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岛湖蒙古鲌种群生物学特征及资源量评估
1
作者 文峰 马玉兴 +6 位作者 梁智策 廖传松 盘家永 邵建强 何光喜 刘家寿 郭传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研究以千岛湖优势鱼食性鱼类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 Basilewsky 1855)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逐月收集蒙古鲌样本431尾,对其年龄、生长、繁殖和死亡等种群生物学特征及种群资源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蒙古鲌种群... 研究以千岛湖优势鱼食性鱼类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 Basilewsky 1855)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逐月收集蒙古鲌样本431尾,对其年龄、生长、繁殖和死亡等种群生物学特征及种群资源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蒙古鲌种群年龄结构完整,其中2—3龄为优势年龄组,呈现低龄化现象。种群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表现出正异速生长特征。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发现其生长系数(k=0.33)高于其他研究水域,属于快速生长类型。其生长拐点为3.23龄,拐点前后对应不同的生长阶段。千岛湖的蒙古鲌种群繁殖时间较长,种群繁殖力较高,卵径呈单峰分布,符合单批次产卵的特征,整体表现出周期主义繁殖策略。经估算,千岛湖蒙古鲌种群的初始资源尾数为34.79万尾,初始资源总量为259.4吨,开发率(E)为0.86,已超过最适利用率,表明其种群资源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研究为千岛湖蒙古鲌资源的保护、恢复和科学利用提供了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生态渔业 生物学特征 种群资源 蒙古鲌
下载PDF
千岛湖(新安江水库)4种同域共存的鱼食性鱼类生活史策略比较研究
2
作者 文峰 马玉兴 +6 位作者 梁智策 廖传松 盘家永 邵建强 何光喜 刘家寿 郭传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05-1716,共12页
千岛湖(新安江水库)是我国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典型湖库,其渔业主要以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增殖为主,对鱼食性鱼类资源的研究和关注相对匮乏。而鱼食性鱼类是水生食物网的顶级捕食者,对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受... 千岛湖(新安江水库)是我国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典型湖库,其渔业主要以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增殖为主,对鱼食性鱼类资源的研究和关注相对匮乏。而鱼食性鱼类是水生食物网的顶级捕食者,对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受过度捕捞、生境退化等影响,千岛湖鱼食性鱼类资源下降明显。鉴于此,2021年3月—2022年12月,逐月在千岛湖收集4种同域共存的鱼食性鱼类样品1032尾,包括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大眼鳜(Siniperca knerii)和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系统研究并比较了4种鱼食性鱼类年龄、生长、繁殖等生活史策略的分化特征。结果表明,千岛湖4种鱼食性鱼类优势年龄组均未超过3龄,说明其种群呈现低龄化现象。生长式型上,翘嘴鲌和蒙古鲌属正异速生长,而大眼鳜和斑鳜属负异速生长,说明4种鱼食性鱼类具有不同的生长策略。条件系数(CF)的变化趋势与繁殖活动密切相关,其中大眼鳜的条件系数最高(1.92%±0.03%),其次为斑鳜(1.72%±0.02%)和蒙古鲌(1.14%±0.01%),翘嘴鲌的条件系数最低(0.97%±0.03%)。繁殖时间上,斑鳜最早进入繁殖期(3月),其次为大眼鳜(4月)、蒙古鲌(5月),翘嘴鲌最晚(6月)。大眼鳜和斑鳜均出现了2次繁殖高峰(5月和7月),翘嘴鲌的繁殖高峰相对持久(6—7月),蒙古鲌繁殖高峰则最为集中(7月)。繁殖力上,翘嘴鲌((254±16)粒/g)和蒙古鲌((192±10)粒/g)的相对繁殖力较高,显著高于大眼鳜((88±19)粒/g)和斑鳜((88±10)粒/g)。翘嘴鲌和蒙古鲌卵径为单峰分布,推测为单批次产卵类型;而大眼鳜和斑鳜卵径为双峰分布,推测为多批次产卵类型。综上,千岛湖4种鱼食性鱼类在生长速率、生长式型、条件系数等生长策略以及性比、繁殖力、繁殖时间、繁殖方式等繁殖策略均出现了分化,支撑其实现了同域共存。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理解鱼类同域共存机制,保护、恢复和科学利用千岛湖鱼食性鱼类资源,优化和完善鱼类群落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新安江水库) 鱼食性鱼类 生活史 同域共存机制
下载PDF
南渡江上游海南半鲿生物学参数估算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智策 刘飞 +4 位作者 李世启 常通 蔡杏伟 申志新 郭志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1-888,共8页
为研究海南半鲿(Hemibagrus hainanensis Tchang 1935)种群生物学及资源动态特征,2019年1—12月于南渡江上游采集358尾海南半鲿,其体长范围为42—289 mm,体质量范围为1.14—282.79 g。利用FiSATⅡ软件中ELEFAN I法估算南渡江上游海南半... 为研究海南半鲿(Hemibagrus hainanensis Tchang 1935)种群生物学及资源动态特征,2019年1—12月于南渡江上游采集358尾海南半鲿,其体长范围为42—289 mm,体质量范围为1.14—282.79 g。利用FiSATⅡ软件中ELEFAN I法估算南渡江上游海南半鲿种群参数,其资源变动趋势则通过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所描述的各参数值分别为L_(∞)=304.5 mm、K=0.49、t_(0)=–0.29,体质量的生长拐点为t=1.95,即TL=202.9 mm。利用Pauly经验公式和长度变换渔获曲线法分别估算出:自然死亡系数(M)为1.05,总死亡系数(Z)为1.22,捕捞死亡系数(F)为0.17及资源开发率(E)为0.14,表明其资源未处在过度捕捞状态。研究结果填补了南渡江上游海南半鲿的种群生长特性及动态特征基础资料的空白,为其种群资源恢复和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半鲿 生物学参数 生长特征 死亡率 南渡江
下载PDF
海南南渡江上游海南半鲿繁殖生物学研究
4
作者 梁智策 潘帅 +3 位作者 刘飞 郭志强 申志新 蔡杏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1,共8页
海南半鲿(Hemibagrus hainanensis Tchang)为海南岛珍稀鱼类,其有关基础生物学及资源动态的研究极其匮乏。为了解海南半鲿的基础生物学特征,本研究共采集了体长(L)为42~289 mm的样本491个,运用生态学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南渡... 海南半鲿(Hemibagrus hainanensis Tchang)为海南岛珍稀鱼类,其有关基础生物学及资源动态的研究极其匮乏。为了解海南半鲿的基础生物学特征,本研究共采集了体长(L)为42~289 mm的样本491个,运用生态学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南渡江上游海南半鲿的性比、性体指标、繁殖力及卵径等繁殖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南渡江上游海南半鲿具有雌雄异形现象,繁殖季节为5-7月,为单批产卵类型。海南半鲿50%性成熟体长(L_(50))为140.95 mm,绝对繁殖力平均值为(511±339)粒/尾,相对繁殖力平均值为(6.89±4.26)粒/g。海南半鲿雌性个体数量显著多于雄性,该特征是种群为了维持和增加生物量的主要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半鲿(Hemibagrus hainanensis Tchang) 南渡江 繁殖力 性体指标 卵巢
下载PDF
六价铬在斜带石斑鱼胚胎中的生物累积及其对igf2、glut2和pparg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小芳 张鹏飞 +6 位作者 曾会玲 叶恒振 冯浩 李慧莹 靳方方 梁智策 郭志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1-1198,共8页
以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水中不同浓度梯度六价铬(0、0.20、0.60、1、5、10、20、40、60和80 mg/L)在胚胎发育不同阶段(桑葚期、囊胚期、原肠末期、脑泡形成期和心脏跳动期)的生物累积及其对细胞生长基因i... 以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水中不同浓度梯度六价铬(0、0.20、0.60、1、5、10、20、40、60和80 mg/L)在胚胎发育不同阶段(桑葚期、囊胚期、原肠末期、脑泡形成期和心脏跳动期)的生物累积及其对细胞生长基因igf2和营养代谢基因glut2、pparg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胚胎中Cr6+生物累积量和吸收率随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吸收率随胚胎发育时期的延伸而降低。在桑葚期时,斜带石斑鱼胚胎吸收Cr6+能力最强,是心脏跳动期的20倍。在桑葚期、囊胚期和原肠末期,Cr6+对胚胎中igf2和glut2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但对pparg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在原肠末期和脑泡形成期,Cr6+对胚胎中pparg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研究表明水中Cr6+暴露在斜带石斑鱼胚胎发育过程中有明显的生物累积,且对细胞生长水平和营养代谢有明显的影响,研究为斜带石斑鱼早期生活史阶段适宜生境和资源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生物累积 斜带石斑鱼 胚胎 IGF2 GLUT2 PPARG
下载PDF
南渡江下游海南长臀鮠生物学参数估算
6
作者 刘飞 梁智策 +3 位作者 潘帅 孙安俯 蔡杏伟 郭志强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137,共7页
【目的】开展海南长臀鮠(Cranoglanis multiradiatus)的生物学及种群资源评估,为南渡江下游的海南长臀鮠的种群保护和资源恢复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本研究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南渡江下游进行逐月采样,共采集677尾海南长臀鮠样... 【目的】开展海南长臀鮠(Cranoglanis multiradiatus)的生物学及种群资源评估,为南渡江下游的海南长臀鮠的种群保护和资源恢复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本研究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南渡江下游进行逐月采样,共采集677尾海南长臀鮠样品。利用FiSATⅡ软件中的ELEFAN I法对南渡江下游海南长臀鮠的种群参数进行估算,利用Beverton-Holt动态模型对南渡江下游海南长臀鮠的资源动态进行评估。【结果】南渡江下游海南长臀鮠体长,体质量关系为:m=0.000007L3.16(R^(2)=0.97;P<0.05);海南长臀鮠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各参数为渐近体长L∞=299.25 mm、生长参数K=0.41,起点年龄t0=-0.09龄;根据生长方程推算出生长拐点年龄为3龄,拐点体长约为226.38 mm,拐点体质量为164.45 g。利用Pauly经验公式计算出自然死亡系数(M)为0.51,体长变换渔获曲线法分别计算出总死亡系数(Z)为1.23,捕捞死亡系数(F)为0.72,捕捞开发率(E)为0.58;动态综合模型估算南渡江下游海南长臀鮠的开捕年龄为1.47龄,对应开捕体长为149.5 mm。【结论】海南长臀鮠的渔业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长臀鮠 生物学参数 过度捕捞 南渡江
下载PDF
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雨季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蔡杏伟 梁智策 +4 位作者 李高俊 王镇江 张清凤 隋昕融 申志新 《生物资源》 CAS 2020年第3期287-293,共7页
为了了解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雨季鱼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于2018年8月采用地笼、手抄网等网具对该区域内溪流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样本310尾,隶属于6目13科21属23种。新记录鱼类共有14种,其中... 为了了解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雨季鱼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于2018年8月采用地笼、手抄网等网具对该区域内溪流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样本310尾,隶属于6目13科21属23种。新记录鱼类共有14种,其中9种为外来物种。鱼类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为2. 41,物种丰富度(D)为3. 84,均匀度指数(J')为0. 77,优势度为(λ)为0. 14。与历史资料相比,群落多样性显著升高,同时外来物种入侵生态风险也在升高。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尖峰岭国家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基础资料,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热带雨林 群落结构 鱼类多样性
原文传递
海南岛陵水河流域淡水鱼类群落结构及历史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蔡杏伟 隋昕融 +6 位作者 李高俊 梁智策 李芳远 谷圆 王镇江 王海桂 申志新 《生物资源》 CAS 2021年第6期552-559,共8页
根据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的调查数据,对海南岛陵水河流域淡水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历史变化进行了研究。共调查到鱼类47种,隶属于6目19科,其中海南特有种7种,陵水河流域历史未记录种21种。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种类最多,为23... 根据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的调查数据,对海南岛陵水河流域淡水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历史变化进行了研究。共调查到鱼类47种,隶属于6目19科,其中海南特有种7种,陵水河流域历史未记录种21种。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种类最多,为23种,占物种总数的4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3.12、物种丰富度(D)为6.10、均匀度指数(J′)为0.81、优势度(λ)为0.06。与历史资料相比陵水河流域土著鱼类缺失种类达16种,其中受威胁鱼类种类锐减明显,同时外来鱼类种类显著增加。本研究结果为陵水河流域淡水鱼类多样性保护策略制定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为海南省热带淡水鱼类多样性保护研究积累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水河流域 鱼类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