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vin在不同病理分型脂溢性角化病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向前 陈勇飞 +1 位作者 梁伟容 张弘 《北方药学》 2016年第9期134-136,共3页
目的:观察Livin在不同病理分型脂溢性角化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脂溢性角化病病例120例(6个类型,每种病理类型各20例),并以10例正常包皮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所有病例的Livin表达情况进行染色检测。结果:Livin在不同病... 目的:观察Livin在不同病理分型脂溢性角化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脂溢性角化病病例120例(6个类型,每种病理类型各20例),并以10例正常包皮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所有病例的Livin表达情况进行染色检测。结果:Livin在不同病理分型的脂溢性角化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包皮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脂溢性角化病组织中Livin的表达强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溢性角化病组织普遍表达Livin,提示其发病可能与凋亡抑制相关,其发生可能与Livin表达上调有关;Livin在脂溢性角化病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病理分型无关,提示不同病理分型SK组织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存在相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病 病理分型 LIVIN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安全鼻饲的护理 被引量:5
2
作者 梁伟容 王栋 刘素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0期346-348,共3页
目的总结脑卒中后卧床患者安全鼻饲的护理。方法对112例脑卒中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留置胃管鼻饲进食并加强观察,对常见的鼻饲不安全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安全宣教指导。结果住院期间,鼻饲患者出现腹泻、腹胀12... 目的总结脑卒中后卧床患者安全鼻饲的护理。方法对112例脑卒中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留置胃管鼻饲进食并加强观察,对常见的鼻饲不安全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安全宣教指导。结果住院期间,鼻饲患者出现腹泻、腹胀12例、呕吐5例、食物反流4例、意外拔管9例、胃潴留5例、便秘16例。结论通过采用我科制定的《鼻饲患者安全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对脑卒中后留置有胃管的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宣教指导后,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障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鼻饲 安全 护理
下载PDF
步态训练对中风患者下肢表面肌电图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梁伟容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20期3-4,共2页
目的研究步态训练对于中风患者下肢的康复效果和意义。方法利用笔者所在医院康复医学科20名中风患者进行自由步态训练,然后利用表面肌电图(SEMG),同步记录双下肢胫前肌、腓肠肌内侧头两组肌群的SEMG信号,考察受试肌在步态周期中的SEMG... 目的研究步态训练对于中风患者下肢的康复效果和意义。方法利用笔者所在医院康复医学科20名中风患者进行自由步态训练,然后利用表面肌电图(SEMG),同步记录双下肢胫前肌、腓肠肌内侧头两组肌群的SEMG信号,考察受试肌在步态周期中的SEMG变化规律。结果中风患者通过步态训练后,发现患侧腓肠肌与患侧胫前肌的正常拮抗收缩状态在逐渐的增强,患侧胫前肌的肌电活动增强。结论 步态训练有利于中风患者下肢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训练 中风 下肢 肌电图 变化意义
下载PDF
互动式头针对卒中后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章春霞 张绍华 +5 位作者 王玉龙 章春平 潘小华 李浅峰 肖鹏 梁伟容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7期801-806,共6页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0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互动式头针组、单纯头针组和头针+认知训练组,每组200例。3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及康复运动治疗,单纯头针组采用头针治疗,头针+认知训...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0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互动式头针组、单纯头针组和头针+认知训练组,每组200例。3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及康复运动治疗,单纯头针组采用头针治疗,头针+认知训练组将头针和认知训练分不同时间进行,互动式头针组将头针与认知训练同时进行,共治疗8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Fugl-Meyer评估(FMA)评分变化。结果3组治疗前CASI评分、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4周后及治疗后CASI评分、FM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4周后,互动式头针组CASI评分高于单纯头针组(P<0.01)。治疗后,互动式头针组CASI评分、FMA评分高于单纯头针组和头针+认知训练组(P<0.01),头针+认知训练组CASI评分和上肢FMA评分高于单纯头针组(P<0.01)。结论互动式头针能明显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优于单纯头针治疗和头针联合认知训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认知训练 中风后遗症 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筛查量表 Fugl-Meyer评估
下载PDF
头针联合上肢智能反馈训练对卒中后上肢肌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章春霞 王玉龙 +5 位作者 张绍华 李浅峰 梁伟容 潘小华 肖鹏 周明超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8期937-944,共8页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上肢智能反馈训练对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卒中后上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84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予头针联合上肢智能反馈训练,对照组仅进行与治疗组...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上肢智能反馈训练对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卒中后上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84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予头针联合上肢智能反馈训练,对照组仅进行与治疗组相同的上肢智能反馈训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随访时,比较两组患侧上肢肌张力[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肘关节痉挛角度、腕关节痉挛角度、上肢Fugl-Meyer量表(FMA)评分、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期、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肘腕关节MAS评分、肘关节痉挛角度、腕关节痉挛角度、上肢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时,两组肘腕关节MAS评分、肘关节痉挛角度、腕关节痉挛角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FMA评分及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时FMA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腕关节MAS评分、肘关节痉挛角度、腕关节痉挛角度、FMA评分、MB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及治疗前与随访时差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runnstro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runnstrom分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和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头针联合上肢智能反馈训练能有效降低卒中患者上肢肌痉挛,改善上肢肘关节、腕关节活动度,提高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疗效优于单纯上肢智能反馈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头针 中风后遗症 偏瘫 肌痉挛 上肢 肌张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基于Brunnstrom分期的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何丽明 李浅峰 +1 位作者 梁伟容 王玉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3期46-47,共2页
目的 探讨基于Brunnstrom分期的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基于Brunns... 目的 探讨基于Brunnstrom分期的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基于Brunnstrom分期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存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存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Brunnstrom分期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脑神经功能,促进生存质量的全面提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Brunnstrom分期 早期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音乐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疲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7
作者 吕慧兰 梁伟容 +2 位作者 刘素华 王尧 王玉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8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疲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音乐治疗。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疲劳...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疲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音乐治疗。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疲劳程度、生活质量以及焦虑、抑郁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疲劳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治疗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病情发展,缓解其不良心理,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音乐疗法 脑卒中 疲劳 效果
下载PDF
浅谈英语课堂的交流与互动
8
作者 梁伟容 《师道(教研)》 2014年第5期116-117,共2页
我们知道,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投入真实的情感,与课堂教育的有机地结合,才能和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的学习不断地进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实现有效的互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才能促进师生之间共同的发展。使课堂成为... 我们知道,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投入真实的情感,与课堂教育的有机地结合,才能和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的学习不断地进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实现有效的互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才能促进师生之间共同的发展。使课堂成为一个学生不断成长的、不断学习的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堂 交流 课堂教学 课堂教育 课堂效率 学生 才能 学习
下载PDF
医养结合模式下延伸护理在家庭照护中的应用
9
作者 梁伟容 吕慧兰 +2 位作者 刘素华 何丽明 王玉龙 《智慧健康》 2020年第9期182-183,共2页
目的研究延伸护理在医养结合模式下家庭照护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5例;参照组运用常规家庭照看模式,实验组运用延伸护理家庭照看模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能力得以提升,不良事件发生... 目的研究延伸护理在医养结合模式下家庭照护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5例;参照组运用常规家庭照看模式,实验组运用延伸护理家庭照看模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能力得以提升,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升高,各项数据均优于参照组。结论在医养结合模式下,延伸护理在家庭照护中的应用,效果好于常规护理,显示了优越性,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护理 医养结合模式 家庭照护 效果
下载PDF
协同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训练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丽明 梁伟容 +1 位作者 肖鹏 王玉龙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0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CCM)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SA)康复训练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并诊断为DSA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都行常规治疗,实...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CCM)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SA)康复训练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并诊断为DSA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都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CM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程度、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干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参照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吞咽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困难评分为(2.25±0.87)分,明显低于参照组(4.31±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7.76%,高于实验组(6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M护理模式在DSA康复训练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DSA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减少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素华 李浅峰 +1 位作者 梁伟容 王玉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7期173-175,共3页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1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标准吞...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1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健康知识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SA评分、健康知识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75%,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的实施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 吞咽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音乐电针治疗与磁疗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梅君 范寒院 +2 位作者 李浅峰 黄智勇 梁伟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3期22-24,共3页
目的探究音乐电针治疗与磁疗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03—2014-10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音乐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磁疗法治疗,对比2... 目的探究音乐电针治疗与磁疗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03—2014-10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音乐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磁疗法治疗,对比2组PSQI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PSQI评分为(3.51±1.42)分,对照组为(9.25±2.73)分,对照组平均入睡时间相对较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116,P=0.020 8)。对照组接受治疗后仍有16.67%的患者出现重度睡眠障碍,而观察组无重度睡眠障碍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重度缺损2例(7.69%),对照组重度缺损9例(3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发生睡眠障碍的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对体质较差的老年人也同样适用,患者PSQI评分低,睡眠质量较好,睡眠时间明显增加,失眠现象得到改善,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电针疗法 磁疗 脑卒中患者 睡眠障碍
下载PDF
互动式头针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章春霞 张绍华 +5 位作者 王玉龙 章春平 肖鹏 李浅峰 潘小华 梁伟容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4期4-8,共5页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住院部的脑卒中后...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住院部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住院患者666例。将666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互动式头针组(223例)、单纯头针组(221例)和头针+认知训练组(222例)。三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及康复运动治疗、头针、计算机认知训练,互动式头针组将头针与认知训练同时进行,单纯头针组只做头针治疗,头针+认知训练组将头针和认知训练分不同时间进行,疗程8周。康复治疗前、治疗4周时及疗程结束时,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4周和疗程结束时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互动式头针组及头针+认知训练组在疗程结束时MMSE评分较治疗4周时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和疗程结束时互动式头针组MMSE评分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单纯头针组与头针+认知训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头针+认知训练组MMSE评分高于单纯头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各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4周时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疗程结束时均较治疗4周时有所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时,头针+认知训练组Barthel指数评分与单纯头针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互动式头针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其余两组(P<0.01)。疗程结束时,头针+认知训练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单纯头针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互动式头针组Barthel指数评分大于单纯头针组和头针+认知训练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互动式头针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较单纯头针治疗和头针+认知训练均有明显的疗效优势,头针+认知训练治疗较单纯头针治疗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互动式头针 认知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音乐电针疗法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范寒院 周梅君 梁伟容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10期1309-1310,共2页
目的探讨音乐电针疗法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就诊的167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成常规康复组(A组,n=50)、磁疗训练组(B组,n=57)及音乐电针训练组(C组,n=60)三组。记录三组PSQI评分,... 目的探讨音乐电针疗法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就诊的167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成常规康复组(A组,n=50)、磁疗训练组(B组,n=57)及音乐电针训练组(C组,n=60)三组。记录三组PSQI评分,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C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A、B两组(P<0.05);2A、B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及B、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电针疗法可有效改善脑中卒后睡眠障碍患者失眠状况,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电针疗法 脑卒中 睡眠障碍
下载PDF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高焱 赵敬璞 +7 位作者 王玉龙 梁伟容 章静 周宜霞 周娟 东志远 王栋 文琼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93-1597,共5页
持续性植物状态是患者脑严重损害后出现的一种没有感知的特殊意识状态,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给家庭、社会造成的负担极重。患者的照护主要依赖护理,难度大且问题繁杂,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却缺乏相关指导,使得照护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该... 持续性植物状态是患者脑严重损害后出现的一种没有感知的特殊意识状态,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给家庭、社会造成的负担极重。患者的照护主要依赖护理,难度大且问题繁杂,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却缺乏相关指导,使得照护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该文从促醒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防治、家庭照顾者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方面综述了研究进展,为提高护理人员认知、构建临床护理规范和路径提供依据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植物状态 康复护理 营养支持 健康教育 综述
原文传递
清洁间歇性自助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梁伟容 张绍华 +1 位作者 王玉龙 罗逊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20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清洁间歇性自助导尿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9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留置导尿法)、B组(无菌间歇性导尿法... 目的:观察清洁间歇性自助导尿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9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留置导尿法)、B组(无菌间歇性导尿法)和C组(清洁间歇性自助导尿法),每组30例.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接受不同导尿方法护理3个月后其膀胱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泌尿系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B组和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洁间歇性自助导尿的方法对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改善是有效的,大大的提高患者膀胱自我管理的能力,降低泌尿系统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间歇性自助导尿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下载PDF
头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绍华 王玉龙 +4 位作者 章春霞 李浅峰 梁伟容 潘小华 周明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1-477,共7页
目的:比较头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与单纯下肢智能反馈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54例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脱落6例)和对照组(78例,脱落8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康复训练... 目的:比较头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与单纯下肢智能反馈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54例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脱落6例)和对照组(78例,脱落8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采用头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穴取顶颞前斜线上1/5、顶颞后斜线上1/5,对照组仅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均每天1次,每周治疗6 d,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患侧下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6MWT)、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采用步态功能评价系统进行足底压力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Brunnstrom分期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观察组MAS分级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Brunnstrom分期、MAS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后,两组6MWT、BBS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健侧后足、患侧前后足、双侧全足触地面积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患侧前后足、全足触地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侧前足、全足负重比较治疗前降低(P<0.05),患侧前足、后足、全足负重比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健侧前足、全足负重比低于对照组(P<0.05),健侧后足、患侧前足、患侧全足负重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能够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促进下肢分离运动模式出现,改善足底压力分布,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疗效优于单纯下肢智能反馈训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头针 下肢智能反馈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及抑郁、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绍华 王玉龙 +6 位作者 章春霞 章春平 肖鹏 李浅峰 梁伟容 潘小华 周明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9-667,共9页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抑郁、焦虑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就诊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康复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共445例,随机分...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抑郁、焦虑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就诊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康复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共44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223)、对照组(n=222),试验组脱落23例,对照组脱落22例。2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及常规康复运动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互动式头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头针、认知训练治疗,共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首次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及2月后随访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首次治疗前、疗程结束时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患者在疗程结束时和随访时,MoCA、MMSE、MBI评分均升高(P<0.01),HAMD、HAMA、PSQI评分均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在疗程结束时和随访时,MoCA评分升高(P<0.01),HAMD评分降低(P<0.01),MMSE、MBI评分仅在疗程结束时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疗程结束时、随访时MoCA、MMSE、MBI评分均升高(P<0.01),HAMD、HAMA、PSQI评分均降低(P<0.01)。血清学指标方面,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疗程结束时血清BDNF、NGF含量均升高(P<0.01),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互动式头针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焦虑状态,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较常规康复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且停止治疗后仍然可以保持疗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头针 脑卒中 认知功能 抑郁 焦虑
原文传递
互动式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章春霞 张绍华 +4 位作者 王玉龙 章春平 李浅峰 潘巍一 梁伟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比较互动式头针与单纯头针、头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6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互动式头针组(218例,脱落18例)、单纯头针组(220例,脱落20例)和头针+认知训练组(222例,脱落22例)。3组患... 目的:比较互动式头针与单纯头针、头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6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互动式头针组(218例,脱落18例)、单纯头针组(220例,脱落20例)和头针+认知训练组(222例,脱落22例)。3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及运动康复训练,互动式头针组在认知训练的同时于顶中线,患肢对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行头针治疗;单纯头针组仅予头针治疗;头针+认知训练组于上午、下午分别进行头针和认知训练。均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评分评价各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治疗4、8周时,3组患者MoCA量表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互动式头针组高于单纯头针组和头针+认知训练组(P<0.05,P<0.01)。3组患者治疗8周时MoCA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互动式头针组高于单纯头针组和头针+认知训练组(P<0.01),除注意力评分外,头针+认知训练组Mo CA量表其余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单纯头针组(P<0.01)。结论:互动式头针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头针和头针+认知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互动式头针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癫痫应急箱的制作及其在康复科中的应用成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伟容 王玉龙 吕慧兰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年第17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癫痫应急箱在抢救康复科患者癫痫发作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癫痫发作常用急救药物及物品归纳于一个便携式应急箱内,将癫痫应急箱分别放置于康复科病房、PT训练室和OT训练室,并于2014年1月开始应用,比较应用癫痫应急箱的... 目的:观察癫痫应急箱在抢救康复科患者癫痫发作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癫痫发作常用急救药物及物品归纳于一个便携式应急箱内,将癫痫应急箱分别放置于康复科病房、PT训练室和OT训练室,并于2014年1月开始应用,比较应用癫痫应急箱的试验组和不应用癫痫应急箱的对照组其工作时效、人力、意外伤等情况。结果:试验组准备抢救物品、到达现场、给氧、用药等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意外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癫痫应急箱能够提高抢救效率,有效预防意外伤,值得在康复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应急箱 抢救 康复科 制作 效率 意外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