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麦兼用排种器检测与吹种装置性能模拟与试验
1
作者 梁玉玥 郑侃 夏俊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108,共10页
针对稻麦兼用排种器充种环节无法实现精确囊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精确计数的吹种装置。根据平抛运动轨迹和文丘里原理分别设计稻麦检测装置和吹种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影响稻麦充种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 针对稻麦兼用排种器充种环节无法实现精确囊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精确计数的吹种装置。根据平抛运动轨迹和文丘里原理分别设计稻麦检测装置和吹种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影响稻麦充种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气固耦合方法仿真分析喷嘴结构形式、工作转速、气流入口压力对种子运动状态特性的影响,仿真试验验证检测与吹种装置的可行性,并开展台架试验确定粒间延时时间。结果表明,Type 3方形喷嘴管在喷嘴口处的速度分布较广且X方向速度分布更均匀,确定喷嘴管截面长度为18 mm,宽度为7 mm,高度为3 mm。气流入口压力和工作转速对种子运动特性有显著影响,合力和合速度均随气流入口压力和工作转速的增加而增加,确定水稻和小麦排种时较优的气流入口压力为300 Pa、工作转速为20 r·min^(-1),在此作业条件下,种子间隔的仿真时间远小于理论时间,验证了检测与吹种装置的可行性。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粒间延时时间为12 ms、入口压力为300 Pa、工作转速为20 r·min^(-1)时,水稻和小麦排种的合格率分别为90.7%和93.2%,满足稻麦兼用播种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机械式稻麦精量排种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兼用排种器 精量计数 检测与吹种装置 仿真试验
下载PDF
稻麦兼用排种器振动供种装置性能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梁玉玥 郑侃 +2 位作者 杜俊 罗承铭 夏俊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8-717,共10页
为保证稻麦作物形成连续单列种子流,提高供种速率、单列率,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影响稻麦供种性能的关键因素。以垂直振幅、角振幅和料槽升角为试验因素进行仿真试验,分别建立稻麦供种速率、供种速率变异系数、单列率的回归模型,采用响应面... 为保证稻麦作物形成连续单列种子流,提高供种速率、单列率,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影响稻麦供种性能的关键因素。以垂直振幅、角振幅和料槽升角为试验因素进行仿真试验,分别建立稻麦供种速率、供种速率变异系数、单列率的回归模型,采用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供种时垂直振幅0.5mm、角振幅0.007rad、料槽升角11°,此时供种速率为18.7粒·s^(-1)、供种速率变异系数为3.87%、单列率为82.97%;小麦供种时垂直振幅0.7mm、角振幅0.006rad、料槽升角11°,此时供种速率为15.4粒·s^(-1)、供种速率变异系数为3.23%、单列率为81.24%。在该条件下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供种装置能满足稻麦兼用排种器的供种功能,当工作电压为110V时,水稻供种速率为19.6粒·s^(-1)、供种速率变异系数为4.11%、单列率为78.59%;当工作电压为130V时,小麦供种速率为13.9粒·s^(-1)、供种速率变异系数为2.98%、单列率为80.32%;对比回归模型稻麦供种速率误差分别为4.81%和9.74%,供种速率变异系数误差分别为6.20%和7.74%,单列率误差分别为5.23%和1.14%。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当排种转速为20r·min^(-1)时,水稻和小麦的合格率分别为90.7%和93.2%,满足稻麦兼用播种要求。通过调节工作电压改变振幅大小满足稻麦兼用排种器供种性能要求,操作简单,研究结果可为稻麦兼用排种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垂直振幅 角振幅 供种性能
下载PDF
《液压与气压系统安装与调试》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探索
3
作者 梁玉玥 雷道锐 《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 2020年第11期248-248,共1页
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融入课程建设中,从课程教学理念、构建课程体系结构、建设课程资源方面着手开展《液压与气压系统安装与调试》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探索,利用先进技术,革新教学思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打造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 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融入课程建设中,从课程教学理念、构建课程体系结构、建设课程资源方面着手开展《液压与气压系统安装与调试》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探索,利用先进技术,革新教学思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打造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与气压传动 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建设
下载PDF
用工程实例切入高职院校《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进行任务驱动教学的实践探索
4
作者 梁玉玥 《科技风》 2019年第28期54-55,共2页
针对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如何面向工程实践应用开展教学,由具体的工程实例切入,通过对挖掘机的液压系统进行面—点—线—面的翻转教学进行延伸扩展,结合课程设计进行液压元件实体结构展示、液压回路动态工况分析、液压元件拆装、液压实... 针对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如何面向工程实践应用开展教学,由具体的工程实例切入,通过对挖掘机的液压系统进行面—点—线—面的翻转教学进行延伸扩展,结合课程设计进行液压元件实体结构展示、液压回路动态工况分析、液压元件拆装、液压实验台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并举的措施,确保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总体目标,可以为类似课程教学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提供有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传动 工程实例 教学手段 教学目标
下载PDF
论思维导图在《液压传动》课程教学的实际应用
5
作者 梁玉玥 《天工》 2018年第2期35-35,共1页
高职《液压传动》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对高职《液压传动》课程总体知识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通过"四步阶梯式"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说明思维导图与任务驱动引入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液压传动 应用
下载PDF
机械制图中三维制图的立体化设计及效果呈现——评《CATIA三维机械设计与工程制图》 被引量:4
6
作者 高寿斌 梁玉玥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I0009-I0009,共1页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机械设计制图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机械制图领域,起到了辅助设计的作用。三维制图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以较为直观的模型的形式来展现出设计效果。结合《CATIA三维机械设计与工程制...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机械设计制图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机械制图领域,起到了辅助设计的作用。三维制图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以较为直观的模型的形式来展现出设计效果。结合《CATIA三维机械设计与工程制图》中机械制图参数标准,能够进一步改进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提升机械设计的效率和质量。《CATIA三维机械设计与工程制图》全书共5章,介绍了草图设计、零件设计、创成式曲面设计、机械装配设计和工程图等功能的使用方法,从常见的典型实际零件入手,使用户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实际训练。实际设计工作中经常要用到一些标准件和同构零件,掌握了标准件和同构零件三维参数化设计后,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大大节省设计时间,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同时可以避免在使用标准零件库时遇到的版权问题和盗版的嫌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三维制图 曲面设计 草图设计 机械制图 CATIA 三维参数化设计 参数标准
下载PDF
《液压与气压系统安装与调试》 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实施与再建设
7
作者 梁玉玥 雷道锐 林奎 《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 2021年第2期161-161,共1页
通过开展《液压与气压系统安装与调试》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实施,发现存在有学生不感兴趣、教学资源不细致、教学评价不合理等现象,于是采取重新定位课程、教学资源优化、评价考核优化等建设思路进行再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课程内容,... 通过开展《液压与气压系统安装与调试》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实施,发现存在有学生不感兴趣、教学资源不细致、教学评价不合理等现象,于是采取重新定位课程、教学资源优化、评价考核优化等建设思路进行再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使在线开放课程达到优质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与气压传动 在线开放课程 教学实施 课程再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