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中下属组和声地位的提升——以《降E大调第十二号弦乐四重奏》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梁管保 《歌海》 2020年第1期70-73,共4页
选择在19世纪最具影响力且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为论述对象,并以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中作品风格开始转变的第一首作品127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为论述的主要对象。通过对这部作品所展现的调性关系以... 选择在19世纪最具影响力且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为论述对象,并以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中作品风格开始转变的第一首作品127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为论述的主要对象。通过对这部作品所展现的调性关系以及和弦使用上进行解析,研究《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在音乐发展过程中所运用的和声手法和特点,探究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作品和在此之后音乐创作的主要意识领域,及贝多芬在晚期音乐作品《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中的和声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晚期 下属组和声 提升
下载PDF
格里格《晨景》中的作曲技法特征
2
作者 梁管保 《黄河之声》 2019年第5期56-57,91,共3页
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不管是从创作技法还是听觉角度上,它们的风格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对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景》在配器、和声以及转调等多个方面上的作曲技法分析,来展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 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不管是从创作技法还是听觉角度上,它们的风格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对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景》在配器、和声以及转调等多个方面上的作曲技法分析,来展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从而表现出格里格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为今后实际作品的创作获得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 曲式 配器 和声
下载PDF
京族风格作品的和声内涵与创作手法研究——以作品《京岛的小路》和《北部湾的风》为例
3
作者 钟是问 段元博 +1 位作者 梁管保 郑钰 《艺术评鉴》 2019年第16期16-18,29,共4页
京族汉语民歌用汉语—粤方言和“白话山歌”曲调演唱,主要流传于中国南海北部湾地区。其曲调婉转缠绵,波音较多;京族民歌的结构主要以单段体和二段体为主,多段体相对较少。在当今时代的京族汉语民歌创作中,西洋作曲技术与民族旋法的结... 京族汉语民歌用汉语—粤方言和“白话山歌”曲调演唱,主要流传于中国南海北部湾地区。其曲调婉转缠绵,波音较多;京族民歌的结构主要以单段体和二段体为主,多段体相对较少。在当今时代的京族汉语民歌创作中,西洋作曲技术与民族旋法的结合在京族风格作品的创作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气质,本文主要以作曲家丁丕业先生创作的《京岛的小路》及作曲家丁铃女士创作的《北部湾的风》为例,分别从传统分析法和申克分析法两种角度,讨论其和声内涵与旋律旋法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岛的小路》 《北部湾的风》 和声内涵 旋律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