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研究
- 1
-
-
作者
李雨凡
梁爱强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
-
出处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4-85,93,共3页
-
基金
河南省社科规划办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2BKS011)。
-
文摘
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视角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深入理解其本质和特点,把握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规律,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并增强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哲学意蕴
-
Keywords
chinese modernization
marxism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探讨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梁爱强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73,共3页
-
基金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资助
-
文摘
"慕课"作为网络发展和传统教育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理解认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等方面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接受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等方面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我们要警惕西方意识形态借助"慕课"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理性认识"慕课"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定位,积极尝试探索混合教学方式。
-
关键词
“慕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模式
教育实效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马克思消费思想的人学意蕴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梁爱强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1,共5页
-
文摘
马克思在对消费问题的论述中,谈到了消费活动中人的需要、人的社会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等问题,彰显出他的消费思想中的人学意蕴。在他看来,消费的目的是满足和创造人的需要;消费活动是人的社会本质的确证;消费的价值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消费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前提。
-
关键词
消费
人的需要
人的本质
人的全面发展
-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探析
被引量:6
- 4
-
-
作者
梁爱强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1,共2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西方社会冲突理论视域下高校稳定工作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DSZ203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认同对高校的稳定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有着重大的作用。在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度过程中文化的认同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受西方普世价值及其强势政治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建构面临着严重挑战。要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必须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关注青年亚文化的发展。
-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大学生
政治认同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比较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梁爱强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
-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
文摘
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方面,邓小平和毛泽东有着共同点,体现为他们都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看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又有不同点,体现为他们对实现这一根本动力的具体途径的认识存在着差异。
-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社会主义
基本矛盾
主要矛盾
-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观的变革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梁爱强
韩云涛
梁妙荣
白国林
-
机构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2期46-48,共3页
-
文摘
即将到来的 2 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高等院校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必须树立教育是首要战略资源的观念 ,加强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注重通才教育 。
-
关键词
知识经济
高等教育观
教学改革
通才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产业
战略资源
-
Keywords
knowledge economy
concepts of higher education
change
-
分类号
F062.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梁爱强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
出处
《经济师》
2007年第5期126-127,共2页
-
文摘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小环境”;学校上下全员育人,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中环境”;净化社会风气,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和开拓创新的社会“大环境”。
-
关键词
育人环境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梁爱强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
-
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06年第10期56-59,共4页
-
文摘
由于诸多原因造成农业院校大学生产生自卑、焦虑、孤僻、内疚等心理问题。他们不仅需要社会的外在支持,更需要心理上的关怀。关注和有效帮助农业院校大学生采取积极的心理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应改变农业院校大学生的不良认知,同时辅助以各种形式的心理支持。
-
关键词
农业院校大学生
心理问题
-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
-
题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被引量:2
- 9
-
-
作者
梁爱强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
-
出处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
文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能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必然的。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中国国情
-
Keywords
Marxism
Sinicization
China' s actual conditions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利益原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梁爱强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
-
出处
《文教资料》
2006年第24期14-15,共2页
-
文摘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必须坚持利益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决反对功利主义。
-
关键词
利益原则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浅议高校素质教育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梁爱强
梁妙荣
孙东安
-
机构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工会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马列室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人事处
-
出处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2期61-63,共3页
-
文摘
面对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就是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也面临同样问题。高校要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教师要在素质教育中转换角色;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外部环境,使高校素质教育得到全面的实施。
-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素质教育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法探讨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梁爱强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
出处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0年第4期38-39,共2页
-
基金
河南科技大学2007年度教育教学改革计划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Y-039
-
文摘
参与式教学法对改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恰当地把参与式教学法运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还要注重兼顾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效性和持久性。
-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效果
-
分类号
G424.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权理论的演变
- 13
-
-
作者
梁爱强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38,共4页
-
文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不同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不同的人权主张。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开展工人运动和维护工人、农民的权益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通过的《宪法大纲》,规定了人民应享有的种种权利,是百余年来中国宪政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作为最迫切的任务,在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施政纲领和法律条例。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权主张集中在废除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实行人民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权利方面。建国初期通过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宪法的基本模式和框架,对中国宪法的发展和保障人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
人权理论
-
Keywords
the new democracy revolution
practice
human rights
-
分类号
D621.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坚持利益原则,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 14
-
-
作者
梁爱强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
-
出处
《经济师》
2007年第4期139-139,141,共2页
-
文摘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必须坚持利益原则,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坚持“与时俱进”。
-
关键词
利益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
创新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
- 15
-
-
作者
梁爱强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
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4-27,共4页
-
文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继承性、创新性、民族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对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武装全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
Keywords
Deng Xiao-ping Theory
"Three Represent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乡村文化振兴: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梁爱强
卢怡好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22BKS011)。
-
文摘
乡村文化是乡村的根与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重要的价值诉求和灵魂所在。乡村文化振兴有助于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乡村振兴内驱力、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富裕。当前,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缺失、传统乡村文化日趋边缘化、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滞后等困境。破解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要坚持党对乡村文化振兴事业的领导,激发文化振兴主体的内生动力,创新驱动优秀乡村文化,大力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
关键词
乡村文化
乡村振兴
文化繁荣
精神生活富裕
-
Keywords
rural culture
rural revitalization
cultural prosperity
rich spiritual life
-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
-
题名充分发挥“两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 17
-
-
作者
梁爱强
-
机构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马列部
-
出处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62-63,共2页
-
文摘
高校“两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来自于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于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来自于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
关键词
高校
人格魅力
德育课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思想品德课
-
Keywords
college
teachers of'two-course'
personality charm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农民进城的主要障碍及对策研究
- 18
-
-
作者
梁爱强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
-
出处
《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2期188-189,共2页
-
基金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中原经济区农民进城与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2012B246)"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城镇化的核心是让农民进城后真正融入城市经济生活中,使农民与市民一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但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人际交往、社会管理等方面障碍的存在影响了农民进城。政府部门需要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户籍等这样一些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为农民进城扫清障碍。
-
关键词
农民进城
城镇化
保障
对策
-
分类号
F12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初探
- 19
-
-
作者
梁妙荣
梁爱强
-
机构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马列教研室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工会
-
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98年第2期59-61,63,共4页
-
-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大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障碍
心理咨询
校园文化活动
心理疾病
专业思想
心理素质
市场经济体制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试论“三个代表”与“三个文明”之内在联系
- 20
-
-
作者
张爱民
梁爱强
-
机构
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
-
出处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
基金
河南省社科联2004年度调研课题(SKL-2004-3)
-
文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文明”理论都是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两者相互之间存在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制度基础和根本保证。应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三个文明”
统一性
-
Keywords
Three Revresentations
Three Civilizations: unification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