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化护理与传统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梁肖鸾 郑小飞 +3 位作者 陈丽梅 林旖欣 宋志刚 梁太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等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等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睡眠质量、围术期血压、切口愈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住院期间,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术前有效睡眠率、切口愈合率分别为90%、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7.5%、5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率增加率、术前血压增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22.5%以及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5%、47.5%以及2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保证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满意度 手术室
下载PDF
空间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梁肖鸾 郑小飞 陈丽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9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空间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25名妇科手术室护士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配合管理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进行空间管理能力培训的25名妇科手术室护士为观察组,采用空间管理方法进行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空间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25名妇科手术室护士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配合管理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进行空间管理能力培训的25名妇科手术室护士为观察组,采用空间管理方法进行手术配合。比较两组手术配合满意度、空间管理能力评分和术前准备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配合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间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前准备时间为(24.73±3.1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30±2.7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间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手术配合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管理 手术室护士 妇科腹腔镜手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梁肖鸾 郑小飞 +3 位作者 陈丽梅 林旖欣 宋志刚 梁太汉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2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用罗哌卡因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40例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麻醉方式研究组给予0.75%罗哌卡因,对照组给予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切...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用罗哌卡因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40例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麻醉方式研究组给予0.75%罗哌卡因,对照组给予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切皮以及术中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产妇切皮时和术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剖宫产 分娩镇痛 效果观察
下载PDF
信心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择期手术配合度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梁肖鸾 郑小飞 +3 位作者 陈丽梅 林旖欣 宋志刚 梁太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7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信心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择期子宫肌瘤患者手术配合度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诊治的80例择期子宫肌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 目的:探讨信心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择期子宫肌瘤患者手术配合度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诊治的80例择期子宫肌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信心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35例良好,3例尚可,手术配合度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P<0.05);观察组38例满意,满意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65%(P<0.05);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血糖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身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择期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加强信心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手术配合度,降低术前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心护理 常规护理 子宫肌瘤
下载PDF
手术室保温护理对剖宫产术中低体温、术后寒战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小飞 梁肖鸾 陈秋月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2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究手术室保温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7月开展剖宫产产妇3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5例与观察组1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手术室保温... 目的探究手术室保温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7月开展剖宫产产妇3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5例与观察组1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手术室保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入手术室时、手术10 min、术毕体温,记录术中低体温、术后寒战发生人数,评价寒战严重程度,术后次日采用问卷调查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10 min体温、术毕室温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6.62±0.39)℃对(35.91±0.43)℃、(36.27±0.38)℃对(35.6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9%对9.68%),术后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23%对46.45%),寒战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3.55%对7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保温护理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可降低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寒战发生率,提升产妇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保温 护理 剖宫产 低体温 寒战 满意度
下载PDF
整体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丽梅 艾红云 +2 位作者 林玉婷 梁肖鸾 罗建刚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247-249,253,共4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阳江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7月~2020年8月的12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与观察组(n=61)。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阳江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7月~2020年8月的12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与观察组(n=61)。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阴道试产成功率、总产程、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并发症,调查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阴道试产成功率(86.89%)高于对照组(6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8.36%(60/61)高于对照组的83.61%(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中应用可提升阴道试产成功率,缩短总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瘢痕子宫 妊娠 阴道试产 成功率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丽梅 梁肖鸾 +2 位作者 郑小飞 陈秋月 宋志刚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8期1251-1252,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方法:以某院手术室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舒适...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方法:以某院手术室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睡眠质量、围术期血压、切口愈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1)经舒适护理后,观察组术前有效睡眠率、切口愈合率分别为92.5%、8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率增加率、术前血压增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15%以及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期间,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开展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度与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舒适护理 满意度
下载PDF
优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梁肖鸾 陈丽梅 郑小飞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547-1549,共3页
目的 探讨优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 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对该院所有手术室进行优化流程管理,记录这期间内的手术量以及评估医护人员和患者对管理的满意度,将其结果与优化流程管理干预前1年时间内的手术量相比,并回... 目的 探讨优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 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对该院所有手术室进行优化流程管理,记录这期间内的手术量以及评估医护人员和患者对管理的满意度,将其结果与优化流程管理干预前1年时间内的手术量相比,并回顾性分析医护人员和患者对管理的满意度,比较优化流程管理前后手术室的工作效率.结果 优化流程管理干预后1年时间内的手术量显著多于优化流程管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流程管理干预后部分患者和医护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优化流程管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流程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与常规管理相比,在未增加手术室人力物力资源的情况下,手术量有很大提高,管理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流程 管理 手术室 工作效率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