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影剂自动追踪技术在颈部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开运 廖翠薇 +3 位作者 姜纯蓉 文利 杨春艳 戚跃勇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0-42,55,共4页
目的探讨造影剂自动追踪(Smartprep)技术在颈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中的应用价值,选择合理的阈值。方法将76例颈部CTA检查分为两组,A组42例根据体循环的时间,将增强扫描的延迟时间设为20s;B组34例应用Smart... 目的探讨造影剂自动追踪(Smartprep)技术在颈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中的应用价值,选择合理的阈值。方法将76例颈部CTA检查分为两组,A组42例根据体循环的时间,将增强扫描的延迟时间设为20s;B组34例应用Smartprep技术实时监控,当造影剂浓度达到阈值后触发扫描。将所得数据进行VR图像重建,并选取相同的三点(主动脉弓、第5颈段、第2颈段)分别测量颈动脉、椎动脉的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42例中,7例VR图像因主动脉弓及颈部动脉起始部显示不清或不显示而失败,13例成像欠佳,22例成像良好。B组34例VR图像全部达到诊断要求。阈值为120HU、CT值为250~300HU时,图像质量最佳,CT值<150HU时,造影失败。结论应用Smartprep技术能够准确触发CT增强扫描,保证颈部CTA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自动追踪技术 VR重建
下载PDF
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开运 邹利光 +1 位作者 马劲 程相晨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52-453,共2页
关键词 颈血管病变 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螺旋CT在疾病早期筛查中对病变器官功能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开运 孙清荣 +1 位作者 程相晨 马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0期4136-4137,共2页
对冠状动脉疾病、肺癌、胃肠肿瘤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康复治疗,可以降低疾病进展的危险性,避免发生残疾。螺旋CT具有扫描时间短、速度快、图像清晰等优点,先进的成像技术和软件适合疾病早期的筛查。通过检测... 对冠状动脉疾病、肺癌、胃肠肿瘤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康复治疗,可以降低疾病进展的危险性,避免发生残疾。螺旋CT具有扫描时间短、速度快、图像清晰等优点,先进的成像技术和软件适合疾病早期的筛查。通过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和斑块成分的密度可评价冠脉功能,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发现;能更有效检出肺部小结节,并对小肺癌分期有重要作用;对胃肿瘤术前分期以及结肠息肉、结肠癌的检出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早期 疾病筛查 病变器官 诊断 肺癌 冠心病
下载PDF
提高心脏大血管MRI图象质量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开运 孙清荣 程相辰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4-305,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响心血管系统MRI成像质量的因素以及提高心脏大血管MRI成像质量的方法技术。方法 设备为美国GE公司的SignaContour0 5T超导MR机 ,使用体部柔性线圈。采用自旋回波 (SE)结合心脏电影成像技术对 4 6例患者进行心脏扫描。然... 目的 探讨影响心血管系统MRI成像质量的因素以及提高心脏大血管MRI成像质量的方法技术。方法 设备为美国GE公司的SignaContour0 5T超导MR机 ,使用体部柔性线圈。采用自旋回波 (SE)结合心脏电影成像技术对 4 6例患者进行心脏扫描。然后从信噪比、空间分辨率、对比度、检测时间以及对疾病诊断的影响等方面对成像质量进行评比分析。结果 所检病例中 ,正常 9例 ,房缺 12例 ,室缺 8例 ,Follot四联症 7例 ,主动脉夹层 4例 ,其它 6例。质量分析 :能完全符合诊断要求 ,且图像对比度清晰度好 ,评为优秀 31例 ,能进行诊断但图像噪声较大评为良好 9例 ,噪声大伪影重影响诊断或不能诊断评为差 6例。结论 要提高心脏大血管MRI成像质量须优化组合各成像参数及序列 ,做到相互兼顾。掌握心脏大血管MRI成像技术 ,并在扫描时应使用心电呼吸门控及心率调整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大血管 MRI 图象质量 质量控制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核磁共振检查失败132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梁开运 陈小宏 龙在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446-1446,共1页
对我院2000~2003年有完整记载的核磁共振检查失败(检查中途终止、或成像质量差无法进行诊断、或不符合诊断要求均视为检查失败)132例分析如下.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学
下载PDF
CT及MRI诊断软组织黏液瘤1例
6
作者 梁开运 廖翠薇 王文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1期1543-1543,共1页
关键词 黏液瘤 软组织 MRI诊断 CT 椎体 包块 查体 大小 活动 边界
下载PDF
电子束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分析
7
作者 梁开运 邹利光 +3 位作者 姜纯蓉 文利 王智平 李龙辉 《西部医学》 2007年第3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电子束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66例患者行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容积再现”(VR)图像重建,比较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在不同相位的影像质量。结果14例因图像质量差不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呼吸伪影为其主... 目的探讨影响电子束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66例患者行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容积再现”(VR)图像重建,比较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在不同相位的影像质量。结果14例因图像质量差不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呼吸伪影为其主要影响因素。52例可评价的图像中,右冠状动脉(RCA)、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旋支(LCX)最佳显示相位分别为32%-54%、32%-62%、32%-62%、32%-38%。结论呼吸伪影是影响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与相位有关,多相位成像可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CT 冠状动脉 图像质量 相位
下载PDF
ECG电流调制技术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梁开运 杨华 姜纯蓉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4,96,共2页
目的:评价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ECG)电流调制技术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4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2例,A组采用传统方式扫描,B组采用ECG电流调制技术。对两种扫... 目的:评价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ECG)电流调制技术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4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2例,A组采用传统方式扫描,B组采用ECG电流调制技术。对两种扫描所得图像的质量、噪声、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CTDl)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 E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及噪声评分分别为:A组(3.58±0.22)分和(23.13±3.45)分,B组(3.56±0.25)分和(23.27±3.32)分,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A组CTDI和ED分别为:(93.03±4.32)mGy和(35.53±2.01)mSv,B组为(58.36±3.24)mGy和(20.00±2.77)mSv,B组的辐射剂量较A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不明显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ECG电流调制技术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CTA辐射剂量,可以作为冠状动脉CTA的常规辅助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生放射技术学的带教实践
9
作者 梁开运 孙清荣 陈小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7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学生放射技术学的带教方式、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三十多年的教学成果及经验教训。结果目前放射技术学的带教实践是一套完整的行之有交的带教模式。结论思想上高度重视带教工作,积极进行医疗法规及安全教育,精选带教内容...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学生放射技术学的带教方式、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三十多年的教学成果及经验教训。结果目前放射技术学的带教实践是一套完整的行之有交的带教模式。结论思想上高度重视带教工作,积极进行医疗法规及安全教育,精选带教内容,健全制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且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讲练结合,综合考核,能很好提高操作技术的带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生 放射技术学 带教
下载PDF
影像专业实习生的心理特征
10
作者 梁开运 孙清荣 陈小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7期3755-3755,共1页
毕业实习是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是走向工作的第一步。来到医院后,学习生活环境、接触的人、担当的角色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生的心理状况也随着实习的不同阶段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分析掌握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毕业实习是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是走向工作的第一步。来到医院后,学习生活环境、接触的人、担当的角色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生的心理状况也随着实习的不同阶段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分析掌握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专业 毕业实习 心理特征 教学效果
下载PDF
电子束CT和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可 邹利光 +3 位作者 孙清荣 文利 梁开运 廖翠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和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2例经临床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诊断为先心病的患者进行EBCT心血管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和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2例经临床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诊断为先心病的患者进行EBCT心血管造影检查,与导管法心血管造影检查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2例患者中,EBCT总体诊断符合率87·5%(28/32),TTE诊断符合率78.1%(25/32)。EBCT对心外及大血管与房室连接诊断准确率为96.6%(57/59),明显优于TTE的66.1%(39/59)。而TTE对心内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97.7%(43/44),高于EBCT的81.8%(36/44)。EBCT与TTE两者结合,可将诊断准确率提高为96.9%(31/32)。结论EBCT对先天性心脏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对心外及大血管与房室连接关系诊断准确率较高。将EBCT与TTE检查相结合,可大大提高对各种先心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正常健康者肺段支气管和亚段支气管CT测量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邹利光 张旭升 +3 位作者 杨华 戚跃勇 张松 梁开运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测量正常健康者肺段支气管和亚段支气管的径线和面积,为小气道病变的CT定量研究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选择正常健康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16.9)岁。胸部高分辨CT扫描,对双上肺尖(后)段及亚段、双下肺后基底段及亚段... 目的测量正常健康者肺段支气管和亚段支气管的径线和面积,为小气道病变的CT定量研究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选择正常健康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16.9)岁。胸部高分辨CT扫描,对双上肺尖(后)段及亚段、双下肺后基底段及亚段支气管进行定量分析,采用胸部容积复合采集和重建软件Thoracic VCAR分别测量4支段和亚段支气管的壁厚度(WT)、腔内径的长径(Din-L)和短径(Din-S)、壁面积(WA),计算支气管壁厚度与支气管外径比(T/D)和支气管壁面积占总面积百分比(WA%)。结果 30例120支段支气管和120支亚段支气管中,Thoracic VCAR软件自动识别测量了所有段支气管和83支亚段支气管。WT、Din-L、Din-S、WA、T/D、WA%测量结果,段支气管和亚段支气管分别为(1.34±0.35)mm和(0.97±0.23)mm、(3.84±0.51)mm和(2.86±0.52)mm、(3.09±0.66)mm和(2.42±0.46)mm、(19.5±5.3)mm2和(11.1±2.0)mm2、0.23±0.06和0.22±0.05、(67.1±4.3)%和(66.0±5.3)%。结论 HRCT可清晰显示肺段支气管和亚段支气管的形态结构,Thoracic VCAR软件为支气管径线和面积测量有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小气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常值
下载PDF
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改变的HRCT定量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旭升 邹利光 +3 位作者 白莉 张松 王长征 梁开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通过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扫描,探讨哮喘和COPD患者段和亚段支气管重塑的差异。方法哮喘34例,COPD 32例,正常对照2... 目的通过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扫描,探讨哮喘和COPD患者段和亚段支气管重塑的差异。方法哮喘34例,COPD 32例,正常对照24例,胸部HRCT扫描,对双上肺尖段及亚段、双下肺后基底段及亚段支气管进行描述性观察和定量分析,采用支气管自动分析软件Thoracic VCAR分别测量4支段和亚段支气管的壁厚度(wall thickness,WT)、腔内径(inner diameter,Din)、壁面积(wall area,WA)和壁面积百分比(WA%),并计算平均值,分析3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哮喘和COPD患者支气管改变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和管腔变窄。哮喘和COPD患者段支气管各参数的组间比较:WT和WA无统计学差异(P>0.05);哮喘Din小于COPD(P<0.05);哮喘WA%大于COPD(P<0.05)。哮喘和COPD患者亚段支气管各参数的组间比较:哮喘WT、WA和WA%均小于COPD(P<0.05);哮喘Din大于COPD(P<0.05)。结论哮喘和COPD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重塑,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和管腔变窄,哮喘患者的气道重构在段和亚段支气管均较明显,COPD患者的气道重构在亚段支气管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分辨率CT 气道重构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双动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文献 文利 +2 位作者 刘卫金 梁开运 邹利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helical CT,MDCT)双动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22例、共26个病灶的小肝癌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扫描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 plus 16层螺旋CT进行检查,...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helical CT,MDCT)双动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22例、共26个病灶的小肝癌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扫描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 plus 16层螺旋CT进行检查,增强扫描采用3~4期(动脉早期和晚期、门脉期、平衡期或延迟期),动脉早期为20s,动脉晚期为30s,门脉期:55~65s,平衡期:100~120s,延迟期为5min,每个全肝扫描周期为8.2s;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处理,选定病灶、正常肝组织区为兴趣区(region of inlerest,ROI),对同一ROI分别在不同的时相上测量、对比和计算。结果 病灶位于肝左叶10例,肝右叶16例。26个病灶单纯动脉早期呈高密度者7个,平均CT值为(62.3±14.6)Hu,检出率为26.9%;单纯动脉晚期呈高密度者18个,平均CT值为(87.9±16.6)Hu,检出率为69.2%;双动脉期显示高密度的病灶25个,检出率为96.2%;门脉期显示低密度病灶19个,检出率达73.1%。26个病灶中在动脉早期表现为高密度,门脉期为低密度的病灶数有7个,检出率为26.9%。在动脉晚期表现为高密度,门脉期为低密度的病灶数有17个,平均CT值为(56.2±13.6)Hu,检出率为65.4%,门脉期显示高密度病灶4个,平均CT值为(82.9±17.8)Hu,检出率为15.4%。结论 MDCT双动脉期扫描,能较大的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四肢软组织血管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清荣 文利 +1 位作者 梁开运 廖翠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2240-2242,共3页
目的 探讨四肢软组织血管瘤的MRI表现及其特征。方法 收集有完整MRI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血管瘤 18例 ,分析其大小、边缘、形态及信号特征。结果  18例中 ,海绵状血管瘤 8例 ,肿瘤直径 1 0~ 4 0cm ,边界清 ,多呈均匀性... 目的 探讨四肢软组织血管瘤的MRI表现及其特征。方法 收集有完整MRI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血管瘤 18例 ,分析其大小、边缘、形态及信号特征。结果  18例中 ,海绵状血管瘤 8例 ,肿瘤直径 1 0~ 4 0cm ,边界清 ,多呈均匀性高信号 ,瘤周有低信号环。肌间血管瘤 5例 ,形态不规则 ,T2WI表现为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蔓状血管瘤 3例 ,血管迂曲扩张和肌肉萎缩是其特征性MRI表现。静脉瘤 2例 ,静脉粗大、壁厚 ,无供血动脉。结论 四肢软组织血管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结合临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血管瘤 MRI
下载PDF
MRI对X线平片表现为不典型脊椎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邹利光 戚跃勇 +3 位作者 孙清荣 席道友 程相晨 梁开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 探讨X线平片表现为不典型脊椎骨折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脊柱外伤患者2 80例,男性2 3 6例,女性44例,年龄2 1~80岁,平均41岁。所有病例均摄脊椎正侧位X线片,MRI摄矢状位T1WI和T2WI、横轴位T1WI和T2WI。结果 2 8... 目的 探讨X线平片表现为不典型脊椎骨折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脊柱外伤患者2 80例,男性2 3 6例,女性44例,年龄2 1~80岁,平均41岁。所有病例均摄脊椎正侧位X线片,MRI摄矢状位T1WI和T2WI、横轴位T1WI和T2WI。结果 2 80例中X线平片显示“未见骨折”者3 4例,单纯压缩性骨折13 1例,爆裂骨折115例。MRI诊断:①X线平片显示的脊椎骨折在MRI图像上均得以显示,尤其是矢状位诊断价值较大;②X线平片显示“未见骨折”的3 4例中,13例MRI显示椎体结构紊乱、信号混杂;X线平片已显示脊椎骨折的患者中,3 2例MRI显示上下邻近椎体信号改变,提示椎体外形虽正常,仍有骨折存在;③MRI可清晰地显示脊柱外伤所致的椎管狭窄、韧带断裂、脊髓损伤等继发性改变。结论 MRI对脊柱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脊拉外伤患者X线平片显示椎体外形正常、MRI信号异常者,可提示有脊椎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放射摄影术 脊椎 骨折
下载PDF
CT/MRI诊断乳腺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辉 邹利光 +2 位作者 逄鑫 廖翠薇 梁开运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CT与MRI表现,探讨CT、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在1周内先后行CT和MRI检查。分析乳腺癌CT、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46例患者中非浸润...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CT与MRI表现,探讨CT、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在1周内先后行CT和MRI检查。分析乳腺癌CT、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46例患者中非浸润性癌3例,浸润性癌43例。①CT检出肿块38例,呈中等密度肿块,大小1.6-6.5 cm,边界不规整,棘状突起和毛刺31例,钙化影33例,27例呈细小沙粒状和成簇钙化,6例钙化较粗大;②MRI检出肿块43例,FSE T1 WI呈较低信号,FSE 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压脂扫描呈明显高信号,棘状突起和毛刺35例,钙化灶均未能显示。结论CT、MRI对乳腺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MRI乳腺癌检出率高于CT,CT检出乳腺癌钙化敏感性高,CT和MRI结合能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多层螺旋CT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利光 戴书华 +3 位作者 张冬 文利 孙清荣 梁开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先天性起源异常的多层CT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81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者41例,男性34例,女性7例,年龄3~81(54.3±15.6)岁。观察CTA横轴位...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先天性起源异常的多层CT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81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者41例,男性34例,女性7例,年龄3~81(54.3±15.6)岁。观察CTA横轴位薄层重建图像,再进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MIP)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后处理观察。结果冠状动脉起源异常41例,发生率为0.9%。41例中,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9例,高位开口6例;左冠状动脉高位开口4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窦3例;左前降支与左旋支分别起源于左冠窦8例,左前降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2例,左旋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5例;左右冠状动脉共干起源4例。41例中23例有发作性胸闷、心悸,4例有心绞痛,其中2例有心源性休克。结论多层螺旋CTA可无创性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及走行异常,应作为疑诊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先天畸形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二甲基苯蒽诱发大鼠乳腺癌的组织形态学和微血管密度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邹利光 张松 +2 位作者 戚跃勇 廖翠薇 梁开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诱发性大鼠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组织形态学变化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方法:Wistar雌性大鼠85只,SD雌性大鼠22只,配制浓度为10 mg/ml的二甲基苯蒽(DMBA)麻油溶液灌胃大鼠。17只大鼠8周前死亡,剩余90只大鼠从第8周开始至24周,每2... 目的:研究诱发性大鼠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组织形态学变化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方法:Wistar雌性大鼠85只,SD雌性大鼠22只,配制浓度为10 mg/ml的二甲基苯蒽(DMBA)麻油溶液灌胃大鼠。17只大鼠8周前死亡,剩余90只大鼠从第8周开始至24周,每2周取大鼠10只活杀,观察乳腺外形,取乳腺肿块HE染色和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存活8周以上的90只大鼠中,73只成功诱发乳腺肿瘤,其中乳腺良性增生11只,乳腺癌62只。乳腺癌62只大鼠中,浸润性导管癌35只,浸润性小叶癌15只,乳头状腺癌5只,其他类型肿瘤7只。乳腺癌分化程度分级为:高分化5只,中分化36只,低分化21只。乳腺癌MVD平均值为(6.53±2.71)个/高倍视野,乳腺良性增生MVD为(1.67±0.95)个/高倍视野,乳腺癌MVD显著高于乳腺增生性疾病(P<0.01)。低分化乳腺癌MVD显著高于中、高分化乳腺癌(P<0.001)。结论:DMBA灌胃Wistar雌性大鼠乳腺癌诱发成功率高,肿瘤分化程度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乳腺癌 组织形态学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价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辉 邹利光 +4 位作者 逄鑫 文利 杨华 梁开运 席道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053-205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评价肺动脉栓塞CTA表现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肺动脉栓塞36例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GELightSpeed64层螺旋CT或e-Speed电子束CT行常规扫描及CTA,横轴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评价肺动脉栓塞CTA表现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肺动脉栓塞36例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GELightSpeed64层螺旋CT或e-Speed电子束CT行常规扫描及CTA,横轴位图像和多种后处理技术观察肺动脉改变及相关征象。结果36例共2070支肺动脉纳入分析,748支显示了栓塞,占36.1%。216支肺叶动脉中,75支显示了栓塞(34.7%),720支肺段动脉中,319支显示了栓塞(44.3%),1134支亚段肺动脉中,354支显示了栓塞(31.2%)。根据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危重组和非危重组。危重组15例,肺动脉栓塞指数为(56.7±11.3)%,中央肺动脉受累39支(43.3%),右心室最大短轴和左心室最大短轴比(RV∶LV比)为(1.46±0.62)。非危重组21例,肺动脉栓塞指数为(27.4±9.6)%,中央肺动脉受累36支(28.6%),RV∶LV比为(1.06±0.35),两组指标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直观地显示有无肺动脉栓塞、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肺动脉栓塞指数>40%可作为诊断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