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预灌式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操作的循证实践
1
作者 林韦 郑晓琪 +1 位作者 梁添玉 林奕辰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4期2656-2659,共4页
目的:实施非预灌式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操作的循证实践,降低病人瘀斑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并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选取2022年11月1日—2023年8月3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实施非预灌式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操作的循证实践,降低病人瘀斑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并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选取2022年11月1日—2023年8月3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非预灌式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比较证据应用前后非预灌式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的病人瘀斑发生率及知识知晓率,护士对非预灌式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规范护理的掌握率。结果:经过11条最佳证据的循证实践后,非预灌式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的病人瘀斑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人知晓率提高,护士掌握率高于证据应用前。结论:循证护理规范了非预灌式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的操作,可改善护理质量,保证药物疗效,促进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注射 低分子量肝素 抗凝 血栓 循证实践 循证护理
下载PDF
以简明损伤定级标准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为基础的分级护理在急诊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妙 梁添玉 +1 位作者 叶颖颖 檀丽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4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以简明损伤定级标准与创伤严重程度(AIS-ISS)评分为基础的分级护理在急诊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以简明损伤定级标准与创伤严重程度(AIS-ISS)评分为基础的分级护理在急诊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急诊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AIS-ISS评分为基础的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评估伤情时间、入院检查时间、有效救治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05、7.815、10.289、10.978,χ^(2)=7.527、5.005,P<0.05)。试验组患者感知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1、6.661、6.836、8.971,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0、12.034、9.176、7.509、16.005,P<0.05)。结论:以AIS-ISS评分为基础对急诊创伤骨折患者实施分级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创伤 骨折 简明损伤定级标准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分级护理
下载PDF
住院老年患者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的潜在剖面分析
3
作者 肖烨 张巧仙 +1 位作者 梁添玉 杨静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潜在剖面特征,分析不同潜在剖面在患者一般资料中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便利选取2023年5—8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住院老年患者282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住院老年...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潜在剖面特征,分析不同潜在剖面在患者一般资料中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便利选取2023年5—8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住院老年患者282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住院老年患者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剖析患者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的潜在分型,比较不同潜在剖面在患者一般资料中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分型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老年患者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分为2个潜在类别:一般参与型(64.5%)、积极参与型(33.5%).跌倒史、使用助行器情况、排尿情况是住院老年患者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潜在剖面分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建议护理人员根据不同类别患者的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特点,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以减少跌倒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跌倒 知信行 患者参与 潜在剖面分析
下载PDF
福州市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1
4
作者 梁添玉 王玉琴 陈涵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年第5期1740-1743,共4页
[目的]了解福州市各级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编"急诊科护士压力情况调查问卷"对福州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51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203人(39.5%)认为压力较大,236人(4... [目的]了解福州市各级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编"急诊科护士压力情况调查问卷"对福州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51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203人(39.5%)认为压力较大,236人(45.9%)认为压力非常大;314人(61.1%)在急诊科工作过程中遭受过暴力事件。遭受暴力事件对护士工作压力感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人事性质、月收入、社会支持。人事性质、社会支持与工作压力感知呈负相关;暴力事件、月收入与工作压力感知呈正相关。[结论]鉴于急诊科工作的特殊性,管理者应为急诊科护士提供更人性化的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降低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急诊科护士应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以降低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 公立医院 工作压力 社会支持
下载PDF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在EICU护理本科实习生技能操作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梁添玉 王玉琴 王玲彬 《护理与康复》 2018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评价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在EICU护理本科实习生技能操作教学评价中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6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EICU实习的67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前3个月的实习生作为对照组(35人),后3个月的实习生为观察组(32人)... 目的评价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在EICU护理本科实习生技能操作教学评价中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6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EICU实习的67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前3个月的实习生作为对照组(35人),后3个月的实习生为观察组(32人)。观察组实习期间在动脉血采集和密闭式吸痰的操作中接受1次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考核,对照组不接受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考核。结果入科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两项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观察组的两项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动脉血采集和密闭式吸痰法的操作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 实习生 护理教育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心理授权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梁添玉 王玉琴 《中华护理教育》 2015年第7期523-526,共4页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心理授权与创新行为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授权量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福州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0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在创新行为方面的总均分为(2.84±0....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心理授权与创新行为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授权量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福州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0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在创新行为方面的总均分为(2.84±0.58)分,处于较弱水平。护士在心理授权方面的总均分为(3.40±0.53)分。护士心理授权与创新行为之间呈正相关(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心理授权中的工作意义、自我效能、工作影响3个维度可独立解释创新行为24.3%的变异。结论管理者应创造有助于心理授权的环境,做到适当授权,合理授权,从而激发护士的创新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护士 心理授权 创新行为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59
7
作者 梁添玉 张振香 《护理研究(下半月)》 2005年第1期165-166,共2页
关键词 DVT 周围血管疾病 预防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常见 死亡病人 护理人员 趋势 上升 发现
下载PDF
院前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0
8
作者 梁添玉 邢艳虹 胡蓉芳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1年第6期496-501,共6页
目的构建院前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初步形成院前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运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构建院前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函询专家... 目的构建院前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初步形成院前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运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构建院前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组群体权威系数为0.89;专家对各指标重要性判断的赋值变异系数为0~0.09,指标重要性赋值平均值区间为4.75~5.00。经过2轮函询最终形成院前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53项三级指标。结论院前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符合岗位特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为院前急救护士的聘任、培训、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急症护理 岗位胜任力 德尔菲技术
下载PDF
急性呼吸衰竭病人院前急救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护理 被引量:3
9
作者 梁添玉 《全科护理》 2013年第35期3311-3311,共1页
报告了急性呼吸衰竭病人院前急救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护理,认为在院前急救中应用便携式呼吸机应做好转运前、转运中、转运后的准备。
关键词 呼吸衰竭 院前急救 便携式呼吸机 护理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和5M1E分析法在提升住院患者转运安全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0
作者 王玉琴 梁添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4-28,共5页
案例背景:在临床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患者从一个科室或者部门转运到另外一个科室或部门,进行各种辅助检查或住院治疗等。对于急、危、重患者而言,病情危重、转运中颠簸、过床等原因,转运过程中存在一些难以预计的危险因素,可导致病情... 案例背景:在临床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患者从一个科室或者部门转运到另外一个科室或部门,进行各种辅助检查或住院治疗等。对于急、危、重患者而言,病情危重、转运中颠簸、过床等原因,转运过程中存在一些难以预计的危险因素,可导致病情变化,转运中受抢救环境限制,可能给患者带来灾难性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转运 转运流程 失效模式 危重患者 效应分析
下载PDF
SPOC联合CBL教学模式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燕茹 梁添玉 +2 位作者 陈建邦 林苹青 邢艳虹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4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小规模的限制性网络在线课程(SPOC)联合案例教学(CBL)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临床护理专业80名实习护生,根据实习组的组别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小规模的限制性网络在线课程(SPOC)联合案例教学(CBL)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临床护理专业80名实习护生,根据实习组的组别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观察组给予SPOC联合C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习效果、教学满意度、考试成绩、核心能力。结果:观察组考试成绩较高(P<0.05),其理论总分为(86.79±2.47)分,技能操作得分为(85.41±3.51)分;观察组教学方法及教学互动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习兴趣积极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临床思维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教学学习效果的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专业发展、人际关系、批判性思维及科研等各项核心能力考核评分较高(P<0.05)。结论:SPOC联合CBL教学模式在急诊护理带教中可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同时获得较好的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规模的限制性网络在线课程 案例教学 急诊 护生 护理带教 核心能力
下载PDF
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艳 梁添玉 林晓敏 《全科护理》 2012年第28期2593-2594,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方法]将206例清洁灌肠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01例和观察组105例,对照组以凡士林润滑肛门及乳胶肛管,观察组盐酸利多卡因凝胶润滑肛门。比较两组病人清洁灌肠时间、灌肠次数、灌注液用量... [目的]探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方法]将206例清洁灌肠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01例和观察组105例,对照组以凡士林润滑肛门及乳胶肛管,观察组盐酸利多卡因凝胶润滑肛门。比较两组病人清洁灌肠时间、灌肠次数、灌注液用量、灌肠过程中的疼痛评分、灌肠后里急后重的程度。疼痛评分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法(WBFPS)和数字分级法(NRS)。[结果]观察组病人清洁灌肠时间短于对照组,灌肠次数、灌注液用量少于对照组,WBFPS和NR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灌肠后里急后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清洁灌肠前应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润滑肛门及乳胶肛管,效果优于常规应用凡士林润滑肛门及乳胶肛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利多卡因凝胶 清洁灌肠 凡士林 疼痛评分
下载PDF
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丽 林苹青 +1 位作者 玲燕 梁添玉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5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期间收治的99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11月—2021年4月采取以初级创伤... 目的探讨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期间收治的99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11月—2021年4月采取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护理期间收治的99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接诊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前1 d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前1 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5%,低于对照组的14.14%(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展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护理可缩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救治时间,提升急救效率,改善救治效果,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初级创伤救治 院前急救护理 急救效率 救治效果
下载PDF
思维导图教学法在急诊科护士脓毒症指南认知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燕茹 胡蓉芳 +2 位作者 兰才凤 廖金花 梁添玉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1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教学法在急诊科护士脓毒症指南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1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科室排班方便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教学法在急诊科护士脓毒症指南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1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科室排班方便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法,两组均培训1次/周,共4周。比较两组脓毒症知识的认知水平与创造力倾向水平的差异。结果试验组30名、对照组29名完成全程培训。干预后,试验组脓毒症知识认知问卷得分提升大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创造力倾向总分、想象力及挑战性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教学法有助提升急诊科护士脓毒症认知水平及创造力倾向,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培训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脓毒症 思维导图 知识 创造力
下载PDF
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娟 林苹青 梁添玉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17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300例AIS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2019年4月—2020年4月行常规管理期间收治的150例AIS患者为对照组,2... 目的探讨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300例AIS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2019年4月—2020年4月行常规管理期间收治的150例AIS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5月—2021年4月行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期间收治的150例AIS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院内急救时效性、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检分诊、检查转运、静脉抽血及入院至溶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9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缩短AIS患者检查转运及溶栓前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 院内急救时效性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优化急诊胃镜检查流程对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丽春 梁添玉 +1 位作者 陈丽 潘小燕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59-61,69,共4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胃镜检查流程对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诊治的5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在同院接受诊治的5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胃镜检查流程对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诊治的5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在同院接受诊治的5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胃镜检查流程进行检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优化急诊胃镜检查流程进行检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诊疗流程各环节所耗时间、患者家属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诊疗流程中接诊时间、入院至胃镜检查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化急诊胃镜检查流程,有利于提高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缩短患者诊疗时间,提高患者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急诊胃镜 优化 检查流程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诊集束化干预联合可视化分诊流程管理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玲燕 梁添玉 陈建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2年第25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集束化干预联合可视化分诊流程管理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于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80例A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取集束化干预... 目的探讨急诊集束化干预联合可视化分诊流程管理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于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80例A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取集束化干预联合可视化分诊流程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分诊护理流程。测定血气指标,记录急诊护理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观察气管插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亡率,以评估两种护理方案对AHF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各血气指标改善更多,急诊护理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用时更短,气管插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亡率均显著更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集束化干预联合可视化分诊流程管理比传统常规流程效率及安全性更高,对AHF患者救治效果更佳,具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集束化干预 可视化分诊 急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早期简易心脏康复方案集束化护理对高龄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丽春 梁添玉 +1 位作者 陈丽 潘小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1年第31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究早期简易心脏康复方案集束化护理对高龄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急诊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 探究早期简易心脏康复方案集束化护理对高龄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急诊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活动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简易心脏康复方案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运动耐力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参数、运动耐力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均好转,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简易心脏康复方案集束化护理能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对高龄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集束化护理 急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急诊护理联合舒缓护理对严重创伤呼吸困难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玲燕 梁添玉 陈建邦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42-544,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联合舒缓护理对严重创伤呼吸困难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严重创伤呼吸困难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文本,根据入院顺序分为2组,参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研讨组60例患者则联合...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联合舒缓护理对严重创伤呼吸困难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严重创伤呼吸困难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文本,根据入院顺序分为2组,参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研讨组60例患者则联合舒缓护理干预方式,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研讨组患者的3方面应激障碍评价分值均低于参照组,且研讨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论:急诊护理联合舒缓护理对严重创伤呼吸困难患者的应用效果良好,可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舒缓护理 严重创伤 呼吸困难 应用效果 分析
下载PDF
督导强化模式下健康宣教管理在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玉妹 梁添玉 悦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2年第26期40-42,共3页
目的评价督导强化健康宣教管理模式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程度及心理负担影响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心源性猝死(SCD)高危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 目的评价督导强化健康宣教管理模式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程度及心理负担影响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心源性猝死(SCD)高危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管理模式对其心肺复苏技能进行培训,研究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督导强化模式。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患者家属心肺复苏(CPR)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心理负担水平[照顾者负担量表(CBI)]差异,评价两种管理模式在心源性猝死高危家属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家属CPR技能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CPR技能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B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督导强化模式对心源性猝死高危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对于提高其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程度,减轻其心理负担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导强化模式 健康宣教 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 家属 心肺复苏 心理负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