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肿瘤的B超诊断(附29例声图像分析)
1
作者 傅宝文 梁同治 程远会 《青海医药杂志》 1991年第6期40-40,共1页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 B 超检查对甲状腺肿瘤有较高诊断率,尤其强调了对甲状腺肿瘤的早期诊断。我院自1985年始,应用 B 超诊断43例甲状腺肿瘤,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者29例,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和方法本文29例,男11例,女18例,年龄2...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 B 超检查对甲状腺肿瘤有较高诊断率,尤其强调了对甲状腺肿瘤的早期诊断。我院自1985年始,应用 B 超诊断43例甲状腺肿瘤,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者29例,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和方法本文29例,男11例,女18例,年龄27—58岁,平均39.5岁。全部病例经临床筛选,具备甲状腺肿瘤指征者,术前均作 B 超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B超诊断 甲状腺腺瘤 临床筛选 图像分析 甲状腺瘤 诊断率 超声诊断医师 显像仪 甲状腺囊肿
下载PDF
颌骨多发性角化囊肿的CT诊断——附5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万健 陈宝箱 梁同治 《罕少疾病杂志》 2006年第2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颌骨多发性角化囊肿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颌骨多发性角化囊肿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12~26岁,平均19.2岁。本组共33个囊腔,CT扫描上下颌骨见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圆形或... 目的探讨颌骨多发性角化囊肿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颌骨多发性角化囊肿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12~26岁,平均19.2岁。本组共33个囊腔,CT扫描上下颌骨见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圆形或卵圆形透光区,部分密度不均匀;囊壁厚薄程度不同,多数边缘光滑;在33个囊腔中有27个大于2cm,大于3cm的11个囊腔均见含牙;上颌骨病变累及齿槽骨,形成不规则的骨质缺损,部分骨质边缘硬化;2例囊肿突入上颌窦和鼻腔,导致窦腔扩大;5例下颌骨病变均见不同程度的骨质膨胀,其中2例齿槽骨亦见类似改变,下颌骨病变且有沿颌骨长轴发展趋势。结论掌握多发性角化囊肿的CT特征,对其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角化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胆囊乳头状胆固醇沉着病B超与X线诊断3例报告
3
作者 付宝文 梁同治 程远会 《青海医药杂志》 1991年第4期38-39,共2页
胆囊乳头状胆固醇沉着病,亦称为胆固醇性息肉,比较少见。随着B超检查技术的普及,本病的发现率有所增加。我院自1985年以来,超声检出三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例一,男性,41岁,因中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十余年,食油腻物及饱餐后加... 胆囊乳头状胆固醇沉着病,亦称为胆固醇性息肉,比较少见。随着B超检查技术的普及,本病的发现率有所增加。我院自1985年以来,超声检出三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例一,男性,41岁,因中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十余年,食油腻物及饱餐后加剧,曾按胃炎及胃肠功能紊乱中西医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入院诊治。查体:腹平软,右上腹部轻度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沉着 X线诊断3 胆囊壁 右上腹部 腹部疼痛 肠功能紊乱 发现率 胆囊体部 轻度压痛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包虫病B超诊断与分型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傅宝文 梁同治 程远会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26-27,共2页
本文分析我院自1988年以来,经超声显像诊断并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治疗的肝、腹腔包虫病共89例104个包虫囊肿的超声图像,结合临床治疗特点,就本病声像图诊断及分型讨论如下.1
关键词 包虫病 B超诊断 超声显像诊断 声像图特点 超声图 包虫囊肿 穿刺治疗 治疗特点 腹膜后包虫 囊壁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29例的B超诊断
5
作者 傅宝文 梁同治 程远会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41-41,共1页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B超检查对甲状腺肿瘤有较高诊断率,尤其强调了对甲状腺肿瘤早期诊断的作用。我院自1985年始应用B超诊断43例甲状腺肿瘤,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者29例,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B超诊断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瘤 诊断率 超声诊断医师 手术指征 显像仪 甲状腺囊肿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肝腹腔包虫囊肿B超引导穿刺治疗初探
6
作者 王校智 邵翔龙 +5 位作者 梁同治 李永寿 魏文辉 高公明 程远会 付保文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0年第4期21-23,共3页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近百年来手术是本病唯一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然而手术后3年复发率竞高达22%左右。近年口服药物治疗有了很大发展,特别甲苯咪哩(Mebendazol)及丙硫咪唑(Albendazol)引起注意,但对较大囊肿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我们...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近百年来手术是本病唯一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然而手术后3年复发率竞高达22%左右。近年口服药物治疗有了很大发展,特别甲苯咪哩(Mebendazol)及丙硫咪唑(Albendazol)引起注意,但对较大囊肿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我们结合全身及局部用药对16例30个囊肿的肝腹腔包虫囊肿行穿刺治疗,恢复均顺利,未发生过敏反应及其它并发症。现最长病例观察已21月余,B超下肝内包虫囊肿已完全消失。我们认为:包虫囊肿应用穿刺治疗结合局部及全身用药,在一定适应症范围可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穿刺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