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蛭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奇 刘达恩 +3 位作者 王家瑞 农庆文 李开通 梁坤兰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水蛭素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凋亡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HSFb取4~7代细胞实验。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水蛭(0 ml、0.25 ml、1.00 ml)对HSFb、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水... 目的探讨水蛭素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凋亡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HSFb取4~7代细胞实验。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水蛭(0 ml、0.25 ml、1.00 ml)对HSFb、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水蛭素对HSFb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免疫组化实验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均表明:水蛭素能增加Bax表达,抑制Bcl-2表达,和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浓度水蛭素对HSFb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水蛭素 成纤维细胞 BAX BCL-2
下载PDF
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和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肖志华 梁坤兰 岑君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881-882,共2页
目的探讨PDCA(PDCA)循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及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2 189例,实施了3个PDCA循环的阶段性改进,即进行计划(P)、实施(D)、查核(C)、行动(A)循环,比较实施前后平均住院天数、抗... 目的探讨PDCA(PDCA)循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及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2 189例,实施了3个PDCA循环的阶段性改进,即进行计划(P)、实施(D)、查核(C)、行动(A)循环,比较实施前后平均住院天数、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费用、患者满意度的差异,寻求一种最优化的临床路径,并将其标准化。结果实施PDCA循环来管理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住院治疗,明显缩短了住院天数,全程不使用抗菌药,降低了药费,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医疗质量持续提升。结论应用PDCA循环有利于确立最合理的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优化诊疗过程,在医疗质量的改进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小儿腹股沟斜疝 临床路径 医疗质量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背部超长任意皮瓣存活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家瑞 刘达恩 +3 位作者 农庆文 梁坤兰 李顺堂 李开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背部超长任意皮瓣血管生成的作用及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背部超长任意皮瓣8.0cm×2.0cm动物模型,直接皮下注射50ng/ml肝细胞生长因子溶液,术后7天观察皮瓣颜色、质地、毛细血管回流、坏死...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背部超长任意皮瓣血管生成的作用及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背部超长任意皮瓣8.0cm×2.0cm动物模型,直接皮下注射50ng/ml肝细胞生长因子溶液,术后7天观察皮瓣颜色、质地、毛细血管回流、坏死范围、切割皮瓣出血情况;计算皮瓣的存活面积;免疫组化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计算毛细血管平均密度。通过自身前后对照、与生理盐水组对照,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肝细胞生长因子组皮瓣的存活率81.45%±2.74%,与对照组的42.82%±7.03%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毛细血管数分别为12.70±1.35、12.31±1.22,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毛细血管数分别为39.67±4.83、21.50±1.87,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后毛细血管密度高于实验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皮瓣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超长任意皮瓣 血管内皮细胞 存活率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痛风结节感染创面修复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家瑞 刘达恩 +2 位作者 农庆文 梁坤兰 张奇 《蛇志》 2010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痛风 痛风结节 感染
下载PDF
莫匹罗星软膏联合“小内裤”包扎法对尿道下裂术后恢复的影响
5
作者 潘日芳 肖志华 +3 位作者 周兆伟 黎俊忠 黎兆攀 梁坤兰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879-885,共7页
目的观察莫匹罗星软膏浸润覆盖阴茎切口联合“小内裤”包扎法对尿道下裂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共218例尿道下裂手术病例,根据术后包扎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等资料;比较... 目的观察莫匹罗星软膏浸润覆盖阴茎切口联合“小内裤”包扎法对尿道下裂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共218例尿道下裂手术病例,根据术后包扎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等资料;比较术后不同时期疼痛评分(FLACC)。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患儿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在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第一次换药时间、第一次换药耗费时间、第一次换药出血量、术后7 d换药次数、导管打折脱落、切口愈合时间上优于对照组(P<0.05),伤口周围皮肤瘙痒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同时期FLACC评分均随时间呈递减趋势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导管打折脱落、伤口感染、术后切口愈合时间长为患儿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浸润覆盖阴茎切口联合“小内裤”包扎法可减轻尿道下裂术后疼痛、减少换药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敷料固定牢靠、护理便捷,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敷料包扎 术后恢复 莫匹罗星软膏 “小内裤”
下载PDF
儿童胰腺损伤的非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肖志华 周兆伟 +2 位作者 梁坤兰 黄文刚 何俊龙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总结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儿童胰腺损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13例胰腺外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儿均行胰腺CT增强扫描确诊。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制定的分级表分级,Ⅰ级4例,Ⅱ级4例,Ⅲ级3例,... 目的总结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儿童胰腺损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13例胰腺外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儿均行胰腺CT增强扫描确诊。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制定的分级表分级,Ⅰ级4例,Ⅱ级4例,Ⅲ级3例,Ⅳ级2例,Ⅴ级0例。所有患儿均经抗感染、禁食、胃肠减压、全静脉营养,抑酶等保守治疗,部分行局部穿刺引流,或行ERCP内支架引流(1例),所有患儿均未进行开放性手术,均治愈。结论健康儿童的胰腺修复能力强大,大部分儿童胰腺损伤经保守治疗可治愈。即使是合并胰头主胰管断裂的胰腺外伤,经外引流或结合胰管内支架等非开放手术治疗方式均能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损伤 非手术治疗 儿童
下载PDF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隐睾临床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坤兰 肖志华 钟健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优势。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隐睾患儿86例,随机分为手术单部位组和手术三孔组,各43例。手术单部位组实施经脐单部位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手术三孔组应用三孔腹腔...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优势。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隐睾患儿86例,随机分为手术单部位组和手术三孔组,各43例。手术单部位组实施经脐单部位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手术三孔组应用三孔腹腔镜睾丸固定术。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及预后,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单部位组患儿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1.02±0.20)cm、(6.73±1.05)min、(4.35±0.14)mL、(13.21±1.28)h,均低于手术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9,9.70,8.62,9.94,P<0.05)。手术单部位组患儿气腹时间为(19.33±4.64)min,高于手术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31,P>0.05);手术单部位组患儿手术满意度评分为(98.02±0.35)分,高于三孔组(93.89±3.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6,P<0.05);两组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对隐睾患儿手术治疗具有优势,均有较高的安全性,与三孔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比较,单部位操作更具有损伤较小、满意度高等优势,可作为隐睾腹腔镜手术的优选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隐睾 睾丸固定术 安全性
下载PDF
儿童肾外伤的管理: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8
作者 潘日芳 肖志华 +3 位作者 周兆伟 黎兆攀 梁坤兰 黎俊忠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19334-19346,共13页
目的:肾脏损伤在儿童泌尿系统损伤中最为常见,大多数关于肾外伤的文献是基于成人病例系列和回顾性资料。本文就儿童肾外伤管理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方法:根据PRISMA指南,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 目的:肾脏损伤在儿童泌尿系统损伤中最为常见,大多数关于肾外伤的文献是基于成人病例系列和回顾性资料。本文就儿童肾外伤管理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方法:根据PRISMA指南,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索中文关键词为“儿童”或“小儿”、“肾外伤”或“肾挫裂伤”或“肾损伤”及英文关键词“blunt renal trauma”or“Renal Trauma”or“Kidney Trauma”or“Renal Injury”、“Pediatric”or“Children”,检索的最后日期是2023年5月。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8篇文献,总病例数为1666例,文献的NOS评分为5~9分;其中36篇文献报道了性别,男女比例约为7:3,平均年龄为10.11岁;在28项报道受伤机制的文献中,我们发现以交通事故及高处坠落伤最多见。将高级别(IV~V级)肾损伤的369例患者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手术组的肾丢失率为32.95%,而非手术组肾丢失率为0.88%;将符合条件的25篇文献进行手术干预及非手术干预对儿童高级别肾损伤肾丢失率影响的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得出非手术治疗与降低肾丢失率密切相关。结论:基于现有数据,非手术治疗已成为儿童肾外伤治疗的首选方案,可降低肾丢失率、减少医源性肾脏损失。但由于纳入研究的部分质量不高,仍需采用大样本、设计严谨、符合国际规范的实验方案提高证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或儿童 肾外伤 治疗方案 系统回顾 META分析
下载PDF
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诊治分析
9
作者 黎兆攀 肖志华 +2 位作者 梁坤兰 钟健 罗意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9年第5期60-61,共2页
回顾性分析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临床特点及其诊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21例手术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本组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高位吻合组(10例)和低位吻合组(11例),探讨疾病临床特点及其... 回顾性分析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临床特点及其诊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21例手术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本组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高位吻合组(10例)和低位吻合组(11例),探讨疾病临床特点及其诊疗方法。结果 高位吻合组中两种不同病理类型对疗效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位吻合组中两种不同病理类型对疗效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理检查应作为诊断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金标准,但若无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时应作类似巨结肠根治术的低位吻合手术,以避免为先天性巨结肠类源病或超短段型巨结肠一类疾病而出现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便秘乙状结肠冗长症诊断与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