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媒体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1
作者 梁观明 《广西教育》 2014年第9期113-113,120,共2页
多媒体有着全新的技术和内涵,它集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事物与素材,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课堂教学真正的活起来,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新技术 多媒体 应用
下载PDF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有关物质的合成研究
2
作者 钟仁清 欧阳汝霖 +4 位作者 梁佳 陈宣坤 梁观明 王丹 魏勇翔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9-10,46,共3页
目的:为了控制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的质量标准,根据现行的合成工艺,设计并合成4个有关物质。方法:腺嘌呤(TAF-SM6)和(R)-环氧丙烷发生N烷基化反应得到有关物质A,6-氯嘌呤先和(R)-1-氨基-2-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1,B... 目的:为了控制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的质量标准,根据现行的合成工艺,设计并合成4个有关物质。方法:腺嘌呤(TAF-SM6)和(R)-环氧丙烷发生N烷基化反应得到有关物质A,6-氯嘌呤先和(R)-1-氨基-2-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1,B1再和R-(+)-碳酸丙烯酯(TAF-SM7)发生N烷基化反应得到有关物质B,(R)-9-(2-膦酸甲氧基丙基)腺嘌呤一水合物(TAF-SM1)先和二氯亚砜双氯代得到C1,C1再和苯酚发生双取代反应得到有关物质C,有关物质D则由C1和L-丙氨酸异丙酯盐酸盐(TAF-SM4)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结果:设计并合成了上述4个有关物质,并通过MS和1H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纯度经HPLC检测均在95%以上。结论:本研究合成的4个有关物质,可以作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质量控制的杂质对照品,为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有关物质 杂质对照品 合成 腺嘌呤
下载PDF
对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对人肝癌细胞HepG2脂肪累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黎敏 许军 +5 位作者 刘燕华 王增涛 梁观明 方加龙 胡越 徐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063-3065,共3页
目的:研究对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AZ)对人肝癌细胞Hep G2脂肪累积的干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 G2细胞,用油酸诱导复制脂肪累积模型,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辛伐他汀100μg/ml)组和15.63、31.25、62.5、125、250、50... 目的:研究对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AZ)对人肝癌细胞Hep G2脂肪累积的干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 G2细胞,用油酸诱导复制脂肪累积模型,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辛伐他汀100μg/ml)组和15.63、31.25、62.5、125、250、500、1 000μg/ml AZ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按试剂盒操作检测各组细胞中甘油三酯(TG)含量,计算TG清除率;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内脂滴形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15.63~125μg/ml AZ组细胞的存活率差异无明显变化,250~1 000μg/ml AZ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TG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62.5、125μg/ml AZ组细胞中TG含量降低,TG清除率依次为(28.58±0.15)%、(14.51±0.09)%、(29.72±0.16)%,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出现大量脂滴,AZ组随给药浓度的增加,脂滴逐渐变少、变小。结论:AZ对Hep G2细胞脂肪累积具有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 人肝癌细胞Hep G2 脂肪累积 油酸
原文传递
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衍生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观明 许军 +3 位作者 谢燕飞 黄黎敏 刘燕华 唐祯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41期3863-3865,共3页
目的:研究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AZ)衍生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另80只大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随机均分为模型组、AZ(83 mg/kg)组、AZ甲醇酯(86.3 mg/kg)组、AZ乙醇酯(89.3 ... 目的:研究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AZ)衍生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另80只大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随机均分为模型组、AZ(83 mg/kg)组、AZ甲醇酯(86.3 mg/kg)组、AZ乙醇酯(89.3 mg/kg)组、AZ苯酚酯(99.5 mg/kg)组、AZ对氯苯酚酯(106.8 mg/kg)组、AZ对甲基苯酚酯(102.5 mg/kg)组和阳性对照(非诺贝特100 mg/kg)组。除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生理氯化钠溶液外其余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2周,每周称体质量2次。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静脉取血,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高脂血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MD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HDL-C、SOD、CAT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AZ组及其衍生物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SOD、CAT水平明显升高(P<0.01),HDL-C水平仅阳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AZ及其衍生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有一定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 高脂血症 大鼠 降血脂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