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 被引量:3
1
作者 梁荔燕 李传圣 +1 位作者 初静 张振宇 《天津护理》 2021年第3期312-314,共3页
总结5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经验。首先选择功能锻炼的时机,将肢体功能锻炼分为三个时期进行,通过循序渐进的运动方式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主要功能锻炼方法为早期踝泵运动、床上脚踏车活动患者肢体、应用针灸疗法及中... 总结5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经验。首先选择功能锻炼的时机,将肢体功能锻炼分为三个时期进行,通过循序渐进的运动方式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主要功能锻炼方法为早期踝泵运动、床上脚踏车活动患者肢体、应用针灸疗法及中频脉冲电治疗和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通过肢体功能锻炼5例患者均在出院时肌力正常,肢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功能锻炼 护理
下载PDF
第三次腹腔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梁荔燕 李传圣 +2 位作者 初静 张振宇 刘凌云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12期160-162,共3页
同种异体肾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的首选治疗方法[1]。但我国移植肾脏10年存活率为40%左右,患者肾移植功能丧失后将再度恢复透析,等待寻求再次肾移植,再次肾移植移植肾脏存活率要低于首次肾移植[2-3]。本次为第3次肾移植,第3次肾移植... 同种异体肾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的首选治疗方法[1]。但我国移植肾脏10年存活率为40%左右,患者肾移植功能丧失后将再度恢复透析,等待寻求再次肾移植,再次肾移植移植肾脏存活率要低于首次肾移植[2-3]。本次为第3次肾移植,第3次肾移植需经历双侧髂窝2次植肾,手术风险大[4]。且随着移植次数的增加,前两次的肾移植有可能使致敏受体产生高抗体,患者发生感染、排异反应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长[5],其存活率总体上也要低于初次移植。第3次移植肾脏位置选择放在腹腔,将移植肾动静脉再次吻合于右髂总动静脉上,经过多次移植腹腔存在黏连及瘢痕,无论在手术要求上还是在围术期处理上都存在更多困难,易产生术后并发症[6]。本例患者为第3次移植肾术,第1次移植肾脏有2个移植肾在右下腹部形成良性占位,并在手术将右下腹肠管推向上腹部,改变了肠管在腹腔中布局,使患者产生腹胀等并发症。随移植次数的增多,手术及治疗难度提高,对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是严重考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再次移植 护理
下载PDF
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颖 常丽丽 +1 位作者 孟德平 梁荔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情况及高危因素,为制定腰背痛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4年通过对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8名曾发生腰背痛护士进行质性研究直观的对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 目的:探讨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情况及高危因素,为制定腰背痛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4年通过对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8名曾发生腰背痛护士进行质性研究直观的对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ICU护士在岗前培训、工作中防护及休息时锻炼3个方面需要进行改善,才有可能减轻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结论:通过加强培训、适度心理疏导、完善医疗设备等措施改善ICU护士的腰背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士 职业性腰背痛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初红霞 陶志刚 梁荔燕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检测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氏因子(VEGF)和G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VEGF在HF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HF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将慢性HF患者按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为Ⅱ组... 目的检测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氏因子(VEGF)和G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VEGF在HF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HF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将慢性HF患者按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为Ⅱ组(37例),心功能Ⅲ~Ⅳ级为Ⅲ组(32例),急性HF患者为Ⅳ组(31例)。测定VEGF及CRP水平,比较各组间VEGF、CRP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Ⅰ组,n=35)比较,同时分析VEGF和CRP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原发性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及稳定型心绞痛对HF患者VEGF水平的影响。结果(1)Ⅱ~Ⅳ组的VEGF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Ⅰ组(P均〈0.05)。(2)Ⅳ组VEGF水平显著高于Ⅲ组和Ⅱ组(P均〈0.05);Ⅱ组和Ⅲ组VEGF水平无显著差异(P2〉0.05);Ⅲ组CRP水平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组和Ⅲ组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2〉0.05)。(3)HF患者血清VEGF与CRP无相关性(r=0.1786,P〉0.05)。(4)原发性高血压HF组和血压正常HF组VEGF无显著差异(P〉0.05)。高胆固醇HF组和胆固醇正常HF组比较、糖尿病HF组和非糖尿病HF组比较、稳定型心绞痛HF组和不合并心绞痛HF组比较VEGF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HF患者VEGF及CRP水平显著升高。急性HF组高于慢性HF组,VEGF及CRP水平均随着HF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原发性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及稳定型心绞痛对HF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1M3S管理模式在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控制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初静 韩萌萌 +1 位作者 梁荔燕 朱永健 《全科护理》 2023年第32期4572-4575,共4页
目的:分析1M3S管理模式在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将2020年1月-6月的10428份动脉血气标本设为对照组,2020年7月-12月的12016份动脉血气标本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采血流程及质量管理模... 目的:分析1M3S管理模式在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将2020年1月-6月的10428份动脉血气标本设为对照组,2020年7月-12月的12016份动脉血气标本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采血流程及质量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1M3S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动脉血气标本回退率为2.47%(297/120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3%(650/1042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标本未扫描率为0.21%(25/120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67%(70/1042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检验前周转时间(TAT)中位数为18.0 min,短于对照组的20.5 min(P<0.001)。结论:1M3S管理模式在住院病人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助于降低标本回退率、未扫描率,缩短检验前T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3S 动脉血气分析 住院病人 周转时间
下载PDF
1例B型主动脉弓中断围手术期护理
6
作者 曲雪芹 崔樱 梁荔燕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7年第11期109-110,共2页
主动脉的两个节段之间完全失去解剖学上的连续性或者仅由残存纤维束相连均称为主动脉弓中断,是一组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临床上根据中断位于主动脉峡部、左锁骨下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间,还是位于左颈总动脉与无名动脉之间,将主动脉... 主动脉的两个节段之间完全失去解剖学上的连续性或者仅由残存纤维束相连均称为主动脉弓中断,是一组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临床上根据中断位于主动脉峡部、左锁骨下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间,还是位于左颈总动脉与无名动脉之间,将主动脉弓中断分为A、B、C3型。主动脉弓中断病人预后很差,约75%在生后1个月内死亡。90%在1岁内死亡。2005年9月19日,本院为1例主动脉弓中断的病人进行手术,术后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 中断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一线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6
7
作者 李传圣 米元元 +4 位作者 初静 朱丽群 张振宇 梁荔燕 刘凌云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7期615-618,共4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一线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状,为改善新型冠状病毒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2020年2月8-11日武汉市及外来援助护理人员中205名一线护理人员,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筛查量表进行问卷调...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一线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状,为改善新型冠状病毒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2020年2月8-11日武汉市及外来援助护理人员中205名一线护理人员,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筛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一线护理人员的PTSD水平是(40.85±15.81)分;其中,工作时长、外来援助和学历水平是PTSD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一线护理人员的PTSD发生率远高于常人,应对护理人员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早期的干预措施,以期减少PTS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 护士 应激障碍 创伤后 调查分析
下载PDF
1例热艾蒿水熏蒸致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传圣 初静 +2 位作者 梁荔燕 张振宇 王祖麟 《中国临床护理》 2020年第1期86-87,共2页
总结1例热艾蒿水熏蒸致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护理着重防止炎症扩散,术后护理重点在于创面的修复及健康宣教。通过治疗和护理,该患者愈合,未发生并发症。
关键词 坏死性筋膜炎 肛周脓肿 皮肤护理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导尿术减少膀胱出血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牟亚倩 初静 梁荔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22期2085-2087,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引导下行导尿术对于减少留置尿管过程中膀胱出血症状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10月在我科接受治疗且因病情需留置尿管的1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导尿术下由超声医师协助利用超声引导,评估膀胱内尿量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引导下行导尿术对于减少留置尿管过程中膀胱出血症状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10月在我科接受治疗且因病情需留置尿管的1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导尿术下由超声医师协助利用超声引导,评估膀胱内尿量并进行导尿。结果超声可显现膀胱内尿量并根据显影判断尿道走形;通过超声对导尿管前端的回声可判断导尿管前端到达位置;超声显影下可见膀胱内扩张水囊,从而判断导尿管与膀胱内壁的位置。结论在超声医师协助下,超声引导行导尿术为可视操作,能有效减少留置尿管气囊嵌顿,或摩擦致膀胱壁损伤出血,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超声引导 导尿术 膀胱出血 导尿管 护理
下载PDF
ICU医护人员对生前预嘱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祖麟 梁荔燕 初静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第12期33-36,共4页
目的调查ICU医护人员对于生前预嘱的态度及影响因素,为后续生前预嘱在ICU医护人员中的率先推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选取523名ICU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生前预嘱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89人(93.5%)能接受生前... 目的调查ICU医护人员对于生前预嘱的态度及影响因素,为后续生前预嘱在ICU医护人员中的率先推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选取523名ICU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生前预嘱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89人(93.5%)能接受生前预嘱;473人(90.4%)想知道自己真实的诊断,包括不好的诊断;488人(93.3%)愿意预先做出医疗选择;50%以上的ICU医护人员在濒死状态、昏迷且不能恢复清醒状态、永久而严重的脑损害状态、肿瘤终末期时拒绝生命支持,其中,处于永久而严重的脑损害状态的拒绝率最高,达72.3%。ICU医护人员的学历、婚姻状况及工作单位级别是影响其在不同情况下对生命支持态度的因素。结论ICU医护人员对于生前预嘱的态度更为积极,且学历、婚姻状况及工作单位级别与生前预嘱态度相关,可以考虑在ICU医护人员中率先推广生前预嘱,促进其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开展尊严死亡教育,以期提高患者终末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医护人员 生前预嘱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初静 王颖 梁荔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29期4229-4232,共4页
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皮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1—8月采用传统失禁皮肤处理方法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4年8月-2015年8月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失禁皮肤的57例患者为观察组,评估两组方法失禁相关性... 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皮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1—8月采用传统失禁皮肤处理方法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4年8月-2015年8月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失禁皮肤的57例患者为观察组,评估两组方法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发生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362,P=0.039),且发生时间延长由1~4d延长至5~13d。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能够有效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并延长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时间,为预防及治疗失禁赢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禁相关性皮炎 酸性氧化电位水 皮肤护理
原文传递
1例剖宫产术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继发脾破裂的护理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传圣 米元元 +4 位作者 张振宇 刘凌云 周芹 梁荔燕 初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65-1168,共4页
总结1例剖宫产术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继发脾破裂的护理经验。包括脾破裂后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密切监测血压、腹内压变化;减少输血时的溶血反应并做好栓塞的观察与预防;血浆置换的管理;依库丽单抗注射液的应用,避免不良反应的... 总结1例剖宫产术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继发脾破裂的护理经验。包括脾破裂后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密切监测血压、腹内压变化;减少输血时的溶血反应并做好栓塞的观察与预防;血浆置换的管理;依库丽单抗注射液的应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保护性隔离,降低感染风险;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患者于入院后16 d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溶血性贫血 脾破裂 产科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