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后用药偏差的现况调查
1
作者 夏玲玲 王先灿 +4 位作者 梁婉滢 王楠 张华倩 李敏 朱宁宁 《循证护理》 2024年第6期1042-1049,共8页
目的:调查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后0.5年、1.0年、1.5年用药偏差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的随访系统中选取出院0.5年、1.0年、1.5年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各190例,利用医疗文书搜集病人一般资料,通过电话回访,... 目的:调查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后0.5年、1.0年、1.5年用药偏差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的随访系统中选取出院0.5年、1.0年、1.5年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各190例,利用医疗文书搜集病人一般资料,通过电话回访,利用用药偏差评估工具对其发生的偏差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偏差的类型及原因。结果:出院1.5年的病人用药偏差发生率(72.63%)高于出院1.0年(65.26%)及0.5年(58.95%)。出院0.5年和1.0年病人用药偏差类型主要是“种类减少”(分别占47.3%、54.52%),其次为“漏服药物”(分别占34.53%、26.65%);出院1.5年最多的为“漏服药物”(43.21%),其次为“种类减少”(34.52%)。出院0.5年的病人心脑血管类药物偏差发生率(80.92%)最高,出院1.0年及出院1.5年的病人均为其他类药物发生率(76.92%、88.89%)最高,但心脑血管类药物仍处于较高水平(70.07%、83.77%)。偏差发生原因的分析结果显示,出院0.5年主要是“遗忘”(35.04%)、“身体不适,自行减药和加药”(14.07%);出院1.0年主要是“遗忘”(27.87%)、“没症状,没有必要服药”(18.58%);出院1.5年主要是“遗忘”(44.77%)、“听从他人或广告介绍而改变用药”(11.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保类型、合并慢性病数量是出院1.5年病人用药偏差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慢性病数量是出院1.5年病人发生用药偏差的影响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后用药偏差普遍发生,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发生率逐步递增,偏差药物类型和偏差发生原因有一定变化。医务人员应加强与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合作,与病人及照顾者充分沟通,采取可行方法提供持续性的药物指导,开展更广泛的科普教育确保病人正确、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用药偏差 随访 护理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华倩 陈芹 +7 位作者 薛梦婷 张梦 赵玉洁 夏玲玲 王先灿 梁婉滢 王楠 朱宁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出院2周、8周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190例,通过电话回访,采用用药偏差评估工具评估其用药偏差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出院8周患者的用药偏差发生率(6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出院2周、8周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190例,通过电话回访,采用用药偏差评估工具评估其用药偏差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出院8周患者的用药偏差发生率(65.26%)高于出院2周的患者(56.32%);出院2周和8周的患者,药物种类减少(42.94%,54.87%)为主要偏差类型;心脑血管药类是出院2周时偏差的主要药物种类,遗忘(22.70%)和药物吃完后未及时开药(16.56%)为主要偏差原因;心脑血管药类为出院8周患者偏差的主要药物种类,症状好转而加药或减药(22.12%)和遗忘(16.37%)为主要偏差原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院诊断数量多是出院2周患者发生用药偏差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相对较轻和出院医嘱用药数量多是出院8周患者用药偏差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内的用药偏差发生率较高,且不同出院时间患者用药偏差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应针对不同出院时间内用药偏差的危险因素,积极探讨预防患者过渡期用药偏差的有效措施,确保其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用药偏差 医院-家庭过渡期 合理用药 慢性病 服药依从性 过渡期护理
下载PDF
事业单位高知退休人员再社会化状态与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施国庆 梁婉滢 +3 位作者 刘会聪 王虹 丁沁 孙志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5761-5765,共5页
目的结合老龄化背景,探讨事业单位高知退休人员再社会化问题并给予建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河海大学和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并对退休前后社会交往对象与社会活动变化、再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希望得到的帮助进... 目的结合老龄化背景,探讨事业单位高知退休人员再社会化问题并给予建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河海大学和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并对退休前后社会交往对象与社会活动变化、再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希望得到的帮助进行调查。结果事业单位高知退休人员的主观幸福感自评分受到已退休时间长度、养老金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子女探望频率、是否有孙辈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事业单位高知退休人员再社会化过程整体较好,但存在不再工作的心理适应、空闲时间大量增加导致生活安排混乱、与原有交往圈子的交往减少而新的交往圈子尚未建立、社区等社会老年服务机构的缺位及“看病难”等问题。结论建议政府、社区、原单位离退休处应多方联合发力,构建老年友好的环境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休 再社会化 退休适应 老年友好环境支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