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材料充填修复下颌第一前磨牙楔状缺损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静 汪黎明 +4 位作者 李国强 严柏镛 龚璐璐 丁祖泉 梁展涛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7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研究三种材料对两种角度下颌第一前磨牙楔状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在下颌第一前磨牙颊颈部深度为1mm,夹角分别为30°、90°的楔状缺损有限元模型上用银汞合金、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粘固粉三种材料进行缺损修复,以未修复的楔... 目的研究三种材料对两种角度下颌第一前磨牙楔状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在下颌第一前磨牙颊颈部深度为1mm,夹角分别为30°、90°的楔状缺损有限元模型上用银汞合金、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粘固粉三种材料进行缺损修复,以未修复的楔模型为对照,加载100N轴向力后,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牙颈部应力分析。结果三种材料修复均改善了缺损牙体的应力集中。银汞合金修复体较其他两种材料承受了更大的应力,使缺损局部牙体应力集中状况得以更多缓解,在角度增加时作用更明显。复合树脂最有效降低牙体内部区域的应力集中。结论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可缓解缺损区牙体硬组织的应力集中,复合树脂相对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楔状缺损 修复
下载PDF
下颌第一前磨牙不同角度楔状缺损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朱静 李国强 +4 位作者 汪黎明 严柏镛 龚璐璐 丁祖泉 梁展涛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7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的楔状缺损载荷后应力分布状况。方法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颊颈部深度为1mm,夹角分别为30°、60°、90°、120°的楔状缺损有限元模型,以未发生楔缺的完整牙体作为对照,加载100N轴向力后,分析楔状缺损局...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的楔状缺损载荷后应力分布状况。方法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颊颈部深度为1mm,夹角分别为30°、60°、90°、120°的楔状缺损有限元模型,以未发生楔缺的完整牙体作为对照,加载100N轴向力后,分析楔状缺损局部、楔缺顶部及楔缺尖端所在横断平面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建立了下颌第一前磨牙不同角度楔状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载荷后各楔缺模型颈部缺损区域应力分布趋势均为自牙体外表面向髓腔侧递增;不同角度的楔缺模型在楔缺尖端所在平面上的应力集中于颊侧偏近中区域,接近楔缺顶部直线,完整牙体模型在楔缺尖端所在平面上的应力亦集中于近中颊区域,但应力值明显小于各楔缺模型;在楔状缺损顶部直线,各模型应力的分布规律相类似,最大值均为接近近中边缘的节点,范围分布在20.0~26.4MPa;最小值均为最远中的节点,范围分布在6.4~7.9MPa。所有的缺损模型其应力接近,均明显高于完整牙体的应力分布。结论1 mm深度的缺损情况下,不同角度的模型应力的分布情况接近,均较完整牙体有明显的颈部应力集中,其中最明显的集中点位于缺损内的近中颊侧牙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前磨牙 楔状缺损 三维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结合薄层CT技术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朱静 龚璐璐 +4 位作者 丁祖泉 梁展涛 李国强 汪黎明 严柏镛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7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结合薄层CT技术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对正常人下颌第一前磨牙进行薄层CT扫描及图像处理,通过Matlab和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加载验证模型力学分析的可行性。结果建立了包含髓腔的下颌第一前磨牙的三维... 目的结合薄层CT技术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对正常人下颌第一前磨牙进行薄层CT扫描及图像处理,通过Matlab和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加载验证模型力学分析的可行性。结果建立了包含髓腔的下颌第一前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到101564个单元,144053个节点。载荷后的应力分布主要集中在颊尖部位和根尖部位,牙颈部受力较小。结论薄层CT技术与Matlab和ANSYS软件相结合,建立包含髓腔的下颌第一前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精度高、速度快,使用灵活,为后期的楔缺模型建立和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前磨牙 薄层CT 三维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低浓度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梁展涛 谭井娣 韩国平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980-98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低浓度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择期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低浓度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择期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低浓度(0.25%)罗哌卡因,对照组采用0.50%浓度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为87.80%,与照组的92.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分别为(7.3±2.2)h、(7.4±1.9)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7±2.4)h、(8.9±2.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明显少于对照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0.25%低浓度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人上肢手术中可以达到理想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罗哌卡因
下载PDF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老年全麻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梁展涛 谭井娣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3期312-314,共3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在老年全麻手术中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2013—2014年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60例。对照1组患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在老年全麻手术中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2013—2014年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60例。对照1组患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μg/kg进行全麻诱导,对照2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8μg/kg进行全麻诱导,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25μg/kg联合舒芬太尼0.4μg/kg进行全麻诱导。观察3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疼痛评分、呼吸抑制、苏醒时间和躁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段的心率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观察组患者为(5.4±2.2)min,对照1组为(8.4±5.7)min,对照2组为(5.3±2.1)min,观察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与观察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指数VAS≥4分者2例(3.3%),对照1组4例(6.7%),对照2组48例(80.0%),观察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2组与观察组、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呼吸抑制对照1组患者6例(10.0%),对照2组和观察组均无发生,对照1组与观察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躁动2例(3.3%),对照1组发生4例(6.7%),对照2组发生48例(80.0%),观察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与观察组和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镇痛有利于维持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可避免其单独用药时出现的躁动、苏醒时间慢和呼吸抑制等现象,在老年患者的手术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麻醉 镇痛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预防小儿包皮手术术后躁动右美托咪定最佳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梁展涛 谭井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8期4-8,共5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包皮手术术后躁动的最佳使用剂量。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择期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E、F(对照组)组,各30例。A组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μg/...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包皮手术术后躁动的最佳使用剂量。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择期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E、F(对照组)组,各30例。A组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μg/kg,B组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3μg/kg,C组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4μg/kg,D组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E组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6μg/kg,F组注射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各组用药前后HR、RR及SpO_2水平、进入术后恢复室(PACU)后各时间点的躁动情况、回到病房后各时间点的疼痛和镇静情况。结果:用药后,A、F组HR均高于用药前及B^E组(P<0.05),B^E组均较用药前下降(P<0.05);进入PACU后20、25、30 min,A组躁动评分均显著高于B^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到病房2、6 h,A组疼痛评分均高于B^E组(P<0.05);回到病房1、2 h,F组镇静评分均低于A^E组,且A组镇静评分均低于B^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0.6μ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对抗氯胺酮引起的心率加快,在预防小儿包皮手术术后躁动及镇痛镇静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包皮手术 躁动 最佳剂量
下载PDF
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梁展涛 谭井娣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6期55-56,共2页
目的研究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小儿上肢手术患儿65例纳入到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分别为臂丛阻滞组33例和静脉组32例。静脉组采用传统静脉全身麻醉;臂... 目的研究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小儿上肢手术患儿65例纳入到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分别为臂丛阻滞组33例和静脉组32例。静脉组采用传统静脉全身麻醉;臂丛阻滞组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就2组患儿术后平均苏醒时间、氯胺酮平均用量、苏醒期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和麻醉效果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臂丛阻滞组麻醉效果优良率跟静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臂丛阻滞组有23例优,9例良,优良率为96.96%;静脉组有21例优,9例良,优良率为93.75%。臂丛阻滞组患儿术后平均苏醒时间、氯胺酮平均用量、苏醒期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于静脉组(P<0.05),其中,臂丛阻滞组术后平均苏醒时间、氯胺酮平均用量、苏醒期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0.31)min、(45.12±5.32)mg、0.00%,静脉组术后平均苏醒时间、氯胺酮平均用量、苏醒期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2.42)min、(67.63±5.14)mg、15.63%。结论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麻醉效果良好,可有效满足小儿上肢手术需求,减少氯胺酮用量,减少苏醒期躁动等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麻醉 小儿上肢手术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的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梁展涛 谭井娣 《当代医学》 2012年第7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中的效果差别。方法选择收住的全麻择期手术患者62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观察组)及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T1)、诱导...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中的效果差别。方法选择收住的全麻择期手术患者62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观察组)及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充气后30s(T4)4个时间点的血压及心率,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时间以及苏醒后30min疼痛VAS评分。结果对照组T2、T3时的HR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T2、T3、T4时的MAP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8±4)min]短于对照组苏醒时间([1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均取得良好效果,而在抑制插管后心血管反应以及麻醉后苏醒时间方面瑞芬太尼优于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异丙酚 瑞芬太尼 芬太尼
下载PDF
小儿全麻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复合对麻醉苏醒期躁动与疼痛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金涛林 梁展涛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5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小儿全麻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复合对麻醉苏醒期躁动与疼痛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全麻手术患儿,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两组均在麻醉苏醒期进行药物处置... 目的:观察小儿全麻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复合对麻醉苏醒期躁动与疼痛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全麻手术患儿,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两组均在麻醉苏醒期进行药物处置,对照组仅采用舒芬太尼,试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比两组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躁动、疼痛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MAP、HR、SpO2均低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前后两组MAP、HR、SpO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躁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躁动、疼痛评分均低于用药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全麻手术患儿,采取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复合使用,在不改变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前提下,减轻了躁动与疼痛情况,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全麻手术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复合 麻醉苏醒期 躁动与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