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颈动脉硬化度与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苏雯娟 梅仕屏 +4 位作者 张怡文 胡蓓君 王诵梅 张玉华 吴敏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5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硬度与年龄、性别及心血管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517例老年心血管病例和161例对照病例测定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BMI和腹围,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探查,比较不同颈动脉硬度与年龄、性别两项隐性因素以及冠心病、...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硬度与年龄、性别及心血管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517例老年心血管病例和161例对照病例测定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BMI和腹围,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探查,比较不同颈动脉硬度与年龄、性别两项隐性因素以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代谢综合征、高血脂、低HDL-C、尿微量白蛋白、体重指数、腹围等十项显性心血管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2mm水平,病例组年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2)颈动脉IMT1.0~1.1mm水平与≥1.2mm水平的628份资料行十二项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硬度与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BMI25~27.9kg/m2范围、尿微量白蛋白、性别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糖尿病正相关性稍弱,与低HDL-C显著负相关(P<0.05),与代谢综合征、高血脂、腹围相关性不明显。(3)颈动脉IMT≥1.2mm水平颈总动脉内径病例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范围分级和性质分类比较分析,病例组Ⅲ级斑块范围和混合性斑块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低HDL-C等危险因素的参与,推动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且证实尿微量白蛋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标志。应重点关注老年男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心血管危险因素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苏雯娟 张怡文 +2 位作者 潘晓华 梅仕屏 陈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5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120例老年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MS)、糖尿病组(DM)、糖耐量减低组(IGT)、高血压病组(EH),每组30例,比较4组患者胰岛素释放试验中糖代谢改变情况,血脂改变情况,颈动...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120例老年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MS)、糖尿病组(DM)、糖耐量减低组(IGT)、高血压病组(EH),每组30例,比较4组患者胰岛素释放试验中糖代谢改变情况,血脂改变情况,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结果MS组患者空腹胰岛素(INS)、3hINS、HomaIR指数与其他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S组患者HomaB高于DM组(P<0.05),但低于IGT组、EH组(P<0.05)。TG水平MS组高于EH组(P<0.05),HDL-C水平MS组低于EH组(P<0.05),LDL-C水平MS组与EH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MS组患者颈动脉内膜较DM组、IGT组肥厚(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组患者在BMI、腰围、HomaIR指数与颈动脉内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呈现明显的递增性,且与严重程度成正比,其他3组的递增性不如MS组明显。结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密切,与严重程度成正比;较单纯糖尿病、糖耐量减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疾病
下载PDF
老年人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与相关心血管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苏雯娟 梅仕屏 +1 位作者 张怡文 施韵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3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老年人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及粥样斑块的程度,分析其与老年人性别,血压和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等相关心血管因素的关系。以期在亚临床血管病变阶段给予干预,减缓硬化的进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方法1.住院患者男女... 目的通过测定老年人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及粥样斑块的程度,分析其与老年人性别,血压和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等相关心血管因素的关系。以期在亚临床血管病变阶段给予干预,减缓硬化的进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方法1.住院患者男女各100例,年龄60岁至92岁。经B超测定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程度,并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即对照组(A组),颈动脉IMT≤1.0mm;颈动脉IMT增厚组(B组),IMT厚度>1.0mm;颈动脉IMT增厚伴一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组(C组);颈动脉IMT增厚伴二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组(D组)进行性别比较。2.按病人不同疾病分为高血压病组,脑梗塞病组,糖尿病组,余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疾病在颈动脉硬化中的差异。3.高血压病人按颈动脉IMT正常为对照组,与颈动脉IMT增厚,粥样斑块形成组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了解血压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1.老年人颈动脉硬化程度在性别方面无差异。2.在高血压病组,脑梗死病组,糖尿病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硬化程度比较中,高血压病组和脑梗死病组均有明显差异,分别P<0.05,P<0.001;而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在高血压病人中,颈动脉IMT增厚和粥样斑块形成者中的收缩压(SBP)脉压(PP)明显大于颈动脉IMT正常者,分别P<0.05,P<0.001;舒张压(DBP)比较两者无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血管内膜 高血压
下载PDF
540例老年人颈动脉硬化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探讨
4
作者 苏雯娟 梅仕屏 +2 位作者 张怡文 胡蓓君 丁赫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5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程度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的关系.方法360例老年心血管病例和180例对照病例进行血脂测定,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探查,比较两组在不同颈动脉硬化程度时的血脂变化,NON-HDL-C与其他血脂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1)...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程度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的关系.方法360例老年心血管病例和180例对照病例进行血脂测定,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探查,比较两组在不同颈动脉硬化程度时的血脂变化,NON-HDL-C与其他血脂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1)颈动脉硬化程度相同时,两组比较NON-HDL-C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并且随着颈动脉硬度增加差异更大(P<0.01~0.001).其他各项血脂改变不如NON-HDL-C显著.(2)以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正常者与心血管病组中不同颈动脉硬化程度水平和对照组中颈动脉斑块形成者比较,NON-HDL-C仍显示出与其他血脂间的明显差异.TC增高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和斑块形成中有差异,HDL-C降低在颈动脉斑块形成中差异呈高度显著性.(3)logisi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硬化斑块者,NON-HDL-C较LDL-C的递增性更明显,差异更明显,提示NON-HDL-C在参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并不逊于LDL-C.结论NON-HDL-C与老年人颈动脉硬化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颈动脉疾病 脂蛋白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