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汁酸与肝再生 被引量:6
1
作者 梁科伟 袁晟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340-2345,共6页
胆汁酸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不仅在脂类和脂溶性物质的消化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作为信号分子在胆汁酸代谢、糖脂代谢以及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其在肝再生的调节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胆汁酸的合成代... 胆汁酸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不仅在脂类和脂溶性物质的消化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作为信号分子在胆汁酸代谢、糖脂代谢以及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其在肝再生的调节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胆汁酸的合成代谢及其在肝脏再生中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CYP7A1 FXR Foxm1b 肝再生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梁科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2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8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2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予以"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予以"低位领"式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随...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8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2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予以"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予以"低位领"式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及切口外观满意度、颈肩部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复发率为3.57%(4/112),观察组复发率为2.70%(2/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外观满意度、颈肩部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低位领"式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效果相当,但"低位领"式淋巴结清扫术可有效减轻患者颈肩部疼痛,满足患者对颈部的美观要求,适用于对颈部外观要求较高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L”型切口 淋巴结清扫 “低位领”式切口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梁科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5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疗效。结果 120例(88.9%)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5例(11.1%)患者中转开腹(其中10例患者回盲部肿瘤>8 cm,...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疗效。结果 120例(88.9%)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5例(11.1%)患者中转开腹(其中10例患者回盲部肿瘤>8 cm,5例患者肿瘤侵犯十二指肠),无一例手术死亡病例。平均出血量为(112.28±4.46)ml,平均手术时间为(160.28±6.69)min。5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肺部感染,5例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随访6~36个月,其中10例患者出现双肺部转移,5例患者出现肝转移,5例患者出现腹腔内远处转移及Trocar穿刺处肿瘤种植。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必须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方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 腹腔镜手术 结肠肿瘤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梁科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7例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一期缝合组34例,T管引流组33例,给予两组患者气管...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7例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一期缝合组34例,T管引流组33例,给予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头高足低位,给予常规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1月拔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腹腔引流量、补液量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中,一期缝合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3/34),明显低于T管引流组的18.2%(6/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能有效胆汁引流,患者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补液量少、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能减少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术前不同引流方式减黄对梗阻性黄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功能和肝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袁晟光 梁科伟 +3 位作者 刘杰 廖维甲 覃理灵 何松青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8期42-45,I0004,共5页
目的了解术前不同引流方式减黄对梗阻性黄疸(OJ)SD大鼠部分肝切除术(PH)术后肝功能和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OJ不同引流方式减黄70%部分肝切除SD大鼠动物模型。并在术后0、1、2、4、12、24、48和72h收集大鼠血液及肝脏组织标本,测定血清... 目的了解术前不同引流方式减黄对梗阻性黄疸(OJ)SD大鼠部分肝切除术(PH)术后肝功能和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OJ不同引流方式减黄70%部分肝切除SD大鼠动物模型。并在术后0、1、2、4、12、24、48和72h收集大鼠血液及肝脏组织标本,测定血清TBIL、ALB、ALT、AST水平,计算残肝重量、肝再生率,免疫组化法观察肝脏组织PCN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结果 PH术后各时段内引流(ID)组和外引流(ED)组TBIL、ALT、AST水平较OJ组均偏低。各时段ID组ALB水平较OJ组、ED组偏高。72 h肝再生率ID组高于ED组,ED组高于OJ组。3组PCNA水平均于12 h明显升高,ID组于24 h达高峰,OJ组、ED组高峰延迟至48 h且峰值偏低。PH术后各组血清TNF-α水平均呈上升趋势,ID组于12 h达高峰,OJ组、ED组均于24 h达高峰,各时段OJ组、ED组血清TNF-α水平较ID组均偏高。结论内外引流术均可改善OJ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和肝功能,并改善OJ大鼠残肝再生能力,但内引流效果更明显,且内引流术可以有效降低血清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阻性 肝再生 胆管引流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罗金石 梁科伟 佟财宇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6期102-104,共3页
目的分析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肝内胆管结石患者58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肝切除组与胆道镜组,各29例。肝切除组予以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胆道镜... 目的分析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肝内胆管结石患者58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肝切除组与胆道镜组,各29例。肝切除组予以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胆道镜组予以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性指标(手术时长、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结石残留率、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3个月结石复发率。结果胆道镜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下床活动时间短于肝切除组,出血量少于肝切除组,结石残留率为3.45%(1/29),低于肝切除组的31.03%(9/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胆道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0%(2/29),低于肝切除组的27.59%(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胆道镜组复发率为3.45%(1/29),低于肝切除组的27.59%(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部分切除术比较,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可显著改善手术情况,明显降低术后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 肝部分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
下载PDF
完善社会治理方式的思考与探索
7
作者 梁科伟 《发展》 2015年第11期68-68,共1页
本文以社会治理模式为出发点,探索多元化的社会主体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通过改变政府管理的模式,调动社会成员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组织成长与参与从而实现治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治理模式 社会组织
下载PDF
东北地区花岗岩地质图(1∶1500000)编图及其说明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会军 钱程 +12 位作者 庞雪娇 赵春荆 李之彤 刘世伟 崔天日 孙巍 迟效国 葛文春 张彦龙 王利民 于宏斌 唐臣 梁科伟 《地质与资源》 CAS 2016年第6期505-519,共15页
在收集前人资料和最新区调及科研成果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厘定公开发表文献的花岗岩岩体同位素年龄数据1093个,硅酸盐数据772套,微量元素数据627套,稀土元素数据653套.依据这些数据及最新调查成果编制东北地区花岗岩地质图(1∶1 500 000)... 在收集前人资料和最新区调及科研成果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厘定公开发表文献的花岗岩岩体同位素年龄数据1093个,硅酸盐数据772套,微量元素数据627套,稀土元素数据653套.依据这些数据及最新调查成果编制东北地区花岗岩地质图(1∶1 500 000).该图突出了构造-花岗岩区划作用.此次研究将前中生代构造-花岗岩类划分为2个构造花岗岩域、2个构造花岗岩省和7个构造花岗岩区(带),将中新生代构造-花岗岩类划分为2个构造花岗岩域、3个构造花岗岩省和7个构造花岗岩区(带),使得花岗岩类的时空演化特征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花岗岩 编图 构造花岗岩 区划
下载PDF
大兴安岭诺敏地区二叠纪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梁科伟 李成禄 +1 位作者 张立东 徐国战 《地质与资源》 CAS 2012年第2期181-187,共7页
大兴安岭诺敏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兴蒙造山带的东段.该区发育大量的二叠纪花岗岩类岩石,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岩体具有高硅,略富铝,偏碱,低镁、钠,贫钙的特征.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Rb、Th、K... 大兴安岭诺敏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兴蒙造山带的东段.该区发育大量的二叠纪花岗岩类岩石,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岩体具有高硅,略富铝,偏碱,低镁、钠,贫钙的特征.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Rb、Th、K、Nd、Cs和亏损U、Nb、Sr、P、Ti等特点;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和明显的负Eu异常特征.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强.岩石总体上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应为S型花岗岩,可能为同源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作用所形成,源岩可能为变杂砂岩和变中性火山岩.根据R1-R2与Rb-(Yb+Nb)、Rb-(Yb+Ta)等微量元素判别图解,结合该区所处的构造环境推测,该区花岗岩应形成于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造山过程的后碰撞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敏地区 花岗岩 地球化学 地壳源区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原生晕在深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以黑河地区永新金矿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梁科伟 赵忠海 郭艳 《地质与资源》 CAS 2019年第6期512-518,共7页
原生晕法在长期大量的勘探实践中,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推测隐伏矿体,进行找矿预测的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永新金矿床的勘查基础上,通过采集永新金矿区内见矿效果最好的180号勘探线上的4个钻孔的岩石样品,开展了钻孔原生晕的分析.确定了该... 原生晕法在长期大量的勘探实践中,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推测隐伏矿体,进行找矿预测的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永新金矿床的勘查基础上,通过采集永新金矿区内见矿效果最好的180号勘探线上的4个钻孔的岩石样品,开展了钻孔原生晕的分析.确定了该矿床前缘晕元素组合为As-Sb-Hg,近矿晕元素组合为Au-Ag-Cu-Pb-Zn,尾矿元素组合为W-Mo-Bi-Co-Ni-Cd.与前人总结的金矿经典分带模型相比,前缘晕出现了尾晕元素,同时尾晕序列中也有前缘晕的元素出现,显示了"反分带"的特征,说明在矿体的头部和尾部均有盲矿存在,而依据矿体发育形态来看,矿体头部继续往南东的盲矿已被剥蚀,而矿体尾部往北西方向是下一步勘查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 相关性分析 因子分析 深部预测 永新金矿区 黑河地区 黑龙江
下载PDF
诺敏火山群钾质火山岩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科伟 赵忠海 +1 位作者 曲晖 孙梓耀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85-189,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诺敏火山群钾质火山岩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对该区钾质火山岩样品,做了硅酸盐、同位素与微量元素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诺敏火山群钾质火山岩主要岩性为橄榄玄武岩、白榴玄武岩、玄武质浮岩。钾质火山岩是由于... 为了进一步研究诺敏火山群钾质火山岩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对该区钾质火山岩样品,做了硅酸盐、同位素与微量元素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诺敏火山群钾质火山岩主要岩性为橄榄玄武岩、白榴玄武岩、玄武质浮岩。钾质火山岩是由于地幔物质上涌,底侵于陆壳的底部,造成下地壳少量物质与地幔物质发生混溶作用,以及钾质交代作用而形成的,是大陆板块内部裂谷期岩石圈伸展作用的产物。该套火山岩成因与许多重要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及斑岩型铜(金)矿床具有密切联系。该研究对恢复古构造环境,了解地幔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质火山岩 地球化学 诺敏
下载PDF
黑龙江省卫星—安全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7
12
作者 尹国良 梁科伟 +2 位作者 杨福深 温丹 汪岩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02-409,共8页
鹿鸣钼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卫星—安全地区,该地区水系沉积物发育。引入了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对鹿鸣钼矿床所在的卫星—安全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1)Mo形成大型矿床的可能性最大;Au也有成矿的可能,但... 鹿鸣钼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卫星—安全地区,该地区水系沉积物发育。引入了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对鹿鸣钼矿床所在的卫星—安全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1)Mo形成大型矿床的可能性最大;Au也有成矿的可能,但规模不会太大。(2)Mo与Sb、Cu、Pb、Zn、W属于同一因子,Mo经历了多期次成矿;Au与Ag及As属于同一因子。(3)通过对水系沉积物异常的研究,划分了4个成矿远景区,并新发现了钼矿体,印证了本区Mo的找矿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测量 找矿方向 钼矿床 卫星—安全地区
下载PDF
黑龙江省奥陶纪浊积岩及金矿床找矿远景 被引量:3
13
作者 浦全生 梁科伟 梁福来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3-179,共7页
以多宝山—罕达气地区为例阐述了黑龙江省奥陶纪浊积岩及特征,并与国外典型浊积岩金矿床对比。指出该区曾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之间的早古生代褶皱带,呼玛县兴隆地区和黑河市罕达气地区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弧间盆地或弧后盆地... 以多宝山—罕达气地区为例阐述了黑龙江省奥陶纪浊积岩及特征,并与国外典型浊积岩金矿床对比。指出该区曾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之间的早古生代褶皱带,呼玛县兴隆地区和黑河市罕达气地区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弧间盆地或弧后盆地,奥陶纪浊积岩十分发育,具有浊积岩型金矿床容矿岩石的典型特征;本文以省内浊积岩分布区金矿为实例,说明该地区将成为奥陶纪浊积岩金矿床的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奥陶纪 浊积岩 金矿床 找矿远景
下载PDF
MinESoft 探矿者软件技术方法及功能简介
14
作者 梁科伟 李成禄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12年第8期53-53,共1页
在地质矿产勘察工作中,涉及的大量问题是在三维空间中的,矿产勘探工作是通过勘探、坑探等工程获取近地表三维空间矿产的基本信息,目的是查明地下三维空间矿产的质量、规模和位置和形状。
关键词 功能简介 软件技术 地质矿产 探矿 三维空间 勘探工作 勘察工作 近地表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多宝山矿集区基底残块的发现及大地构造意义
15
作者 杨福深 李成禄 +3 位作者 李文龙 程招勋 梁科伟 吕长禄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0年第12期1212-1225,共14页
资料研究显示,黑龙江省多宝山矿集区中晚寒武世至早中三叠世处于古亚洲洋巨型开合旋回,期间发育北西向、北东向多次叠加复合造山岩系及活动陆缘铜钼金银有色–贵金属成矿组合。早前寒武纪以来同位素测年数据等证据显示,在上述显生宙复... 资料研究显示,黑龙江省多宝山矿集区中晚寒武世至早中三叠世处于古亚洲洋巨型开合旋回,期间发育北西向、北东向多次叠加复合造山岩系及活动陆缘铜钼金银有色–贵金属成矿组合。早前寒武纪以来同位素测年数据等证据显示,在上述显生宙复合造山带中,还存在着前寒武纪基底残块,可能指示前寒武纪更古老大洋的巨型开合过程。综合分析认为,多宝山矿集区基底残块的发现,对黑龙江省北西部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及前寒武纪成矿作用研究有重要的大地构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残块 大地构造意义 多宝山矿集区 黑龙江省
下载PDF
诺敏火山群幔源包体的地质特征
16
作者 梁福来 梁科伟 徐东海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07年第5期31-31,共1页
本区地幔岩包体属上地幔橄榄岩,由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铬尖晶石组成。岩石类型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包体呈致密块状,它与寄主岩石(玄武质浮岩)的接触处往往有暗化边出现,暗化边自外向内地幔岩铁质增加... 本区地幔岩包体属上地幔橄榄岩,由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铬尖晶石组成。岩石类型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包体呈致密块状,它与寄主岩石(玄武质浮岩)的接触处往往有暗化边出现,暗化边自外向内地幔岩铁质增加,二者之间界线平滑而清晰。岩石具(粗粒)原生粒状结构,是弱应变相岩石的特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源包体 地质特征 火山群 地幔岩包体 岩石类型 铬尖晶石 特征结构 地幔橄榄岩
下载PDF
不同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袁晟光 梁科伟 +3 位作者 刘杰 廖维甲 覃理灵 何松青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6-962,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梗阻性黄疸70%部分肝切除sD大鼠模型。随后将12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肝中、左叶切除;内引流组:于扩张胆管和十二指肠间置管引流;外... 目的探讨不同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梗阻性黄疸70%部分肝切除sD大鼠模型。随后将12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肝中、左叶切除;内引流组:于扩张胆管和十二指肠间置管引流;外引流组:于扩张胆管置管,导管另-端从腹腔引出。每组40只大鼠。内引流组和外引流组引流7d后行肝中、左叶切除,于术后0、1、2、4、12、24、48、72h收集3组大鼠血液及肝脏组织标本,测定肝再生率、有丝分裂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TNF.OL、IL-6水平,RT.PCR测定肝脏组织TNF—OLmRNA和IL-6mRNA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部分肝切除术后72h内引流组sD大鼠肝再生率为94.86%±12.72%,显著高于外引流组的62.39%±8.01%和对照组的45.77%±5.41%(F=33.62,P〈0.05)。3组大鼠肝脏组织有丝分裂指数和PCNA水平均于12h明显升高,内引流组有丝分裂指数和PCNA水平均于24h达到高峰,分别为24.47%±4.01%和88.1%±9.2%,对照组和外引流组于48h达到高峰,分别为15.80%±1.08%和58.3%±5.8%、18.40%±1.12%和70.2%±6.9%。内引流组有丝分裂指数和PCNA水平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外引流组(P〈0.05)。内引流组STAT3表达于术后4h达到高峰,为42.6%±3.6%,对照组和外引流组分别于术后12h达到高峰,分别为22.9%±2.0%和29.2%±3.7%。内引流组STAT3表达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外引流组(P〈0.05)。内引流组TNF—d和IL-6水平均于术后12h达到高峰,分别为(227±23)U/L和(256±32)U/L;对照组和外引流组TNF—d和IL-6水平均于术后24h达到高峰,分别为(309±41)U/L和(388±40)U/L、(287±30)U/L和(346±33)U/L,内引流组术后0、1、2、4、12、24、48、72hTNF-0l和IL-6水平显著低于相同时相点对照组和外引流组(P〈0.05)。对照组、内引流组和外引流组大鼠肝组织TNF-dmRNA表达均于术后4h达到高峰,分别为0.92±0.14、0.39±0.05、0.80±0.15,IL-6mRNA于术后12h达到高峰,分别为0.79±0.07、0.38±0.06、0.63±0.10,内引流组术后0、1、2、4、12、24、48、72hTNF—dmRNA和IL-6mRNA表达显著低于相同时相点对照组和外引流组(P〈0.05)。结论内、外引流均可改善梗阻性黄疸大鼠剩余肝脏的再生能力,但内引流效果更明显。内引流术可能通过降低TNF-α和IL-6水平,影响STAT3表达而改善梗阻性黄疸大鼠剩余肝脏的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肝再生 胆道引流 IL-6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原文传递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与不同引流方式下梗阻性黄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鲁育民 袁晟光 +3 位作者 梁科伟 孙彦浩 廖维甲 何松青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4-307,共4页
目的 探讨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与不同引流方式下梗阻性黄疸(OJ)大鼠部分肝切除术(PH)后肝再生差异的关系.方法 12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大鼠70%肝切除组(Control组)、梗阻性黄疸未引流切除组(OJ组)、梗阻性黄... 目的 探讨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与不同引流方式下梗阻性黄疸(OJ)大鼠部分肝切除术(PH)后肝再生差异的关系.方法 12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大鼠70%肝切除组(Control组)、梗阻性黄疸未引流切除组(OJ组)、梗阻性黄疸内引流切除组(ID组)、梗阻性黄疸外引流切除组(ED组).术后0、4、12、24、48、72 h等时间点检测大鼠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残肝组织FXR mRNA和蛋白表达、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 mRNA表达.结果 ED组PH后12~72 h各时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率为(19.52±1.87)%、(30.16 ±2.65)%、(46.44±2.66)%、(44.36±3.82)%,均明显低于ID组和Control组(P <0.05);ED组TBA含量各时点分别为(20.38 ±4.33)、(25.87±8.68)、(35.05±6.87)、(49.66±6.65)、(60.44±7.66)、(52.36±8.82) μmol/L,均低于Control组和ID组(P<0.05);CYP7A1 mRNA相对表达量ED组各时段分别为1.75±0.09、1.68±0.14、1.53±0.16、1.25±0.16、1.17±0.18、1.24±0.16,均高于Control组和ID组(P<0.05),ID组各时点FXR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2±0.18、1.80 ±0.12、1.89±0.12、2.56±0.09、2.39±0.20、2.02±0.24,均高于ED组(P<0.05),FXR蛋白表达与FXR mRNA基本一致;各项指标ID组与Control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外引流的梗阻性黄疸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较内引流明显抑制的原因与胆酸丢失有关,可能机制为低表达的FXR抑制了肝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7Α-羟化酶 胆汁酸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 肝再生
原文传递
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黏膜下脂肪瘤一例
19
作者 曹中良 梁科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14期77-78,共2页
患者 男,61岁,因“胸闷、憋气伴咳嗽、咳痰半个月余”于2013年6月3日入院,入院前半个月无明显诱因感胸闷、憋气、阵发性咳嗽伴少量白色浆液性痰,无寒热,无明显胸痛.既往有常年吸烟史,无家族性遗传疾病史.入院查体:身高170 cm,体质量91 ... 患者 男,61岁,因“胸闷、憋气伴咳嗽、咳痰半个月余”于2013年6月3日入院,入院前半个月无明显诱因感胸闷、憋气、阵发性咳嗽伴少量白色浆液性痰,无寒热,无明显胸痛.既往有常年吸烟史,无家族性遗传疾病史.入院查体:身高170 cm,体质量91 k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外形正常对称,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肺下缘移动度正常,触觉语颤正常对称,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湿啰音.行胸部CT示:右肺下叶支气管占位性病变(图1),下叶背段呈阻塞性肺炎改变.支气管镜检查示: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带蒂肿瘤,表面光滑(图2),取活检病理示支气管黏膜组织.诊断:右肺下叶支气管占位性病变,并于2013年6月8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见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管口带蒂肿瘤,肿瘤表面光滑、切面黄色、包膜完整(图3).术后病理示:支气管黏膜下脂肪瘤(图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肺下叶支气管 肺下叶背段 脂肪瘤 黏膜下 右肺下叶切除术 阵发性咳嗽 占位性病变 支气管镜检查
原文传递
浅谈我国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20
作者 梁科伟 《才智》 2013年第29期330-330,共1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更好的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个载体来实现,社会组织可以成为这样的载体,成为创新的突破口,满足社会管理创新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更好的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个载体来实现,社会组织可以成为这样的载体,成为创新的突破口,满足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会管理 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