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D-D、Lp(a)和hs-CRP水平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黄坚毅 林泓宇 +4 位作者 潘兴华 梁宁超 韦青青 黄彩霞 蒙剑保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载脂蛋白a[Lp(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90例ACI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面积大小,TOAST分型分为不同亚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载脂蛋白a[Lp(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90例ACI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面积大小,TOAST分型分为不同亚组。8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各组Hcy、Lp(a)、D-D及hs-CRP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Hcy、Lp(a)、D-D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6.06、22.86、33.06、23.31(P<0.05)。梗死面积不同的患者Hcy、Lp(a)、D-D及hs-CR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F值分别为16.04、10.68、12.18、38.99(P<0.05)。不同TOAST分型患者Hcy、Cys C、D-D及hs-CR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F值分别为15.79、3.38、2.95、21.00(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的患者Hcy、Lp(a)、D-D及hs-CR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F值分别为14.19、17.09、12.58、38.33(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cy、Lp(a)、D-D及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7、0.425、0.357、0.456(P<0.05)。结论Hcy、Lp(a)、D-D及hs-CRP与ACI的发生、发展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密切监测上述指标,对ACI的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判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载脂蛋白A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基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同型半胱氨酸及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2
作者 林泓宇 韦青青 +2 位作者 梁宁超 潘兴华 黄坚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3期26-29,共4页
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是神经科的危急重症,其有临床表现多样性、病因复杂性及治疗难度高等特点。与CVT相关的常见危险因素有口服避孕药、妊娠和产褥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活性受到其对应基因,C677T的影响,... 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是神经科的危急重症,其有临床表现多样性、病因复杂性及治疗难度高等特点。与CVT相关的常见危险因素有口服避孕药、妊娠和产褥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活性受到其对应基因,C677T的影响,当MTHFR-C—C677T基因突变,MTHFR活性随之下降,Hcy转化为甲硫氨酸活动受阻,造成HHcy,从而导致CVT的发生。因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同型半胱氨酸及CVT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本综述主要对该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系统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脑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颅外段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梁宁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69-71,共3页
分析探讨临床介入治疗颅外段脑动脉狭窄的效果和应价值。方法 研究于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开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颅外段脑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采取分组对比方式,分成2组,为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介入治疗,观察治疗结... 分析探讨临床介入治疗颅外段脑动脉狭窄的效果和应价值。方法 研究于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开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颅外段脑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采取分组对比方式,分成2组,为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介入治疗,观察治疗结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MMSE评分对比存在差异(P<0.05)。对比脑梗死、血栓形成、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几率,两组发生率对比存在差异(P<0.05)。对比治疗效果,观察组中狭窄长度小于1cm的人数多于对照组,狭窄程度在30%~50%范围内的观察组人数明显较多,因此,观察组的狭窄长度和狭窄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颅外段脑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能够降低患者脑梗死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改善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有助于降低治疗后发生脑梗死等的风险,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可见介入治疗应用于颅外段脑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中,并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段脑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临床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