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扩散及灌注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岳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8期2-4,共3页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常疾病发作,发作后常会出现缺血半暗带,针对这一疾病若不及时诊治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针对疾病的诊断,目前多采取M R扩散及灌注成像的方法,本研究中,具体对M R扩散(D W I)及灌注成像(PWI)联合诊断超急...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常疾病发作,发作后常会出现缺血半暗带,针对这一疾病若不及时诊治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针对疾病的诊断,目前多采取M R扩散及灌注成像的方法,本研究中,具体对M R扩散(D W I)及灌注成像(PWI)联合诊断超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扩散成像 灌注成像 超急性期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3.0T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岳杰 《微创医学》 2016年第5期724-725,78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3.0 T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采用3.0 T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前列腺疾病患者80例,分别测量前列腺癌代谢产物波峰谱线Cit、Cre、Cho,并测量(Cho+Cr)/Cit比值。结果中央叶ROC曲线下面积0.937,外中带为0.99... 目的探讨采用3.0 T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采用3.0 T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前列腺疾病患者80例,分别测量前列腺癌代谢产物波峰谱线Cit、Cre、Cho,并测量(Cho+Cr)/Cit比值。结果中央叶ROC曲线下面积0.937,外中带为0.992。当(Cho+Cr)/Cit中央叶的比值经检测为0.805时,对中央叶前列腺癌诊断灵敏度为82.5%、特异度为90%。当(Cho+Cr)/Cit外周带比值为0.855时,外周带前列腺癌诊断敏感度为97.5%、特异度为9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采用3.0 T磁共振MRS诊断,价值居较高水平,针对外周带前列腺癌,采用MRS诊断,效果优于中央叶前列腺癌,可为临床检出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3.0T磁共振波谱成像 诊断
下载PDF
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对常规MRI阴性癫痫的研究
3
作者 梁岳杰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665-666,共2页
目的:分析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在常规MRI阴性癫痫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癫痫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检查效果,对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对常规MRI阴性癫痫作用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在常规MRI阴性癫痫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癫痫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检查效果,对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对常规MRI阴性癫痫作用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者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TR降低区域在右侧大脑额中回、内侧前额叶及中央旁小叶;右侧小脑前叶;左侧顶下小叶、小脑前叶及额中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左侧小脑及枕叶舌回、梭状回与患者的病情成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能够对常规MRI阴性癫痫患者的脑部微观结构清晰检测,为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磁共振磁化 传递成像 常规MRI阴性癫痫
下载PDF
双源螺旋CT灌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技术及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雪萍 刘彪 +4 位作者 黄波 毛健强 莫家强 黄伟兰 梁岳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7期49-51,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比较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于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50例未经治疗的直径≤3.0cm的肺孤立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和良性结节组,分别进行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 目的研究比较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于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50例未经治疗的直径≤3.0cm的肺孤立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和良性结节组,分别进行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计算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通透性值(Permeability,PMB)。同时绘制同层面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AC),判断结节良恶性,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各灌注参数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发现恶性结节34例,良性结节16例。两组结节的各灌注参数差异显著,P<0.01;同层面结节的TAC曲线良恶性差异显著,有助于提示结节性质,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量(BF)和通透性值(PMB)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8.24%,87.50%;90%,94.12%,81.25%;94.00%,91.12%,100.00%;86.00%,94.12%,68.75%。结论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为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CT灌注 诊断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附18例报告)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雪萍 刘彪 +5 位作者 黄波 毛健强 梁岳杰 莫家强 黄伟兰 马金芳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541-1542,共2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临床证实为肺动脉栓塞18例,行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肺动脉栓塞的直接、间接征象及分型,以及原始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重建方...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临床证实为肺动脉栓塞18例,行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肺动脉栓塞的直接、间接征象及分型,以及原始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重建方法对栓子的显示效果。结果 18例患者中共发现栓子133个,其中中心性23个,部分性56个,附壁性34个,完全阻塞性20个。原始横断面检出栓子133个,MPR检出栓子127个,而MIP及VR检出栓子较少(分别为66个、32个),对叶、段水平栓子发现能力差。结论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肺动脉栓塞诊断手段,原始横断位图像及MPR重建图像是显示栓子的主要方法,MRP及VR则是显示栓子的有力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螺旋CT 增强扫描
下载PDF
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诊断检测对食管癌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雪萍 刘彪 +4 位作者 黄波 毛健强 梁岳杰 黄伟兰 莫家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4124-4128,共5页
目的:探讨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食管癌TNM的评价价值.方法:100例食管癌患者均接受螺旋CT及MRI检查.观察食管癌螺旋CT及MRI平扫、强化特征.以病理学结果为准,分析螺... 目的:探讨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食管癌TNM的评价价值.方法:100例食管癌患者均接受螺旋CT及MRI检查.观察食管癌螺旋CT及MRI平扫、强化特征.以病理学结果为准,分析螺旋CT及MRI对食管癌TNM分期的诊断情况.结果:(1)病理学类型包括鳞癌81例,腺癌16例,小细胞未分化癌3例,病变长度20-11 mm,平均6.4 mm±2.1 mm.共68例患者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包括T1期9例,T2期23例,T3期40例,T4期28例,N0期32例,N1期68例;(2)螺旋CT诊断食管癌TNM分期包括T1期6例,T2期13例,T3期47例,T4期34例,N0期52例,N1期48例;(3)MRI诊断食管癌TNM分期包括T1期8例,T2期26例,T3期41例,T4期25例,N0期35例,N1期65例;(4)MRI对T1、T2期食管癌诊断灵敏度和正确率均显著高于螺旋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 R I对N0期食管癌特异度高于螺旋C T,但灵敏度低于螺旋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1期食管癌的诊断中,MRI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螺旋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应用,在T分期还是N分期的诊断中,均显著优于单独应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T1、T2期食管癌诊断价值较高.CT与MRI联合应用,在T分期还是N分期的诊断中,均显著优于单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分期 食管肿瘤
下载PDF
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0例及MRI随访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雪萍 刘彪 +5 位作者 王丽娜 江建中 黎军强 黄波 梁岳杰 陈燕霞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1887-1888,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疗效及随访手段。方法40例ANFH患者(50髋)行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治疗前、后血管造影及MRI随访分析疗效。结果40例50髋经治疗后股骨头周围微血管网较治疗前增多、增粗、延长,临床症状好转...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疗效及随访手段。方法40例ANFH患者(50髋)行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治疗前、后血管造影及MRI随访分析疗效。结果40例50髋经治疗后股骨头周围微血管网较治疗前增多、增粗、延长,临床症状好转、消失者42髋,1个月后复查MRI显示病灶缩小者17髋。结论动脉介入溶栓是治疗ANFH的有效方法,而MRI可作为ANFH治疗后疗效观察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动脉介入溶栓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