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记忆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梁银湘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共6页
红色记忆是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政的历史记忆。红色记忆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增减性、能动性和集约性的特征。国家强化政权合法性建设以应对复杂的执政环境,社会阶层分化导致社会心态失衡,信息技术范式导致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后现代... 红色记忆是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政的历史记忆。红色记忆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增减性、能动性和集约性的特征。国家强化政权合法性建设以应对复杂的执政环境,社会阶层分化导致社会心态失衡,信息技术范式导致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后现代解构思潮和公众史学的兴起,这些都构成了红色记忆在近些年来大规模涌现的原因。根据意识、行为与结果区分这些因素,红色记忆可以区分为内在的政治心理叙事和外在的政治行为。正确界定作为政治心理叙事的红色记忆与作为一种政治行为的红色记忆,才能探究作为政治行为的红色记忆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的因果关系,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应对策略以影响作为内在政治心理叙事的红色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记忆 中国共产党 执政基础 因果机制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空心化”与社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梁银湘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3,共7页
建国后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国家的一系列行为打碎了传统农村在器物方面的传统,但也使得原子式的农民完成了农民的集体化、再组织化,涣散的农村形成一个实心农村。改革开放后革命话语的退场、身份更加自由的农民在全国范围内大流动以及社... 建国后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国家的一系列行为打碎了传统农村在器物方面的传统,但也使得原子式的农民完成了农民的集体化、再组织化,涣散的农村形成一个实心农村。改革开放后革命话语的退场、身份更加自由的农民在全国范围内大流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进一步碎化传统农村在精神方面的传统,也荡涤了建国以来农村的集体记忆。农村在器物和精神方面都出现了空心现象。为了完成农村社会权力秩序在经历市场经济对其解构之后的重构以及改善农民的民生、消弭农村的风险,应该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各种渠道推动各种资源下乡充实农村,实现农村从"空心村"向"实心村"转变,实现从"离心村庄"向"实心社区""、齐心社区"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村” 社区建设 资源下乡 实心社区
下载PDF
中华传统政治伦理在壮族地区的传承与更张 被引量:1
3
作者 梁银湘 唐凯兴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141,共4页
修齐治平思想是"居庙堂之上"的大传统与"处江湖之远"的各民族地区的小传统共同构建、持守并赓续2 000余年的政治共识和伦理基础,其在壮族地区的传承与更张过程中彰显出共性传承与个性张扬的特点,折射出壮族人民捍... 修齐治平思想是"居庙堂之上"的大传统与"处江湖之远"的各民族地区的小传统共同构建、持守并赓续2 000余年的政治共识和伦理基础,其在壮族地区的传承与更张过程中彰显出共性传承与个性张扬的特点,折射出壮族人民捍卫政治共识的护"体"作用。近代以降修齐治平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解"体"以及其部分内容被融入社会主义伦理思想体系表明应更之有道,张之需时,审慎而智慧地立"体",构建切合世情、国情与民情的政治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政治伦理 壮族地区 传承 更张
下载PDF
红色记忆与国家认同 被引量:5
4
作者 梁银湘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86-91,共6页
红色记忆是人民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种政治心理叙事呈现形式,对于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国家认同结构存在着重要的影响。随着革命亲历者的逝去,国家有必要加强年轻一代的红色记忆建构,使之代代传承,强化国家... 红色记忆是人民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种政治心理叙事呈现形式,对于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国家认同结构存在着重要的影响。随着革命亲历者的逝去,国家有必要加强年轻一代的红色记忆建构,使之代代传承,强化国家认同,夯实国家政权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记忆 国家认同 政治合法性
下载PDF
瓦氏夫人的修齐治平观和政治道德理想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梁银湘 唐凯兴 《百色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78-82,共5页
瓦氏夫人是壮族土司岑猛的妻室,著名的抗倭将领。她一生的政治行为从个人生活史短时段的层面上看,可以折射出她个人的心路历程、修齐治平观和政治道德理想;从田州岑氏土司家族史中时段的层面上看瓦氏夫人的伦理政治,可以管窥壮族土司变... 瓦氏夫人是壮族土司岑猛的妻室,著名的抗倭将领。她一生的政治行为从个人生活史短时段的层面上看,可以折射出她个人的心路历程、修齐治平观和政治道德理想;从田州岑氏土司家族史中时段的层面上看瓦氏夫人的伦理政治,可以管窥壮族土司变迁史的一个横断面;从大历史、长时段的层面上看瓦氏夫人的政治道德理想,可以看作是儒家意识形态从中心向边缘传播过程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夫人 修齐治平 历史时段
下载PDF
法治视野下的优抚安置服务保障体系之完善 被引量:2
6
作者 梁银湘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2-25,共4页
优抚安置制度是国家对军人及其家属给予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一种制度。完善优抚安置对象合法权益保障体系,实现依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化社会主义... 优抚安置制度是国家对军人及其家属给予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一种制度。完善优抚安置对象合法权益保障体系,实现依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为提高保障水平,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落实经费预算,健全资金自然增长机制;推进优抚安置服务保障工作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抚安置 社会保障 法治
下载PDF
壮族政治伦理之修身思想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银湘 唐凯兴 《百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7-55,共9页
历史上广大壮族地区长期受到中国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浸润。官方主导的儒家学说提倡"修齐治平",把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基于此,儒家意识形态的"仁义礼智信"在壮族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而壮族人民在接受"仁... 历史上广大壮族地区长期受到中国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浸润。官方主导的儒家学说提倡"修齐治平",把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基于此,儒家意识形态的"仁义礼智信"在壮族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而壮族人民在接受"仁义礼智信"的教化的同时,也在自身独特的口述传统中演绎着这些至今还发挥作用的修身思想。具体而言,包括厚仁载物、重义轻利、明礼守法、崇智尚勤、讲信修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伦理 修身 《传扬歌》
下载PDF
树木与树人——关于广西8县实施生态教育移民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梁银湘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4-162,共9页
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是一个"生态脆弱—人口超载—资源匮乏—经济贫困—教育落后"共生的区域。经过相关的试点工作以及与其他移民方式相比较,开展生态教育移民进而推动该区域的人口"出山入城"是一种可行的移民... 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是一个"生态脆弱—人口超载—资源匮乏—经济贫困—教育落后"共生的区域。经过相关的试点工作以及与其他移民方式相比较,开展生态教育移民进而推动该区域的人口"出山入城"是一种可行的移民工作方式,也是实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应该对生态教育移民模式加以完善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现树木与树人的生态效应与社会效果,提升执政的绩效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教育移民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 绩效合法性
下载PDF
风险社会背景下农村的善治——以广西桂平XH村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梁银湘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0-27,共8页
转型期国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存在缺陷,农民通过灰色渠道筹集资金为自己提供公共服务,使得农村治理形成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有效"合作的多中心权威的格局,且运作"良好",但降低了政府的权威,扩大了社会风险... 转型期国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存在缺陷,农民通过灰色渠道筹集资金为自己提供公共服务,使得农村治理形成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有效"合作的多中心权威的格局,且运作"良好",但降低了政府的权威,扩大了社会风险。变革中的中国属于一个风险社会。为应对风险社会的挑战,善治要求政府承担更大的责任、安排更多的财政预算、更有效的政策和政治方面的制度创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赢得绩效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三农问题 公共产品 法外制度 善治 合法性
下载PDF
古今中西视阈下《中国政治思想史》教学定位——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银湘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现代政治学"流派代表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方向。使用现代政治学的知识在讲授《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应该辨明其在古今之间的时间定位、中西之间的语境定位以及政治之间的内容定位,以一种政道思维取代政体思想讲述《中... "现代政治学"流派代表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方向。使用现代政治学的知识在讲授《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应该辨明其在古今之间的时间定位、中西之间的语境定位以及政治之间的内容定位,以一种政道思维取代政体思想讲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之间 中西之间 政治之间 政道思维
下载PDF
关键词在西方政治思想史辅助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银湘 《高教论坛》 2013年第7期44-46,共3页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关键词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教学中存在着洞悉思想来龙去脉的价值,有助于学生把握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各种政治理念的一致性、继承性和差异性。通过适当的方法遴选关键词运用于西方政治思想史辅助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关键词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教学中存在着洞悉思想来龙去脉的价值,有助于学生把握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各种政治理念的一致性、继承性和差异性。通过适当的方法遴选关键词运用于西方政治思想史辅助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实践关键词教学需要学贯中西的优秀教师,学生也需要积累相应丰富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政治思想史 辅助教学 关键词 教育价值
下载PDF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平行进口探析
12
作者 梁银湘 王伍萍 韩洁波 《创新》 2010年第3期94-97,共4页
目前理论界关于平行进口的概念有多种表述,广义的知识产权平行进口的定义应为:进口商进口或出口商出口所附知识产权受进口国保护的商品行为。权利用尽理论无法从法理上调整平行进口行为,而进口权理论能够从法理上正确地解决平行进口问... 目前理论界关于平行进口的概念有多种表述,广义的知识产权平行进口的定义应为:进口商进口或出口商出口所附知识产权受进口国保护的商品行为。权利用尽理论无法从法理上调整平行进口行为,而进口权理论能够从法理上正确地解决平行进口问题。我国应顺应国际趋势,明确赋予专利权人和著作权人的进口权,但不要太绝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平行进口 权利用尽 进口权
下载PDF
壮族政治伦理之齐家思想研究
13
作者 梁银湘 唐凯兴 《百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5-70,共6页
中国古代对于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区采取"和而不同"的文化政策使得国家意识形态——儒家学说中的"修齐治平"思想在历史上长期浸润广大壮族地区,并形成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良性互动。"修齐治平"中的齐家思想... 中国古代对于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区采取"和而不同"的文化政策使得国家意识形态——儒家学说中的"修齐治平"思想在历史上长期浸润广大壮族地区,并形成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良性互动。"修齐治平"中的齐家思想在既是"异域"也是"旧疆"的壮族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同,并以自身独特的口述传统演绎这些至今还发挥作用的家庭伦理。具体而言,壮族政治伦理之齐家思想包括男女婚嫁观、夫妇恩义观、父慈子孝观、妯娌手足观和邻里和睦观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文化 壮族 政治伦理 齐家 《传扬歌》 《布洛陀经诗》
下载PDF
论社会转型视野下壮族政治伦理研究之困境
14
作者 梁银湘 唐凯兴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0-23,共4页
中国的社会转型期可以划分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不同时间段的社会转型都给壮族政治伦理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境。这种困境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不同语境下不同问题与逻辑如何对接;外来理论方法如何与壮族思维方式契合;如何以现代概... 中国的社会转型期可以划分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不同时间段的社会转型都给壮族政治伦理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境。这种困境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不同语境下不同问题与逻辑如何对接;外来理论方法如何与壮族思维方式契合;如何以现代概念诠释壮族政治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壮族政治伦理 短时段 中时段 长时段 困境
下载PDF
壮族政治伦理之治平思想研究
15
作者 梁银湘 唐凯兴 《百色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83-87,共5页
中国传统社会把政治伦理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要求。在长期的发展中,壮族人民也用自己的方式传承这种理念。《传扬歌》①与《布洛陀经诗》②这两部在"那"文化圈广大壮族地区流传的经典著作,就记载了壮族... 中国传统社会把政治伦理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要求。在长期的发展中,壮族人民也用自己的方式传承这种理念。《传扬歌》①与《布洛陀经诗》②这两部在"那"文化圈广大壮族地区流传的经典著作,就记载了壮族先民的政治伦理之治平思想,主要包括天命观、民本观、抗争观、公平观、民权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那”文化 政治伦理 治平 《传扬歌》 《布洛陀经诗》
下载PDF
家天下背景下的君臣关系变迁研究——以唐太宗、明太祖时期为分析中心
16
作者 梁银湘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家天下政治体系内含着一体两面的政治行为,即立君与驭臣。不同的皇帝权力结构中如何立君与驭臣,既存在相同的政治理念,也包含不同的政治技艺。从唐太宗、明太祖时期来看,两者是中国古代皇权不断加强过程中的两个拐点,随着皇权从相对独... 家天下政治体系内含着一体两面的政治行为,即立君与驭臣。不同的皇帝权力结构中如何立君与驭臣,既存在相同的政治理念,也包含不同的政治技艺。从唐太宗、明太祖时期来看,两者是中国古代皇权不断加强过程中的两个拐点,随着皇权从相对独裁向绝对独裁的转变,君臣关系也从普通的尊卑关系蜕变为主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天下 君臣关系 变迁 唐太宗 明太祖
下载PDF
中西之争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定位研究
17
作者 梁银湘 周彩玉 《百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31-137,共7页
合理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教学进行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阶级分析法与历史分析法相结合,合理地对"西方政治思想史"进行课程名... 合理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教学进行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阶级分析法与历史分析法相结合,合理地对"西方政治思想史"进行课程名称定位、起止时间定位、传播空间定位和教学内容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之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西方政治思想史 教学定位
下载PDF
风险社会背景下民生事务的善治
18
作者 梁银湘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9-141,共3页
当前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它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民生事务。根据"风险社会"理论,现代社会的突出特征是人类面临着威胁其生存的由社会所制造的风险。群体性事件频发表明了民生事务处理不慎在社会上引发一定的风险。对此,有必要创... 当前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它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民生事务。根据"风险社会"理论,现代社会的突出特征是人类面临着威胁其生存的由社会所制造的风险。群体性事件频发表明了民生事务处理不慎在社会上引发一定的风险。对此,有必要创新民生事务管理机制,实现民生事务的善治,实现包容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民生事务 善治 包容性增长
下载PDF
西部地区民生政治的人类学考察——以百色市金三角农贸市场改造为例
19
作者 梁银湘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努力保民生促发展。以参与式研究方法通过对西部地区一个农贸市场在特定时空框架下的改造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将其与我国东部浙江省的"温岭模式"、... 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努力保民生促发展。以参与式研究方法通过对西部地区一个农贸市场在特定时空框架下的改造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将其与我国东部浙江省的"温岭模式"、广东省的"蕉岭模式"进行比较,剖析我国东西部协商政治何以有差,进而探讨我国协商民主在中国底层社会治理中何以可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民生政治 温岭模式 蕉岭模式 百色 金融危机
下载PDF
洛克政治哲学新诠
20
作者 梁银湘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6-188,共3页
洛克在《政府论》下篇讨论了自然状态、政治社会与政府解体的关系。人民通过协议建政,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社会。政治社会的重建离不开革命建政的手段,但革命建政隐含着革命的反革命。协议建政、革命建政是洛克的显白言辞。革命的反革... 洛克在《政府论》下篇讨论了自然状态、政治社会与政府解体的关系。人民通过协议建政,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社会。政治社会的重建离不开革命建政的手段,但革命建政隐含着革命的反革命。协议建政、革命建政是洛克的显白言辞。革命的反革命是洛克的隐微教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政治哲学 协议建政 革命建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