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潮诗作《漓江舍》·源清书法
1
作者 梁潮 《艺术品鉴》 2024年第6期176-176,共1页
原文传递
梁潮诗作《落》·源清书法
2
作者 梁潮 《艺术品鉴》 2024年第2期176-176,共1页
原文传递
梁潮诗作《模糊——或者暧昧》·源清书法
3
作者 梁潮 《艺术品鉴》 2024年第7期176-176,共1页
原文传递
梁潮诗作《控制时间》源清书法
4
作者 梁潮 《艺术品鉴》 2024年第4期176-176,共1页
原文传递
书家的书体及其书风和诗人作品的对应性——漫谈源清书作与梁潮诗作的相应关系
5
作者 梁潮 袁柳 《艺术品鉴》 2023年第1期138-145,共8页
一、不以王欧褚颜柳赵的书风展示所有特定诗歌的设想我来到人世间游牧自己的春夏秋冬,流光带走了多少东西,与此同时,也就留下了多少东西,乃至更多、更好的东西。常常觉得,时光若不如此如流,日子不过到这份儿上,我的诗作一定写不出这个... 一、不以王欧褚颜柳赵的书风展示所有特定诗歌的设想我来到人世间游牧自己的春夏秋冬,流光带走了多少东西,与此同时,也就留下了多少东西,乃至更多、更好的东西。常常觉得,时光若不如此如流,日子不过到这份儿上,我的诗作一定写不出这个年纪才有的深厚意味,我的篆刻一定刻不出这种年轮才有的痕迹和烙印。我读初中时开始写幼稚的习作,读大学时正式发表诗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持续不,时至今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风 对应性 春夏秋冬 习作
原文传递
梁潮诗作《创造前尘旧事》·源清书法
6
作者 梁潮 《艺术品鉴》 2023年第6期176-176,共1页
原文传递
梁潮诗作《虚无化》·源清书法
7
作者 梁潮 源清 《艺术品鉴》 2023年第3期176-176,共1页
原文传递
梁潮诗作《小船的神话》·源清书法
8
作者 梁潮 《艺术品鉴》 2023年第11期176-176,共1页
原文传递
梁潮诗作《虚无》·源清书法
9
作者 梁潮 源清 《艺术品鉴》 2023年第2期176-176,共1页
原文传递
梁潮诗作《浮生负荷》·源清书法
10
作者 梁潮 《艺术品鉴》 2023年第12期176-176,共1页
原文传递
梁潮诗作《小船的神话》·源清书法
11
作者 梁潮 《艺术品鉴》 2023年第10期176-176,共1页
原文传递
梁潮印揭·假象见意篇
12
作者 梁潮 《艺术品鉴》 2022年第7期176-176,共1页
采借宋代画学的分科,借鉴《宣和画谱》、《画继》等画史著述的门类划分方法,将这类作品归入“仙佛道神”、“人物传写”与“屋宇舟车”类。
关键词 《宣和画谱》 《画继》 宋代画学 梁潮 门类划分
原文传递
用镜头细细慢慢地看待--梁潮、罗兵心目中的光影形态
13
作者 梁潮 袁柳 《艺术品鉴》 2020年第7期168-169,共2页
人的眼睛,有时要借助身外媒介来看东西,如望远镜让我看得更远,戴眼镜看得更清晰,以照相机为再现媒介,能够看得更细更慢,而且更长久持续。若调换位置,观众看我拍的照片,则可以看见我灵魂深处的面貌。也就是说,我内心世界的模样,心灵窗户... 人的眼睛,有时要借助身外媒介来看东西,如望远镜让我看得更远,戴眼镜看得更清晰,以照相机为再现媒介,能够看得更细更慢,而且更长久持续。若调换位置,观众看我拍的照片,则可以看见我灵魂深处的面貌。也就是说,我内心世界的模样,心灵窗户的面目,正是我所观照的对象化的形态(影像),是我镜头下照片的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眼睛 镜头 照相机 望远镜 照片 对象化 戴眼镜
原文传递
梁潮印集·六合孴合
14
作者 梁潮 《艺术品鉴》 2021年第6期176-176,共1页
采借明代苏宣、汪关与清代邓石如篆刻边款的章法,借鉴宋元押印和邓尔雅、简经论、沙孟海采用隶偕、瘦金体入印的做法,进行非篆入印、简化字入印的创作。
关键词 邓石如 瘦金体 汪关 沙孟海 边款 简化字
原文传递
梁潮制篆·翎毛、籀文豚字部居
15
作者 梁潮 《艺术品鉴》 2020年第9期176-176,共1页
从先秦青铜器鸡彝铭文、清代任颐速写、新石器时代猪形陶罐、近代弘一白描、古籀文、第一期武丁甲骨文等相关素材中得到审美创造的启迪。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武丁 鸡彝 甲骨文 审美创造 青铜器
原文传递
《三四郎》的恋爱心理描写剖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潮 《日本研究》 CSSCI 1989年第3期67-70,共4页
夏目漱石的《三四郎》之所以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中具有深刻思想性的作品,是因为它通过对爱情道德的探索,对明治时期“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批判。而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表现出如此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是因为通过对三四郎... 夏目漱石的《三四郎》之所以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中具有深刻思想性的作品,是因为它通过对爱情道德的探索,对明治时期“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批判。而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表现出如此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是因为通过对三四郎从幻想到追求、从追求到幻灭的爱情命运的表现,反映了明治末期那一代青年精神上的觉醒和成长过程。而且,这部作品人物心理过程的表现,思想发展动因的揭示,是同步运动、协同发展的。作品从人物头绪纷繁、变幻莫测的内心活动中理出一条心路历程来,并赋以鲜明的时代色彩,进而揭示出人物心路历程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因。从而既成功展示了变动时代的历史环境中的人物心路历程,又通过人物心路历程的展示,形象地反映出变动时代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四郎 日本近代文学 夏目漱石 爱情道德 文明开化 作品人物 恋爱心理 心理过程 明治时期 同步运动
下载PDF
泰戈尔《吉檀迦利》国内评论要端蠡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潮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89-93,共5页
泰戈尔既是近代印度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世界文学上罕见的多才多艺而又多产的作家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盛誉,获“东方文艺复兴之父”的称号.如何评价《吉檀迦利》这部致使他荣鹰诺贝尔文学奖的折桂之作,国内东方研究界的见地至今仍... 泰戈尔既是近代印度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世界文学上罕见的多才多艺而又多产的作家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盛誉,获“东方文艺复兴之父”的称号.如何评价《吉檀迦利》这部致使他荣鹰诺贝尔文学奖的折桂之作,国内东方研究界的见地至今仍达成一致.国内出版的六种东方文学史类著作中有两种为《戈拉》设置专门章节,另外五种外国文学史东方文学分册也有四种为《戈拉》安排专节.而国内六种东方文学史类著作只有一种为《吉檀迦利》设立专门的一节,另外的五种外国文学史东方文学分册连一个《吉檀迦利》专节也没有,倒是其它两部东方文学专著均有《吉檀迦利》专节.平心而论,即使仅就长篇小说而言也是《沉船》更能代表泰戈尔长篇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而《戈拉》应定位为泰戈尔反帝爱国作品中最有力的一部战斗檄文.其实,《戈拉》充其量仅仅是一部文艺为现实服务的典范之作,根本不能全面完整地代表泰戈尔的思想与艺术风貌.不过,从上面的列举例也不难看出,国内的泰戈尔评论未免因受到社会批评观念的影响而在意识形态标准的支配下进行片面取舍,偏向接受泰戈尔的人道主义民族主义思想,从他思想作品里采借道义上的力量和支持,而对泰戈尔的哲学思想、宗教观念、艺术风格等则仍缺乏深入细致的思索.其实,毋庸置疑真正为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戈尔 《吉檀迦利》 诗集 评论 诺贝尔文学奖 最高境界 理想境界 东方文学 《奥义书》 价值取向
下载PDF
积极正向的心理真实——有选择地遗忘客观的真实
18
作者 梁潮 袁柳 《电影评介》 2013年第20期43-45,共3页
话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审美接受。李安导演推出新影片,我先睹为快,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想烘托一下它的寓言语境,渲染审美接受的心理氛围,体验并展示艺术哲学的魅力。一、明明只是一个故事,却要两个不同版本影片第一部分:... 话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审美接受。李安导演推出新影片,我先睹为快,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想烘托一下它的寓言语境,渲染审美接受的心理氛围,体验并展示艺术哲学的魅力。一、明明只是一个故事,却要两个不同版本影片第一部分:派是主人公,在家庭中,深受父母爱护,真诚善良,积极地生活着;在学校里,主动进取,努力证明自己,对世间万物心怀美好的幻想。儿时的乐园,并不是永久的栖息地,总得长大,总要走出家园校园。前方路上,还有更加严峻的人生等着派,经风雨受磨练。这一转折点的开始,是他父亲决定移民去加拿大谋生。他们举家搬迁时,还要带上他们家动物园的动物,同时装船,一起运走。那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真实 审美接受 不同版本 故事 漂流 选择 李安 受众 遗忘 动物园
下载PDF
梁潮诗作《心无际》·源清书法
19
作者 梁潮 源清 《艺术品鉴》 2022年第12期176-176,共1页
原文传递
梁潮诗作《落寞的纯净》·源清书法
20
作者 梁潮 源清 《艺术品鉴》 2022年第10期176-176,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