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特色药材横经席鉴别方法的研究
1
作者 张颖婷 罗轶 +4 位作者 黄清泉 梁柳春 马双成 郑健 林雀跃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4期403-415,共13页
目的:建立横经席专属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对横经席及其同属品种绣毛红厚壳、红厚壳进行对比研究,找到横经席的鉴别特征。结果:横经席性状鉴别特征为叶呈长圆状披针形,两面无毛;锈毛红厚壳叶呈矩圆形... 目的:建立横经席专属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对横经席及其同属品种绣毛红厚壳、红厚壳进行对比研究,找到横经席的鉴别特征。结果:横经席性状鉴别特征为叶呈长圆状披针形,两面无毛;锈毛红厚壳叶呈矩圆形至椭圆形,两面主脉及小枝均密被锈红色柔毛;红厚壳叶呈宽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两面无毛。横经席粉末显微特征可观察到叶表皮细胞、纤维等,无非腺毛;锈毛红厚壳粉末可见较多非腺毛;红厚壳叶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浪状弯曲并呈连珠状增厚。薄层色谱鉴别结果显示,横经席比同属其他品种多1个特征斑点。结论:研究建立的横经席鉴别方法具有专属性,可区别横经席正品及其混伪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经席 锈毛红厚壳 红厚壳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
下载PDF
美洲大蠊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高允 梁柳春 +3 位作者 王瑞 成亮 郭夫江 李医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5-378,共4页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化学成分。方法美洲大蠊9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亮氨酸(1)、尿嘧啶(2...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化学成分。方法美洲大蠊9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亮氨酸(1)、尿嘧啶(2)、乙酰胺(3)、缬氨酸(4)、γ-氨基丁酸(5)、丙三醇(6)、methyl,2-piperidinecarboxylate(7)、吡嗪(8)、原儿茶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9)、脱氧胸苷(10)、环(脯-丝)(11)、环(脯-天冬酰胺)(12)、苯丙氨酸(13)、多巴胺(14)、肌苷(15)、酪胺(16)。结论化合物3、7~12、14、16均为首次从美洲大蠊及大蠊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护患沟通技巧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3
作者 梁柳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患者50例进行分析,根据住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患沟通技巧。结果 观察组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后患者的满意度、护患纠纷等发生率明...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患者50例进行分析,根据住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患沟通技巧。结果 观察组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后患者的满意度、护患纠纷等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中,开展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提升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患沟通技巧 感染性疾病科 护理质量 满意度 护患纠纷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及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梁柳春 杨亚玺 郭夫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22-635,共14页
雷公藤红素作为中草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但由于其毒副作用大、水溶性差,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对雷公藤红素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有关雷公藤红素的药理作用研究及结... 雷公藤红素作为中草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但由于其毒副作用大、水溶性差,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对雷公藤红素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有关雷公藤红素的药理作用研究及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为雷公藤红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红素 药理作用 结构修饰
原文传递
横经席药材的生药学研究及有效成分测定
5
作者 林雀跃 张颖婷 +4 位作者 梁柳春 姚力 钟小清 唐倩 罗轶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12-4018,共7页
目的对广西民族药材横经席CalophylliHerba进行基原调查和生药学研究,并对有效成分进行测定。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厘清横经席的历史使用沿革及植物分布情况,野外实地调研横经席的植物基原,采集并制作腊叶标本,通过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等方... 目的对广西民族药材横经席CalophylliHerba进行基原调查和生药学研究,并对有效成分进行测定。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厘清横经席的历史使用沿革及植物分布情况,野外实地调研横经席的植物基原,采集并制作腊叶标本,通过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等方法进行生药学研究,采用岛津液相色谱仪Nexera LC-40,岛津Shim-pack GIST C_(18)-AQ HP色谱柱(100 mm×2.1 mm,1.9μm),乙腈-0.4%甲酸水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3 mL/min,梯度洗脱,柱温35℃,PDA检测器,检测波长275nm,建立横经席药材中穗花杉双黄酮和异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横经席的野外资源日益匮乏,市场上常见东南亚进口的红厚壳属植物与横经席混用,采用建立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鉴别横经席药材。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线性范围宽(5.360~379.800μg/mL)、线性较好(R^(2)>0.999),平均回收率在98.3%~99.0%。结论为完善横经席药材质量标准和药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经席 基原调查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穗花杉双黄酮 异棘苷 UPL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