症广泛表型(broader autism phenotype,BAP)主要表现的组成及其意义,为进一步遗传研究建立基础。【方法】应用家系调查表和Bolton孤独症广泛表型的操作定义手册,对300例孤独症先证者和100例非孤... 【目的】探讨孤独症先证者的核心家系孤独症广泛表型(broader autism phenotype,BAP)主要表现的组成及其意义,为进一步遗传研究建立基础。【方法】应用家系调查表和Bolton孤独症广泛表型的操作定义手册,对300例孤独症先证者和100例非孤独症儿童的核心家系进行筛查,对符合BAP定义的双亲进行总结和分类,比较两组BPA发生率及主要表型的构成。【结果】①孤独症先证者父母中BPA的发生率129/600(2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涉及社交障碍表型最多,其次是语言认知障碍,不适当行为最少。②孤独症先证者父亲存在BAP 97例次,明显高于母亲3 2例次。孤独症先证者父亲社交障碍、语言认知障碍表型的发生较对照组父亲明显增高(P均<0.01);先证者母亲除社交障碍表型的发生较对照组母亲明显增高(P<0.05)外,余两种表型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AP在孤独症核心家系中存在,以先证者父亲的发生率较高和严重性程度较重,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和语言认知障碍,提示BAP应纳入将来的孤独症遗传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孤独症广泛表型 儿童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面孔加工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咏梅 张雯 +3 位作者 静进 梁亚勇 康庄 胡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6-504,共9页
【目的】观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面孔加工任务中脑皮质激活特征。【方法】通过采用家具图片、中性表情面孔、恐惧表情面孔图片作为视觉刺激,对14名学龄期ASD儿童和与之相匹配的7名正常对照(TD)儿童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 M... 【目的】观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面孔加工任务中脑皮质激活特征。【方法】通过采用家具图片、中性表情面孔、恐惧表情面孔图片作为视觉刺激,对14名学龄期ASD儿童和与之相匹配的7名正常对照(TD)儿童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 MRI)扫描,分析ASD组儿童对中性面孔及恐惧面孔特异激活的脑区情况及与TD组儿童的差异。【结果】ASD组和TD组对家具图片均表现有双侧额下回激活增强,对中性面孔均表现有左侧额下回激活增强,但TD组对家具和中性面孔的激活脑区都更为广泛。中性面孔任务中,ASD组在右侧眶额叶、前扣带回、左侧颞上回、右侧中央沟盖、右侧额中回和右侧楔前叶等皮层区域的激活程度低于TD组(P<0.01)。在恐惧面孔任务中,ASD组在左侧梭状回和左侧海马旁回等皮层的激活程度均低于TD组,而在左侧距状裂、左侧颞中回、右侧楔前叶和右侧顶上回等皮层区域的激活程度高于TD组。【结论】ASD儿童面孔加工激活模式不同于非面孔物体,多个皮层及皮层下脑区功能异常可能与ASD的非典型面孔加工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面孔加工 功能磁共振成像 儿童
下载PDF
婴幼儿和儿童哮喘过敏原IgE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5
6
作者 易绘 梁亚勇 +4 位作者 肖奕青 蒋卡丽 温勇晖 王晴 汤建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研究婴幼儿和儿童血清特异性Ig E过敏原检测在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505例单纯哮喘婴幼儿和儿童(n=385)及非过敏患儿(n=120),采用德国FOOKE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对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进行检测... 目的:研究婴幼儿和儿童血清特异性Ig E过敏原检测在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505例单纯哮喘婴幼儿和儿童(n=385)及非过敏患儿(n=120),采用德国FOOKE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对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进行检测,分别建立不同性别、年龄的单纯性哮喘组与非过敏对照组,对过敏原与哮喘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05例婴幼儿和儿童血清Ig E过敏原检测阳性者240例(47. 5%)。婴幼儿和儿童哮喘过敏原分布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户尘螨、霉菌类、屋尘、牛奶、猫/狗毛皮屑、混合草等与哮喘发生有相关性(P<0. 05)。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户尘螨、霉菌类、屋尘螨是发病的危险因素(P<0. 05);不同年龄组婴幼儿和儿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3岁婴幼儿仅屋尘螨与哮喘发生有相关性(P<0. 05),在3~14岁患儿中户尘螨、屋尘螨与哮喘发生有相关性(P<0. 05),在7~14岁患儿中霉菌与哮喘发生有相关性(P<0. 05);户尘螨、屋尘螨是男、女性婴幼儿和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P<0. 05),而霉菌、腰果/花生是男性婴幼儿和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婴幼儿和儿童哮喘以户尘螨、屋尘螨、霉菌类过敏原为主,血清过敏原检测对早期评估婴幼儿和儿童哮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儿童 血清过敏原 哮喘
下载PDF
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及孟鲁司特钠治疗在婴幼儿喘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易绘 梁亚勇 +4 位作者 肖奕青 蒋卡丽 温勇晖 王晴 汤建梅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974-978,共5页
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婴幼儿喘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孟鲁司特钠治疗婴幼儿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儿科住院确诊为喘息婴幼儿640例,其中420例(研究组)在婴幼儿喘息的发... 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婴幼儿喘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孟鲁司特钠治疗婴幼儿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儿科住院确诊为喘息婴幼儿640例,其中420例(研究组)在婴幼儿喘息的发作期、缓解期均进行了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并与同期住院的无哮喘病史、家族哮喘病史、胸廓畸形、湿疹史的急性支气管感染者18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在喘息婴幼儿640例中抽取160例进行分组治疗,其中100例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孟鲁司特钠组)4 mg·d^-1,每晚顿服;60例予特布他林(特布他林组)2.5 mg·次^-1,雾化吸入,每天1次。两组用药时间均为12周。比较孟鲁司特钠治疗前后婴幼儿喘息患儿的肺功能指标、血清嗜酸细胞衍生的神经毒素(EDN)、白介素-8(IL-8)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婴幼儿喘息发作期的呼吸频率(RR)明显加快,而发作期每公斤潮气量(VT/kg)、达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EF/V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2年后孟鲁司特钠组患儿喘息发作次数、住院次数、TPTEF/TE和VPEF/VE与特布他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孟鲁司特钠组血清EDN、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12周后孟鲁司特钠组的临床症状、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量(PTEF)、TPTEF/TE、VPEF/VE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喘息婴幼儿应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TPTEF/TE和VPEF/VE指标诊断病情,而喘息婴幼儿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能有效减轻喘息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气呼吸 喘息性疾病 婴幼儿 孟鲁司特钠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周静雯 杨小媛 +4 位作者 梁亚勇 叶慧清 黄春花 陈虹 牟一坤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儿科临床见习是儿科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合格儿科医生的关键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见习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其实施过... 儿科临床见习是儿科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合格儿科医生的关键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见习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其实施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儿科 临床见习
下载PDF
学龄期共患ADHD的ASD与单纯ASD破坏性行为障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叶慧清 丁家畅 +2 位作者 陈壮桂 周静雯 梁亚勇 《新医学》 2018年第8期562-564,共3页
目的比较学龄期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与单纯ASD患儿破坏性行为障碍患病率的差异。方法应用Vanderbilt ADHD评定量表对确诊为ASD的90例学龄期患儿进行评估,其中共患ADHD 44例,比较共患ADHD的ASD患儿(ASD+... 目的比较学龄期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与单纯ASD患儿破坏性行为障碍患病率的差异。方法应用Vanderbilt ADHD评定量表对确诊为ASD的90例学龄期患儿进行评估,其中共患ADHD 44例,比较共患ADHD的ASD患儿(ASD+ADHD组)及单纯ASD患儿(单纯ASD组)破坏性行为障碍的患病率。结果 ASD+ADHD组44例中合并破坏性行为障碍者28例,患病率为63.6%;而单纯ASD组46例中合并破坏性行为障碍19例,患病率为4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共患ADHD的ASD患儿破坏性行为障碍的患病率比单纯ASD患儿的患病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破坏性行为障碍 患病率
下载PDF
儿童哮喘持续状态和间质性肺疾病的相关性
10
作者 易绘 梁亚勇 +4 位作者 肖奕青 蒋卡丽 温勇晖 王晴 汤建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4期57-61,共5页
目的:研究儿童哮喘持续状态和间质性肺疾病(I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20例儿童哮喘持续状态合并ILD患儿(A组),20例单纯哮喘持续状态患儿(B组),20例单纯ILD患儿(C组)和于本院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D组)。采... 目的:研究儿童哮喘持续状态和间质性肺疾病(I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20例儿童哮喘持续状态合并ILD患儿(A组),20例单纯哮喘持续状态患儿(B组),20例单纯ILD患儿(C组)和于本院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D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四组外周血Th1/Th2,ELISA法检测四组外周血hs-CRP、IL-7样细胞因子(TSL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抗Jo-1抗体水平。结果:A、B组Th1和Th1/Th2均明显低于C、D组,且Th2均高于C、D组(P<0.05)。A组Th1和Th1/Th2均明显低于B组,且Th2明显高于B组(P<0.05)。C组Th1和Th1/Th2均明显高于D组,且Th2明显低于D组(P<0.05)。A、B、C组hs-CRP和TSLP水平均高于D组,其中A组>B组>C组(P<0.05)。A、B、C组MCP-1与抗Jo-1抗体均高于D组,其中A组>C组>B组(P<0.05)。结论:儿童哮喘持续状态和ILD关系密切,Th1/Th2平衡调节可能是两者关联的重要机制,可作为两种疾病的内在机制和治疗靶点研究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持续状态 间质性肺疾病 TH1/TH2 hs-CRP IL-7 样细胞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 白-1 抗Jo-1 抗体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病类型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亚勇 邹小兵 +1 位作者 岑超群 李建英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9-411,共3页
目的考察性别、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方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临床亚型等因素对ADHD共患病类型的影响。方法应用VanderbihADHD家长和教师评定量表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确诊门诊ADHD患者224例,其中男205例,女19例,确定其... 目的考察性别、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方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临床亚型等因素对ADHD共患病类型的影响。方法应用VanderbihADHD家长和教师评定量表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确诊门诊ADHD患者224例,其中男205例,女19例,确定其临床分型及共患病,获取家庭和学校教养方式的相关信息。根据共患病类型分为ADHD组(n=118)、ADHD共患内化性行为障碍组(ADHD+焦虑/抑郁)(n=10)、ADHD共患外化性行为障碍组(ADHD+ODD/CD)(n=89)及ADHD共患内化和外化性行为障碍组(n=7),以无共患病为参照水平做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混合型ADHD患儿(ADHD—CT)患外化性行为障碍概率比注意缺陷型(ADHD—PI)和多动冲动型ADHD患儿(ADHD—HI)高,分别是ADHD—PI和ADHD—HI患外化性行为障碍的概率的4.76倍(偏回归系数为1.58,P〈0.05)及6.25倍(偏回归系数为1.83,P〈0.05),即风险增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负性家庭教养方式的患儿患外化性行为障碍的概率是接受正性家庭教养方式的患儿的2.01倍(偏回归系数为0.7,P〈0.05)。结论混合型ADHD儿童相对于注意缺陷为主型和多动冲动型ADHD儿童共患外化性行为障碍风险增高。接受负性的家庭教养方式的ADHD儿童患外化性行为障碍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共患病 影响因素 儿童
原文传递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梁亚勇 岑超群 +1 位作者 杨翠萍 邹小兵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9-631,共3页
【目的】对比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方法】应用Vanderbilt ADHD家长及教师评定量表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确诊门诊ADHD儿童224例,其中男205... 【目的】对比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方法】应用Vanderbilt ADHD家长及教师评定量表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确诊门诊ADHD儿童224例,其中男205例,女19例。同时随机抽取广州市一所普通小学部分1~6年级学生,完整填写上述量表及调查表,入选的非ADHD普通儿童共计326例,其中男217例,女109例,分别获取其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信息。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均分为正性和负性两种,然后分别对ADHD和非ADHD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进行比较。【结果】非ADHD组接受正性家庭教养方式的比例为93.3%,ADHD儿童接受正性家庭教养方式的比例为47.3%,非ADHD儿童接受正性家庭教养的比率高于ADHD儿童(χ2=122.399,P<0.05);非ADHD组接受正性学校教育方式的比例为87.4%,ADHD儿童接受正性学校教育方式的比例为33.9%,非ADHD组接受正性的学校教育方式的比率高于ADHD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8.454,P<0.05),二者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ADHD儿童接受正性家庭教养方式及正性学校教育方式的比率明显低于非ADHD的普通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家庭教养方式 学校教育方式 对比 儿童
原文传递
不同语言发育水平的孤独症患儿发展速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亚勇 陈碧媛 +2 位作者 魏艳 陈凯云 邹小兵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4期2859-286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语言发育水平的孤独症儿童发展速率的差异。方法对确诊的89例孤独症儿童按其语言发育水平分为差14例、一般24例、好51例3个组,应用PEP-R量表对其接受结构化训练前、后(其中4例自然转归,11例进行家庭训练,10例接受机构训练,6... 目的探讨不同语言发育水平的孤独症儿童发展速率的差异。方法对确诊的89例孤独症儿童按其语言发育水平分为差14例、一般24例、好51例3个组,应用PEP-R量表对其接受结构化训练前、后(其中4例自然转归,11例进行家庭训练,10例接受机构训练,64例接受家庭+机构训练)进行评估,比较不同语言发育水平的孤独症儿童的发展速率(△DQ)。结果 3组间△DQ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语言发育水平好的孤独症患儿其发展速率较语言发育水平差及语言发育水平一般的孤独症患儿快,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语言发育水平的孤独症患儿其发展速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语言发育水平 发展速率
原文传递
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学龄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学业及社交功能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亚勇 陈凯云 +2 位作者 陈碧媛 岑超群 邹小兵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对学龄阿斯伯格综合征(AS)儿童学业及社交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应用Vanderbilt ADHD评定定量表对门诊确诊的90例学龄AS患儿(男85例,女5例)进行评估,年龄6.0~14.0岁,平均(9.11±2.11)岁。其中共患... 目的探讨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对学龄阿斯伯格综合征(AS)儿童学业及社交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应用Vanderbilt ADHD评定定量表对门诊确诊的90例学龄AS患儿(男85例,女5例)进行评估,年龄6.0~14.0岁,平均(9.11±2.11)岁。其中共患ADHD 44例,分别评定共患ADHD及单纯AS儿童的学业及社交功能损害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共患ADHD的AS组其学业以及社交功能损害程度均较无共患ADHD的AS组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共患ADHD学龄AS儿童存在更为严重的学业及社交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ger综合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共患病 功能损害
原文传递
学龄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率调查及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亚勇 杨翠萍 +1 位作者 岑超群 邹小兵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调查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共患率及分析其易误诊为ADHD的原因。【方法】应用Vanderbilt ADHD评定量表对门诊确诊的90例AS患儿(男8... 【目的】调查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共患率及分析其易误诊为ADHD的原因。【方法】应用Vanderbilt ADHD评定量表对门诊确诊的90例AS患儿(男85例,女5例)评估其ADHD的共患率,并与249例普通学龄儿童(男223例,女16例)ADHD患病率进行对比分析;曾在外院接受诊断的39例AS患儿的首诊情况,分析其误诊为ADHD的原因。【结果】90例AS学龄儿童中,符合ADHD诊断标准者44例(48.9%);249例普通学龄儿童中,符合ADHD诊断标准者9例(3.6%),AS病例组ADHD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学龄儿童,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2.732,P<0.01)。在39例曾接受外院诊断的患儿中,只有6例诊断正确(占15.4%)。而误诊率高达84.6%,其中最常见的误诊为ADHD,共19例(达48.7%)。【结论】学龄期AS患儿ADHD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且极易误诊为AD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ger综合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共患率 误诊 学龄儿童
原文传递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孤独症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岑超群 陈凯云 +3 位作者 梁亚勇 李巧毅 邓红珠 唐春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学龄儿童的孤独症症状和特征,以促进针对性的干预。方法应用社交反应量表(socialresponsivenessscale,SRS)中文版分别对62名6~12岁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学龄儿童的孤独症症状和特征,以促进针对性的干预。方法应用社交反应量表(socialresponsivenessscale,SRS)中文版分别对62名6~12岁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ADHD和正常儿童进行孤独症症状评估,ADHD组儿童同时进行ADHD核心症状评估。结果SRS五个维度及总分均为ASD组〉ADHD组〉正常组(P〈0.01)。ASD组、ADHD组和正常组SRS总分分别为[(92.43±19.17)分、(65.66±19.86)分和(38.40±10.68)分],其中ADHD组SRS总分超出正常组2.55个标准差,并以“社交交流”(2.00个标准差)和“孤独症行为方式”(2.71个标准差)两个维度偏离最显著。62名ADHD儿童中有14名(占22.58%)SRS总分≥85,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P〈0.01)。SRS总分≥85的ADHD儿童(ADHD+)和〈85的ADHD儿童(ADHD-)在“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得分及ADHD核心症状总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DHD儿童比正常儿童存在显著增多的ASD症状,部分ADHD儿童其孤独症症状评分达到或超过SRS的诊断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孤独症特征 社交反应量表
原文传递
儿童孤独症368例临床脑影像学资料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咏梅 梁亚勇 邹小兵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9-932,共4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脑影像学的特征,为孤独症的神经影像学进一步病因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368例孤独症患儿的结构性和功能性脑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孤独症患儿脑结构MRI异常率35.5%(55/155)>CT异常率12.7%(26/205),其存在的主... 目的探讨孤独症脑影像学的特征,为孤独症的神经影像学进一步病因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368例孤独症患儿的结构性和功能性脑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孤独症患儿脑结构MRI异常率35.5%(55/155)>CT异常率12.7%(26/205),其存在的主要异常部位为大脑皮层、脑白质、小脑、基底节和脑室系统。功能性脑影像学检查SPECT、fMRI、MRS、DTI中以SPECT应用最多,31例患儿SPECT结果显示所有患儿脑血流灌注均有局部改变,其中局部脑血流灌注减少的有26例,发生率为83.9%,主要为额颞顶叶和海马区,局部脑血流灌注增加的部位均为基底节区。结论孤独症的发生与大脑多个部位的结构或功能改变密切相关,功能性脑影像学比结构影像学检查对探讨孤独症的病理机制更为敏感,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脑影像学 儿童 资料分析
原文传递
Asperger综合征114例患儿智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岑超群 曾小璐 +2 位作者 梁亚勇 唐春 邹小兵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Asperger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患儿智力特征,以更好理解和解释其行为表现,为诊断和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专科114例首诊为AS患儿,年龄6岁1个月至14岁3个月,平... 目的探讨Asperger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患儿智力特征,以更好理解和解释其行为表现,为诊断和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专科114例首诊为AS患儿,年龄6岁1个月至14岁3个月,平均(8.31±1.93)岁。均进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测试,分析结果。结果智商分布从轻度智力低下至智力超常,平均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分别为(101.52±18.72)、(88.30±17.40)和(94.90±17.75);AS患儿存在显著(VIQ-PIQ)差距(P<0.01),总趋势是VIQ>PIQ(P<0.01);Kaufman三因子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分测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量表以分类、词汇和知识3个分测验得分较高,以填图、图片排列和编码得分较低;言语分量表以领悟分测验得分最低;操作分量表以木块图和图形拼凑得分较高。结论 AS患儿存在智力发展不平衡,认知优势和劣势并存,在制定教育和训练方案时应利用其言语技能优势,重视非言语技能和社交技能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RGER综合征 智力 特征
原文传递
亚临床ADHD和ADHD儿童的临床特征及共存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岑超群 梁亚勇 +2 位作者 邓红珠 唐春 邹小兵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4-917,共4页
目的调查亚临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临床特征及其共存行为问题的分布,研究该群体临床干预的必要性。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Vanderbilt ADHD评定量表,对130例ADHD儿童、101例亚... 目的调查亚临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临床特征及其共存行为问题的分布,研究该群体临床干预的必要性。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Vanderbilt ADHD评定量表,对130例ADHD儿童、101例亚临床ADHD儿童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DHD组平均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分别为93.40±14.74、92.70±13.93和92.46±14.21;亚临床ADHD组分别为97.03±12.28、95.44±11.97和95.97±10.7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ADHD组、亚临床ADHD组和正常组的注意缺陷因子平均得分分别为2.06±1.57、1.57±0.39和0.91±0.51,三组多动和冲动因子的平均得分分别是1.75±0.59、1.23±0.51和0.68±0.48,均为ADHD组>亚临床ADHD组>正常组(P均<0.01)。三组功能评分均值分别为2.90±0.60、2.65±0.54和2.06±0.51,亦为ADHD组>亚临床组>正常组(P<0.01)。ADHD组和亚临床ADHD组常见内外化行为问题筛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P均<0.01)。结论亚临床ADHD儿童虽未符合ADHD全部诊断标准,但仍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干预以及常规进行其它内外化行为问题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共患病 亚临床 特征
原文传递
Asperger综合征儿童行为调节与其智力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岑超群 邹小兵 +2 位作者 唐春 曾小璐 梁亚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747-749,共3页
【目的】探讨Asperger综合征(AS)儿童的行为调节与智力的关系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AS的评估和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对33名确诊为AS(采用DSM-IV标准)的儿童进行韦氏智力评估,同时由家长完成BASICS行为调节量表中文版,对评... 【目的】探讨Asperger综合征(AS)儿童的行为调节与智力的关系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AS的评估和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对33名确诊为AS(采用DSM-IV标准)的儿童进行韦氏智力评估,同时由家长完成BASICS行为调节量表中文版,对评估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S组在5个维度以及总量表的得分均较对照组儿童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AS组平均VIQ、PIQ、FIQ、VIQ-PIQ差值分别为106.45±18.33、95.88±15.98、101.76±16.21,16.82±13.04,VIQ和PIQ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在所有5个维度及总量表得分与VIQ、PIQ、FIQ以及VIQ-PIQ无显著相关(r为0.004-0.251,P均〉0.10)。【结论】AS儿童存在行为调节问题和智力发展不平衡,其行为调节问题与智力无明显相关,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其非智力因素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RGER综合征 行为调节 智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