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老题材同样能出新
- 1
-
-
作者
梁均贵
-
机构
湖北日报三峡记者站
-
出处
《新闻前哨》
1997年第1期15-16,共2页
-
文摘
通讯《祥和的世界焦点》反映的是三峡工程外迁移民事迹的,应当说这个题材并不新.但我竭力尝试写出新意和深度,见报后在三峡库区引起了良好反响,基本达到了写作目的.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激发了我的写作冲动.三峡工程是世界瞩目的伟大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 、环保等方面的巨大综合效益.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能够着手兴建这样一项特大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然而,西方敌对势力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在移民问题上大做文章,借此在世行贷款等方面给我们制造麻烦.但事实胜于雄辩,许多来访的外国友好人士在了解真情之后,疑虑顿消.他们认为:国外的人们并不是都有机会实地观察,中国人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以事实对一些谣言进行反击.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我觉得作为湖北省委机关报的记者.应当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着手采写了包括这篇通讯在内的移民系列报道.
-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题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峡库区
外迁移民
综合效益
政治责任感
伟大工程
事实胜于雄辩
移民问题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舆论宣传要主动介入前进中的矛盾
- 2
-
-
作者
梁均贵
-
出处
《新闻前哨》
1999年第10期17-17,共1页
-
文摘
国企职工大量下岗所带来的再就业问题;实施“放心肉工程”给广大居民带来的暂时不便;三峡工程百万移民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国有资本运营给一部分人带来的心理失衡等类似问题,都是社会前进中的矛盾。
-
关键词
舆论宣传
主动介入
下岗职工
放心肉工程
三峡工程
国有资本运营
心理失衡
生活感受
报道对象
国企职工
-
分类号
G216.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事件性经济新闻的发现和发掘
- 3
-
-
作者
梁均贵
卢平
-
出处
《新闻前哨》
1999年第11期12-13,共2页
-
文摘
经济新闻目前在我国的新闻报道中占主体地位.对经济新闻一些专著将其定义为: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步伐、脉搏、动态、信息,宣传党的经济方针与各项政策,交流经验,指导经济工作,包括支持经济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克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值得注意的倾向,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以往,我国媒体的经济新闻大部分是关于一个工厂、一个商店、一个乡村的工作经验介绍,或关于一个地区、行业某一方面工作的综合报道、专题报道,以及一些先进人物精神面貌的报道等等.这类新闻,时间、地点的因素对它来说不具备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读者眼中,这类新闻的贴近性、可读性往往差一些.近年来,一系列都市晚报兴起.这些晚报多以报道突发事件见长.以及时、多方位、滚动式报道突发社会事件树立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对经济新闻。
-
关键词
经济新闻
事件性
新闻报道
贴近性
武钢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市场观念
国有企业
突发事件
经济改革
-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保持舆论宣传常态的宏观标尺
- 4
-
-
作者
梁均贵
-
出处
《新闻前哨》
1999年第12期10-10,共1页
-
文摘
舆论宣传要保持常态是社会主义舆论宣传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这是舆论宣传的特殊使命所决定的.国内外环境和改革开放的大力深化和推进.要求我们要有一个稳定的大局,舆论宣传必须为此作出积极的贡献.如果我们的舆论宣传方针忽热忽冷,忽上忽下,左右摇摆,那不仅起不到凝聚人心,稳定社会,宣传鼓劲的作用,还会起到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贻害社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危害.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沉痛的历史教训.1958年,许多报纸竞相报道农业“放卫星”,即是发“虚火”的登峰造极的实例.回顾1958年到90年代初经济报道的主调,可以发现一个发热——降温——再发热——再降温的怪圈.那时的报纸总是“对”的.既“指导”人们“发热”,又指导人们降温,报纸的真实性理所当然地遭到怀疑.
-
关键词
舆论宣传
邓小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凝聚人心
负面影响
国内外环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国情
初级阶段理论
指导思想
-
分类号
C912.63
[经济管理]
-
-
题名重视学术思想对新闻报道的价值
- 5
-
-
作者
卢平
梁均贵
-
出处
《新闻前哨》
2000年第1期20-20,共1页
-
-
关键词
学术思想
新闻报道
新闻价值
-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我国将发行十亿元三峡工程企业债券
- 6
-
-
作者
梁均贵
-
出处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1-41,共1页
-
-
关键词
三峡工程
企业债券
资金缺口
中国三峡总公司
三峡工程移民
国家开发银行
对口支援
计划投资
资金来源
工作会
-
分类号
F812.5
[经济管理—财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