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梁奋莉 曹伟 +2 位作者 李林瑞 王茁 王一理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294-298,共5页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19例具有完整随访结果的浸润性乳腺癌病例,按ER、PR、HER-2表达情况分为三阴性亚群和非三阴性亚群。结果:三阴性亚群中髓样癌及组织学分级3级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三阴...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19例具有完整随访结果的浸润性乳腺癌病例,按ER、PR、HER-2表达情况分为三阴性亚群和非三阴性亚群。结果:三阴性亚群中髓样癌及组织学分级3级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三阴性亚群,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率、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生存分析提示淋巴结状态是三阴性亚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是三阴性亚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放疗对宫颈癌局部免疫潜能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史秦峰 王德普 +3 位作者 杨筱凤 梁奋莉 王一理 陈宏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2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病灶局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收集8例接受局部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放疗前、放疗第1周、第2周、第3周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原位分析CD8^+、Granzyme B^+、OX40^+、FOX...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病灶局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收集8例接受局部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放疗前、放疗第1周、第2周、第3周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原位分析CD8^+、Granzyme B^+、OX40^+、FOXP3^+、CD4^+浸润T淋巴细胞状态的动态变化。结果放射治疗后,CD8^+、Granzyme B^+、CD4’T淋巴细胞在肿瘤实质的分布均有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D8+=0.023〈0.05、PGra+:0.015〈0.05、PCD4+=0.022〈0.05);OX40^+、FOXP3^+T淋巴细胞在肿瘤实质的分布虽略呈下降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间质的CD8^+、Granzyme B^+、FOXP3^+、CD4^+T淋巴细胞在接受放射治疗后分布虽有变化,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X40’T淋巴细胞接受放射治疗后在肿瘤间质的分布略有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X40+=0.039〈0.05)。结论局部放疗对宫颈癌局部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而调节性T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放射抵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调节性T细胞 放射抵抗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预后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梁奋莉 曹培龙 +1 位作者 曹伟 王一理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894-2897,共4页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分,对结肠癌、肺癌等多种肿瘤预后有明确的指示效应。在乳腺癌中,相关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考虑到乳腺癌是一组由多种不同分子亚型组成的异质性疾病,TILs对...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分,对结肠癌、肺癌等多种肿瘤预后有明确的指示效应。在乳腺癌中,相关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考虑到乳腺癌是一组由多种不同分子亚型组成的异质性疾病,TILs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预后指示作用也不同。本综述阐述常用TILs指标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预后指示效应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s 乳腺癌 分子亚型
下载PDF
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的影响
4
作者 褚薇薇(通讯作者) 和新盈 +4 位作者 闫爱丽 李晟 年申 王善伟 梁奋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0600-0600,共1页
目的:研究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被分为3组(n=10):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后处理(IPOST)组。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变化。应用DNA 片断琼... 目的:研究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被分为3组(n=10):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后处理(IPOST)组。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变化。应用DNA 片断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大鼠肝细胞凋亡情况。MTT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结果:I/R组大鼠血清中ALT和AST的活性均明显高于S组(P<0.05),IPOST组则明显低于I/R组(P<0.05)。I/R组大鼠肝细胞可见到典型的DNA断裂梯状带,IPOST组DNA断裂梯状带的强度明显减弱。与S组相比,I/R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明显下降(P<0.05);IPOST组明显升高(P<0.05)。I/R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显著下降(P<0.05);IPOST组则明显高于I/R组(P<0.05)。结论:后处理可通过抑制线粒体途径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 缺血后处理 线粒体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