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苯二酚类对称双酰胺螯合剂对铀的促排和解毒 被引量:1
1
作者 陶正琴 徐新华 +3 位作者 梁猷毅 严雪铭 陈振家 张建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40-443,共4页
报道9个邻苯二酚类对称双酰胺螯合剂对铀的促排作用,实验证明这些螯合剂均具有一定的促排铀的效果,其中86号化合物促排效果最好,大白鼠肌肉注射500mg·kg^(-I),48h尿铀排出量与对照组相比,比值为2.87;并可显著提高大白鼠铀中毒致死... 报道9个邻苯二酚类对称双酰胺螯合剂对铀的促排作用,实验证明这些螯合剂均具有一定的促排铀的效果,其中86号化合物促排效果最好,大白鼠肌肉注射500mg·kg^(-I),48h尿铀排出量与对照组相比,比值为2.87;并可显著提高大白鼠铀中毒致死剂量,延迟4h给药,仍然有效;也可使小白鼠铀中毒LD_(50)提高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剂铀 促排 解毒
下载PDF
^(14)C—秋水仙酰胺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研究
2
作者 王振立 郑瑞 +1 位作者 梁猷毅 俞月桂 《中国肿瘤临床》 CAS 1981年第1期61-63,共3页
本文报告^(14)C—秋水仙酰胺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情况,实验表明,药物吸收较快,分布迅速,值得注意的是药物与肿瘤的亲和力,给药后1小时药物在瘤组织内分布最高,而且下降缓慢,停留时间较长,这无疑是抗肿瘤药物所必须具备的重要一... 本文报告^(14)C—秋水仙酰胺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情况,实验表明,药物吸收较快,分布迅速,值得注意的是药物与肿瘤的亲和力,给药后1小时药物在瘤组织内分布最高,而且下降缓慢,停留时间较长,这无疑是抗肿瘤药物所必须具备的重要一点。再者药物在肠道的分布始终较高,这与临床治疗上的肠道反应相一致。多次用药无明显蓄积现象是药物有利一面,药物排泄率24小时为25.1%,而且排泄较早,而粪排泄占总排泄率的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水仙 放射性 静脉注射 小家鼠 秋水仙硷 排泄情况
下载PDF
Effect of catecholamic acid on detox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iCl_2 in mice and rats
3
作者 严雪铭 陶正琴 +3 位作者 梁猷毅 陈振家 张建时 徐新华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研究双酚胺酸(CBMIDA)对氯化镍的解毒作用.方法:NiCl2中毒后,立即给予CBMIDA,记录动物存活数;小鼠iv63NiCl2后给药,测定24h组织中63镍;用整体放射自显影术,显示小鼠体内63镍分布.结... 目的:研究双酚胺酸(CBMIDA)对氯化镍的解毒作用.方法:NiCl2中毒后,立即给予CBMIDA,记录动物存活数;小鼠iv63NiCl2后给药,测定24h组织中63镍;用整体放射自显影术,显示小鼠体内63镍分布.结果:scCBMIDA05-15g·kg-1对ipNiCl2500mg·kg-1有解毒作用;小鼠ipNiCl2LD50为828mg·kg-1,给药15或25g·kg-1,LD50分别为789和820mg·kg-1;大鼠imCBMIDA500mg·kg-1使NiCl2的LD50提高8倍;组织中63镍测定和定位显示,CBMIDA减少肺和血液中63镍,增加了骨中63镍,24h尿、粪63镍排出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CBMIDA有效地解除镍毒性,提高动物存活率,降低镍在肺部的滞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胺酸 重金属中毒
原文传递
双酚胺酸在小鼠整体放射自显影中的定位分布
4
作者 张建时 梁猷毅 严雪铭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79-80,共2页
小鼠ⅳ[^(14)C)双酚胺酸370kBq/鼠,不同时间后乙醚麻醉浸入干冰己烷混合液冻死,用整体放射自显影观察^(14)C的分布,5 min,血、肾、胃肠道粘膜、骨、皮毛的放射性最高;肝、肺、脾和唾液腺次之,除骨外20 min至3 h其它组织均降低,24 h,肾... 小鼠ⅳ[^(14)C)双酚胺酸370kBq/鼠,不同时间后乙醚麻醉浸入干冰己烷混合液冻死,用整体放射自显影观察^(14)C的分布,5 min,血、肾、胃肠道粘膜、骨、皮毛的放射性最高;肝、肺、脾和唾液腺次之,除骨外20 min至3 h其它组织均降低,24 h,肾和肠还残留少量放射性,但骨中还保持高的放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胺酸 组织分布 放射自显影术
原文传递
灌服二巯基丁二酸对小鼠^(210)铅和^(203)汞的促排和分布影响
5
作者 梁猷毅 张建时 +3 位作者 陶正琴 严雪铭 徐新华 陈振家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79-382,共4页
小鼠ip Na—DMS,ig DMSA,ig DMSA加NaHCO_3或加Na-citrate。24h尿^(210)Pb排出分别为对照组的3.4,3.8,3.6,3.0倍,24h尿^(210)Hg排出分别为对照组的2.4,2.3,3.3,2.7倍,但粪^(210)Pb和^(203)Hg排出无明显增加,能降低组织中^(210)Pb和^(203... 小鼠ip Na—DMS,ig DMSA,ig DMSA加NaHCO_3或加Na-citrate。24h尿^(210)Pb排出分别为对照组的3.4,3.8,3.6,3.0倍,24h尿^(210)Hg排出分别为对照组的2.4,2.3,3.3,2.7倍,但粪^(210)Pb和^(203)Hg排出无明显增加,能降低组织中^(210)Pb和^(203)Hg的含量,但肾^(210)Pb则明显增加。结果证明ig DMSA驱^(210)Pb和^(203)Hg的作用肯定,其疗效和ip Na-DMS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巯基丁二酸 铅210 汞203 分布
原文传递
小鼠灌服二巯基丁二酸整体放射自显影的定位分布
6
作者 梁猷毅 张建时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二巯基丁二酸 放射自显影 组织分布
原文传递
小鼠和大鼠灌服二巯基丁二酸对镍的清除作用
7
作者 徐健 梁猷毅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1年第5期441-444,共4页
关键词 二巯基丁二酸 凝胶色谱法
原文传递
DETOXICATION OF MERCURIC CHLORIDE BY SODIUM DIMERCAPTOSUCCINATE
8
作者 施觉民 丁光生 +3 位作者 陈立信 俞月桂 梁猷毅 陈因久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66年第9期409-412,共4页
Sodium dimercaptosuccinate (Na-DMS) is a dithiol antidote found by workers in China. In 1960 we found that it was effective against the poisonings of HgCl2, CdCl2, and As2O3. Since 1964 our animal experiments have r... Sodium dimercaptosuccinate (Na-DMS) is a dithiol antidote found by workers in China. In 1960 we found that it was effective against the poisonings of HgCl2, CdCl2, and As2O3. Since 1964 our animal experiments have revealed that it is an antidote for poisonings induced by heavy metals of broad spectrum. In mice the LD-50 of mercuric chloride and mercuric phenyl-acetate after Na-DMS were 8 and 3 times respectively that of control mice without Na-DMS. The electrocardiograms of guinea-pigs and rats showed that Na-DMS could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cardiotoxicity brought about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s of HgCl2. In rabbits Na-DMS increased the urinary excre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RETION INTRAVENOUS GUINEA INJECTIONS urinary Sodium urine acetate doses SALI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