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多孔β磷酸三钙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勇 裴国献 +5 位作者 江汕 张洪涛 姚旺祥 梁双武 赵培冉 梅良斌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23-1127,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多孔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β-TCP复合培养,实验组于24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3mm×3mm×3m... 目的探讨新型多孔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β-TCP复合培养,实验组于24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3mm×3mm×3mm的β-TCP小块与细胞混合培养,对照组单纯接种细胞。培养后至10d内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第6天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复合培养3、6、9、12d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以判断其细胞相容性。通过不同浓度(100%、50%、10%、1%、0)的β-TCP浸提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检验其细胞毒性。将MSCs诱导为成骨细胞,并与β-TCP复合修复兔桡骨1.5cm大段骨缺损,术后2、6、12周分别取材通过组织学、X线片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ECT)检验其成骨效果。结果MSCs细胞接种后4h可见部分细胞贴壁,12h后完全贴壁,细胞呈多角形、梭形;8~10d后汇成单层,实验组细胞生长与对照组相似。第6天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细胞黏附性良好。MTT法测定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吸光度(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不同浓度β-TCP的细胞毒性均为0级。组织学、X线片和ECT均显示复合材料能够修复兔桡骨的大段骨缺损,且体内降解速率与骨的形成速率一致。结论新型多孔β-TCP具有独特的三维立体结构,优良的理化性质,是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β磷酸三钙 生物相容性 细胞毒性 降解
下载PDF
早期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对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黎洪棉 柳大烈 +2 位作者 吴涛 赵培冉 梁双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5751-5755,共5页
背景:自体颗粒脂肪组织填充广泛用于修复重建领域,移植后组织大量被吸收可严重影响远期效果。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对自体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人腹部脂肪组织颗粒进行纯化,同时抽取少量静脉血,采用离心... 背景:自体颗粒脂肪组织填充广泛用于修复重建领域,移植后组织大量被吸收可严重影响远期效果。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对自体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人腹部脂肪组织颗粒进行纯化,同时抽取少量静脉血,采用离心法提取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利用纤维蛋白胶的物理特性制备含有富血小板血浆的脂肪组织复合移植物,在裸鼠背部中线两侧各分离一个腔隙,富血小板血浆组将脂肪组织颗粒-富血小板血浆凝胶随机注射入一侧腔隙深筋膜下,对侧仅注入脂肪组织颗粒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个月和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组移植脂肪局部的血管增生均较明显(P<0.05),脂肪质量保持率均较高(P<0.05);移植物脂肪细胞纤维坏死率均较低(P<0.05)。提示早期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可促进移植脂肪组织局部的血管再生,增加脂肪组织的质量保持率,减少脂肪移植后的纤维坏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脂肪移植 血管再生 质量保持率 裸鼠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脂肪干细胞与自体脂肪移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和庚 黎洪棉 +3 位作者 柳大烈 南华 赵培冉 梁双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背景:自体颗粒脂肪组织作为理想的填充材料用于美容与重建修复领域,但因其移植后组织大量被吸收,严重影响了远期效果。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脂肪干细胞对自体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 背景:自体颗粒脂肪组织作为理想的填充材料用于美容与重建修复领域,但因其移植后组织大量被吸收,严重影响了远期效果。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脂肪干细胞对自体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代及传代培养,传至第3代,调整细胞浓度为1×109L-1,经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后调整细胞浓度为1×1011L-1备移植时使用;同时选用同一抽脂术后的脂肪组织颗粒并进行纯化,利用纤维蛋白胶的物理特性制备不同成分脂肪组织复合移植物,在20只裸鼠背部皮下随机分离3个腔隙,实验分为3组:基因修饰组移植经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修饰的脂肪干细胞+脂肪组织+纤维蛋白胶;基因未修饰组移植单纯脂肪干细胞+脂肪组织+纤维蛋白;生理盐水组移植生理盐水+脂肪组织+纤维蛋白。结果与结论:移植后3个月和6个月,各组移植物血管密度比较,基因修饰组>基因未修饰组>生理盐水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移植物脂肪细胞纤维坏死率比较,基因修饰组<基因未修饰组<生理盐水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移植物脂肪质量保持率比较,基因修饰组>基因未修饰组>生理盐水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证实,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脂肪干细胞可促进移植脂肪组织局部的血管再生,促进脂肪细胞的成活,增加脂肪组织的质量保持率,减少脂肪移植术后的纤维坏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缺氧诱导因子1 脂肪干细胞 脂肪组织移植 基因转染 血管再生 质量保持率 省级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与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纤维蛋白胶复合物体内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 被引量:8
4
作者 黎洪棉 高建华 +2 位作者 吴涛 赵培冉 梁双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0期7480-7484,共5页
背景:血运重建机制是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成功构建的决定性因素。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与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纤维蛋白胶复合物在体内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可行性。方法:从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中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 背景:血运重建机制是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成功构建的决定性因素。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与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纤维蛋白胶复合物在体内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可行性。方法:从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中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将第3代经BrdU标记的脂肪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定向诱导2周后,制成5×1010L-1细胞悬液。由0.5mL细胞悬液、100μL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工作液或DMEM培养基与0.5mL纤维蛋白胶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物,分别植入裸鼠背部皮下。结果与结论:术后8周取材时:①实验组可见血管增生并长入材料,呈轻度纤维包裹;对照组有少量血管长入材料中,也有轻度纤维包裹现象。实验组新生组织湿质量大于对照组(P<0.01)。②苏木精-伊红染色均可见移植物中有新生脂肪组织形成和不同程度的微血管长入;实验组微血管数多于对照组(P<0.01)。③新生组织免疫荧光染色示,两组新生脂肪细胞的胞核及部分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核呈现绿色荧光。结果说明脂肪干细胞与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纤维蛋白胶复合物在体内可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脂肪干细胞与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共同参与新生脂肪组织的血管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纤维蛋白胶 组织工程脂肪 血管发生
下载PDF
感觉、运动神经匀浆对兔成骨细胞增殖与成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秋实 裴国献 +4 位作者 江汕 赵培冉 梁双武 戴金良 崔建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4-778,共5页
目的研究兔周围感觉、运动神经匀浆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成骨细胞增殖与成骨能力的影响,探讨周围神经影响成骨的可能原因。方法提取大隐神经、坐骨神经肌支分别作为感觉、运动神经组织,制备匀浆。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常... 目的研究兔周围感觉、运动神经匀浆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成骨细胞增殖与成骨能力的影响,探讨周围神经影响成骨的可能原因。方法提取大隐神经、坐骨神经肌支分别作为感觉、运动神经组织,制备匀浆。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常规成骨诱导后鉴定备用。以含感觉、运动神经匀浆的诱导培养基、成骨诱导培养基、无地米诱导培养基及对照培养基作用于干细胞来源的成骨细胞,观察其增殖、分化及矿化情况。结果感觉神经组较其他各组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增殖(P<0.01),成骨诱导组及对照组抑制细胞增殖(P≤0.001);感觉神经匀浆显著促进成骨细胞总蛋白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合成(P<0.05),成骨诱导组及对照组ALP蛋白比活性显著高于运动神经组及无地米组(P<0.05);感觉神经组、成骨诱导组及对照组茜素红结合量显著高于无地米组及运动神经组(P<0.001),前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感觉神经成分能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与矿化,运动神经成分未见促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 坐骨神经 成骨细胞 增殖 矿化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下载PDF
带血管蒂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缺损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肽Y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崔建德 裴国献 +6 位作者 金丹 江汕 戴金良 黄爱文 王秋实 赵培冉 梁双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8-700,707,共4页
目的研究带血管蒂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缺损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只动物均在左、右侧桡骨中段制作长1.5cm的骨与骨膜缺损,然后植入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左侧采用带血... 目的研究带血管蒂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缺损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只动物均在左、右侧桡骨中段制作长1.5cm的骨与骨膜缺损,然后植入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左侧采用带血管蒂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实验组),右侧仅放置组织工程骨(对照组)。于术后3、6、12个月分别处死4只动物,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修复骨段内CGRP和NPY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两组CGRP和NPY的表达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P<0.05),且各时间点实验组两者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时两组CGRP阳性表达部位大致相同,多在血管和骨髓处,新生骨边缘和骨膜处也有少量阳性表达,而6和12个月时以骨膜处和血管周围最多。在各时间点两组的NPY阳性表达部位无明显差异,在灶状骨髓的血管周围表达最多,新生骨质边缘及骨膜处也有少量表达。结论与单纯组织工程骨植入相比,采用带血管蒂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骨缺损在术后12个月内可以明显促进CGRP和NPY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骨代用品 带血管蒂筋膜瓣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神经肽Y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对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和庚 黎洪棉 +2 位作者 徐房添 赵培冉 梁双武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12-231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大鼠骨髓组织,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取第3代细胞接种,分别加入含0.5%、1%、2%、5%、10%PRP的成骨诱导液或DMEM...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大鼠骨髓组织,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取第3代细胞接种,分别加入含0.5%、1%、2%、5%、10%PRP的成骨诱导液或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并以加入不含PRP的成骨诱导液或DMEM培养基培养(0 PRP)的BMSCs作对照。采用XTT比色法测定BMSCs的增殖情况。分别于培养3、7、11 d时用ELISA法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培养7、14、21 d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钙素(OCN)表达量,培养21 d时用茜素红染色观察钙化结节形成能力。结果成骨诱导培养的前7 d,PRP可促进BMSCs增殖,成骨诱导培养7 d以后,PRP也可促进BMSCs的成骨分化,且随着PRP浓度的增加,促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能力逐渐增强。PRP促进BMSCs内ALP活性和OCN表达的作用也呈剂量依赖性。成骨诱导培养21 d后,5%、10%的PRP诱导钙化结节形成能力优于0.5%、1%和2%的RPR,0 PRP培养的BMSC仅见少量钙化结节形成。结论在体外成骨诱导培养条件下,RPR能有效促进BMSCs的生长增殖和成骨分化,以浓度10%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下载PDF
荧光活性染料DiI标记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生长增殖及其成骨分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黎洪棉 余元龙 +3 位作者 柳大烈 吴涛 赵培冉 梁双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0期7854-7858,共5页
背景:目前关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标记报道较多,各有其优缺点,寻找一种有效、简便的细胞标记与示踪的方法尤为关键。目的:观察经荧光活性染料DiI标记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生长增殖与成骨分化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 背景:目前关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标记报道较多,各有其优缺点,寻找一种有效、简便的细胞标记与示踪的方法尤为关键。目的:观察经荧光活性染料DiI标记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生长增殖与成骨分化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9/12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完成。材料:SD大鼠10只,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DiI应用液为美国Molecular ProbeInc公司产品。方法:全骨髓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取传至第3代细胞,加入无血清的DMEM制成细胞悬液,再加入1×109L-1的DiI应用液5μL,37℃下孵育25min,清洗离心后,加入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荧光强度及形态变化。另取传至第3代细胞,加入含地塞米松、维生素C、β-磷酸甘钠、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成骨诱导剂进行诱导分化。主要观察指标:DiI标记后细胞形态变化,X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状况,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成骨诱导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成骨分化能力。结果:锥虫蓝染色见骨髓基质干细胞活力好,仅偶见蓝染细胞,荧光显微镜下DiI标记后全部细胞的胞浆、胞膜均显红色荧光,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呈梭形,胞浆丰富,保持了良好的正常形态,DiI标记阳性率为100%,标记早期细胞形态呈荧光环状,48h后细胞中荧光颗粒增多,荧光增强,细胞核未染荧光。与未标记细胞比较,DiI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吸光度、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成骨诱导7d后,钙钴法染色两组骨髓基质干细胞均见不同程度的胞质呈棕黑色改变。结论:DiI能有效标记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并在细胞内稳定表达,且标记细胞形态良好,对活体细胞无毒性作用;此外,DiI标记不影响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DII 标记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载体复合物体内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 被引量:2
9
作者 黎洪棉 柳大烈 +1 位作者 赵培冉 梁双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5期8424-8429,共6页
背景:血运重建机制是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成功构建的决定性因素。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胶载体复合物在体内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可行性。方法:从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中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代... 背景:血运重建机制是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成功构建的决定性因素。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胶载体复合物在体内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可行性。方法:从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中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将第3代经BrdU标记的脂肪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定向诱导2周后,制成浓度为5×1010L-1细胞悬液。由0.5mL细胞悬液、100μL富血小板血浆工作液或DMEM培养基与0.5mL纤维蛋白胶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物,分别植入裸鼠背部皮下。结果与结论:植入后8周取材:①实验组可见血管明显增生并长入材料,呈轻度纤维包裹;对照组有少量血管长入材料中,也有轻度纤维包裹现象。实验组新生组织湿质量大于对照组(P<0.01)。②苏木精-伊红染色均可见移植物中有新生脂肪组织形成和不同程度的微血管长入;实验组微血管数多于对照组(P<0.01)。③新生组织免疫荧光染色示,两组新生脂肪细胞的胞核及部分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核呈现绿色荧光。说明脂肪干细胞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胶载体复合物在体内可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脂肪干细胞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共同参与新生脂肪组织的血管化过程,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能促进组织工程构建物的血运重建,保证更多种子细胞的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干细胞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组织工程 脂肪形成 血管发生 干细胞
下载PDF
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稷杰 金丹 +5 位作者 赵辉 任高宏 王钢 余斌 黎健伟 梁双武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2年第4期348-351,共4页
背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是创伤骨科临床治疗难点,皮瓣移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之一。目的:探讨利用两种不同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技术。方法:2006年8月至2012年4月,3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行皮瓣移植... 背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是创伤骨科临床治疗难点,皮瓣移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之一。目的:探讨利用两种不同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技术。方法:2006年8月至2012年4月,3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行皮瓣移植术。男24例,女6例,年龄3~52岁,平均28岁。术前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范围6cm×8cm^11cm×23cm。其中游离胸脐穿支皮瓣修复12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18例。结果:术后30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1.0个月。皮瓣修复后外形大部分满意,皮瓣末梢二点分辨觉为10~22mm,胸脐穿支皮瓣和股前外穿支皮瓣组术后3个月左右恢复S2以上感觉百分比分别达58.3%和68.8%。结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游离皮瓣选择采用股前外穿支皮瓣或胸脐动脉穿支皮瓣均可。穿支皮瓣能够减少二次手术比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显著减少皮瓣感染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足踝 软组织缺损 负压封闭引流
下载PDF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自体PRP促进皮肤慢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和庚 黎洪棉 +2 位作者 田举 赵培冉 梁双武 《新医学》 2014年第6期373-377,共5页
目的探讨在皮肤慢性溃疡处注射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皮肤的再生和重建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6—8周龄SD大鼠17只,取其中1只大鼠,采用全骨髓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取传至第3代细胞,移植前48h行DiI... 目的探讨在皮肤慢性溃疡处注射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皮肤的再生和重建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6—8周龄SD大鼠17只,取其中1只大鼠,采用全骨髓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取传至第3代细胞,移植前48h行DiI荧光标记。剩余16只大鼠麻醉后制作全层皮肤缺损模型,于其背部脊柱两侧制作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并随机分为4组。A组局部注射异体BMSC悬液联合PRP治疗,B组局部单纯注射异体BMSC悬液,C组局部单纯注射PRP治疗,D组局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治疗7、14d采集标本观察结果。采用大体观察、苏木素一伊红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BMSC具有成脂、成骨、成神经分化潜能。在治疗后7、14d,A、B、C组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D组,A组愈合时间比B、C组缩短。组织学观察发现A组新生真皮相应时间点的厚度、血管和胶原纤维均明显多于其他3组。结论在皮肤慢性溃疡处联合应用异体BMSC和自体PRP,能加速真皮的修复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细胞移植 创面愈合
下载PDF
硅胶膜管联合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缺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建德 裴国献 +4 位作者 江汕 戴金良 王秋实 赵培冉 梁双武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硅胶膜复合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左、右侧桡骨中段制作长1.5cm的骨与骨膜缺损,左侧采用硅胶膜包裹组织工程骨修复缺损为实验组,右侧单纯用组织工程骨修复缺损为对照组;术后3、6、9个月通过肉... 目的:探讨硅胶膜复合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左、右侧桡骨中段制作长1.5cm的骨与骨膜缺损,左侧采用硅胶膜包裹组织工程骨修复缺损为实验组,右侧单纯用组织工程骨修复缺损为对照组;术后3、6、9个月通过肉眼观察,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检测,评价硅胶膜复合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实验组可见局部成熟的成骨区域,优于对照组;实验组6个月成熟成骨区域增大,可见明显血管;实验组9个月成骨区域基本上都是成熟胶原纤维,且结构排列规则,血管明显;生物力学检测发现实验组的压缩刚度、抗扭转刚度、三点弯曲最大载荷、抗折弯刚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硅胶膜包裹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效果良好,不但能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和成熟,并且能明显提高骨组织的力学性能;硅胶膜除了可以限制纤维组织的长入,还可以引导血管的长入和其他营养物质聚集在组织工程骨内,很好地发挥屏障和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硅胶膜 组织工程骨 引导性组织再生
下载PDF
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的影像学研究
13
作者 刘勇 裴国献 +3 位作者 江汕 任高宏 梁双武 赵培冉 《实用医药杂志》 2008年第5期598-602,共5页
目的通过影像学观察不同神经束植入组织工程骨后对成骨活动的影响,探讨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的方法。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进行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与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 目的通过影像学观察不同神经束植入组织工程骨后对成骨活动的影响,探讨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的方法。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进行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与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复合制作组织工程骨,分别将不同类型神经束植入组织工程骨,进行以下分组:A组,组织工程骨组;B组,感觉神经束植入组;C组,运动神经束植入组;D组,血管束(含有自主神经)植入组;E组,感觉、运动神经束联合植入组。分别用于修复兔股骨1.5cm骨缺损;各组分别在术后4、8、12周进行放射学检查,并在12周进行大体标本、骨密度检测用以比较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在观察期内,有感觉神经植入的组别和血管束植入的组别具有明显的促组织工程骨骨化作用,而运动神经束植入却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感觉神经束和血管束具有明显的促组织工程骨成骨作用,可以作为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神经化 骨缺损
下载PDF
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修复兔大段骨缺损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勇 裴国献 +2 位作者 江汕 梁双武 赵培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4672-4676,共5页
背景: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是构建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目的:动态观察带蒂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过程,以及其修复大段骨缺损的一般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10/2006-04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实验室... 背景: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是构建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目的:动态观察带蒂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过程,以及其修复大段骨缺损的一般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10/2006-04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6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2只双侧髂骨抽取骨髓分离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骨细胞。圆柱状(3×15)mm多孔β-磷酸三钙为法国贝奥路公司产品。方法:将成骨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复合培养7d后细胞量达到1×109L-1为组织工程骨,实验组兔左侧前肢内侧剥离带蒂筋膜瓣(2×1.5)cm包裹圆柱状组织工程骨植入1.5cm桡骨缺损处,对照组于同一只兔右侧桡骨1.5cm骨缺损处植入未包裹组织工程骨。主要观察指标:植入后2,4,6,8,12周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放射学、骨密度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测。结果:①从第4周以后各时间点实验组修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X射线相对阻射值定量分析实验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放射性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从第4周以后各个观察点实验组在血管化程度、新骨形成量、材料降解速度、骨缺损修复时间、骨修复改建质量都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蒂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4周后,在血管化程度、新骨形成量、材料降解速度及骨缺损修复时间方面均优于无筋膜包裹的组织工程骨,提示早期的快速血管化直接影响到骨缺损修复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血管化 组织构建
下载PDF
过度周期性机械应力刺激可引起软骨细胞炎症反应及凋亡 被引量:3
15
作者 伍伟挺 黎润光 +1 位作者 曹生鲁 梁双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4608-4613,共6页
背景:软骨细胞为软骨的惟一细胞成分,软骨细胞表型丢失是骨关节炎的特征性改变,而周期性机械应力刺激对软骨细胞的生物特性有重要影响,明确周期性机械应力对软骨细胞的作用机制可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借鉴。目的:观察周期性机械应力对... 背景:软骨细胞为软骨的惟一细胞成分,软骨细胞表型丢失是骨关节炎的特征性改变,而周期性机械应力刺激对软骨细胞的生物特性有重要影响,明确周期性机械应力对软骨细胞的作用机制可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借鉴。目的:观察周期性机械应力对体外软骨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大鼠软骨细胞接种于Ⅰ型胶原包被的Bioflex板中培养1 d后,采用细胞体外加力实验系统(Flexcell-5000T Tension System)处理细胞,在拉伸频率为0.5 Hz条件下将软骨细胞拉伸24 h,依据拉伸应变率大小分为对照组(0%拉伸)、2%拉伸组、6%拉伸组、8%拉伸组、10%拉伸组、14%拉伸组。拉伸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软骨细胞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NEL染色及Annexin V-FITC/PI法检测凋亡情况,利用RT-PCR检测内质网应激信号分子(半胱氨酸蛋白酶12、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葡萄糖调节蛋白78)。结果与结论:①光镜下可观察到正常细胞(对照组)为多角形,形态不规则;而随机械拉伸应变率增加,细胞有不同程度脱落,边缘模糊变圆,出现凋亡现象;②与对照组相比,施力组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升高,尤其是10%拉伸组、14%拉伸组升高较明显(P<0.05);③周期性机械应力作用下,2%、6%拉伸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45±1.64)%,(12.48±1.75)%,与对照组(12.14±1.43)%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8%、10%、14%拉伸组软骨细胞凋亡率[(29.18±3.04)%,(34.12±3.57)%,(44.32±45.08)%]显著增加(P<0.05);④RT-PCR检测结果显示,8%、10%、14%拉伸组半胱氨酸蛋白酶12、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葡萄糖调节蛋白78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⑤提示周期性机械应力可加速软骨细胞凋亡过程,促进软骨细胞炎症反应,可能与内质网应激通路启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机械应力 体外研究 软骨细胞 炎症反应 凋亡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或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2
16
作者 胡稷杰 任高宏 +4 位作者 王钢 黎健伟 金丹 梁双武 余斌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3-456,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或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手术技术。方法2006年8月至2012年4月,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25例。创面范围4.0cm×5.5cm~11.0cm×23.0cm。其中,足背软组织缺损采用游... 目的探讨利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或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手术技术。方法2006年8月至2012年4月,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25例。创面范围4.0cm×5.5cm~11.0cm×23.0cm。其中,足背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20例.足底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5例。结果术后2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50个月,平均(18.0±0.8)个月。皮瓣修复后外形大部满意,皮瓣末梢二点辨别觉为10~22mm.股前外和隐动脉穿支皮瓣组术后3个月随访,恢复S2+以上感觉分别为13/20和5/5例。结论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较合适,隐动脉穿支用于修复足底软组织缺损。避免受区二次手术整形,重视皮瓣供区处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开放性损伤导致创面的皮瓣成活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隐动脉穿支皮瓣 足踝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单纯血管束、神经束分别植入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骨缺损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肽Y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崔建德 裴国献 +7 位作者 江汕 戴金良 刘勇 姚旺祥 黄爱文 王秋实 赵培冉 梁双武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比较单纯血管、神经束分别植入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骨缺损对神经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表达影响。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为组织工程骨... 目的比较单纯血管、神经束分别植入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骨缺损对神经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表达影响。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为组织工程骨+股血管束植入,B组为组织工程骨+感觉神经束植入,C组为单纯组织工程骨。每只动物均在右侧股骨制作长1.5cm的段缺性骨与骨膜缺损,钢板固定后分别用以上方法修复大段骨缺损。术后3、6、12个月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修复骨段内的CGRP和NPY的表达,并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行半定量分析。结果CGRP和NPY的表达量在A、B、C3组均随时间推移而增多(P=0.000),在3个月时A组较B组多(P=0.000),但在6个月和12个月时A组和B组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A、B两组在3、6、12个月时的表达量均较C组多(P=0.000)。结论与单纯神经束植入组相比,单纯血管束植入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骨缺损在术后3个月可以明显促进CGRP和NPY表达,但后期两组对神经肽表达的影响作用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血管束 感觉神经束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神经肽Y
原文传递
神经植入对大段组织工程骨成骨影响的早期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姚旺祥 裴国献 +4 位作者 刘勇 张洪涛 江汕 赵培冉 梁双武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4-239,共6页
目的研究在组织工程骨内植入神经束对大段组织工程骨成骨的影响以及初步探讨促进成骨的机制。方法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单纯组织工程骨组;B组,组织工程骨+运动神经束植入组(股神经肌支);C组,组织工程骨+感觉神... 目的研究在组织工程骨内植入神经束对大段组织工程骨成骨的影响以及初步探讨促进成骨的机制。方法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单纯组织工程骨组;B组,组织工程骨+运动神经束植入组(股神经肌支);C组,组织工程骨+感觉神经束植入组(隐神经);D组,组织工程骨+感觉、运动神经束联合植入组。每只动物均在右侧股骨制备长1.5cm的节段性骨与骨膜缺损.钢板固定后在骨缺损处分别植入四种方法制备的组织工程骨。术后4、8、12周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新生骨组织定量观察成骨效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S-100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在组织工程骨内的分布,并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在组织工程骨内植入感觉神经后,比单纯组织工程骨和运动神经束植入的修复效果均有明显提高,而在组织工程骨中植入运动神经与单纯组织工程骨修复效果无明显差异.感觉神经植入与感觉、运动联合植入的成骨效果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神经肽类物质CGRP、S-100在C组与D组中的表达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组织工程骨内植入感觉神经在早期可促进成骨,而植入运动神经未见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植入的感觉神经在组织工程骨内分泌神经肽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创伤和损伤 神经移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原文传递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培养的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洪涛 裴国献 +4 位作者 陈滨 魏宽海 陈炅昊 赵培冉 梁双武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为骨组织工程的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新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培养方法,以满足细胞培养过程中对各类细胞因子的需求,同时尽量减少细胞培养过程中动物源性抗原物质的引入。方法采用10%富血小板血浆(PRP)替代动物血清配比高糖DMEM培养... 目的为骨组织工程的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新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培养方法,以满足细胞培养过程中对各类细胞因子的需求,同时尽量减少细胞培养过程中动物源性抗原物质的引入。方法采用10%富血小板血浆(PRP)替代动物血清配比高糖DMEM培养基,体外诱导培养(50μg/mL抗坏血酸、10-8mol/L地塞米松、10-3mol/Lβ-甘油磷酸钠)人BMSCs,快速扩增后,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及细胞增殖情况。ALP染色与钙结节染色等方法对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人BMSCs24h开始贴壁,7d左右细胞融合。诱导培养后细胞能较快地扩增;ALP染色与钙结节染色结果显示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结论以自体PRP替代动物血清体外诱导培养人BMSCs是一种良好的培养方法,所培养的细胞数量及其生物学特性能快速达到临床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骨髓基质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原文传递
肘部损伤"三联征"的手术治疗及入路选择 被引量:8
20
作者 魏宽海 任高宏 +5 位作者 黎健伟 王钢 余斌 胡稷杰 豆勇刚 梁双武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7期620-624,共5页
目的 探讨肘部损伤"三联征"(肘关节后脱位复合桡骨头骨折、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分析各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和适应证,以期优化肘部损伤"三联征"的治疗.方法 2003年6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17例肘部损伤"三联征"患者,男11例,女... 目的 探讨肘部损伤"三联征"(肘关节后脱位复合桡骨头骨折、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分析各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和适应证,以期优化肘部损伤"三联征"的治疗.方法 2003年6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17例肘部损伤"三联征"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22~48岁,平均34.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7d,平均5.4 d.桡骨头骨折按照Mason分型:Ⅰ型2例,Ⅱ型10例,Ⅲ型5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照ReganMorrey分型:Ⅰ型3例,Ⅱ型12例,Ⅲ型2例.采用外侧入路9例,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2例,前侧入路6例.尺骨冠状突骨折行摘除1例,内固定16例;桡骨头骨折行内固定14例,单纯桡骨头切除1例,桡骨头置换2例.术后测量肘关节活动度,并对肘关节功能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2~48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骨不连、骨不愈合及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发生.出现迟发性尺神经麻痹1例,异位骨化2例.末次随访肘关节平均活动度:屈伸128.3°±6.8°,旋转74.6°±4.2°.MEPS评分:优6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2.4%.除1例桡骨头切除患者外,其余患者术后肘关节稳定性好,影响评分的主要因素为运动受限和日常生活功能部分丧失.结论 肘部损伤"三联征"为复杂类型的肘关节损伤,应根据骨折和损伤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脱位 桡骨骨折 尺骨骨折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