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心肾相交理论辨治心律失常
1
作者 樊博雅 李晓凤 +3 位作者 邓芳隽 陈金红 梁嘉钰 杜武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5,共4页
通过总结、梳理杜武勋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从中医心肾相交理论辨析心律失常的核心病机为“心肾不交”,治疗以“交通心肾,枢转中焦”为基本准则,以脾胃为枢纽,重视调畅中焦气机,并提出以交泰丸为底方,创立了治疗本病的基础方—... 通过总结、梳理杜武勋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从中医心肾相交理论辨析心律失常的核心病机为“心肾不交”,治疗以“交通心肾,枢转中焦”为基本准则,以脾胃为枢纽,重视调畅中焦气机,并提出以交泰丸为底方,创立了治疗本病的基础方——连桂宁心汤。意在达到降心火、温肾水之效,令水火既济,阴阳平和,心悸得复,病邪自除。为中医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相交理论 心律失常 交泰丸 枢转中焦
下载PDF
基于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解读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2
作者 钱舒乐 李晓凤 +5 位作者 于露 梁嘉钰 樊博雅 王润英 任杰 杜武勋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62-65,共4页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脾胃论》的首方,其蕴含的“益气升阳泻火”立方原则是李东垣基本学术思想的体现。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立足五脏气化,重视五脏联系,五脏中皆有脾气,脾土一虚,则五脏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肝木郁而化火,心火甚...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脾胃论》的首方,其蕴含的“益气升阳泻火”立方原则是李东垣基本学术思想的体现。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立足五脏气化,重视五脏联系,五脏中皆有脾气,脾土一虚,则五脏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肝木郁而化火,心火甚嚣妄动,肺金为火所克或奋起以复脾土之母仇,肾水泛滥而气机亦塞——从而影响五脏间的整体气化流动状态。以此解读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认为该方主治疾病之病机为“脾胃虚衰而元气不足,气火失调而升降失常”,发病以脾胃为本,常累及心、肝,甚则波及肺、肾,五脏相继受累;该方用药配伍以升发阳气、补益元气、苦寒清热为主,寓泻阴火于升阳、补气之中,令元气充足升降有序而阴火自除。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李东垣 《脾胃论》 阴火 组方思路
下载PDF
从中医气化理论辨治慢性心力衰竭 被引量:1
3
作者 崔静 朱林平 +5 位作者 樊博雅 梁嘉钰 陈金红 邓芳隽 李晓凤 杜武勋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38-42,共5页
目的从中医气化理论出发,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及选方用药思路。方法通过研读中医古籍,尤其是《黄帝内经》,整理、总结中医气化理论,结合临床实践,以气化理论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基本病机,确定慢性心力衰竭治则与具体用药思路。结果慢... 目的从中医气化理论出发,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及选方用药思路。方法通过研读中医古籍,尤其是《黄帝内经》,整理、总结中医气化理论,结合临床实践,以气化理论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基本病机,确定慢性心力衰竭治则与具体用药思路。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基本病机为“以肾阳虚衰为本,寒瘀水互结为标,兼可化热”。其临床诊疗当固肾阳不足之本,除寒瘀水结之标,辨寒热之异。加重期以化瘀利水治标为主,缓解期以温阳固本扶正为要。结论气化理论是中医学认识疾病与治疗疾病的基本思维,以气化理论阐释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对于更好地理解寒、水、瘀等病理产物的发生机制,更好地指导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深远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理论 慢性心力衰竭 水肿
下载PDF
基于cAMP与钙信号通路探讨交泰丸干预快速性心律失常作用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樊博雅 李晓凤 +3 位作者 邓芳隽 陈金红 梁嘉钰 杜武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0-15,共6页
目的 探讨交泰丸通过干预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与钙信号通路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交泰丸高剂量组(JG组)、交泰丸中剂量组(JZ组)、... 目的 探讨交泰丸通过干预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与钙信号通路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交泰丸高剂量组(JG组)、交泰丸中剂量组(JZ组)、交泰丸低剂量组(JD组)、胺碘酮组(An组)。交泰丸治疗组大鼠均灌服不同剂量的交泰丸水煎液(JG组、JZ组、JD组分别含生药3.44、1.72、0.86 g/kg);An组大鼠灌胃胺碘酮2.5 g/kg,C组、M组灌胃等容积0.9%氯化钠溶液。各组于造模前14 d开始灌胃给药,每日灌胃1次。最后一次给药后30 min,除C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尾静脉注射乌头碱,制造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并记录各组心电图状况。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cAMP浓度,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兔单抗蛋白激酶A(inhibitory adenylate cyclase g protein,PKA)、兔多抗兰尼碱受体2(ryanodine receptor2,RyR2)、抑制性腺苷酸环化酶Gi(inhibitory adenylate cyclase g protein,Gi)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电压依赖性L型钙通道亚单位α-1C(voltage-dependent L-type calcium channel subunit alpha-1C,CACNA1C)表达水平。结果 (1)心电图结果显示:乌头碱造模完成后,除C组外,其他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和室性心动过速为主,未出现三联律及心房颤动。M组、JG组、An组出现心室颤动,其他组未见室颤发生。与M组相比,JZ组心律失常出现时间明显推迟(P<0.05),二联律持续时间缩短,次数减少(P<0.05);与M组相比,JG组、An组室性早搏持续时间缩短,次数减少(P<0.05);与M组相比,JG组、JZ组室性心动过速时间显著缩短(P<0.01),JD组室性心动过速时间有所缩短(P<0.05)。(2)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cAMP浓度显示:乌头碱造模完成后,M组血浆cAMP含量较C组显著升高(P<0.01)。JG组血浆cAMP含量较C组降低(P<0.05),JZ组、An组血浆cAMP含量较C组显著降低(P<0.01)。(3)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蛋白显示:在PKA蛋白相对表达量方面,M组较C组显著升高(P<0.01),JG组较M组降低(P<0.05),JZ组、An组较M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JZ组、An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yR2蛋白相对表达量方面,M组较C组显著升高(P<0.01),所有给药组均较M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JZ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i蛋白相对表达量方面,M组较C组显著降低(P<0.01),JZ组较M组升高(P<0.05),An组较M组显著升高(P<0.01),其中JZ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RT-PCR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mRNA显示:在CACNA1C mRNA相对表达量方面,M组较C组显著升高(P<0.01)。JG组较M组降低(P<0.05),JG组、JZ组、An组较M组CACNA1C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其中交泰丸JZ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泰丸能够显著改善以室性早搏为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延长心律失常发作期起始时间、缩短其持续时长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交泰丸调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cAMP与钙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泰丸 心律失常 心肾相交 cAMP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丹参挥发油提取工艺考察及成分测定 被引量:5
5
作者 梁嘉钰 赵思雨 +4 位作者 刘佳 徐桐 吴彤 苏诗瑶 张琳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分析研究丹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丹参的浸泡时间、加水量、粉碎度、提取时间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参挥发油的影响进行考察,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丹参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测定;... 目的分析研究丹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丹参的浸泡时间、加水量、粉碎度、提取时间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参挥发油的影响进行考察,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丹参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测定;用归一化法计算所提取的丹参挥发油中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所得到的最佳实验结果为丹参粉碎度100μm,提取5 h,浸泡0 h,7倍加水量。从丹参挥发油中分析出29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桃拓酚(68.39%)。结论研究了丹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和主要成分,为丹参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挥发油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从气化论辨治心律失常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晓凤 刘津 +4 位作者 邓芳隽 陈金红 樊博雅 梁嘉钰 杜武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64-66,共3页
目的以气化理论为指导,分析心律失常核心病机,阐述连桂宁心汤组方思路。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医家思想挖掘、临床经验总结,揭示气化理论愈病思维,基于气化理论阐述心律失常核心病机以及连桂宁心汤组方法则。结果中医气化愈病的基本思维是... 目的以气化理论为指导,分析心律失常核心病机,阐述连桂宁心汤组方思路。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医家思想挖掘、临床经验总结,揭示气化理论愈病思维,基于气化理论阐述心律失常核心病机以及连桂宁心汤组方法则。结果中医气化愈病的基本思维是以自然气化总结人体气化与药物气化规律,以人体气化认识疾病病因病机,以药物气化调整人体气化,最终实现五脏气化平衡。心律失常核心病机为“中气不健,心肾不交”,基于该病机创立的连桂宁心汤旨在泻心火、健中气、温肾寒,尤其重视健运中焦脾胃。令中焦通畅,心肾相交,一气周流,心神得安,心悸自平。结论气化理论是中医愈病基本思维,气化是致病和愈病的关键,以气化理论为指导认识中医传统疾病以及西医现代疾病,阐述其核心病机,并指导其选方用药,对于推动中医药在现代疾病中的应用,促进中医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理论 一气周流 心律失常 心肾相交 连桂宁心汤
下载PDF
“一气周流”理论指导下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3
7
作者 梁嘉钰 陈金红 +2 位作者 邓芳隽 樊博雅 杜武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1-63,共3页
“一气周流”理论是指以中焦脾胃为枢纽,中土升降带动肝、心、肺、肾四象斡旋,形成气的“圆”运动,强调了“中气”的关键作用。文章基于历代医家对心悸病辨证论治思想,以“气一元论”及“天人同气”理念为根基,通过“一气周流”理论探... “一气周流”理论是指以中焦脾胃为枢纽,中土升降带动肝、心、肺、肾四象斡旋,形成气的“圆”运动,强调了“中气”的关键作用。文章基于历代医家对心悸病辨证论治思想,以“气一元论”及“天人同气”理念为根基,通过“一气周流”理论探讨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证治原则。分析得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病以中轴不健、心肾不交为主要病机,并随左路不升,右路不降,致一气不可正常周流,即上燥热中湿郁下寒。治当以祛湿健中、斡旋中气为根基,交通心肾为主,兼以祛痰活血,使中土健运,心肾相交,一气周流。将“一气周流”理论贯穿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发展过程有助于中医传统理论中整体观念的体现,使五脏并治,气血并调,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得以完善。并举验案一则,对运用“一气周流”理论诊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作以介绍,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气一元论 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肾不交
下载PDF
基于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解读麻黄升麻汤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嘉钰 邓芳隽 +4 位作者 陈金红 樊博雅 李晓凤 张少强 杜武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53-56,共4页
麻黄升麻汤载于《伤寒论·厥阴病篇》中,饱受历代医家争议,对该方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价值众说纷纭。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是基于五运六气而创立的一种新的诊治疾病模式,着重强调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辨其发病机制,利用药物的四... 麻黄升麻汤载于《伤寒论·厥阴病篇》中,饱受历代医家争议,对该方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价值众说纷纭。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是基于五运六气而创立的一种新的诊治疾病模式,着重强调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辨其发病机制,利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不同偏性及复方中药的气化特性,指导遣方用药。该文通过文献整理、理论分析、思想挖掘,基于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重新阐释麻黄升麻汤证发病机制、组方配伍思路及遣方用药特点,撮其机要。随证化裁,有效遣方,使麻黄升麻汤应用于多系统疾病,扩大其临床主治范围,为临床疑难杂症的治疗提供组方用药新思路。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索并明晰张仲景的立方深意,深化对《伤寒论》理法方药的认识,拓展经方在今后临床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生克制化 辨证模式 麻黄升麻汤 五运 六气 发病机制 组方思路
下载PDF
脑心通通过抑制TRPM7抗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损伤
9
作者 马妍 吴丹 +2 位作者 张伟 梁嘉钰 李斌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8期1543-1548,共6页
目的观察脑心通对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作用及其对TRPM7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原代培养的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CNC)作为实验对象,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CNC的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微管相关蛋白2(MAP2)染色,进行CNC纯度鉴定;建立... 目的观察脑心通对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作用及其对TRPM7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原代培养的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CNC)作为实验对象,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CNC的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微管相关蛋白2(MAP2)染色,进行CNC纯度鉴定;建立OGD/R损伤模型,采用脑脊液药理学的给药方法,分别采用CCK-8、LDH检测试剂盒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及LDH释放量,并用RT-PCR法检测TRPM7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培养原代神经元,纯度符合实验要求;脑心通含药脑脊液对正常培养的CNC无明显损伤作用,10%脑心通含药脑脊液可提高正常培养CNC的细胞活力。成功建立神经元OGD/R模型,各剂量脑心通含药脑脊液均可明显提高神经元OGD/R损伤后的细胞活力(P<0.01),5%~20%脑心通含药脑脊液可明显降低神经元OGD/R损伤后LDH的释放量(P<0.05,P<0.01)。OGD/R组神经元内TRPM7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脑心通含药脑脊液各组均可明显降低神经元OGD/R损伤后TRPM7的mRNA的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脑心通可通过抑制非谷氨酸受体依赖途径中的TRPM7 mRNA表达从而减轻神经元OGD/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 神经元 氧糖剥夺/复氧 TRPM7
下载PDF
心律失常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10
作者 梁嘉钰 陈金红 +2 位作者 邓芳隽 樊博雅 杜武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216-220,226,共6页
动物模型的构建是基础研究的基石,不同实验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所选用的动物品系及建模方案多有不同。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目前心律失常动物模型构建模式呈现多样化,常被采用的建模方案包括药物化学法、机械法、电刺激法、消融法... 动物模型的构建是基础研究的基石,不同实验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所选用的动物品系及建模方案多有不同。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目前心律失常动物模型构建模式呈现多样化,常被采用的建模方案包括药物化学法、机械法、电刺激法、消融法、基因工程法五类,涉及动物品系主要为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犬、绵羊、家猪等。现有方案虽不能模拟临床中心律失常的全部特征,但依然为疾病的病理生理等过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及科学依据。该文系统总结并评价现有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将其建模机理加以简述,就各自优势与局限性进行对比,以探讨不同心律失常模型的应用现状,为心律失常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进一步为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发掘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可能,为新药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动物模型 机制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基于整合药理学策略及药效验证探讨交泰丸抗心律失常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金红 刘志超 +5 位作者 樊博雅 梁嘉钰 邓芳隽 李晓凤 丛紫东 杜武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93-2002,共10页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究交泰丸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1)采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0,检索并获取黄连和肉桂活性成分、靶标,以...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究交泰丸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1)采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0,检索并获取黄连和肉桂活性成分、靶标,以及心律失常疾病和证候靶标信息,借助平台构建“中药-证素-疾病-靶标-通路”多维网络,获得药物干预疾病的关键靶标,通过基因本体数据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库(Kyoto Encyclopa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进行富集分析,预测交泰丸治疗心律失常的分子机制。(2)选取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模型组(M)、交泰丸组(J)、阳性药组(Meto)4组,以尾静脉推注肾上腺素(Epi)制造心律失常模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各组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儿茶酚抑素(CST)、神经肽Y(NPY)的含量。结果 (1)交泰丸共筛选出23个活性成分(黄连14个,肉桂9个),心律失常相关靶标850个。这些活性成分通过调控基因表达的正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级联激活、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依赖的共翻译蛋白靶向膜、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调节心室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通过心脏传导调节心率等生物过程,直接或间接参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加速纤维肉瘤蛋白(rapidly accelerated fibrosarcoma,RAF)激活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2)模型组大鼠血浆AngⅡ、CST、NPY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交泰丸组AngⅡ、CST、NPY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交泰丸组疗效优于阳性药组。结论 通过整合药理学策略结合药效验证,揭示了交泰丸多途径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分子机制,验证了RAS系统与交感神经活性在心律失常中的重要作用,并明确交泰丸对心律失常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药理学 交泰丸 心律失常 机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儿茶酚抑素 神经肽Y
下载PDF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城中村共享洗衣系统空间设计
12
作者 梁嘉钰 李祥天 袁欣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4期0168-0175,共8页
据估计到2030年,全球淡水资源将减少40%,同时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世界经济论坛连续三年将水资源危机列为全球前三大风险之一。本项目运用“服务设计”与“环境设计”两门学科的方法论为本项目的指导思想,通过对洗衣系统空间的再设计,打造... 据估计到2030年,全球淡水资源将减少40%,同时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世界经济论坛连续三年将水资源危机列为全球前三大风险之一。本项目运用“服务设计”与“环境设计”两门学科的方法论为本项目的指导思想,通过对洗衣系统空间的再设计,打造一种未来社区功能复合的交互环境,并将社区内的水资源再整合、再净化、再利用,拟解决“人-环境-空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未来社区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同时拉近了城中村居民之间的社交距离,打造良好的社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设计 服务系统设计 公共空间 可持续设计
下载PDF
论电影《地久天长》中的伦理美学
13
作者 梁嘉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0年第5期100-102,共3页
由王小帅导演执导的电影《地久天长》以20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两个友谊深厚的家庭三十年间发生的故事。影片中探讨了多重主题,包括友情和亲情、时间和生死以及中国人性格与命运的主题。通过这些主题,《地久天长》... 由王小帅导演执导的电影《地久天长》以20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两个友谊深厚的家庭三十年间发生的故事。影片中探讨了多重主题,包括友情和亲情、时间和生死以及中国人性格与命运的主题。通过这些主题,《地久天长》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中国历史发展的壮丽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帅 《地久天长》 多重主题 伦理美学
下载PDF
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小鼠膀胱平滑肌病理生理改变及其胆碱、嘌呤和ITGB1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翔 梁嘉钰 +6 位作者 唐又山 罗闯 杨佳丽 黄闰 刘星 丁瑜 陈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45-1353,共9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KC)小鼠膀胱平滑肌病理生理改变及其胆碱、嘌呤和整合素β1(ITGB1)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方法:基于氯胺酮腹腔注射诱导小鼠KC模型,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检测KC小鼠膀胱平滑肌的病理变化;通... 目的:探讨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KC)小鼠膀胱平滑肌病理生理改变及其胆碱、嘌呤和整合素β1(ITGB1)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方法:基于氯胺酮腹腔注射诱导小鼠KC模型,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检测KC小鼠膀胱平滑肌的病理变化;通过排尿行为模式研究和尿动力学实验检测KC小鼠膀胱功能;利用离体肌条张力实验研究KC小鼠膀胱平滑肌收缩力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明确胆碱、嘌呤和ITGB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病理实验显示KC小鼠膀胱壁出现明显损伤,上皮细胞脱落,膀胱黏膜屏障变薄,肌肉层间隙增大,结缔组织显著增加,并有明显的炎症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肌肉层表现出明显病理变化。排尿行为模式研究和尿动力学实验显示KC小鼠排尿频率增加、膀胱容量降低和膀胱顺应性下降,表现出明显的膀胱功能损伤。离体肌条张力实验发现KC小鼠膀胱平滑肌在电场、胆碱信号、嘌呤信号及去极化刺激下收缩力均显著降低。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发现KC小鼠膀胱组织M2和P2X1受体蛋白表达显著减少,而ITGB1及其相关信号蛋白均显著增加。结论:KC小鼠膀胱平滑肌具有明显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关信号通路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 膀胱平滑肌 胆碱 嘌呤 整合素Β1
下载PDF
《针灸大成》列缺穴临床应用浅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斌 张春燕 +2 位作者 梁嘉钰 周季樾 张连城 《内蒙古中医药》 2019年第5期167-168,共2页
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一书中有关列缺穴的文献记载,对列缺穴的腧穴定位、刺灸方法、临床应用进行讨论,以期现代临床中更广泛的应用列缺穴提供理论依据。其临床应用可概括为四大方面:内科疾患、外科疾患、妇科疾患、五官科疾患。但其中... 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一书中有关列缺穴的文献记载,对列缺穴的腧穴定位、刺灸方法、临床应用进行讨论,以期现代临床中更广泛的应用列缺穴提供理论依据。其临床应用可概括为四大方面:内科疾患、外科疾患、妇科疾患、五官科疾患。但其中单用列缺穴治疗疾病的记载并不多,常通过辨证配伍他穴共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列缺穴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ROS的自动驾驶小车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邹贵豪 叶金鑫 梁嘉钰 《电子世界》 2019年第9期143-144,147,共3页
本项目设计了一种基于ROS(机器人操作系统)的自动驾驶小车。在传统智能车的基础上,加入了搭载ROS操作系统的上位机控制系统,通过SLAM视觉算法(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能够即时建立坐标,规避障碍,从而进行对目标的导航,规划最优路线。一、... 本项目设计了一种基于ROS(机器人操作系统)的自动驾驶小车。在传统智能车的基础上,加入了搭载ROS操作系统的上位机控制系统,通过SLAM视觉算法(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能够即时建立坐标,规避障碍,从而进行对目标的导航,规划最优路线。一、设计框架激光雷达==>收集环境信息==>输入到JetsonTX2,通过SLAM算法处理==>转换成轮速数据==>通过串口输送到STM32==>操控小车进行驾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项目设计 ROS 小车 操作系统 SLAM 控制系统 地图构建
下载PDF
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胸腺的结构变化及功能评价
17
作者 黄闰 梁嘉钰 +3 位作者 罗闯 杨佳丽 陈环 谢翔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98-903,共6页
目的探究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胸腺的结构变化和功能改变,并探索合适的胸腺衰老小鼠模型建立方法。方法首先建立不同给药剂量胸腺衰老小鼠模型,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00 mg/(kg·d)]D半乳糖处理组和[1000 mg/(kg·... 目的探究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胸腺的结构变化和功能改变,并探索合适的胸腺衰老小鼠模型建立方法。方法首先建立不同给药剂量胸腺衰老小鼠模型,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00 mg/(kg·d)]D半乳糖处理组和[1000 mg/(kg·d)]D半乳糖处理组,每组8只。D半乳糖处理组小鼠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 mg/kg和1000 mg/kg,对照组小鼠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56 d后,处死小鼠取胸腺观察胸腺大体形态并计算胸腺指数,HE染色法观察胸腺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CD4、CD8阳性细胞比例评价胸腺免疫功能。随后建立不同处理时长胸腺衰老小鼠模型,将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000 mg/(kg·d)]D半乳糖处理组,每组24只。分别在处理后的6周、9周、12周后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胸腺结构,ELISA测定血浆中胸腺素β4、胸腺肽α1、胸腺生成素含量。结果D半乳糖处理可诱导小鼠胸腺衰老,胸腺萎缩,胸腺指数减小,胸腺结构紊乱且免疫功能受损。其中[1000 mg/(kg·d)]D半乳糖处理组小鼠胸腺髓质区萎缩更加明显且皮髓质区分界消失,CD4^(+)CD8^(+)胸腺细胞减少,CD4^(+)CD8^(-)胸腺细胞增加。在不同处理时长胸腺衰老小鼠模型中,胸腺萎缩,胸腺指数减小,胸腺髓质区萎缩,皮髓质区分界不清,血浆中胸腺肽α1减少,胸腺分泌功能受损。胸腺衰老现象在D半乳糖处理12周后最明显。结论D半乳糖可诱导小鼠胸腺萎缩,胸腺指数减小,胸腺髓质区萎缩,皮髓质分界不清,致使胸腺免疫功能和分泌功能受损。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1000 mg/kg D半乳糖,连续十二周是建立胸腺衰老模型的合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衰老 D半乳糖 胸腺素β4、胸腺肽α1、胸腺生成素 衰老小鼠模型
下载PDF
气化理论指导下构建药物气化模型
18
作者 梁嘉钰 李晓凤 +7 位作者 邓芳隽 陈金红 樊博雅 钱舒乐 于露 王润英 马越 杜武勋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基于气化理论构建药物气化模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以气化理论为指导,借助于药物性味药理,并结合法象药理,分别从药物气味偏性及升降沉浮运动特性进行阐释,构建药物气化模型。结果:中药所具备天气赋予的“温热寒凉”及地气赋... 目的:基于气化理论构建药物气化模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以气化理论为指导,借助于药物性味药理,并结合法象药理,分别从药物气味偏性及升降沉浮运动特性进行阐释,构建药物气化模型。结果:中药所具备天气赋予的“温热寒凉”及地气赋予的“酸苦辛甘咸”特性,以升降出入运动形式分达五脏之气所,纠正人体气机之偏,此即药物气化。该模型强调了气的动态性,旨在维护五脏间平衡关系,调理阴阳升降之势,为临证遣方用药提供了思路。结论:气化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基础,为后世医家提供基本的中医思维方式,并对疾病预测及指导中医辨证具有极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理论 药物气化 四气五味 法象药理 遣方用药
原文传递
从“一气周流”探析竹叶石膏汤病机及组方思路
19
作者 霍俊萍 梁嘉钰 +1 位作者 李晓凤 杜武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15-218,共4页
竹叶石膏汤源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为现代治疗热证的常用方剂,但是历代医家对竹叶石膏汤方证病机莫衷一是。该文基于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进行分析探讨,认为竹叶石膏汤的本质在于中焦脾胃亏损,升降失司,阴不升而阳不化,阳不降而阴... 竹叶石膏汤源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为现代治疗热证的常用方剂,但是历代医家对竹叶石膏汤方证病机莫衷一是。该文基于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进行分析探讨,认为竹叶石膏汤的本质在于中焦脾胃亏损,升降失司,阴不升而阳不化,阳不降而阴不生,致心、肺、胃三脏火热亢盛,气逆津伤。基于此病机,该方用药配伍以辛、温、甘、寒为主,诸药合用顾护脾胃,使中气枢转得复,火热自除,逆气得降,气津得生。临证时凡脾胃亏虚,中土不运、升降失司、火热亢盛、气逆津伤之证,均可考虑应用本方治疗。从“一气周流”解读竹叶石膏汤可为临床审证求因、遣方用药提供新思路,拓宽该方临床应用范围,并为解读仲景配伍之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竹叶石膏汤 病机 组方思路
原文传递
埋线疗法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佳 徐桐 +4 位作者 梁嘉钰 赵思雨 吴彤 苏诗瑶 闫润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66-1168,共3页
系统归纳了穴位埋线疗法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感染、硬结、淤青、红肿、麻胀、疼痛、化脓、溃疡等,并针对各种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认为不良反应的产生主要与医师操作不当、患者的个人体质及埋线材料的选择有关,故临床医... 系统归纳了穴位埋线疗法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感染、硬结、淤青、红肿、麻胀、疼痛、化脓、溃疡等,并针对各种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认为不良反应的产生主要与医师操作不当、患者的个人体质及埋线材料的选择有关,故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临床规范操作,注重穴位埋线疗法的禁忌证与慎用证,一旦发生不良反应,需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线疗法 不良反应 处理方法 禁忌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