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不良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宁 陈菲莉 +9 位作者 黄驿岚 江新苗 魏小娟 刘思初 腾燕 潘璐 黄玲 郭汉国 梁湛丽 李文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0-1426,共7页
目的:探究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诱导治疗疗效及预后不良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2010至2021年间确诊为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所有患者及分组患者进行疗效和预后的生存分析,多因素L... 目的:探究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诱导治疗疗效及预后不良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2010至2021年间确诊为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所有患者及分组患者进行疗效和预后的生存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结果:纳入37例合并继发累及中枢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2年总生存率(OS)为46.01%,中位生存期为18.1个月;高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组与替莫唑胺治疗组的2年OS率分别为34.3%和6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7和38.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1和47个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生存期与年龄、性别、IPI、Ann Arbor分期有关。CD79B、KMT2D、CXCR4、ERBB2、TBL1XR1、BTG2、MYC、MYD88、PIM1基因突变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8.2个月,低于总体水平。结论:高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替莫唑胺的一线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且早期应用基因检测有利于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基因突变 预后因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019年恶性淋巴瘤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黄玲 陈林杰 +7 位作者 江新苗 庞迪文 陈菲莉 魏小娟 郭汉国 刘思初 梁湛丽 李文瑜 《循证医学》 2020年第1期21-28,共8页
在精准医学时代,随着小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抗、双抗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e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治疗的发展,恶性淋巴瘤的治疗疗效不断提升,患者获得生存期的延长。2019年淋巴瘤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 在精准医学时代,随着小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抗、双抗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e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治疗的发展,恶性淋巴瘤的治疗疗效不断提升,患者获得生存期的延长。2019年淋巴瘤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双靶向或多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双免疫治疗的联合。2019年是免疫治疗获得丰硕果实的一年,本文对2019年淋巴瘤大事件及重要研究成果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原发耐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汉国 陈菲莉 +8 位作者 张芬 罗东兰 魏小娟 黄玲 江新苗 刘思初 梁湛丽 刘艳辉 李文瑜 《循证医学》 CSCD 2018年第4期236-240,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耐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探讨患者的疗效和主要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淋巴瘤科2006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原发耐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进行回顾... 目的分析原发耐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探讨患者的疗效和主要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淋巴瘤科2006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原发耐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原发耐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一线治疗方案均为阿霉素为主的化疗方案±利妥昔单抗,5例患者未接受挽救治疗,二线治疗方案有DICE、GDP、DHAP、CEPP、来那度胺以及GA101,接受治疗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距首次复发)为1.7个月,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0%,中位总生存时间(距首次复发)为7.9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25.9%。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时国际预后指数高、大病灶、B症状对患者生存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仅有3名患者获得>30个月的长期生存,2名患者均使用新的靶向药物。结论原发耐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差,难以从常规挽救化疗中得到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耐药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和替莫唑胺与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4
作者 庞迪文 陈菲莉 +6 位作者 郭汉国 江新苗 魏小娟 刘思初 黄玲 梁湛丽 李文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75-1180,共6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和替莫唑胺(TMZ)与利妥昔单抗(R)联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7年5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治的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给予患者6-8个周期的MTX(3....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和替莫唑胺(TMZ)与利妥昔单抗(R)联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7年5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治的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给予患者6-8个周期的MTX(3.5 g/m^(2))进行诱导治疗,再给予12个周期的TMZ(150 mg/m^(2))进行维持治疗。诱导治疗前一天,根据患者经济情况,给予R 375 mg/m^(2)。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接受HD-MTX+TMZ治疗的患者以及HD-MTX+TMZ+R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和预后的生存分析。结果:共有42例患者纳入研究,HD-MTX+TMZ组17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7.3和34.7个月;HD-MTX+TMZ+R组25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56.7个月和未达到。此外,接受TMZ维持治疗和只进行积极监测的患者之间的中位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在诱导期所有患者均出现1-2级恶心和呕吐,而在巩固治疗期,所有患者未观察到3/4级毒性。结论:HD-MTX+TMZ+R联合治疗PCNSL患者的近期疗效确切,有效性尚可,毒副反应比较轻微,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甲氨蝶呤 替莫唑胺 利妥昔单抗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