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儿童恒牙畸形中央尖折断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5
1
作者 梁燕桃 杨玉婵 +1 位作者 叶春 方利华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3期73-74,共2页
总结63例显微镜下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畸形中央尖折断的护理配合,手术过程中,护士做好术前环境、用物及患者的准备工作;配合显微镜手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医生视野的清晰,在器械传递时要注意安全,动作要迅速、准确。6... 总结63例显微镜下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畸形中央尖折断的护理配合,手术过程中,护士做好术前环境、用物及患者的准备工作;配合显微镜手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医生视野的清晰,在器械传递时要注意安全,动作要迅速、准确。63例患儿中有56例患儿牙根生长,根管壁增厚,根尖孔封闭,8例患儿牙齿出现疼痛,改做根尖诱导成形术。认为护士术前充分的准备,熟练的四手操作,规范的无菌操作,可大大缩短手术治疗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牙髓血运重建术 畸形中央尖 护理配合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乳牙根管治疗的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春 梁燕桃 +1 位作者 杨玉婵 梁燕薇 《全科护理》 2020年第10期1236-1238,共3页
[目的]观察学龄前儿童乳牙根管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进行乳牙根管治疗的学龄前儿童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学龄前儿童的治疗配合度、... [目的]观察学龄前儿童乳牙根管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进行乳牙根管治疗的学龄前儿童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学龄前儿童的治疗配合度、根管治疗时间、疼痛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口腔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龄前儿童治疗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根管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口腔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学龄前儿童乳牙根管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患儿治疗配合度的提高,可缩短治疗时间和减轻疼痛程度,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的口腔知识知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乳牙 根管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临床药师会诊与药学监护的工作总结 被引量:3
3
作者 冯昌文 李丽 +1 位作者 卢俊霖 梁燕桃 《北方药学》 2017年第7期183-184,共2页
目的:总结并分析临床药师参与院内会诊与药学监护的案例,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模式,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2016年,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48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临床药师会诊分布科室较多,以... 目的:总结并分析临床药师参与院内会诊与药学监护的案例,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模式,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2016年,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48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临床药师会诊分布科室较多,以肾内科会诊最多,主要会诊内容为抗感染药物治疗,会诊意见绝大部分被接纳,占比97.92%,临床药师对会诊的病例均进行严密的药学监护,会诊成效明显,痊愈38例,占79.17%,好转3例,占6.25%;无效7例,占14.58%。结论:临床药师参加药物治疗团队并提供药学服务,得到医师和患者的认可,并在药学服务实践中不断完善会诊及药学监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会诊 药学监护
下载PDF
将OMT新理念引入儿童咬合诱导临床教学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芳 张晖妮 +2 位作者 李静周 邓倩怡 梁燕桃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6期949-952,997,共5页
目的探讨在儿童咬合诱导临床教学中引入口面肌功能治疗(orofacial myofunctional therapy,OMT)新理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临床培训的四生62人,对其中30人进行临床肌功能治疗新理念培训;另外32人... 目的探讨在儿童咬合诱导临床教学中引入口面肌功能治疗(orofacial myofunctional therapy,OMT)新理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临床培训的四生62人,对其中30人进行临床肌功能治疗新理念培训;另外32人为未接受课程培训的往届四生。课程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 20.0软件对结果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口面肌功能治疗新理念课程培训明显增强了四生对口面肌功能治疗概念和疗程的了解,提高其对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关注度,93.33%的学生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较高。结论在儿童口腔医学四生的咬合诱导临床教学中引入口面肌功能治疗新理念,可取得良好效果,有助于口面肌功能治疗新理念在儿童咬合诱导中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面肌功能治疗 儿童口腔医学 临床教学 咬合诱导
下载PDF
322例Ⅰ和Ⅱ类切口围术期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昌文 李丽 +2 位作者 卢俊霖 李国誉 梁燕桃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3期527-529,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Ⅰ和Ⅱ类切口围术期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使用情况,为围术期患者PPI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查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需手术治疗的Ⅰ和Ⅱ类切口围术期患者322例临床资料;分析其PPI预防使用情况。结果:322例患者中,其... 目的:分析医院Ⅰ和Ⅱ类切口围术期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使用情况,为围术期患者PPI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查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需手术治疗的Ⅰ和Ⅱ类切口围术期患者322例临床资料;分析其PPI预防使用情况。结果:322例患者中,其中174例患者术前存在感染并接受PPI治疗,另148例患者术前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在术前预防性使用PPI的148例患者,分析其用药时机、有无高危因素的用药、用药频次、疗程等因素。结论:2014年医院外科手术患者预防使用PPI的合理率为18.35%,不合理使用率为81.65%,经过药师干预后,合理率逐年提高,2016年为59.09%,不合理率逐年下降,减少或避免了不合理使用PPI导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质子泵抑制剂 PPI 预防使用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梁燕桃 崔红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50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产后2、24 h的出血量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2、24 h出血量...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50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产后2、24 h的出血量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2、24 h出血量分别为(82.1±11.5)、(135.2±8.1)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1.1±10.6)、(161.6±6.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出血产妇为27例,发生率为10.8%;研究组产后出血产妇为11例,发生率为4.4%;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效果
下载PDF
产后全面护理在预防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梁燕桃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509-511,共3页
目的对剖宫产产妇行产后全面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领先效果进行探索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6例,研究组均行产后全面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 目的对剖宫产产妇行产后全面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领先效果进行探索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6例,研究组均行产后全面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行基础护理;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妇经全面护理干预后静脉血流峰速、平均血流速度增加值分别为(23.92±6.37)分和(16.78±3.7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6.36±5.67)分和(8.96±5.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研究组产妇为3例(5.4%),而对照组为11例(1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研究组为52例(92.9%),高于对照组为40例(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全面护理干预对于剖宫产产妇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全面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剖宫产产妇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陪伴式护理在儿童早期矫治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赵琳琳 梁燕桃 +2 位作者 杨玉婵 邝燕冰 朱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陪伴式护理在儿童早期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112例口腔正畸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研究组(n=56),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进行陪伴式护理干预。比... 目的探讨陪伴式护理在儿童早期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112例口腔正畸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研究组(n=56),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进行陪伴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合作程度及牙周健康程度。结果研究组按时复诊占比98.21%、家长配合占比98.21%,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3.21%、75.00%,研究组损伤矫治器占比5.36%,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研究组菌斑指数(PLI)、牙龈沟出血指数(SBI)及牙龈指数(G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LI、SBI及G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PLI、SBI及G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较,早期矫治患儿应用陪伴式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提高其牙周健康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伴式护理 早期矫治 健康程度 合作程度 满意度
下载PDF
佛山三水地区产儿科已育二孩护士家庭功能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邓玉婵 陈荷芬 梁燕桃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 探究佛山三水地区已育产儿科二孩护士家庭功能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2月-2020年5月期间佛山三水地区产儿科所有已育二孩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家庭功能评定量表与职业倦怠量... 目的 探究佛山三水地区已育产儿科二孩护士家庭功能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2月-2020年5月期间佛山三水地区产儿科所有已育二孩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家庭功能评定量表与职业倦怠量表三种问卷工具进行研究。结果 200名二孩护士的家庭功能总分为136.05±22.07分,均分为19.44±3.15分;职业倦怠总分为55.46±14.48分,均分为18.49±4.83分;家庭功能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结论 佛山三水地区产儿科已育二孩护士家庭功能差,职业倦怠程度高,护士应改善家庭功能,降低职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孩护士 家庭功能 职业倦怠 相关性
下载PDF
微创牵引复位外伤挫入年轻恒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丹 何旭顺 +3 位作者 高志雄 曾琪 梁燕桃 黄芳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1期37-47,共11页
目的研究微创正畸牵引复位无自发萌出能力的外伤挫入年轻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轻恒牙外伤挫入的患者8例,年龄7~11岁,共11颗上颌切牙,其中9颗重度挫入、2颗中度挫入。观察1个月以上,确定无自发萌出能力后,采用如下微创正畸牵引方... 目的研究微创正畸牵引复位无自发萌出能力的外伤挫入年轻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轻恒牙外伤挫入的患者8例,年龄7~11岁,共11颗上颌切牙,其中9颗重度挫入、2颗中度挫入。观察1个月以上,确定无自发萌出能力后,采用如下微创正畸牵引方式复位:(1)"2×4"镍钛弓丝技术:单颗牙中度挫入,邻牙萌出3/4以上;(2)活动基托牵引:重度根向挫入、邻牙萌出不足1/2或伴脱位性损伤;(3)活动基托牵引联合"2×4"镍钛弓丝技术:重度唇向或腭向挫入,邻牙萌出不足1/2或伴脱位性损伤。观察治疗后患牙萌出状况、牙根吸收、边缘骨缺损和(或)牙髓变化情况。结果 (1)患牙萌出状况:所有挫入牙均复位;(2)牙根吸收情况:4颗牙出现轻微根吸收,2颗牙牵引前出现根尖部和根中段侧方低密度影,治疗完成时低密度影消退,余牙均无牙根吸收;(3)边缘骨缺损情况:除2颗牙外均无边缘骨缺损;(4)牙髓活力状况:3颗牙齿发育Nolla 10期的挫入牙,牵引前即行牙髓摘除术,4颗牵引中行牙髓摘除术,4颗牙髓活力正常,其中1颗根管钙化。结论无萌出潜力的挫入年轻恒牙可根据其挫入方向及邻牙萌出程度和受伤情况,分别选择"2×4"镍钛弓丝技术、活动基托牵引技术或活动基托联合"2×4"镍钛弓丝牵引技术,及时进行微创牵引,可有效复位挫入牙,避免牙根吸收,减少边缘骨缺损,并可能保存活髓,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 牙挫入 微创性 牙正畸牵引 牙根吸收
原文传递
六手操作与四手操作护理在乳牙预成冠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赵琳琳 梁燕桃 詹凯琼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3期2377-2380,共4页
目的:探讨六手操作与四手操作护理在乳牙预成冠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乳牙龋齿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手操作组和六手操作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儿修复效果... 目的:探讨六手操作与四手操作护理在乳牙预成冠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乳牙龋齿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手操作组和六手操作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儿修复效果、牙科畏惧程度、治疗依从性、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六手操作组修复有效率、患儿牙科畏惧程度、治疗依从性、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等级比较均优于四手操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相对于四手操作,六手操作护理应用于乳牙预成冠修复术可以提高修复效果、治疗依从性和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还能降低乳牙龋齿患儿牙科畏惧程度,更适合儿童口腔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龋齿 乳牙预成冠修复术 六手操作 四手操作
原文传递
儿童早期咬合诱导取模的护理干预
12
作者 梁燕桃 赵琳琳 +1 位作者 杨玉婵 梁燕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90-91,共2页
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早期咬合诱导取模中的疗效。方法:对90位学龄前(3-6岁)儿童采用行为诱导方法和熟练的取模技术等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藻酸盐印模材料的取模。应用焦虑模拟评分表(SDS),FrankⅠ治疗依从性评价量表比较干预前后患... 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早期咬合诱导取模中的疗效。方法:对90位学龄前(3-6岁)儿童采用行为诱导方法和熟练的取模技术等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藻酸盐印模材料的取模。应用焦虑模拟评分表(SDS),FrankⅠ治疗依从性评价量表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和配合度。结果:3-4岁患儿20例取模成功;4岁1个月-5岁患儿25例取模成功;5岁1个月-6岁患儿27例取模成功。干预后患儿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患儿,配合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行为诱导方法和熟练的取模技术护理干预能使患儿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成功完成取模,并且有效降低患儿焦虑情绪,提高配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咬合诱导 取模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