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文书写作课程情境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忙海 《甘肃科技》 2008年第17期193-194,共2页
根据法律文书写作课的特点所进行的"情境教学法",其教学情境的设计方法主要有选择典型案例营造司法实践过程和课堂组织学员模拟审判等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师要注意加强组织教学能力和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水平的提高,学员要... 根据法律文书写作课的特点所进行的"情境教学法",其教学情境的设计方法主要有选择典型案例营造司法实践过程和课堂组织学员模拟审判等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师要注意加强组织教学能力和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水平的提高,学员要有合作学习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 法律 写作 教学
下载PDF
影响学员参与电大在线课程论坛答疑和讨论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忙海 《科教导刊》 2011年第19期204-205,217,共3页
本文以宁夏电视大学2010年招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开放教育的学员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参加远程网络辅导答疑的现状、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影响远程网络辅导答疑效果的有关因素,并提出了改进其答疑效果及调动学员... 本文以宁夏电视大学2010年招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开放教育的学员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参加远程网络辅导答疑的现状、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影响远程网络辅导答疑效果的有关因素,并提出了改进其答疑效果及调动学员参加讨论的积极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 答疑 调查 对策
下载PDF
《红楼梦》在人物对话语言运用上的创新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忙海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3年第4期8-9,共2页
《红楼梦》在人物语言运用上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善于运用半句话来表现人物的特殊心理和情态 ;其二 ,在一些特殊语境下的人物对话中 ,让人物欲说还休 ,故留余意 ,以收到一种蕴藉含蓄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对话 话语 含蓄 蕴藉 物欲 语言运用 人物语言 创新 创造性
下载PDF
现代远程教育面授教学的特点及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忙海 《甘肃科技》 2011年第14期175-176,165,共3页
网络环境下的面授辅导教学,需要从远程教育的特点出发,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坚持以"导"为重点内容的面授辅导;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关键词 远程 教育 面授 教学
下载PDF
《(道光)隆德县续志(光绪)宁灵厅志草校注》评介
5
作者 梁忙海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107,共2页
《(道光)隆德县续志》和《(光绪)宁灵厅志草》是流失海外的两部珍稀宁夏地方古代志书。张欣毅、张京生合著的《(道光)隆德县续志(光绪)宁灵厅志草校注》本,校勘精审,诠释精到,注释详明,突破了旧志校注体例的限制,注用结合,为学者进一步... 《(道光)隆德县续志》和《(光绪)宁灵厅志草》是流失海外的两部珍稀宁夏地方古代志书。张欣毅、张京生合著的《(道光)隆德县续志(光绪)宁灵厅志草校注》本,校勘精审,诠释精到,注释详明,突破了旧志校注体例的限制,注用结合,为学者进一步研究回族发展史、宁夏地方史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光)》隆德县续志》 《(光绪)宁灵厅志草》 校注 评价
下载PDF
把文化灌注到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论林黛玉形象描写特点及艺术魅力
6
作者 梁忙海 《固原师专学报》 2003年第5期25-27,共3页
人创造了文化 ,同时文化也创造了人。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时 ,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其中 ,他或用西施、比干等人物的传说烘托、映衬人物外貌特征 ,达到“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 ;或用饱含传统文化因子的古代典型文人如屈原、... 人创造了文化 ,同时文化也创造了人。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时 ,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其中 ,他或用西施、比干等人物的传说烘托、映衬人物外貌特征 ,达到“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 ;或用饱含传统文化因子的古代典型文人如屈原、陶渊明等的品格、个性来丰富林黛玉的内在性格 ,使林黛玉的形象内涵丰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黛玉 传统文化 人物描写 艺术魅力 人物形象 《红楼梦》 小说
下载PDF
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的文化意蕴
7
作者 梁忙海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3期60-61,共2页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小说从文学创作角度去看,存在概念化、公式化的问题,是不可取的,但若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它的文化内涵却是很丰富的,它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块独特化石。
关键词 古代小说 叙事模式 文化意蕴 才子佳人
下载PDF
论古典诗词中描写女性容貌常用的手法及美学价值
8
作者 梁忙海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10期179-180,共2页
中国古代作家在诗词创作中常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刻画女性容貌,本文从中国古代哲学"虚实相生"的理论、审美意识的特殊性和现代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分析其意蕴和价值。
关键词 诗词 女性 容貌 意蕴
原文传递
论中唐咏史诗的主题取向
9
作者 梁忙海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7期153-154,共2页
中唐咏史诗在主题取向上,具有关注社会现实,对中唐王朝的兴衰表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个人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的人生态度与所选择道路的反思。
关键词 中唐 咏史诗 主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