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膜上皮细胞和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彪 李芳 +5 位作者 孙青 许云云 赵娟 梁含思 马树立 陈永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1期7213-7220,共8页
背景:由于人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方面的优点,近年来已成为干细胞研究的热点。目的:分析鉴定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和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其作为皮肤种子细胞在三维气液培养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用胰酶胶... 背景:由于人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方面的优点,近年来已成为干细胞研究的热点。目的:分析鉴定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和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其作为皮肤种子细胞在三维气液培养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用胰酶胶原酶多步消化法获取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和羊膜上皮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鉴定两种细胞的表面分子标记、干细胞特性、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相似性,并利用两种细胞为种子细胞以鼠Ⅰ型胶原为基质进行三维气液培养。结果与结论:①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和羊膜上皮细胞均高表达CD90、CD73、CD105,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志CD34以及MHC-Ⅱ类分子HLA-DR。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到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干细胞特性基因CMCY和NANOG,羊膜上皮细胞表达干细胞特性基因CMCY和KLF4,两种细胞均有干细胞特性。③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特性基因K19、β1-integrin、K8,羊膜上皮细胞表达K19、β1-integrin、K5、K8,免疫荧光染色见羊膜上皮细胞表达与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相关的的特性蛋白K14,说明羊膜上皮细胞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更具相似性,在特定条件下更易于分化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④利用两种细胞成功构建组织工程皮肤,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显示其具有一定的皮肤结构,且羊膜上皮细胞发生了初步分化。以上结果说明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与羊膜上皮细胞通过三维培养构建人皮肤组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皮肤组织构建 皮肤黏膜组织构建 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羊膜上皮细胞 组织工程皮肤 流式细胞术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免疫荧光染色 其他基金
下载PDF
PD-L1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和单核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丁思思 黄莉莉 +3 位作者 梁含思 张允 曹磊(指导)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8-722,共5页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4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和18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T、CD3^+CD8^+T细胞表面PD-1和PD-L1以及CD14^+单核细胞表面PD-L...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4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和18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T、CD3^+CD8^+T细胞表面PD-1和PD-L1以及CD14^+单核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胃癌患者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表面PD-L1表达无显著差异[(11.1±6.4)%vs(9.8±5.6)%,P=0.453 2;(13.9±12.0)%vs(12.0±7.1)%,P=0.558 9],而CD14^+单核细胞表面PD-L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29.2±16.7)%vs(17.5±9.7)%,P=0.007 3]。但胃癌患者术后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15.8±8.2)%vs(11.1±6.4)%,P=0.001 5;(22.5±13.3)%vs(13.9±12.0)%,P=0.000 2],而术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PD-L1表达水平并无显著变化[(33.8±17.3)%vs(29.2±16.7)%,P=0.082 8]。同时,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25.6±9.9)%vs(26.9±8.9)%,P=0.505 5;(26.5±14.6)%vs(29.9±10.4)%,P=0.118 7]。结论:PD-L1可作为监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D-L1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人羊水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丁思思 孙青 +4 位作者 梁含思 古彦铮 秦明德 卢斌峰 张学光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7-402,共6页
建立体外稳定生长的人羊水干细胞(AFS)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作进一步鉴定。使用贴壁法分离培养羊水干细胞,通过扩增传代,建立体外稳定生长的人羊水干细胞系,采用RT-PCR检测干性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对P... 建立体外稳定生长的人羊水干细胞(AFS)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作进一步鉴定。使用贴壁法分离培养羊水干细胞,通过扩增传代,建立体外稳定生长的人羊水干细胞系,采用RT-PCR检测干性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对PBMC体外增殖的免疫调节作用并通过细胞计数研究其体外增殖潜能。成功建立三株体外稳定传代和生长的人羊水干细胞系,AFS表达干细胞特异性基因:Oct4、Sox2、Nanog、Klf-4、c-Mye和Rex-1;同时发现AFS高表达负性共刺激分子B7-H1、B7-H2、B7-H3、B7-H4、BTLA和不表达HLA-DR、CD40、CD80和CD86,AFS可抑制PBMC的体外增殖,不仅显示其具有低免疫原性,而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与此同时,AFS具有很高的体外增殖潜能。本研究建立的AFS系具有良好的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可以作为一种来源充足的低免疫原性种子细胞用于组织工程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干细胞 干细胞 共刺激分子
原文传递
胎盘各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树立 李芳 +4 位作者 徐彪 梁含思 孙青 秦明德 张学光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97-401,共5页
目的 分析比较胎盘不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化潜能.方法 建立羊膜间充质(AMSCs)、绒毛膜间充质(CMSCs)体外扩增体系,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群MSCs细胞表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绒毛膜中CMSCs分布及负性共刺... 目的 分析比较胎盘不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化潜能.方法 建立羊膜间充质(AMSCs)、绒毛膜间充质(CMSCs)体外扩增体系,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群MSCs细胞表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绒毛膜中CMSCs分布及负性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将两群MSCs分别向神经元诱导,RT-PCR检测诱导前后不同神经特异性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MSCs与CMSCs均高表达CD90、CD73和CD105,不表达CD14、CD34、CD45和HLA-DR.与此同时,CMSCs表达协同刺激分子PD-L1,而AMSCs不表达;AMSCs本身表达Musashi-1、Nestin、β-tubulinⅢ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诱导后较易出现神经丝蛋白(NF)的表达;绒毛膜中可见CD90、CD166及PD-L1阳性表达的CMSCs紧贴滋养细胞分布.结论 AMSCs具有良好的神经生物学特性,在特定条件下较CMSCs更易于向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分化,CMSCs则是作为研究MSCs免疫调节机制理想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神经特异性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