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真实性到真情实感——以课本选文为例谈作文的“真”
1
作者 梅其涛 谭佳秀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3-44,共2页
一、作文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 我们在谈论艺术的起源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任何艺术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其内容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记忆幻想等。舍此,艺术便无人问津。文艺工作者往... 一、作文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 我们在谈论艺术的起源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任何艺术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其内容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记忆幻想等。舍此,艺术便无人问津。文艺工作者往往通过提炼加工的方式在作品里反映一定时期的生活现象、本质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真实 真情实感 作文 “真” 选文 课本 文艺工作者 日常生活
下载PDF
湖北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2
作者 梅其涛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7-57,共1页
一、注重开放与限定的统一 2008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举手投足之间”将问题的视角对准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求考生考量自己或他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从自己或他人举手投足之间发掘人文内涵,“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而... 一、注重开放与限定的统一 2008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举手投足之间”将问题的视角对准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求考生考量自己或他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从自己或他人举手投足之间发掘人文内涵,“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而加强道德自律,完善自我。问题的指涉是具体的日常生活,不是遥远的圣人故事,也不是古籍里的高邈哲言,这保证了考生写作时有生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作文题 湖北卷 日常生活 人文内涵 道德自律 完善自我 生活基础 他人
下载PDF
《囚绿记》主题质疑
3
作者 梅其涛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1年第10期35-36,共2页
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课文研讨”部分这样写道:“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
关键词 《囚绿记》 《教师教学用书》 质疑 实验教科书 课文研讨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人教版
下载PDF
《三块钱国币》的两个问题——与《教师教学用书》商榷
4
作者 梅其涛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0年第3期38-39,共2页
《教师教学用书》(与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配套)在谈到剧本的结构和矛盾时是这样说的:“剧本虚写女仆打碎花瓶、赔不起、以铺盖抵押、被辞退等情节,而将大学生与女主人的冲突作为矛盾的焦点,着力描写他们之间的三次交锋... 《教师教学用书》(与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配套)在谈到剧本的结构和矛盾时是这样说的:“剧本虚写女仆打碎花瓶、赔不起、以铺盖抵押、被辞退等情节,而将大学生与女主人的冲突作为矛盾的焦点,着力描写他们之间的三次交锋。第一次,争论的焦点是李嫂该不该赔花瓶;第二次,焦点是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第三次是由大学生骂女主人是‘一个无耻的泼妇’引起。三次交锋,层次清晰,将剧情逐次推向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用书》 《三块钱国币》 中学教科书 大学生 全日制 人教版 焦点 花瓶
下载PDF
再论“推敲”及其他——《咬文嚼字》备课札记
5
作者 梅其涛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09年第4期39-39,共1页
作者在分析用“推”还是“敲”时是从两个方面阐述的。一是“推”乃自掩自推,寺里只有他孤身一人,这样整个环境是显得冷寂的。“敲”则指寺里有人应门,环境体现了“温暖的人情”。二是“推”无声,“敲”“剥啄有声”“平添了搅扰”... 作者在分析用“推”还是“敲”时是从两个方面阐述的。一是“推”乃自掩自推,寺里只有他孤身一人,这样整个环境是显得冷寂的。“敲”则指寺里有人应门,环境体现了“温暖的人情”。二是“推”无声,“敲”“剥啄有声”“平添了搅扰”,也就是说“敲”与冷寂的环境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文嚼字》 备课札记 “推敲” “推” 环境
下载PDF
《清兵卫与葫芦》主旨探究的“内”与“外”
6
作者 梅其涛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2年第9期32-33,共2页
读《清兵卫与葫芦》,学生要得到“批判粗暴干涉孩童爱好”“呼吁保障人性自由”的主题并不难,以故,教读《清兵卫与葫芦》,重点不是“写了什么”,而是“怎么写”。
关键词 葫芦 “外” “内” 人性自由
下载PDF
从“五十者”的翻译探究孟子的思想
7
作者 梅其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36,共2页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寡人之于国也》(人民教育出版社大纲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一课的字词.按照设计,这节课先介绍孟子的仁政思想,然后带领学生探究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这一思想。学生通读一遍课文后,我问:还有字词方面的问题吗?
关键词 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人民教育出版社 翻译 学生探究 语文第一册 仁政思想 字词
下载PDF
文本解读需要普适性和现实性——《病梅馆记》的阅读教学内容选择例说
8
作者 梅其涛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9年第1期36-37,共2页
解读《病梅馆记》的主题,当然绕不开“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教师用书》),但是,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联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学生便能迅速并且准确地理解文章主旨。
关键词 《病梅馆记》 文本解读 教学内容选择 现实性 普适性 阅读 封建统治阶级 《教师用书》
下载PDF
《变形记》的四种残忍
9
作者 梅其涛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9年第9期45-47,共3页
解读《变形记》,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常规套路——异化.进而分析出文本里的两种异化:外在的形的异化,人身变甲虫:内在的心灵扭曲,人性极度的自私残酷。有的教辅资料这样表述:“小说描写人情的反差,揭示了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 解读《变形记》,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常规套路——异化.进而分析出文本里的两种异化:外在的形的异化,人身变甲虫:内在的心灵扭曲,人性极度的自私残酷。有的教辅资料这样表述:“小说描写人情的反差,揭示了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不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记》 人的异化 残忍 资本主义制度 心灵扭曲 不合理性 人性 文本
下载PDF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过秦论》(上)的论点吗——兼谈《过秦论》(上)该不该退出教材
10
作者 梅其涛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1年第6期60-62,共3页
连续几年。都有教材选文增删引发新闻围观,尤其是删除一篇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教材编者不能给出让大多数人接受的理由。往往成为舆论焦点。
关键词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教材 论点 选文 焦点
下载PDF
说谎作文,我们到底该否定什么
11
作者 梅其涛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0年第6期30-32,共3页
《南方周末》(2010年4月1日刊)“特稿”栏目刊发的《会说谎的作文》,关注了一篇有两万多网友围观跟帖的名为“咱们小学时期的作文必杀结尾旬”网络红帖。
关键词 作文 说谎 否定 《南方周末》 2010年
下载PDF
从演讲稿体式角度分析《谈中国诗》
12
作者 梅其涛 《中学语文》 2021年第2期80-82,共3页
诸多课堂上把《谈中国诗》当作"例文"来组织教学,其主要任务是厘清文章脉络,学习比喻等表达技巧,欣赏作为"随笔"的"收"与"放"。本文从演讲稿的角度去赏读文章,把《谈中国诗》作为"样本&qu... 诸多课堂上把《谈中国诗》当作"例文"来组织教学,其主要任务是厘清文章脉络,学习比喻等表达技巧,欣赏作为"随笔"的"收"与"放"。本文从演讲稿的角度去赏读文章,把《谈中国诗》作为"样本"处理,帮助学生"形成演讲稿的读和写的方法和能力"。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挖掘这篇演讲稿的教学资源:讲稿如何准备,学习演说技巧,领略大师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讲稿 样本 读写能力
下载PDF
故乡何处是——《春水一畦辘轳声》赏读
13
作者 梅其涛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2008年第5期13-14,共2页
  2007年高考湖北卷现代文阅读材料选用了军旅作家杨闻宇的<日月行色>,那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语言拙朴而又充满情趣.情感浓烈而又含蓄.……
关键词 自树一帜 杨闻宇
下载PDF
在追问中赋英雄精神以血肉——四问英雄林觉民
14
作者 梅其涛 宋晓莉 《读写月报》 2022年第31期22-25,共4页
读《与妻书》,或静默涵泳,或抑扬朗读,不必借助过多分析,在反复诵读中,学生也能感受先烈的赤胆忠心,不由自主地胸胆炽热、眼角湿润。这是伟大精神带来的感染、震撼,是感性的、自发的。要将林觉民惊天地泣鬼神之精神把握透彻,要从单向度... 读《与妻书》,或静默涵泳,或抑扬朗读,不必借助过多分析,在反复诵读中,学生也能感受先烈的赤胆忠心,不由自主地胸胆炽热、眼角湿润。这是伟大精神带来的感染、震撼,是感性的、自发的。要将林觉民惊天地泣鬼神之精神把握透彻,要从单向度接受到多维度把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我们不妨切思追问:英雄对妻子是否真爱?待家人是否刻薄?有没有第二条出路?献身到底值不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天地泣鬼神 反复诵读 林觉民 《与妻书》 单向度 伟大精神 追问
原文传递
多维度与单向度的中国——全国卷Ⅰ作文题关键词阐释
15
作者 梅其涛 宋晓莉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7年第7期68-69,共2页
一、呈现的中国十二个关键词,各自早有习见的形象特点:长城宏伟壮观,熊猫憨态可掬,京剧唱腔悠扬典雅,广场舞和谐欢乐,中华美食令人_垂涎,共享单车环保绿色,“一带一路”沟通共赢,高铁高端快捷,移动支付简易普及,
关键词 关键词 阐释 单向 维度 移动支付
原文传递
理性看人生,不只是浮云——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赏析
16
作者 梅其涛 《湖北招生考试》 2011年第14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和子由渑池怀旧 老僧 尾联 怀渑池寄子瞻兄 飞鸿踏雪 羚羊挂角 虚实相生 似有若无 子由 起句
原文传递
情也汤汤,景也凄凄——《春日客感》赏读
17
作者 梅其涛 《湖北招生考试》 2010年第29期34-35,共2页
春日客感[清]黄景仁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人间别是销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抒情古诗开头有两种常见写法,一种由景而情(所谓"造境"),先极尽写景绘... 春日客感[清]黄景仁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人间别是销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抒情古诗开头有两种常见写法,一种由景而情(所谓"造境"),先极尽写景绘物之能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景仁 乡心 下水船 听雨 造境 思乡之情 飘飘洒洒 鸟鸣 空谷 我一
原文传递
谈谈诗歌鉴赏的注释问题——以一则补注的误导为例
18
作者 梅其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10年第3期28-29,共2页
2009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十一月联考的诗歌鉴赏题选用了北宋词人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关键词 诗歌鉴赏题 补注 注释 2009年 北宋词人 重点中学 木兰花 湖北省
原文传递
华大妈心中“重担”的一种可能
19
作者 梅其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09年第3期13-14,共2页
不少读者注意到《药》的结尾有一句“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华大妈的重担是一副怎样的重担,笔者在教读文章之前查阅了资料,说法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四种:(1)乌鸦飞上坟顶,会证明老女人的儿子“显灵”,自己... 不少读者注意到《药》的结尾有一句“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华大妈的重担是一副怎样的重担,笔者在教读文章之前查阅了资料,说法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四种:(1)乌鸦飞上坟顶,会证明老女人的儿子“显灵”,自己的儿子未“显灵”未免有些失落;乌鸦铁铸一样站着,华大妈因此获得心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平衡 《药》 乌鸦 儿子 文章 教读
原文传递
别里柯夫身边和身后的人
20
作者 梅其涛 《语文月刊》 2015年第4期65-67,共3页
一、别里科夫身边的人 课本选文主要呈现了形象相对单一的别里柯夫,细读原文,我们发现作者着力表现的,包括批判,绝非仅仅别里柯夫,还有他身边的人。 对于别里柯夫撒过来的套子,文中人物主要呈现三种状态:忍让,感觉不到,反抗。
关键词 别里科夫 选文 课本 细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