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儿童城市印象研究——以63份访谈资料为主要参照 被引量:6
1
作者 梁子浪 王毅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1-47,90-91,共7页
不同于既有研究倾向于对流动儿童社会问题进行宏观上的推定,本研究以流动儿童对于城市的主体性印象为基点,研究发现,大多流动儿童对城市的物质环境适应较快,容易由习惯趋于依赖,部分流动儿童对城市中冷漠的社会环境感受强烈,可能与城乡... 不同于既有研究倾向于对流动儿童社会问题进行宏观上的推定,本研究以流动儿童对于城市的主体性印象为基点,研究发现,大多流动儿童对城市的物质环境适应较快,容易由习惯趋于依赖,部分流动儿童对城市中冷漠的社会环境感受强烈,可能与城乡社会"陌生人—熟人"关系特质差异有关;流动儿童大多羡慕城市人的生活方式,这恰与他们当前状况反差明显,他们中不少人敏感于城市人的歧视,自尊心驱使他们不愿被人知道来自农村;流动儿童对隶属群体的评价优劣参半,显现出价值观"局部城市化"的痕迹,他们在自我身份归属方面存在分化,其中有些人呈现身份归属模糊的特征,导致一种"空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城市印象 生活情境 社会态度 身份感知
下载PDF
社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被引量:9
2
作者 梁子浪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3年第4期13-17,共5页
社区康复模式的提出,与ICF理念的发展有着同样的社会背景,即对残疾人的帮助不应仅限于使其机体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而是要通过改变不公平的外界环境,使残疾人能够回归社会,与普通人同等享受各类生活权利。我国社区康复事业的发展,目前... 社区康复模式的提出,与ICF理念的发展有着同样的社会背景,即对残疾人的帮助不应仅限于使其机体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而是要通过改变不公平的外界环境,使残疾人能够回归社会,与普通人同等享受各类生活权利。我国社区康复事业的发展,目前较多注重医疗康复的社区化,这种理解上的误区,与中西方不同的思想进程及社会架构有关。随着与国际间差距的日益缩小,国内的社区康复必将渐近于西方。在当前发展阶段,国内开设社区康复专业的高校,应立足于培养合格的社区康复技术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康复 人才培养 ICF 误区 实践性教学
下载PDF
从社会学视角谈ICF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子浪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8,共4页
研究者在推介ICF理念过程中不免谈及社会学在此领域的相关研究,论述时或有可能引起受众误解之处。文章尝试性回答了社会学研究在ICF创立过程中的催发性作用,并试图通过进一步解读社会学的立意及研究内容为大众提供较客观深入的认识。文... 研究者在推介ICF理念过程中不免谈及社会学在此领域的相关研究,论述时或有可能引起受众误解之处。文章尝试性回答了社会学研究在ICF创立过程中的催发性作用,并试图通过进一步解读社会学的立意及研究内容为大众提供较客观深入的认识。文末还展望了在ICF新的发展时期,社会学有可能在实践领域为残障者康复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 残障者康复 社会学研究
下载PDF
高考志愿填报中的行为策略:户籍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毅杰 梁子浪 陆宏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6-80,共5页
户籍影响考生的志愿填报行为。农业户籍考生与非农业户籍考生的高考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与非农业户籍考生相比,农业户籍考生在填报志愿中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因而他们往往选择相对保守的行为策略。
关键词 高考志愿 考生户籍 教育获得 行为策略
下载PDF
试析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困境 被引量:39
5
作者 王毅杰 梁子浪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7年第6期58-63,71,共7页
目前学界多认为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社会存在重重困难,但这些研究多停留在事实层面。依据南京某民工子弟学校的调查资料,借鉴戈登的族群融合理论和布劳的社会整合理论,从身份认同融合和结构性融合两维度探讨了形成融合困境的原因。
关键词 流动儿童 身份认同融合 结构性融合
下载PDF
从“生活世界”到“社会世界”--《社会实在问题》述评 被引量:2
6
作者 陆宏生 梁子浪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6-38,47,共4页
《社会实在问题》是许茨后期的学术论文集,具体阐述了个体在采取韦伯意义上的"社会行动"过程中,其主观意图的产生以及形成机制,人们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正是有赖于这种机制。由此他还提出了作为社会科学家应如何研究... 《社会实在问题》是许茨后期的学术论文集,具体阐述了个体在采取韦伯意义上的"社会行动"过程中,其主观意图的产生以及形成机制,人们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正是有赖于这种机制。由此他还提出了作为社会科学家应如何研究社会行动中的行为者之间的共享意义问题。引介和评析的目的是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许茨在这个文集中的思想与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茨 《社会存在问题》 生活世界 社会世界 社会行动 共享意义
下载PDF
中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嬗变的思考
7
作者 邸焕双 梁子浪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3-75,共3页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在历史演化过程中保持着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化的、连续一贯的嬗变和强化模式,母系氏族的产生及衰败、私有制的出现、继承制的产生和发展、养老制的风俗化、秩序型文化等对中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代妇女 社会地位 历史演化 男尊女卑
下载PDF
听障大学生职业发展和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997个样本职业成熟度现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朱颂梅 郎家丽 梁子浪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9-41,共3页
通过采用《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对听障大学生大学各阶段的职业成熟度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下,其职业成熟度滞后于健全大学生。通过logit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影响听障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沟通交... 通过采用《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对听障大学生大学各阶段的职业成熟度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下,其职业成熟度滞后于健全大学生。通过logit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影响听障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沟通交流能力、工作实践经验和兴趣特长的培养。在职业成长、探索、建立的各个关键时期,通过生活教育、融合教育、康复训练和工学结合等措施,可以促进听障大学生顺利完成职业适应和社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大学生 职业成熟度 职业发展 生涯规划 LOGIT模型
下载PDF
社会“实在”之构成及研究方法——读《社会实在问题》
9
作者 焦荣鹏 梁子浪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6,10,共4页
对阿尔弗雷德·许茨的《社会实在问题》一文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指出许茨具体阐述了个体在采取韦伯意义上的"社会行动"过程中,其主观意图的产生以及形成机制。并由此提出了作为社会科学家应如何研究社会行动者的主观意义的... 对阿尔弗雷德·许茨的《社会实在问题》一文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指出许茨具体阐述了个体在采取韦伯意义上的"社会行动"过程中,其主观意图的产生以及形成机制。并由此提出了作为社会科学家应如何研究社会行动者的主观意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行动 共享意义 经验图式
下载PDF
听觉通道下盲生与明眼学生时距知觉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琚四化 毛红琴 梁子浪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31,共3页
采用听觉通道下的时段比较和时段复制的实验,比较了盲生和明眼学生在时距知觉上的表现。结果表明:(1)在短时距知觉上,盲生比明眼学生略有优势。在较长时距知觉上,盲生和明眼学生无显著差异。(2)在随时距的变化而出现的时间知觉的变化上... 采用听觉通道下的时段比较和时段复制的实验,比较了盲生和明眼学生在时距知觉上的表现。结果表明:(1)在短时距知觉上,盲生比明眼学生略有优势。在较长时距知觉上,盲生和明眼学生无显著差异。(2)在随时距的变化而出现的时间知觉的变化上,盲生与明眼生的变化趋势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生 明眼学生 时距知觉
原文传递
残疾人就业新模式问题与建议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军 梁子浪 《社会与公益》 2018年第8期94-96,共3页
残疾人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随着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等残疾人传统就业方式日益面临严重挑战,自主创业、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等残疾人就业新模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分析当前残... 残疾人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随着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等残疾人传统就业方式日益面临严重挑战,自主创业、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等残疾人就业新模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分析当前残疾人就业新模式面临主要困难包括对残疾人和外部资源关注不够、缺乏企业和企业家支持、对创业项目后期推动不足、辅助性就业订单少、收入低以及灵活就业风险大、普及难等问题,提出了开展残疾人就业能力评估与开发、优先采购残疾人生产的产品、针对性残疾人开展培训服务、加强创业后期全方位扶持、增加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岗位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就业 就业新模式 问题 建议
原文传递
“文化敏感”导向的社会工作教学创新路径
12
作者 冯元 梁子浪 《社会与公益》 2017年第12期64-66,共3页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和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战略,意味着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将进一步得到增强,而社会工作也将获得更大的成长和服务空间。专业社会工作者如何适应新时期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条件和更为多样性的服务对象需...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和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战略,意味着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将进一步得到增强,而社会工作也将获得更大的成长和服务空间。专业社会工作者如何适应新时期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条件和更为多样性的服务对象需要,其重要的路径就是加强“文化敏感”导向的社会工作教学创新,提升专业学生的文化敏感能力,以应对全球化、流动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服务对象需要,增进其生活品质和社会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敏感 社会工作 教学创新 美好生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