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侗族作家苗延秀的创作道路及其《大苗山交响曲》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梁其彦
-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82-91,共10页
-
文摘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民族大家庭里,有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并不太多,侗族是其中之一。侗族人口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的毗邻地区,并多与汉、苗、壮、水、布依、瑶等族杂居。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有南北两部方言,影响文学颇大。一九五八年曾在试点推行以拉丁字母为符号的新文字。侗族文学在历史上主要是民间口头文学,还没有形成自己民族的作家队伍。建国以来,在党的关怀与大力扶植下,作家文学发展颇快,出现了刘荣敏、滕树嵩、袁仁宗、杨通山等十来个有一定成就与影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部具有浓烈的民族民间文学特色,反映了民族生活与斗争的壮丽画面。五十代年以《大苗山交响曲》登上中国诗坛的苗延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关键词
红军
四十年代
延安鲁艺
周恩来
少数民族
战士
英雄人物
祖国
交响曲
中篇小说
-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新歌剧《刘三姐》的民族民间特色及其艺术风格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梁其彦
-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55-66,共12页
-
文摘
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之初,在壮族文学里开出了两朵奇葩:一是青年诗人韦其麟的长篇叙事诗《百鸟衣》;一是新歌剧《刘三姐》。这两部作品不但在国内受到极口称赞,获得很高评阶,而且香飘海外,墙里墙外一片红。《百鸟衣》被译成好几种外国文字,产生了国际影响,外国人研究该书的出了好些专家、付教授,一九七八年《刘三姐》在香港、新嘉坡演出,也获得了很高声誉,在海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两部作品。
-
关键词
刘三姐
民族民间
艺术风格
壮族人
歌剧
民歌
斗争
反封建
民间歌手
地主阶级
-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三”字艺术和它在《三国演义》的民族特色
- 3
-
-
作者
梁其彦
-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02-106,共5页
-
文摘
“三”字艺术是中国小说创作中的一朵奇葩,形成我国文学艺术不可磨灭的民族特色之一。请看:《红楼梦》以络绎相继的多回目的浓墨重彩放手写“刘姥姥”的“三”进荣国府,从一个乡下老妇人的眼中揭出了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的豪华奢侈生活和形形色色的内外矛盾,真是蔚为奇观。《西游记》以同样的放纵笔调,用三个回目的大幅度写出了孙悟空的“三”调芭蕉扇和摇曳于多回目中的尸魔“三”戏唐三藏。
-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民族特色
文学艺术
孔明
刘备
曹操
三笑
表现手法
小说创作
红楼梦
-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