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药鹰不扑水煎剂对Ⅰ、Ⅱ期急性肾损伤疗效的序贯试验观察
1
作者 周雁 黄国东 +3 位作者 谢璋庆 周嫦艳 梁静妍 罗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9-286,共8页
目的:通过序贯试验观察壮药鹰不扑水煎剂对Ⅰ、Ⅱ期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型单向质反应序贯试验设计,将25例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再通过查询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壮药鹰不扑水煎剂治疗... 目的:通过序贯试验观察壮药鹰不扑水煎剂对Ⅰ、Ⅱ期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型单向质反应序贯试验设计,将25例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再通过查询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壮药鹰不扑水煎剂治疗,对照组予金水宝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量、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lb)、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观察两组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在试验到第10例时,试验线接触上界U线,达到试验标准终止试验,接受有效的假设,认为壮药鹰不扑水煎剂对Ⅰ、Ⅱ期AKI有治疗作用,作出接受壮药鹰不扑的结论。两组间临床有效率、好转天数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中医证候积分数值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Scr、mAlb、NGAL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治疗后治疗组的Scr、mAlb、NGAL数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量均多于本组治疗前,其中治疗组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都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壮药鹰不扑水煎剂治疗Ⅰ、Ⅱ期AKI有效,且壮药鹰不扑可显著改善Ⅰ、Ⅱ期AKI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改善肾功能优于金水宝片,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鹰不扑 急性肾损伤 序贯试验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方仙草颗粒治疗足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罗佳 黄国东 +5 位作者 兰天莹 孙一铭 梁静妍 周雁 农复香 许文聪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589-1596,共8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的方式,分析复方仙草颗粒治疗足细胞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复方仙草颗粒组方中各味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对应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PHARMGK...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的方式,分析复方仙草颗粒治疗足细胞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复方仙草颗粒组方中各味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对应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PHARMGKB数据库检索足细胞损伤相关靶点。对有效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及足细胞损伤的相关靶点取交集以获得交集靶点。针对有效活性成分与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制作成分-靶点网络并获得关键有效活性成分。通过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蛋白互相作用网络,再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的CytoNCA插件筛选核心靶点。通过R 4.0.5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SYBYL-X软件2.0的Surflex模块对关键有效活性成分和与足细胞损伤关联最大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收集到133种有效活性成分、234个有效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1733个足细胞损伤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102个交集靶点。最终筛选得到3个关键有效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及17个核心靶点,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是与足细胞损伤关联最大的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交集靶点主要涉及氧化应激等生物过程,囊泡等细胞组分,以及酶结合、抗氧化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交集靶点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终末期糖基化终产物(AGE)-AGE受体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叉头框O蛋白信号通路、AMP依赖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坏死性凋亡等。EGFR、MMP9、PTGS2与槲皮素、山柰酚之间,以及EGFR、MMP9与柚皮素之间均有一定的结合活性。结论复方仙草颗粒治疗足细胞损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复方仙草颗粒的多个有效活性成分可能通过EGFR、MMP9、PTGS2、STAT3、VEGFA等主要靶点作用于多个信号通路,来发挥抗氧化应激、抗炎及抗细胞凋亡等作用,从而减轻足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损伤 复方仙草颗粒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医时间医学在肾脏疾病的应用
3
作者 孙一铭 周雁 +2 位作者 罗佳 梁静妍 黄国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1期50-53,共4页
中医时间医学最早追溯至《黄帝内经》,以“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符”思想出发,在此基础上日趋完善,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疾病与自然界时间节律之间对应关系的学科,并运用于疾病诊疗等方面。肾脏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基于中医时间... 中医时间医学最早追溯至《黄帝内经》,以“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符”思想出发,在此基础上日趋完善,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疾病与自然界时间节律之间对应关系的学科,并运用于疾病诊疗等方面。肾脏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基于中医时间医学理论,本文从昼夜节律、脏腑主时节律和运气节律方面探讨肾脏疾病的时间节律,有助于更加全面的认识肾脏疾病,从而指导临床的治疗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时间医学 时间节律 昼夜节律 脏腑主时节律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伟锋 吴东阳 +4 位作者 范丽丽 王强 施学丽 梁静妍 郝二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67-1675,共9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湿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邓家刚教授门诊治疗脾胃湿病的经验处方,将符合标准的119张中药处方依次录入系统,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湿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邓家刚教授门诊治疗脾胃湿病的经验处方,将符合标准的119张中药处方依次录入系统,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方法进行用药规律及特点的挖掘,来探索并分析出治疗脾胃湿病用药规律。结果经分析得出,119张处方中,涉及病症以胃痛病(55例)、湿阻病(21例)、胃痞病(16例)居多,证型则以肝胃不和(45例,37.81%)、脾虚湿困证(18例,15.13%)、脾虚气滞证(14例,11.76%)为主,虚实证候以实证(73例,61.34%)所占比例最为之大;用药频率排名前十的为陈皮(67)、厚朴(64)、茯苓(59)、半夏(55)、郁金(53)、柴胡(53)、白芍(47)、石斛(46)、栀子(46)、党参(44)等;所用药物性味大多为辛、苦、寒,主归脾、胃、肝经,药物功效分类则以补虚药(22.21%)和理气药(12.90%)为多。常用的药物组合为:陈皮和茯苓(45)、半夏和陈皮(41)、白芍和柴胡(40)、柴胡和厚朴(35)、白芍和厚朴(34)等。结论邓教授治疗脾胃湿病,始终以其“理湿勿忘通瘀滞”的思想为指导,灵活运用“反性配伍”和“寒温和合”的遣方用药方法,擅用理气化湿、疏肝健脾,兼以化瘀行滞的方药,从而形成其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脾胃湿病 理湿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壮药治疗慢性肾脏病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梁静妍 吴东阳 +3 位作者 周雁 罗佳 孙一铭 黄国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88-101,共14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之后,又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21世纪全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现代医学多以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替代疗法为主,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之后,又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21世纪全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现代医学多以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替代疗法为主,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降血糖药物、降血脂药物、降尿酸药物和红细胞生成刺激剂等治疗慢性肾脏病,不良反应明显,疗效欠佳。而壮医药对于CKD的辨证论治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多种经方和验方展现出了优良的疗效。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壮药治疗CKD具有更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展现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通过检索国内外近5年的相关文献,从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和提取物治疗CKD的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为壮药治疗CKD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研究发现,近5年来研究较多的可治疗CKD的壮药共计29味,涉及有效成分20个,涉及黄酮、皂苷、多糖3类,提取物8个;壮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和提取物可干预TLR4/NF-κB、Nrf2/Keap1、MMPs/TIMPs、TGF-β1/Smads、AGEs/RAGE、JAK/STAT、PI3K/AKT/mTOR、NOX4/ROS/p38和Wnt/β-catenin等信号转导通路,并调节细胞因子、黏附分子、转录因子、受体分子及酶分子等,从而增强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凋亡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系膜细胞增生,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减轻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蓄积和足细胞的损害,降低炎症介质释放和氧化应激的发生,减少钙离子内流保护足细胞等途径拮抗CKD。但部分壮药在治疗CKD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肾脏或其他毒性,临床应用及药物研发过程中也应引起重视,合理协调药效和毒性之间的关系,注意药物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 慢性肾脏病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肾病中医与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罗佳 李统宇 +5 位作者 农复香 许文聪 梁静妍 周雁 孙一铭 黄国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4-282,共9页
高尿酸血症肾病(H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损害,具有早期隐匿性、持续进展性等特征。中医认识HN,多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HN是因为感受外邪的同时机体内伤,二者合而发病,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西医认识HN则更多的从微观角度出... 高尿酸血症肾病(H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损害,具有早期隐匿性、持续进展性等特征。中医认识HN,多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HN是因为感受外邪的同时机体内伤,二者合而发病,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西医认识HN则更多的从微观角度出发,认为HN的发生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代谢异常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医辨证分型上,HN可分为4型,即湿热内蕴证、湿浊中阻证、脾肾两虚证和肾阴亏虚证,拟方用药时需根据所辩证型分别施以清热利湿、袪湿化浊、补益脾肾或补肾滋阴等相关治法。除了中药方剂之外,中药单药及其提取物、中成药、中医外治等均在HN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疗效,有效推动了中医药治疗HN的进程。与此同时,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治疗HN上亦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丰富了HN的治疗方案。由于HN同普通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比较,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临床过程中应做到谨慎鉴别、明确诊断。该文系统整理了中医、中西医结合关于高血酸血症肾病的研究成果,对HN的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HN治疗的系统化、理论化提供一定的依据,进一步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肾病 中医 中西医结合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肾小管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梁静妍 吴东阳 +3 位作者 孙一铭 罗佳 周雁 黄国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61-273,共13页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既往研究认为DKD始发因素为肾小球损伤,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肾小管损伤在DKD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肾小管及其间质为治疗靶点,已成为治疗DKD的新思路。中医药在DK...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既往研究认为DKD始发因素为肾小球损伤,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肾小管损伤在DKD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肾小管及其间质为治疗靶点,已成为治疗DKD的新思路。中医药在DKD肾小管损伤的治疗上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在临床实践方面,各医家结合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针对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气虚血瘀等不同证型,采用补肾益精、清热利湿、补气养阴等治法,疗效显著。基础研究方面,该文就中药复方、中药有效部位及提取物、中药有效成分治疗DKD肾小管损伤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其可调控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s等信号通路,从抗氧化应激、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抑制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等方面充分发挥治疗DKD肾小管损伤的作用。通过以上研究,以期为中医药DKD肾小管损伤的新药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损伤 临床研究 基础研究
原文传递
《本草纲目》海洋中药品种及其特点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东阳 郝二伟 +5 位作者 蓝巧玉 梁静妍 杜正彩 卢炳达 邓家刚 侯小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4338-4347,共10页
应用文献整理和数据分析方法,以《中华海洋本草》所收品种为基本依据,对历代本草与《本草纲目》所收载的海洋中药品种数的变化、《本草纲目》新增品种及其生境分布、性味功效分类等多个层面进行归纳整理;同时对《本草纲目》中海洋中药分... 应用文献整理和数据分析方法,以《中华海洋本草》所收品种为基本依据,对历代本草与《本草纲目》所收载的海洋中药品种数的变化、《本草纲目》新增品种及其生境分布、性味功效分类等多个层面进行归纳整理;同时对《本草纲目》中海洋中药分类,五味、四性及功效分布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本草纲目》收载的海洋中药为190种,与明以前本草相比,新增海洋物种药12种;《本草纲目》海洋中药的药味以甘味(29.47%)和咸味(16.84%)为主;其药性以平性居多(30.53%),其次为寒性(23.16%)和温性(10.00%);其功效以补益类(22.11%)和清热类(20.53%)为多,其次为化痰止咳平喘(8.95%)和利水渗湿药(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海洋中药 品种整理 特点 生境分布 性味功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