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梁祥平 韦珊珊 +1 位作者 陈江涛 贺全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8年第33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按手术先后随机双盲将产妇分为二次剖宫产术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为观察组(50例)和用单纯硬膜外麻醉(EA)为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全至手术开始时...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按手术先后随机双盲将产妇分为二次剖宫产术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为观察组(50例)和用单纯硬膜外麻醉(EA)为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全至手术开始时间、麻醉效果、术中产妇生命体征情况、胎儿取出后情况、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全至手术开始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麻醉效果比对照组佳(P<0.01);术中产妇生命体征情况、胎儿取出后情况、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二次剖宫产术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切,对母婴影响小之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单纯硬膜外麻醉 二次剖宫产术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后预防颅内低压综合征25例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祥平 韦登文 +1 位作者 陈江涛 谭惠伦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4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颅内压 麻醉 硬膜外 硬脊膜穿破 颅内低压综合征 预防
下载PDF
一次性镇痛泵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梁祥平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 观察一次性镇痛泵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理学检查及 CT或 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10 9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 D组 ) n=5 8,用镇痛泵硬膜外持续给药 ( 2 m l/h) +常规疗法 ;对照组 ( C组 ) ... 目的 观察一次性镇痛泵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理学检查及 CT或 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10 9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 D组 ) n=5 8,用镇痛泵硬膜外持续给药 ( 2 m l/h) +常规疗法 ;对照组 ( C组 ) n=5 1,用常规疗法 :包括硬膜外或骶管阻滞 ,卧床休息 ,药物 ,牵引 ,推拿及功能锻炼等。结果  D组无无效病例 ,明显优于 C组。治愈率 7天内 D组 48.3%,C组 2 1.6 %,( P <0 .0 1)。其他观察项目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副作用及并发症。结论 运用镇痛泵持续给药 +常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具有起效迅速 ,近期治愈率高 ,无明显副作用及并发症之优点。对迅速减轻病人痛苦 ,恢复病人正常生活和工作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镇痛泵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观察 影像学检查 微循环
下载PDF
困难插管诱发急性肺水肿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梁祥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5期133-133,152,共2页
患者,男,45岁,因结石性胆囊炎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由于硬膜外阻滞不全改全麻。在作气管插管时因无法暴露会厌及声门而决定待患者清醒时插管。复苏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水肿,考虑与操作时间较长、严重缺氧和CO2蓄积有... 患者,男,45岁,因结石性胆囊炎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由于硬膜外阻滞不全改全麻。在作气管插管时因无法暴露会厌及声门而决定待患者清醒时插管。复苏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水肿,考虑与操作时间较长、严重缺氧和CO2蓄积有关。揭示在作全麻插管前一定要有遇到困难插管的心理准备,无论插管成功与否,一定要保证有效通气,反复插管时间不能太长(10min内为宜),麻醉科应常规备有异型喉镜、喉罩等急救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插管 急性肺水肿
下载PDF
依托咪酯脂肪乳剂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非胸腹腔手术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梁祥平 韦登文 +1 位作者 黄硕 覃继祖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7期558-558,共1页
关键词 复合氯胺酮 依托咪酯脂肪乳剂 胸腹腔手术 临床观察 小儿 2003年5月 静脉滴注
下载PDF
肌间沟臂丛阻滞改良注药法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梁祥平 韦登文 谭慧伦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1879-1880,共2页
目的观察肌间沟臂丛阻滞改良注药法的麻醉效果。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注药组和传统注药组,传统注药组用30ml注射器7号针头穿刺,待寻找出异感后,回抽无血无气,随即将局麻药一次性注入。改良注药组则根据臂丛鞘的概念,右手持7号针... 目的观察肌间沟臂丛阻滞改良注药法的麻醉效果。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注药组和传统注药组,传统注药组用30ml注射器7号针头穿刺,待寻找出异感后,回抽无血无气,随即将局麻药一次性注入。改良注药组则根据臂丛鞘的概念,右手持7号针头空针进针,当出现明显异感或有突破感后停止进针,观察针尾有无血液或脑脊液流出,无则左手固定好针头,右手用5ml注射器徐徐注入局麻药,边注药边作抽吸动作。注毕5ml,观察5~10s,观察针尾有无药液返流,有则将余下局麻药分4~5次注完;无则将针头进行微调,待有药液返流后再将全部局麻药分次注入。结果改良注药组的阻滞效果优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改良组无失败病例,麻醉效果差及并发症发生率亦显著低于传统组(P〈0.01)。结论肌间沟臂丛改良注药法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注药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沟臂丛阻滞 改良注药法 麻醉效果
下载PDF
支气管内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内手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梁祥平 覃继祖 陈江涛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0期89-90,共2页
目的比较支气管内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支气管内麻醉在胸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胸内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支气管内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支气管内麻醉组(B组),每组30例。A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穿刺置管成功后给... 目的比较支气管内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支气管内麻醉在胸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胸内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支气管内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支气管内麻醉组(B组),每组30例。A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穿刺置管成功后给予试验量,平卧快速诱导插入双腔管,确定位置准确后固定导管,术中镇痛以硬膜外为主,辅以静吸麻醉药、肌松药和少量镇痛药。B组除不加用硬膜外阻滞、镇痛以芬太尼为主外,其余方法同A组。观察两组MAP、HR值;全麻药、肌松药、镇痛药用量;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完全清醒时间和清醒质量。结果A组围术期MAP、HR较B组平稳;全麻药用量比B组减少﹙P<0.05﹚;肌松药、镇痛药用量比B组显著减少﹙P<0.01﹚;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完全清醒时间均比B组明显缩短﹙P<0.01﹚;清醒质量也比B组明显提高。结论支气管内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明显优于单纯支气管内麻醉,尤其适用于目前尚未建立麻醉恢复室和ICU的基层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麻醉 硬膜外麻醉 复合 胸内手术
下载PDF
琥珀胆碱单次静注用于肩(髋)关节脱位复位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梁祥平 梁安祎 韦福文 《广西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1346-1348,共3页
目的 :探讨琥珀胆碱单次静注在单纯性肩 (髋 )关节脱位徒手复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 34例病人随机分成单纯琥珀胆碱组 (A组 ,n =18)和琥珀胆碱 +异丙酚组 (B组 ,n =16 ) ,并将两组进行比较。A组琥珀胆碱剂量 1 0~1 5mg kg-1,B... 目的 :探讨琥珀胆碱单次静注在单纯性肩 (髋 )关节脱位徒手复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 34例病人随机分成单纯琥珀胆碱组 (A组 ,n =18)和琥珀胆碱 +异丙酚组 (B组 ,n =16 ) ,并将两组进行比较。A组琥珀胆碱剂量 1 0~1 5mg kg-1,B组等量琥珀胆碱 +睡眠剂量异丙酚。观察肌松情况、生命征变化、复位效果、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部病例均一次复位成功 ,麻醉经过平稳 ,无明显不良反应 ,A组和B组各有优缺点。结论 :琥珀胆碱单次静注用于单纯性肩 (髋 )关节脱位徒手复位 ,只要加强呼吸管理 ,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胆碱 异丙酚 关节脱位 复位 髋关节脱位 治疗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韦珊珊 韦宁 梁祥平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7期812-815,共4页
剖宫产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剖宫产术后疼痛问题不容忽视。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显著减轻产妇痛苦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康复。该文就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重点阐述剖宫产术后镇痛方式及新型用药研究现状。
关键词 剖宫产 术后镇痛 自控 麻醉学
下载PDF
颜填料体积浓度的用量对涂料保色性的研究
10
作者 王英文 郭文录 +2 位作者 梁祥平 陈霞 赵孝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09-212,共4页
阐述了配色原理,分析了不同PVC用量对涂膜的附着力、硬度、耐水、耐酸等性能的影响,得到PVC的用量在48%时,涂料的各种性能达到最佳,同时还给出了用来配深、中、浅各种颜色的白色涂料PVC的范围及相应的色浆用量,采用控制颜填料体积浓度... 阐述了配色原理,分析了不同PVC用量对涂膜的附着力、硬度、耐水、耐酸等性能的影响,得到PVC的用量在48%时,涂料的各种性能达到最佳,同时还给出了用来配深、中、浅各种颜色的白色涂料PVC的范围及相应的色浆用量,采用控制颜填料体积浓度的用量,解决了涂料保色性的问题;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粒度分析对比,观察了涂料的外貌和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在PVC为48%时,涂料的分散效果及稳定性均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填料体积浓度 配色 涂料性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改良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韦启清 黄柳双 +1 位作者 韦仙桃 梁祥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55-57,共3页
探索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FICB)复合全麻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所起到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按照系统随机化法均分为A组(插管全麻组)与B组(超声引导改良FICB+全麻... 探索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FICB)复合全麻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所起到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按照系统随机化法均分为A组(插管全麻组)与B组(超声引导改良FICB+全麻组),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程度与具体恢复情况。结果 麻醉前,两组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指标无差异,P>0.05;手术时、手术30min及手术结束时,A组MAP与HR均高于B组,各指标更快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手术前,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无差异,P>0.05;手术结束后6h与24h,B组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恢复自主呼吸、术后清醒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相对来说恢复效果更好,P<0.05。结论 超声引导改良FICB复合全麻可加快患者术后清醒,减少住院时间,还能维持患者血压与心率的稳定,缓解疼痛,提高舒适度,是一种更为优质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骨折手术 超声引导 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