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RETN、Beclin-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严国康 肖永深 +1 位作者 黃金时 梁逸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4-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血清抵抗素(RETN)、Beclin-1的表达特点,分析其与GA临床特征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GA患者(GA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研究。GA患者治疗前后(对...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血清抵抗素(RETN)、Beclin-1的表达特点,分析其与GA临床特征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GA患者(GA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研究。GA患者治疗前后(对照组体检当日)检测血清RETN、Beclin-1的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和疗效GA患者血清RETN、Beclin-1表达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GA患者血清RETN、Beclin-1表达与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RETN、Beclin-1对GA的诊断价值。结果GA组血清RETN水平高于对照组,Beclin-1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病程≥5年、受累关节≥5个、年发作频率≥3次GA患者血清RETN水平高于慢性期和间歇期、病程<5年、受累关节<5个、年发作频率<3次GA患者(P<0.05),Beclin-1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慢性期和间歇期、病程<5年、受累关节<5个、年发作频率<3次GA患者(P<0.05)。GA患者血清UA水平与RETN水平呈正相关(r=0.674,P<0.05),与Beclin-1相对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68,P<0.05)。有效组治疗后血清RETN水平低于无效组,Beclin-1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无效组(P<0.05)。联合RETN、Beclin-1诊断GA的曲线下面积为0.921,高于单独诊断(Z=3.752、3.154,P<0.05)。结论GA患者血清RETN水平增高,Beclin-1相对表达水平降低,且与UA水平增高、GA急性期、病程延长、受累关节数量和年发作频率增加及治疗无效有关。RETN、Beclin-1可作为GA诊断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抵抗素 BECLIN-1 尿酸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涂昌 陈杰民 +4 位作者 李淑芬 梁逸仙 兰军 陈本发 潘伟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4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5例为实...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5例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无冠状动脉狭窄患者30例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及CD133双阳性细胞EPCs的数量,并且检测每位患者hs—CRP水平。于住院后次日行冠状动脉造影,使用Gensini评分系统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统计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外周血EPCs数量及hs—CRP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EPCs分别为(30.95±5.50)、(58.66±4.45)个/10万.而实验组与对照组hs—CRP分别为(40.25±9.80)、(3.45±1.68)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内EPCs数量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的增加亦随之升高(P〈0.05)。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的程度与EPCs数量呈正相关(r=0.593,P〈0.01),而hs—CRP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114,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而hs—CRP则明显增加,但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外周血EPCs数量增多,hs—CRP则没有明显改变,EPCs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而hs—CRP反映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活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内皮祖细胞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涂昌 兰军 +6 位作者 梁逸仙 陈本发 陈杰民 程飞 夏文豪 潘伟彪 陶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对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治疗分为支架置入组32例和单纯药物组28例,均在入院时、术后1周及6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对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治疗分为支架置入组32例和单纯药物组28例,均在入院时、术后1周及6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D34/KDR单个核细胞水平;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2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荆豆凝集素Ⅰ和DiI标记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双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分别观察其集落形成、增殖及迁移能力。结果与术前比较,支架置入组术后1周及6个月EPC数量、双阳性细胞数量、迁移及增殖能力明显增高(P<0.05);与单纯药物组比较,支架置入组术后1周及6个月EPC数量、双阳性细胞数量、迁移及增殖能力明显增高(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EPC数量及功能均增加,从而有助于改善动脉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药物洗脱支架 内皮细胞 流式细胞术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下载PDF
试论寒证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钟秋生 梁逸仙 +1 位作者 陆向然 邱信葵 《吉林中医药》 2012年第11期1108-1109,共2页
寒证包括表寒、里寒、虚寒和实寒等。表寒留于肌表,留著关节而致痹病;里寒之邪直中脏腑,伤肾入骨,致骨重不举,瘦削疼痛,久而关节肢体变形,成为痹难愈之疾;虚寒则阳气推动无力和气化、温煦功能不足而出现关节疼痛;实寒客于体内,阻遏阳气... 寒证包括表寒、里寒、虚寒和实寒等。表寒留于肌表,留著关节而致痹病;里寒之邪直中脏腑,伤肾入骨,致骨重不举,瘦削疼痛,久而关节肢体变形,成为痹难愈之疾;虚寒则阳气推动无力和气化、温煦功能不足而出现关节疼痛;实寒客于体内,阻遏阳气,阴寒凝泣,不通则痛而致痹病。治疗痹病之古今常用方剂均使用祛寒或温热之品。寒证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密切,是其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临床处方用药应考虑祛寒或温阳之品,从而达到有效治疗并预防其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证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痹阻 解表散寒 温里祛寒 温阳散寒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杰民 涂昌 +3 位作者 梁逸仙 兰军 陈本发 刘映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3例作为患者组,同期无冠状动脉病变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即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个核细胞中C... 目的:探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3例作为患者组,同期无冠状动脉病变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即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个核细胞中CD34及CD133双阳性细胞(EPCs)的数量。然后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外周血EPCs数量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严重的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明显高于狭窄程度较低的患者(P<0.05);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EPCs数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明显降低,冠脉狭窄可导致外周血EPCs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病理生理学 @内皮祖细胞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诊断中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检验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严国康 莫伟平 +1 位作者 莫淑婷 梁逸仙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5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检验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64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然后选取同期进行体检人员64...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检验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64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然后选取同期进行体检人员64例作为健康组。并观察分析三组患者血清NSE以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同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和健康组比较,研究组血清NSE、ProGRP水平均相对较高(P<0.05);与单一检测比较,血清ProGRP联合NSE测定的准确性以及敏感性均相对较高(P<0.05),但特异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患者血清NSE、ProGRP水平与治疗疗效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且血清NSE、ProGRP水平明显降低的患者治疗疗效明显更好(P<0.05)。结论外周血NSE水平的变化情况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情变化程度具有一定的联系,将其应用于临床中可以对患者病情进展以及预后情况做准确反应以及判断,同时为疾病后续治疗提供详细的依据,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诊断 外周血NSE水平 检验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糖尿病性肾病血液CRP和HbA1C、尿液ACR比值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梁逸仙 李文 +2 位作者 叶锦俊 朱小佳 王勃钦 《现代医院》 2016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Alb)、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血液CRP和Hb A1C,分析测定数据的变化,探讨它们与糖尿病性肾病(DN)的关系及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性肾病患... 目的 通过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Alb)、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血液CRP和Hb A1C,分析测定数据的变化,探讨它们与糖尿病性肾病(DN)的关系及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比值进行检测;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CRP。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CR比值灵敏性最佳,同时血液CRP和Hb A1C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血液CRP和Hb A1C、尿液ACR比值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性高,为糖尿病性肾病早期及时诊断提供更为方便可靠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HB A1C CRP
下载PDF
常规凝血实验与血栓弹力图评价凝血异常患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严国康 莫淑婷 +1 位作者 叶淑君 梁逸仙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1期1201-1203,共3页
目的:分析常规凝血实验与血栓弹力图评价凝血异常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0年7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凝血异常的患者50例。比较常规凝血实验与血栓弹力图试验结果的Kappa一致性和准确度。结果:R与APTT、PT... 目的:分析常规凝血实验与血栓弹力图评价凝血异常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0年7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凝血异常的患者50例。比较常规凝血实验与血栓弹力图试验结果的Kappa一致性和准确度。结果:R与APTT、PT判断是否低凝的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246、0.383(均P<0.01)。Fib与K、α-Angle、MA判断是否低凝的一致性的Kappa值为分别为0.458、0.330、0.545(均P<0.01)。PLT与K、α-Angle、MA判断是否低凝的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453、0.492、0.580(均P<0.01)。R判断临床输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2,敏感性为58%,特异性为82%;K的AUC为0.815,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4%;α-Angle的AUC为0.839,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78%;MA值的AUC为0.802,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86%;PT的AUC为0.822,敏感性为58%,特异性为94%;APTT的AUC为0.870,敏感性为74%,特异性为90%;Fib的AUC为0.766,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52%;PLT的AUC为0.872,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94%。结论:常规凝血实验与血栓弹力图在评价患者凝血异常上有价值,综合二者检测结果能更准确判断患者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凝血实验 血栓弹力图 凝血 异常 相关性
下载PDF
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联合检测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上的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梁逸仙 叶锦俊 +2 位作者 赵丽 秦曼妮 李文 《血栓与止血学》 2015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与抗凝血酶(AT)活性检测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正常体检病人80例作为对照组,疑似DIC的产科病人26例作为实验组A、ICU病人共36例作为实验组B,分别检测各组患者D-D、AT活性。结果同...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与抗凝血酶(AT)活性检测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正常体检病人80例作为对照组,疑似DIC的产科病人26例作为实验组A、ICU病人共36例作为实验组B,分别检测各组患者D-D、AT活性。结果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B患者DD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AT可作为DIC诊断的分子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DIC的准确诊断,有利于DIC的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二聚体 抗凝血酶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L型Ca2+通道平均开放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逸仙 周光辉 +4 位作者 廖仲波 赵青 周锐钧 张继平 秦曼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L型Ca^2+通道平均开放时间的影响。方法应用四血管闭塞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6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1只。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灌服,研究组应用补阳还五汤水煎...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L型Ca^2+通道平均开放时间的影响。方法应用四血管闭塞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6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1只。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灌服,研究组应用补阳还五汤水煎液灌服。在处理后2、12、24、48、72 h五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比较两组大鼠不同时间点L型Ca^2+通道平均开放时间、脑组织含水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研究组大鼠不同时间点L型Ca^2+通道平均开放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与本组再灌注72 h比较,两组其余各时间点L型Ca2+通道平均开放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缺血再灌注处理后研究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与本组再灌注72 h比较,两组其余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血清SOD活性高于对照组,而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与缩短不同时间点L型Ca2+通道平均开放时间、降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增高大鼠血清SOD活性及降低MAD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注 L型Ca^2+通道 药效研究
下载PDF
电针联合COX-2抑制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IL-6和IL-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逸仙 周光辉 +3 位作者 赵丽 李文 秦曼妮 林春明 《微循环学杂志》 2015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环氧酶2(COX-2)抑制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临床疗效及其对IL-6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LIDH患者,均行电针(1次/日)+COX-2抑制剂洛索洛芬钠分散片口服(60mg,2次/日)治疗,两个疗程(14天)后,采用症状体征量化...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环氧酶2(COX-2)抑制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临床疗效及其对IL-6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LIDH患者,均行电针(1次/日)+COX-2抑制剂洛索洛芬钠分散片口服(60mg,2次/日)治疗,两个疗程(14天)后,采用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法评价疗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IL-6和IL-8的表达水平变化。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电针+COX-2抑制剂治疗14天后患者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明显降低,治愈54例,好转22例,总有效率95.00%,治疗前患者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IL-6和IL-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COX-2抑制剂可能通过拮抗炎性因子的介导作用显著改善LIDH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电针 环氧酶2抑制剂 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法 白介素-6 白介素-8
下载PDF
CD16+56+、CD19+、NKT水平表达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中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逸仙 林春明 +2 位作者 叶锦俊 李文 刘见欢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6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CD16+56+、CD19+、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30例URSA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A组,3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B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CD16+56+、CD19+、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30例URSA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A组,3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B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CD16+56+、CD19+、NK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结论 CD16+56+、CD19+、NKT的高表达在URSA中有着重要意义,为孕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CD16+56+ CD19+ 自然杀伤T细胞
下载PDF
3种指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逸仙 叶锦俊 +2 位作者 林春明 李文 刘见欢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有核红细胞、未成熟粒细胞、肿瘤标志物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诊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有核红细胞、未成熟粒细胞、肿瘤标志物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诊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常规与肿瘤标志物CA125等多个指标的检测。结果:观察组的有核红细胞与未成熟粒细胞量都多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核红细胞与未成熟粒细胞结合肿瘤标志物在MDS临床诊断应用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临床诊断 肿瘤标志物 有核红细胞 未成熟粒细胞
下载PDF
祛瘀清热汤治疗痛风疗效及对IL-1、IL-6和TNF-α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永深 严国康 +5 位作者 黄金时 钟秋生 梁逸仙 崔业佳 李文 肖泳杰 《四川中医》 2022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祛瘀清热汤治疗痛风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痛风患者6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祛瘀清热... 目的:探讨祛瘀清热汤治疗痛风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痛风患者6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祛瘀清热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1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炎症因子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皮肤色红、关节肿胀、局部皮温、活力、关节疼痛、发热、口渴、心烦不安、尿湧黄、舌苔脉象10项相关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14天治疗后,VAS评分有所降低,研究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祛瘀清热药治疗痛风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并且用药安全,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清热汤 痛风 疗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电针联合COX-2抑制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及对IL-6和IL-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光辉 薛爱国 +5 位作者 梁逸仙 赵青 廖仲波 林春明 周锐均 汪天波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10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COX-2抑制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IL-6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LI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电针配合COX-2抑制剂组(B组),每组各5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COX-2抑制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IL-6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LI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电针配合COX-2抑制剂组(B组),每组各5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别对患者疼痛和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同时检测治疗前、疗程结束时患者血液中IL-6和IL-8的含量;分析治疗前后各检测指标之间变化。结果:止痛效果和临床疗效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中IL-6和IL-8含量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后血液中IL-6和IL-8含量下降高于A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COX-2抑制剂能显著改善LIDH的症状,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IL-6和IL-8含量变化与LIDH患者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具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电针 IL-6 IL-8 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法
下载PDF
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孕妇外周血NKT亚型及血清IFN-γ、IL-4表达变化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旭菲 梁逸仙 +2 位作者 林春明 蒲育栋 何淑贞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观察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孕妇外周血中自然杀伤T细胞(NKT)、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水平。方法:30例URSA孕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同孕龄无流产史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于相同孕周(6~14周)抽取空腹... 目的:观察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孕妇外周血中自然杀伤T细胞(NKT)、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水平。方法:30例URSA孕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同孕龄无流产史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于相同孕周(6~14周)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KT、IFN-γ和IL-4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抗凝血中NKT亚型细胞CD56+CD16-和CD56+CD16+的百分比。结果:观察组孕妇CD56+CD16-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细胞毒性较强的CD56+CD16+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血清IFN-γ水平和Th1/Th2比值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SRA的发生可能与CD56+CD16+亚型NKT细胞百分比和Th1/Th2比值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习惯性 自然杀伤T细胞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复发性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旭菲 莫丽芳 +2 位作者 林彬 梁逸仙 林春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6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复发性流产(RSA)合并绒毛膜下血肿(SCH)的效果。方法200例RSA合并SC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安胎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达肝素钠联... 目的探讨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复发性流产(RSA)合并绒毛膜下血肿(SCH)的效果。方法200例RSA合并SC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安胎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达肝素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流产征象消失时间、血肿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皮肤紫癜、疼痛、血小板减少)。结果观察组流产征象消失时间(1.45±0.52)周、血肿消失时间(1.78±0.71)周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05±0.77)、(2.48±0.86)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RSA合并SCH采取低分子肝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免疫球蛋白 复发性流产 绒毛膜下血肿 疗效
下载PDF
纳米Fe3O4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L-6、PCT、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婉婵 刘见欢 +3 位作者 梁逸仙 崔业佳 黄金时 蒲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2期1653-1655,1658,共4页
目的 探讨纳米Fe 3O 4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由动物实验室采购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只,并制成轮状... 目的 探讨纳米Fe 3O 4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由动物实验室采购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只,并制成轮状病毒肠炎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使用传统治疗方式,研究组大鼠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米Fe 3O 4双歧杆菌脂磷壁酸。比较两组大鼠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血清IL-6、PCT、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大鼠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两组大鼠的血清IL-6、PCT、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 P <0.05),且研究组大鼠的3种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大鼠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大鼠治疗5 d后及10 d后的轮状病毒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纳米Fe 3O 4双歧杆菌脂磷壁酸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炎性反应较轻,有降低血清IL-6、PCT、CRP水平的效果,转阴率较高,但应用于临床中是否有效,仍需大量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 3O 4双歧杆菌脂磷壁酸 轮状病毒肠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炎症因子在小儿急性肠炎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婉婵 刘见欢 +3 位作者 黄金时 林春明 梁逸仙 蒲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4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在小儿急性肠炎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间段的84例身体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小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在小儿急性肠炎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间段的84例身体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小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比较研究组患儿接受治疗后不同时间段(7、14、21d)血清中IL-6、IL-10及TNF-α的水平;比较研究组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中IL-6、IL-10及TNF-α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中的IL-6、IL-10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14d后血清中的IL-6、IL-10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7d后(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21d后血清中的IL-6、IL-10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7d和14d后(P<0.05);研究组中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中的IL-6、IL-10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性腹泻患儿(P<0.05)。结论感染性腹泻患儿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较高,患儿腹泻越严重,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越高,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小儿急性肠炎 临床治疗价值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铁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见欢 陈婉婵 +2 位作者 尹爱平 蒲荣 梁逸仙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130-132,136,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铁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急性胰腺炎轻重度将观察组分为轻症急...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铁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急性胰腺炎轻重度将观察组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47例)和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组(33例),选择同期9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铁蛋白水平,并分析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铁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SAP组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均高于MAP组、对照组,转铁蛋白低于MAP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高于对照组,转铁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转铁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SAP患者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较高,转铁蛋白水平较低,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铁蛋白水平变化与病情程度有关,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临床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清脂肪酶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转铁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