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梁羡方 赵新军 +1 位作者 谢绍洽 陈彩仙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60-564,共5页
目的观察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84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达比加群酯组和华法林组,分别予以抗凝治疗。随访观察1年,对比3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目的观察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84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达比加群酯组和华法林组,分别予以抗凝治疗。随访观察1年,对比3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栓塞、肺栓塞、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等终点事件,比较3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服药后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联合用药组TIA、脑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华法林组(P<0.05),但稍高于达比加群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达比加群酯组患者TIA、脑栓塞、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华法林组(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肝肾损害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栓塞的风险,但疗效并无优于达比加群酯单药治疗,且出血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达比加群酯 阿司匹林 疗效和安全性
下载PDF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对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状态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梁羡方 谢绍洽 +1 位作者 陈彩仙 赵新军 《血栓与止血学》 2015年第5期270-273,共4页
目的考察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对心房颤动(AF)患者抗栓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进入我院的患者100名,根据双盲随机化的原则,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对照组和华法林治疗组。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比较两者用药的... 目的考察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对心房颤动(AF)患者抗栓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进入我院的患者100名,根据双盲随机化的原则,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对照组和华法林治疗组。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比较两者用药的治疗效果;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bg、D-dimer及HCT水平,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凝血活性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6-keto-PGF1 a和TXB2的含量并计算比值,考察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对前列腺环素和血栓素平衡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考察AF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BNP的含量变化;通过测定血浆中CRP的水平及TNF-α和L-6的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炎症反应。结果经规范化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均得到较大改善。临床疗效判定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均具有良好的抗栓效果,华法林疗效优于阿司匹林。与治疗前相比,抗栓治疗后AF患者血浆中与凝血活性相关的Fbg、D-dimer及HCT水平明显下降(P〈0.05),前列腺环素和血栓素恢复平衡,与炎症相关的BNP、CRP水平及TNF-α和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均可用于AF患者的血栓防治,华法林的治疗效果优于阿司匹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华法林 血栓
下载PDF
观察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活性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梁羡方 赵新军 +1 位作者 谢绍洽 陈彩仙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8期218-220,共3页
目的 :观察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活性醛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心衰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加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 目的 :观察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活性醛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心衰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加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浆活性醛水平的变化。结果 :在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Z=-1.962,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较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血浆丙二醛(MAD)和4-羟基壬烯醛(4-HNE)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浆中醛类物质的水平降低得更明显,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可获得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此药可降低患者血浆中活性醛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心功能不全 活性醛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心梗大鼠远期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4
作者 梁羡方 赵新军 +1 位作者 谢绍洽 陈彩仙 《心脏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Carv)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室心肌重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30只大鼠左冠状动脉建立MI模型后,随机分为Carv组(n=15)及MI组(n=15)。再另设假手术(Sham)组(n=15)。Carv组给予Carv(日剂量2 mg/kg),分2次灌胃;S...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Carv)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室心肌重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30只大鼠左冠状动脉建立MI模型后,随机分为Carv组(n=15)及MI组(n=15)。再另设假手术(Sham)组(n=15)。Carv组给予Carv(日剂量2 mg/kg),分2次灌胃;Sham组及MI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24周后,观察心室重构和左室非梗死区心肌内4-羟基壬烯醛(4-HNE)和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表达。结果:24周后,超声显示,与Sham组比较,MI组大鼠心功能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增大,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心脏射血分数(EF)明显降低(P<0.05,P<0.01)。MI组大鼠左室非梗死区心肌内4-HNE和MDA的含量明显增加,表达明显增强(P<0.05,P<0.01)。Carv组大鼠左室非梗死区心肌组内4-HNE和MDA的含量比MI组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MI 6月后,心肌内4-HNE、MDA的活性仍然较高,氧化应激反应仍持续,Carv可以促进活性醛的代谢,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心肌梗死 远期心室重构 大鼠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Cx37调节的研究
5
作者 梁羡方 赵新军 +1 位作者 谢绍洽 陈彩仙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2期1-3,6,共4页
目的:考察卡维地洛对动脉硬化大鼠主动脉内皮组织Cx37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动脉硬化疾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技术测定正常组、动脉硬化组、卡维地洛干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缝隙连接蛋白Cx37 mRNA的表... 目的:考察卡维地洛对动脉硬化大鼠主动脉内皮组织Cx37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动脉硬化疾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技术测定正常组、动脉硬化组、卡维地洛干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缝隙连接蛋白Cx37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实验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组织Cx3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动脉硬化组大鼠主动脉内皮Cx37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维地洛干预后,随着剂量的增加,大鼠主动脉内皮组织Cx37表达上调,20mg/kg剂量组和30mg/kg剂量组与动脉硬化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动脉硬化疾病可能与Cx37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动脉硬化 缝隙连接蛋白37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ey、NSE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达明 梁羡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5期1846-1848,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与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120例ACI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Hcy和NSE水平测定.结果 ACI患者治疗后血...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与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120例ACI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Hcy和NSE水平测定.结果 ACI患者治疗后血清Hcy(5.6±1.5)μ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8.8±3.2)μmol/L及对照组的(7.5±1.5)μ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ACI患者治疗后血清NSE(7.04±2.1)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1.06±4.6)μ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检测ACI患者血清Hcy和NSE水平对判断病情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冠心病诊断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莫超云 严子泳 梁羡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1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医院冠心病患者7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另回顾性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人员70例作为健康组,运用尿酸检测试剂盒(比色法)Uric Acid ver.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医院冠心病患者7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另回顾性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人员70例作为健康组,运用尿酸检测试剂盒(比色法)Uric Acid ver.2(UA2)(规格:1000测试,批号:39142101)检测尿酸水平,运用总胆红素检测试剂盒(重氮法)Bilirubin Total(规格:600测试,批号:36135401)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然后统计分析两组人员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冠心病组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清直接、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冠心病组患者70例中,轻度狭窄23例,中度狭窄18例,重度狭窄17例,极重度狭窄12例,分别占32.9%、25.7%、24.3%、17.1%,其血清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尿酸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的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 尿酸 重氮法 比色法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在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长期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梅圆圆 梁羡方 梁健平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0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究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在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NVAF)患者长期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与治疗B组,每... 目的 探究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在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NVAF)患者长期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与治疗B组,每组50例。治疗A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治疗B组采用达比加群酯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治疗期间有效性终点与安全性终点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转氨酶、三酰甘油、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A组发生栓塞事件1例(2.00%),治疗B组发生栓塞事件2例(4.00%),两组有效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A组发生出血事件7例(14.00%),治疗B组发生出血事件6例(12.00%),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在高龄NVAF长期抗凝治疗中有效性与安全性相当,对肝肾功能影响无明显差异,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达比加群酯 高龄 非瓣膜病性房颤 抗凝治疗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危险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谢绍洽 梁羡方 谢创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7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根据测得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抵抗(CR)组54例及氯吡格雷敏感(CS)组68例,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糖代...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根据测得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抵抗(CR)组54例及氯吡格雷敏感(CS)组68例,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糖代谢、脂代谢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情况。并通过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确定分析此类患者C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吸烟史及高脂血症等指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空腹血糖(FBG)显著比CS组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显著低于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均是CR发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CR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是CR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氯吡格格抵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发梗死风险评估与防治
10
作者 陈英全 郑创建 +1 位作者 梁羡方 谢绍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6期749-752,共4页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再发梗死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坚持随访的NSTEMI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3例。干预组给予全面健康指导并每月随访;对照组给予普通出院宣教且每3个月随访1次。两组...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再发梗死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坚持随访的NSTEMI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3例。干预组给予全面健康指导并每月随访;对照组给予普通出院宣教且每3个月随访1次。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患者是否再度发生心肌梗死,并分析与再梗死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内,干预组仅4例再发梗死,而对照组有11例再发梗死,两组再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经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发现,“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随访次数〈1次/2月、活动过少”是NSTEMI再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且模型分类判对率超过87%)。结论对NSTEMI患者进行周全的宣教并密切随访,注意控制血脂、血糖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条件下适量运动,是预防NSTEMI患者再梗死的一个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健康宣教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英全 郑创建 +1 位作者 梁羡方 谢绍洽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冠心病AR患者为观察组(AR组),冠心病阿司匹林敏感(AS)患者(AS组)及健康对照组各112例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reg及其细胞因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冠心病AR患者为观察组(AR组),冠心病阿司匹林敏感(AS)患者(AS组)及健康对照组各112例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reg及其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百分含量;使用花生四烯酸(AA)及二磷酸腺苷(ADP)作为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R)。将冠心病AR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及复方丹参滴丸两组分别进行干预,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AR组及AS组Treg、TGF-β1及IL-10均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AR组明显低于AS组(P<0.05)。AR及AS组AA-PAR及FDP-PAR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氯吡格雷组Treg、TGF-β1及IL-10均显著高于复方丹参滴丸组(P<0.05),且AA-PAR及FDP-PAR显著低于复方丹参滴丸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reg、TGF-β1及IL-10均与AA-PAR及FDP-PAR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冠心病AR患者Treg、TGF-β1及IL-10均明显降低,其与PAR呈负相关性,提示Treg可能是AR患者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阿司匹林抵抗 调节性T细胞 血小板抑制率
原文传递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英全 郑创建 +1 位作者 梁羡方 谢绍洽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探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再发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选取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NSTEMI患者196例,出院后均随访1年。结合专业知识,初步筛选NSTEMI患者再发心肌梗死的相关因... 目的探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再发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选取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NSTEMI患者196例,出院后均随访1年。结合专业知识,初步筛选NSTEMI患者再发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并比较再发心肌梗死患者和未再发心肌梗死患者上述因素间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NSTEMI患者再发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 196例患者随访期间失访36例,死亡7例,再发心肌梗死33例,未再发心肌梗死120例;再发心肌梗死患者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随访频率≤6次/年者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再发心肌梗死患者(P<0.05);再发心肌梗死和未再发心肌梗死患者男性、合并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合并高尿酸血症者所占比例及吸烟率、饮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OR=4.01,95%CI(1.70,9.12)〕、合并高脂血症〔OR=14.15,95%CI(2.29,98.36)〕、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21.12,95%CI(3.42,130.32)〕是NSTEMI患者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随访频率〔OR=0.24,95%CI(0.08,0.73)〕是NSTEMI患者再发心肌梗死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NSTEMI患者易再发心肌梗死,随访频率增高可降低NSTEMI患者心肌梗死再发率,因此,临床上应加强对NSTEMI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控制,并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再发作 影响因素分析 预防策略
下载PDF
广东省阳江市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绍洽 梁羡方 欧家满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8期82-84,共3页
目的调查广东省阳江市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现状。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于2013年12月—2015年9月抽取广东省阳江市30岁以上的健康体检者981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采集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所有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 目的调查广东省阳江市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现状。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于2013年12月—2015年9月抽取广东省阳江市30岁以上的健康体检者981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采集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所有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分析MS患病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981份,回收有效问卷966份,有效率为98.5%。966例健康体检人群中185例诊断为MS,MS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MS患病率为21.6%(100/464),女性MS患病率为16.9%(85/502),男性与女性MS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男性MS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而中年组、老年组男性与女性MS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66例健康体检者中检出腹型肥胖330例(34.2%),血糖升高160例(16.6%),血压(BP)升高475例(49.2%),高水平三酰甘油(TG)290例(30.0%),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5例(12.9%)。不同性别健康体检者腹型肥胖、高水平TG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健康体检者血糖升高、BP升高、低水平HDL-C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健康体检者0项MS指标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健康体检者1项MS指标异常、2项MS指标异常、3项MS指标异常、4项MS指标异常和5项MS指标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阳江市健康体检者MS患病率较高,且不同性别、年龄健康体检者MS表现不同,需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 阳江市 数据收集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