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IG技术在治疗中老年多节段腰椎不稳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关玉成 贾勇 +4 位作者 腾勇 梁景灏 范相成 马在松 杨君礼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PLIG技术治疗中老年腰椎多节段退行性变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248例中老年患者采用后路椎体间植骨技术(PLIG),即一期彻底切除椎间盘,选择性椎管减压、后路单侧斜入式椎间植骨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恢复节段间的正常序... 目的:评价应用PLIG技术治疗中老年腰椎多节段退行性变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248例中老年患者采用后路椎体间植骨技术(PLIG),即一期彻底切除椎间盘,选择性椎管减压、后路单侧斜入式椎间植骨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恢复节段间的正常序列,使腰椎即刻稳定。结果:随访6个月~5年,优158例,良81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6.37%。术后3、6、8、12个月摄X线片显示复位稳定,椎间植骨良好,8个月后均获得骨性融合,6例由于骨质疏松出现椎间隙高度部分丢失,5例出现骨吸收现象,10例异体骨融合期延长,2例出现相邻间隙退行性变。结论:该技术治疗中老年多节段腰椎不稳,可彻底清除椎间盘组织,解除神经卡压,矫正畸形,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促进椎体间植骨融合,保存正常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体间植骨技术 中老年 腰椎间融合 多节段腰椎不稳
下载PDF
骨盆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建常 史振满 +3 位作者 季明华 许刚 梁景灏 王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027-1028,共2页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切除、重建方式及并发症。[方法]根据Enneking骨盆肿瘤分区,行Ⅰ区髂骨翼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重建3例;Ⅱ区髋臼周围肿瘤切除后异体半骨盆重建1例;Ⅲ区耻骨局部切除3例;Ⅰ、Ⅱ区转移瘤肿瘤血管介入与化疗1例;Ⅰ、Ⅲ...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切除、重建方式及并发症。[方法]根据Enneking骨盆肿瘤分区,行Ⅰ区髂骨翼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重建3例;Ⅱ区髋臼周围肿瘤切除后异体半骨盆重建1例;Ⅲ区耻骨局部切除3例;Ⅰ、Ⅱ区转移瘤肿瘤血管介入与化疗1例;Ⅰ、Ⅲ区肿瘤切除+重建1例。[结果]7例良性肿瘤中1例Ⅰ区巨细胞瘤刮除术后局部复发,二次手术切除治愈,术后全部功能正常。5例原发恶性肿瘤中2例Ⅰ区淋巴瘤术后化疗,局部无复发,功能良好;2例Ⅰ、Ⅲ区和Ⅰ区肿瘤切除后重建,半年后可持拐下地,1a后步态接近正常;1例Ⅱ区肿瘤切除,异体半骨盆置换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不愈及局部肿瘤复发。1例Ⅰ、Ⅱ区转移瘤血管介入+化疗后存活2a。[结论]骨盆肿瘤的手术切除首先应考虑完整切除肿瘤,然后再考虑重建,术者要权衡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单、双侧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建常 梁景灏 +1 位作者 马在松 滕勇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704-706,725,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PVP治疗的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55例63个椎体。按手术入路方法的不同分成单、双侧入路组,其中单... 目的比较经皮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PVP治疗的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55例63个椎体。按手术入路方法的不同分成单、双侧入路组,其中单侧组21例,双侧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住院天数、VAS、ODI评分、椎体相对高度及LKA角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5±3.2)个月。两组术前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单侧组明显少于双侧组(P<0.01),骨水泥用量和住院天数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VAS、ODI、椎体相对高度,LKA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治疗OVCFs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单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创伤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质疏松症 骨折 椎体成形术 疗效
下载PDF
小儿大腿毁损与足掌撕脱离断伤再植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建常 王鑫 +2 位作者 陈文红 梁景灏 史振满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7期583-584,共2页
目的介绍2例小儿大腿毁损离断与足掌撕脱离断再植的成功经验。方法大腿毁损离断采取将完整小腿旋转上移再植到大腿残端;足掌撕脱离断采取静脉游离移植桥接足背动脉与足底深支动脉。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愈合。大腿毁损离断伤患儿... 目的介绍2例小儿大腿毁损离断与足掌撕脱离断再植的成功经验。方法大腿毁损离断采取将完整小腿旋转上移再植到大腿残端;足掌撕脱离断采取静脉游离移植桥接足背动脉与足底深支动脉。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愈合。大腿毁损离断伤患儿可安装假肢行走,撕脱离断足行走自如。结论小儿生长、塑形能力强,对毁损离断肢体不应轻易截肢,应尽量保留长度再植,这对生长发育中的患儿今后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大腿毁损 足掌离断 断肢再植
下载PDF
低温环境对羊肢体枪伤骨折内固定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建常 张洋 +2 位作者 刘聪 邢叔星 梁景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397-1399,共3页
[目的]比较观察低温环境对羊肢体枪伤骨折后不同时间清创、钢板内固定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0只羊随机分成常温组和低温组,先将羊分别置于26℃常温和-25℃低温环境下3h,然后枪击致一侧肢体胫骨中段骨折,再分别于伤后6、12、24h伤道清创... [目的]比较观察低温环境对羊肢体枪伤骨折后不同时间清创、钢板内固定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0只羊随机分成常温组和低温组,先将羊分别置于26℃常温和-25℃低温环境下3h,然后枪击致一侧肢体胫骨中段骨折,再分别于伤后6、12、24h伤道清创、骨折钢板内固定,比较观察伤口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常温组伤后24h处理组中2例伤口感染,1例X线片有骨髓炎表现,2例病理观察有骨髓炎表现;低温组伤口及骨折均愈合良好,X线片和病理观察均无骨髓炎表现;两组在治疗时间上均表现为处理时间越早,伤口和骨折愈合越快、越好。[结论]低温环境有利于肢体枪伤骨折清创、内固定后伤口及骨折的愈合,在该环境条件下可适当延缓伤道清创和骨折内固定的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枪伤骨折 内固定 骨愈合
下载PDF
自制系列异体骨垫后路单侧植入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关玉成 贾勇 +4 位作者 梁景灏 范相成 滕勇 马在松 杨君礼 《颈腰痛杂志》 2010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评价自制系列异体楔形骨垫在腰椎椎间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48例中老年患者采用后路椎体间植骨技术(PLIG),即一期彻底切除椎间盘,选择性椎管减压、后路单侧椎间植入自制系列异体楔形骨垫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恢复节段间的正常... 目的评价自制系列异体楔形骨垫在腰椎椎间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48例中老年患者采用后路椎体间植骨技术(PLIG),即一期彻底切除椎间盘,选择性椎管减压、后路单侧椎间植入自制系列异体楔形骨垫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恢复节段间的正常序列,使腰椎即刻稳定。结果随访9个月~5年,平均4年3个月,按疗效评价标准:本组优158例,良81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6.37%。术后3、6、8、12、15、18、24个月摄X线片显示复位稳定,椎间植骨良好,所有患者8个月左右均获得骨性融合,6例由于骨质疏松出现椎间隙高度部分丢失,5例出现骨吸收现象,10例骨融合期延长,无感染、异体骨排斥反应、螺钉松动、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结论选用自制异体骨垫行椎间融合符合椎间隙的生理形状,达到了较高的融合率,有效维持了椎间高度及脊柱稳定性.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 异体骨垫 PLIG技术
下载PDF
自制异体骨垫在颈椎融合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关玉成 贾勇 +4 位作者 梁景灏 范相成 滕勇 马在松 杨君礼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评价自制异体椭圆形骨垫在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中的融合效果。方法:对43例颈椎患者51个间隙应用自制异体椭圆形骨垫实施了椎体间融合术,同时进行内固定术,使脊柱获得即刻稳定。结果:随访18~36个月,平均26个月,无失访。采用日本... 目的:评价自制异体椭圆形骨垫在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中的融合效果。方法:对43例颈椎患者51个间隙应用自制异体椭圆形骨垫实施了椎体间融合术,同时进行内固定术,使脊柱获得即刻稳定。结果:随访18~36个月,平均26个月,无失访。采用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评分,除1例完全截瘫患者无神经功能恢复外,术后评分均在15分以上。术后每3、6、8、12、15、18、24个月摄X线片观察,所有患者术后8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无感染及异体骨排斥反应,未见复位丢失、螺钉松动、断钉等并发症。结论:选用自制异体椭圆形骨垫行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达到了较高的融合率和椎间匹配效果,有效维持了椎间高度、使脊柱即刻稳定,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椎间融合 自制系列异体骨垫
下载PDF
新兵跪姿投弹训练致股骨下段骨折25例
8
作者 汪伟基 关玉成 +5 位作者 赵晨光 杜红 冯毅 贾勇 范相成 梁景灏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77-577,共1页
2002-02-2011-04我院共收治新兵因跪姿投弹训练致股骨干骨折25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本组25例均为男性新兵,,年龄17-20岁,平均18.3岁。发病时间:新兵训练第8周21例,第9周4例。均为长时间新兵训练后,在进行跪姿投弹... 2002-02-2011-04我院共收治新兵因跪姿投弹训练致股骨干骨折25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本组25例均为男性新兵,,年龄17-20岁,平均18.3岁。发病时间:新兵训练第8周21例,第9周4例。均为长时间新兵训练后,在进行跪姿投弹训练时偶然一次投弹动作所致,无直接暴力史。骨折发生部位均为左侧股骨干下段。临床表现为左股骨下段肿痛、畸形,活动受限、患肢缩短、旋转畸形等,X线示股骨下段短斜形骨折24例,长斜形骨折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跪姿投弹 新兵
下载PDF
减张钢丝克氏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腱撕脱1例
9
作者 贾勇 关玉成 +1 位作者 梁景灏 范相成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53-353,共1页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髌腱撕脱 克氏针
下载PDF
异体骨垫在胸椎结核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范相成 邵向明 +3 位作者 关玉成 许刚 赵晨光 梁景灏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评价异体骨垫在胸椎结核椎间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异体骨垫对胸椎单节段结核病灶清除后进行植骨融合46例,分析临床效果。结果46例均获随访,时间26~36个月。患者全部治愈,无复发。参照Lee et al评价融合标准,椎间融合率... 目的:评价异体骨垫在胸椎结核椎间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异体骨垫对胸椎单节段结核病灶清除后进行植骨融合46例,分析临床效果。结果46例均获随访,时间26~36个月。患者全部治愈,无复发。参照Lee et al评价融合标准,椎间融合率为100%。根据Kirkaldy-Willis et al的功能评价标准:优41例,良3例,中2例。4例Frankel D级患者术后6个月均恢复至E级。结论采用异体骨垫对胸椎单节段结核病灶清除后进行植骨融合,取材方便,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骨垫 胸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椎间融合
下载PDF
手法整复前后石膏托过伸位固定治疗Smith骨折
11
作者 范相成 梁景灏 《中医正骨》 2006年第9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SMITH骨折 固定治疗 石膏托 手法整复 过伸位 背伸位固定 手法复位 中药熏洗
下载PDF
保留黄韧带椎板切除术预防硬膜粘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勇 关玉成 +4 位作者 范相成 梁景灏 赵晨光 冯毅 汪伟基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33-2234,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黄韧带预防硬膜外粘连的疗效。方法将98例需要进行腰椎板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保留黄韧带,B组切除黄韧带,分别于术后3个月、1年进行随访,采用日本矫形学会(JOA)标准进行评分,计算改善率,并在1年时行CT扫描。结果术后3个... 目的探讨保留黄韧带预防硬膜外粘连的疗效。方法将98例需要进行腰椎板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保留黄韧带,B组切除黄韧带,分别于术后3个月、1年进行随访,采用日本矫形学会(JOA)标准进行评分,计算改善率,并在1年时行CT扫描。结果术后3个月A组改善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1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黄韧带能有效防止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远期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 硬膜外粘连 椎间盘摘除术
下载PDF
PKP和PVP单侧入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0
13
作者 陈建常 梁景灏 马在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92-695,共4页
[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n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 [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n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一2012年1月采用PKP和PVP单侧人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1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PKP组和PV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住院天数、手术前后VAS、ODI评分,椎体相对高度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两组术前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ODI评分,椎体相对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PKP组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多于PVP组,但术后椎体相对高度恢复好于PVP组(P〈0.05);骨水泥量,住院天数,术后VAS、ODI评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邻近椎体再骨折。[结论]PKP与PVP单侧入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有明显疗效,且效果相当,PKP术后椎体相对高度恢复好于PVP,但手术时间、透视次数要多于PVP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椎体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疗效
原文传递
绵羊胫骨火器伤段性骨缺损模型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建常 梁景灏 +1 位作者 安伟 徐斌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建立绵羊胫骨火器伤段性骨缺损动物模型。方法绵羊6只,7.7式手枪枪击胫骨中段制成火器贯通伤骨折后用钢板内固定,再制成胫骨中段25.0 mm长骨缺损。术后第4、8、12、16周分别拍X线片观察胫骨缺损区成骨情况。16周全部处死动物,取缺... 目的建立绵羊胫骨火器伤段性骨缺损动物模型。方法绵羊6只,7.7式手枪枪击胫骨中段制成火器贯通伤骨折后用钢板内固定,再制成胫骨中段25.0 mm长骨缺损。术后第4、8、12、16周分别拍X线片观察胫骨缺损区成骨情况。16周全部处死动物,取缺损区标本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所有动物骨缺损处X线片Lane评分均为0分,组织学观察显示无骨组织长入。结论绵羊胫骨25.0 mm缺损模型不能自主成骨,符合火器伤段性骨缺损模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火器伤 骨缺损 模型
下载PDF
小儿足掌撕脱离断再植一例
15
作者 陈建常 王鑫 +1 位作者 梁景灏 史振满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5,共1页
患者男,6岁,被三轮摩托车撞倒并被车轮碾压致左足掌离断1h,以左足掌完全离断、左锁骨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收住入院。体检:左侧头面部、左肘部及右膝肿胀、瘀血,多处皮肤挫裂伤;左锁骨中段隆起,有明显压痛;左足从跗骨处完... 患者男,6岁,被三轮摩托车撞倒并被车轮碾压致左足掌离断1h,以左足掌完全离断、左锁骨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收住入院。体检:左侧头面部、左肘部及右膝肿胀、瘀血,多处皮肤挫裂伤;左锁骨中段隆起,有明显压痛;左足从跗骨处完全撕脱离断,创面污染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断再植 完全撕脱 左锁骨骨折 小儿 软组织挫伤 完全离断 创面污染 摩托车
原文传递
异体骨垫与聚醚醚酮融合器在颈椎融合术中的对比研究
16
作者 赵晨光 关玉成 +4 位作者 汪伟基 贾勇 杜永红 冯毅 梁景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通过与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 PEEK)颈椎融合器比较,评价同种异体骨垫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中的疗效。[方法]对46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根据材料不同,分为同种异体骨垫组(A组)和聚醚醚酮颈椎... [目的]通过与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 PEEK)颈椎融合器比较,评价同种异体骨垫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中的疗效。[方法]对46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根据材料不同,分为同种异体骨垫组(A组)和聚醚醚酮颈椎融合器组(B组),术后随访24个月。参照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评价指标为颈椎间隙融合率,融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排斥反应。[结果]术后24个月异体骨垫组JOA评分13.1分,高于聚醚醚酮融合器组的12.8分,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术后有效融合率分别为96.0%和95.2%,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椎间隙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内固定物均牢靠无松动,A组有1例出现轻微排斥反应。[结论]与聚醚醚酮(PEEK)颈椎融合器相比,同种异体骨垫不但有着优越的生物弹性模量,可靠的稳定性及不可比拟的天然骨诱导性,还可以个性化匹配符合椎间隙的生理形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融合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骨垫 PEEK材料 颈椎间融合
原文传递
微创治疗不稳定性前臂双骨折76例体会
17
作者 范相成 梁景灏 邵向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36-237,共2页
目的评价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尺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不稳定足挠骨骨折复位固定方法。方法对了6例不稳定尺桡骨骨折采取手法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方法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6例不稳定足桡骨骨折患者经6—9个... 目的评价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尺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不稳定足挠骨骨折复位固定方法。方法对了6例不稳定尺桡骨骨折采取手法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方法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6例不稳定足桡骨骨折患者经6—9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良好。术后肘、腕关节曲仲及前臂旋转功能正常。结论 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足桡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前臂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