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和Caspase-3表达 被引量:8
1
作者 梁梓宇 覃山羽 +3 位作者 姜海行 王东旭 苏思标 陈传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721-2723,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凋亡及Caspase-3表达。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将肝纤维化模型SD大鼠60只平均分为A(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B(鼠尾静脉注射含MSCs细胞悬液)、C(鼠尾静脉注...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凋亡及Caspase-3表达。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将肝纤维化模型SD大鼠60只平均分为A(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B(鼠尾静脉注射含MSCs细胞悬液)、C(鼠尾静脉注射经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14 d后的MSCs细胞悬液)组。鼠尾静脉输注2×105MSCs细胞悬液,于第1、2、3、4周末取肝组织,经HE、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用TUNEL法检测各组HSCs凋亡,免疫组化检测Desmin,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因子Caspase-3。结果 B、C两组肝组织学改善明显,肝纤维化程度减轻,HSCs数量明显减少,Desmin、TUNEL染色阳性的细胞均增多,Caspase-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且呈时间依赖性,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C组较B组明显(P<0.01,P<0.05)。结论 MSCs可在体内诱导HSCs凋亡并上调Caspase-3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MSCs抗肝纤维化较单纯MSCs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纤维化大鼠 肝星状细胞 凋亡 CASPASE-3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肝星状细胞系凋亡 被引量:7
2
作者 梁梓宇 姜海行 +2 位作者 覃山羽 王东旭 苏思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6-842,共7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凋亡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MSCs,HSC-T6系及纤维原细胞系冻融后传代使用。用6孔塑料培养板,建立上下双层细胞共培养体系。分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以...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凋亡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MSCs,HSC-T6系及纤维原细胞系冻融后传代使用。用6孔塑料培养板,建立上下双层细胞共培养体系。分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以上体系培养观察24、48和72 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HSCs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HSCsα-SMA表达;WST-8法检测HSCs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双染法和DNA凝胶电泳(DNA Ladder)检测HSCs细胞凋亡;RT-PCR、Western blot检测HSCscaspase-3、BAX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出现明显的DNA Ladder,24 h后HSCs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caspase-3、BAXmRNA和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SCs可在体外抑制HSCs增殖,可能通过旁分泌途径诱导HSCs凋亡,其凋亡发生是通过上调caspase-3、BAX表达发挥作用,本研究支持MSCs通过抑制HSCs产生而抗肝纤维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星状细胞 凋亡 caspase-3 BAX
下载PDF
肝星状细胞凋亡机制研究的进展
3
作者 梁梓宇 姜海行 覃山羽 《内科》 2010年第1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凋亡 综述
下载PDF
体外共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CyclinD1与P27表达调控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东旭 姜海行 +2 位作者 苏思标 覃山羽 梁梓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64-1768,共5页
背景: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肝星状细胞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方法,但其逆转肝纤维化的机制不明。目的:探讨体外共培养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方法:实... 背景: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肝星状细胞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方法,但其逆转肝纤维化的机制不明。目的:探讨体外共培养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方法:实验组在半透膜上接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6孔塑料培养板上接种肝星状细胞,建立上下双层细胞共培养体系;对照组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换为成纤维细胞;空白组仅行肝星状细胞单独培养。WST-8法检测肝星状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RT-PCR检测肝星状细胞CyclinD1和P27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肝星状细胞CyclinD1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共培养24,48,72h肝星状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1);共培养72hG0/G1期细胞显著增加(P<0.01),S期细胞显著减少(P<0.01),可阻滞肝星状细胞由G0/G1期向S期转换。共培养24h,实验组CyclinD1mRNA及蛋白表达开始下调,至72h时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空白组(P<0.01);共培养全过程中各组p27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共培养24h时实验组p27蛋白表达较对照组、空白组均显著上调(P<0.01)。结果证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yclinD1表达、上调P27蛋白表达,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CYCLIND1 P27 共培养 肝星状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和RohA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国忠 姜海行 +3 位作者 陆正峰 肖健 梁梓宇 覃山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643-1649,共7页
目的:观察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培养对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凋亡和RohA表达的影响,探讨BMSCs旁分泌HGF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SD大鼠BMSCs,传代至第4代使用;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系及纤维原细胞... 目的:观察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培养对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凋亡和RohA表达的影响,探讨BMSCs旁分泌HGF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SD大鼠BMSCs,传代至第4代使用;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系及纤维原细胞系冻融后传代使用.应用6孔塑料细胞培养盒,每孔使用半透膜(transwell insert)建立上下双层细胞共培养体系,常规培养.实验分4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BMSCs实验组、预处理实验组(c-met多克隆抗体预处理).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HSCs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Westernblot检测BMSCs与HSCs共培养后HSCs内RohAmRNA和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MSCs与HSCs共培养上清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浓度.结果:BMSCs对HSCs增殖具有抑制作用,BMSCs与HSCs共培养后24h、48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21%,35.43%,与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C-met抗体预处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BMSCs与HSCs共培养48h后HSCs的凋亡率为25.80%,与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与c-met抗体预处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MSCs与HSCs共培养48h,BMSCs组RohAmRNA的表达抑制明显,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与C-met抗体预处理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BMSCs与HSCs共培养48hRohA蛋白的表达明显抑制,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与C-met抗体预处理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ELISA检测BMSCs与HSCs共培养24h、48h上清液中HGF浓度分别为250ng/L与570ng/L,明显高于单独BMSCs培养和单独HSCs培养,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BMSCs与HSCs共培养能抑制HSCs的增殖,促进凋亡,抑制RohA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BMSCs旁分泌HGF发挥抑制大鼠HSCs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星状细胞 共培养细胞凋亡 肝细胞生长因子 RohA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肝星状细胞RhoA、P27的表达 被引量:12
6
作者 苏思标 姜海行 +2 位作者 王东旭 覃山羽 梁梓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3283-3291,共9页
目的:观察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肝星状细胞(HSCs)RhoA信号因子及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表达的影响,探讨MSCs调控HSCs细胞周期G1/S转换机制.方法: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SD大鼠MSCs,传代至第4代使用;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系... 目的:观察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肝星状细胞(HSCs)RhoA信号因子及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表达的影响,探讨MSCs调控HSCs细胞周期G1/S转换机制.方法: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SD大鼠MSCs,传代至第4代使用;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系及纤维原细胞系冻融后传代使用.应用6孔塑料细胞培养盒,每孔使用半透膜(transwell insert)建立上下双层细胞共培养体系,常规培养.实验分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SCs实验组.用WST-8法对HSCs增殖率进行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Western blot检测MSCs与HSCs共培养后HSCs内RhoA,P27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HSCs与MSCs共培养24h后,HSCs表现明显增殖抑制(P<0.01),且呈现时间依赖性.MSCs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2)共培养12h后,MSCs可阻滞HSCs由G0/G1期向S期转换,使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共培养12h后,MSCs实验组RhoA 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随时间的延长呈递减趋势;共培养后,MSCs实验组P27 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4)共培养12h后,MSCs实验组RhoA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随时间的延长呈递减趋势;共培养12h后,MSCs实验组P27蛋白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随时间的延长呈递增趋势.(5)相关性分析显示:RhoA与P27mRNA的表达无明显相关(r=-0.105);RhoA与P27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43,P<0.01).结论:MSCs抑制HSCs增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RhoA-P27通路调控HSCs细胞周期改变;RhoA活性的下调可能是引起HSCs内P27蛋白表达增加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千细胞 肝星状细胞 RHOA P27 细胞周期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急性肝损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梁昌宇 覃山羽 +3 位作者 姜海行 王东旭 苏思标 梁梓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78-1184,共7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转导通路对大鼠急性肝损伤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SD大鼠BMSCs.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n=10)、CCl4组(C组,n=10)及CCl4+BMSCs组(T组...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转导通路对大鼠急性肝损伤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SD大鼠BMSCs.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n=10)、CCl4组(C组,n=10)及CCl4+BMSCs组(T组,n=10).N组不予任何处理;T组和C组腹腔注射0.1mL/100g600mL/LCCl4花生油溶液制造急性肝损伤模型后24h,分别经鼠尾静脉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和等量PBS.各组于不同时间点留取标本,采用HE染色和血清肝功能酶学指标观察受损肝脏恢复过程;RT-PCR方法检测RhoA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ho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T组移植BMSCs后能显著改善CCl4急性损伤大鼠肝功能(1d,ALT:89.70±3.09U/Lvs147.59±6.83U/L,AST:263.67±17.05U/Lvs472.68±19.04U/L,P<0.01或0.05;7d,ALT:42.38±14.31U/Lvs92.75±6.70U/L,AST173.85±16.80U/Lvs260.41±25.35U/L,均P<0.05),并迅速修复肝脏结构.N组大鼠肝脏RhoA mRNA和蛋白表达量极低,C组经CCl4损伤后RhoA mRNA和蛋白表达量迅速增加(1.39±0.046vs0.57±0.010,1.23±0.020vs0.35±0.036,均P<0.01),此后表达量缓慢降低.T组经BMSCs移植后,与C组比较,Rho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迅速下降.结论: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CCl4导致的急性肝损伤发生、发展和修复全过程.BMSCs可能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转导通路加速受损肝脏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RHOA 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基质金属蛋白酶7、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县斌 苏东星 +3 位作者 潘志刚 陆才金 庞丽兴 梁梓宇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OJ)患者胆汁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从OJ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导致OJ恶性病因80例,导致OJ良性病因120例,分析不同时期(入院时及...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OJ)患者胆汁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从OJ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导致OJ恶性病因80例,导致OJ良性病因120例,分析不同时期(入院时及术后2周)OJ患者胆汁肿瘤标记物及MMP-7水平变化情况,评估CA19-9、CEA及MMP-7指标对OJ恶性肿瘤的诊断效果。结果恶性病因患者胆汁CA19-9及CEA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因患者(F=4.542,P=0.030)。恶性病因组内CA19-9及C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59,P=0.063),恶性病因组内术后2周的CA19-9及CEA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入院时的水平,(均P<0.05)。恶性病因患者组内的MMP-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33,P=0.123),但恶性病因组内术后2周MMP-7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入院时的水平(均P<0.05)。胆汁CA19-9、CEA及MMP-7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均最高。结论 OJ患者胆汁MMP-7及肿瘤标记物CA19-9及CEA水平的变化对临床病情具有较大的显示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胆汁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肿瘤标记物
下载PDF
并联双通道内超临界水的脉动传热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梓宇 万李 +2 位作者 李娟 周熙宏 杨冬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88-2495,共8页
在压力26~30MPa,时均质量流速420kg·m^-2·s^-1、热通量0~130kW·m^-2工况范围内,对垂直上升并联双通道内超临界水的脉动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流量脉动对壁温的影响,脉动振幅率(A) f 和脉动频率数(... 在压力26~30MPa,时均质量流速420kg·m^-2·s^-1、热通量0~130kW·m^-2工况范围内,对垂直上升并联双通道内超临界水的脉动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流量脉动对壁温的影响,脉动振幅率(A) f 和脉动频率数(Wo)对时均Nusselt数的影响,并将脉动时均Nu与超临界传热关联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壁温随流量脉动而波动,脉动周期相同,相位相反,流量脉动振幅越大,壁温波动也越大;低频脉动时均Nu随脉动振幅率的增大逐渐减小,随脉动频率数的增大先减小后基本不变;高频脉动时均Nu随脉动振幅率的增大而缓慢增大,随脉动频率数的增大而减小;关联式预测的Nu较实验值普遍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 传热 上升管 脉动振幅率 脉动频率数 壁温脉动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微小RNA-200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潘志刚 苏东星 +2 位作者 梁梓宇 黄晓玲 郑捷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4期3159-3162,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微小RNA(miRNA)-200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2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与52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miRNA-200a、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血浆miRNA-200a水平...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微小RNA(miRNA)-200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2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与52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miRNA-200a、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血浆miRNA-200a水平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的相关性,评价miRNA-200a单独或联合癌胚抗原或(和)糖类抗原199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并对比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浆miRNA-200a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浆miRNA-200a、癌胚抗原、糖类抗原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浆miRNA-200a水平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均无相关性(均P>0.05)。血浆miRNA-200a水平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79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7%和74.3%,miRNA-200a联合癌胚抗原或(和)糖类抗原199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单独miRNA-200a诊断。M1期、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浆miRNA-200a水平分别高于M0期、Ⅰ+Ⅱ期患者(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浆miRNA-200a水平升高,其与肿瘤的远处转移及进展密切相关。血浆miRNA-200a或可作为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标记物,联合传统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有效地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微小RNA-200a 外周血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低质量流速光管内超超临界水传热特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1
作者 曲默丰 梁梓宇 +2 位作者 赵云杰 万李 杨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59,共8页
为了研究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和超临界水冷堆堆芯子通道中工质水的流动传热规律和机理,在压力为21~32 MPa、质量流速为410~760kg·m-2·s-1、热流密度为150~430kW·m-2的参数范围内,对Φ30mm×5.5mm垂直上升... 为了研究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和超临界水冷堆堆芯子通道中工质水的流动传热规律和机理,在压力为21~32 MPa、质量流速为410~760kg·m-2·s-1、热流密度为150~430kW·m-2的参数范围内,对Φ30mm×5.5mm垂直上升光管中超超临界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无量纲参数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比热容比、浮升力以及热加速效应对超超临界水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无量纲参数与换热系数不存在很强的单值性关系,当采用这些参数预测超临界流体传热时需要补充其他相关参数。数值模拟采用SSTk-ω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度较高,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并且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发生传热强化和传热恶化的物理机理,证实了边界层内的大比热容工质份额和浮升力作用分别是导致传热强化和传热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水 传热特性 浮升力 热加速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