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地下连续墙设计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志诚 梁振有 +1 位作者 闫永伦 周山水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9-93,共5页
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1 038m的单跨钢箱梁悬索桥。该桥南锚碇采用内径61m、壁厚1.5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基础,地下连续墙嵌入中风化岩层至标高-50.5^-41m,总深度58~67.5m。在地下连续墙内侧设置1.0~2.5m厚的钢筋混凝土内衬,锚碇基... 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1 038m的单跨钢箱梁悬索桥。该桥南锚碇采用内径61m、壁厚1.5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基础,地下连续墙嵌入中风化岩层至标高-50.5^-41m,总深度58~67.5m。在地下连续墙内侧设置1.0~2.5m厚的钢筋混凝土内衬,锚碇基础封底底板厚6m、顶板厚7~15m,锚碇后锚块区域与地下连续墙基础顶板连为一体。沿地下连续墙底部设置灌浆帷幕;布置6个孔径为600mm的降水管井进行坑内降水、排水。结合项目建设条件对该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强度、稳定、地基承载力及墙底岩石劈裂验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目前该地下连续墙基坑已开挖至设计标高并完成首层封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锚碇基础 圆形地下连续墙 钢筋混凝土内衬 止水设计 结构设计
下载PDF
流变改性材料在超高桥塔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庆芸 周新文 +5 位作者 林玮 徐文 魏乐永 颜智法 梁振有 关健 《新型建筑材料》 2021年第12期41-46,共6页
应用流变改性材料制备超高桥塔用高强混凝土,研究了流变改性材料掺量对新拌砂浆流动度与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探究了流变改性材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流变改性材料能提高新拌砂浆的流动度,尤其可显著降... 应用流变改性材料制备超高桥塔用高强混凝土,研究了流变改性材料掺量对新拌砂浆流动度与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探究了流变改性材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流变改性材料能提高新拌砂浆的流动度,尤其可显著降低其塑性黏度;能增大混凝土坍落度,缩短倒筒时间,有效提高混凝土2 h经时工作性保持能力,同时可降低混凝土塑性黏度,提高混凝土泵送性;适量掺加流变改性材料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改性材料 泵送性 高强混凝土 流动性能
下载PDF
铅芯橡胶支座用于龙江大桥引桥隔震效果分析
3
作者 梁振有 资道铭 +2 位作者 梁莹莹 陈伟亮 黄光宇 《预应力技术》 2011年第4期34-36,40,共4页
减隔震设计逐渐成为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云南省龙江大桥保山岸引桥为例,对使用了铅芯隔震橡胶支座的减震方案与传统的抗震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验证了在高震区使用铅芯橡胶支座对桥梁进行减隔震设计,与传统的硬性抵抗方式相比... 减隔震设计逐渐成为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云南省龙江大桥保山岸引桥为例,对使用了铅芯隔震橡胶支座的减震方案与传统的抗震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验证了在高震区使用铅芯橡胶支座对桥梁进行减隔震设计,与传统的硬性抵抗方式相比,在经受大震时,墩柱所受到的剪力和弯矩值可以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铅芯橡胶支座 减隔震
下载PDF
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上部结构施工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山 梁振有 石伟 《预应力技术》 2013年第5期36-40,共5页
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的新型桥型具有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即要从理论上保证悬索体系与斜拉体系两边的受力平衡,同时在施工中要同步监控、动态调整施工方案;另一难题就是悬索部分的空间无约束散索套在空缆状态下安... 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的新型桥型具有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即要从理论上保证悬索体系与斜拉体系两边的受力平衡,同时在施工中要同步监控、动态调整施工方案;另一难题就是悬索部分的空间无约束散索套在空缆状态下安装位置与成桥状态下偏移位置的控制。文章通过南平跨江大桥施工方案的选择以及上部结构的具体施工方法加以介绍,为以后类似的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的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 空间无约束散索套 控制 施工
下载PDF
高地震烈度区特大悬索桥索塔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斐 裴铭海 +2 位作者 梁振有 马健 李正熔 《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99,共6页
结合云南龙江大桥,对高地震烈度区的大跨度悬索桥的索塔设计从结构选型、钢筋配置、抗震辅助设施的设置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希望对同类型项目的设计和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地震烈度 大跨悬索桥 索塔 设计
原文传递
大跨悬索桥锚碇地下连续墙基础不同刚性接头形式对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戴俊平 朱尧于 +2 位作者 梁振有 郭亚唯 韩冬冬 《公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79,共7页
地下连续墙是大跨度悬索桥锚碇常用的基础型式,为了保障地下连续墙的整体性,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创新性地提出了刚性接头型式。为了对比不同刚性接头构造形式的受力性能,开展了5组接头型式的局部拉伸试验,分析了不同刚性接头形式的... 地下连续墙是大跨度悬索桥锚碇常用的基础型式,为了保障地下连续墙的整体性,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创新性地提出了刚性接头型式。为了对比不同刚性接头构造形式的受力性能,开展了5组接头型式的局部拉伸试验,分析了不同刚性接头形式的破坏模型、承载力、延性以及裂缝宽度。试验结果表明:多道钢筋搭接刚性接头的效果最好,表现出了较好的受力性能与延性,且该构造在实际施工中可行性较高,可以更好地满足刚性接头设计需求,该接头型式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悬索桥 锚碇 地下连续墙 接头 局部拉伸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