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系统论观察国际局势(下)——世界格局转换的理论探索
1
作者 梅振民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4期16-18,共3页
(三) 新旧格局交替及其演化趋势第一,国际关系格局交替,往往通过战争来实现。此次格局交替虽未经过大战,但也并非是没有突变的渐进式过渡。从1989年东欧剧变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这三年可以被认为是此次格局交替的质的突变时期。现在,... (三) 新旧格局交替及其演化趋势第一,国际关系格局交替,往往通过战争来实现。此次格局交替虽未经过大战,但也并非是没有突变的渐进式过渡。从1989年东欧剧变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这三年可以被认为是此次格局交替的质的突变时期。现在,旧格局已经瓦解,其主要特征已经消失,但诸多附属特性尚在流失过程中;新的格局的主要特征已见端倪,但重新认识、调整战略、重新组合、重建机制的过程仍在继续。在三年急剧突变之后,现在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深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趋势 关系结构 东欧剧变 美国对华政策 外交理论 发展潜力 热点地区 高技术产业 地缘政治 国将
下载PDF
用系统论观察国际局势(上)——世界格局转换的理论探索
2
作者 梅振民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3期10-11,共2页
近三、四年来,国际局势发生剧烈变化,两极对立格局已经彻底瓦解,国际关系重新分化组合,新的格局已初现端倪,这是牵动世界全局,影响深远的历史性大变动。要理解这种大变动的含义及其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它的演化趁势,仅靠直观的、... 近三、四年来,国际局势发生剧烈变化,两极对立格局已经彻底瓦解,国际关系重新分化组合,新的格局已初现端倪,这是牵动世界全局,影响深远的历史性大变动。要理解这种大变动的含义及其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它的演化趁势,仅靠直观的、经验的研究,就事论事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思辩的研究,理论的探索,特别是需要用整体论的方法,亦即用系统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组合 整体论 机体论 力量对比 理沦 关系结构 四年 自我组织 政治独立 两大阵营
下载PDF
试论世界新格局的某些特征
3
作者 梅振民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3期14-15,1,共3页
苏联8月事变以来的事态表明,战后形成的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抗为基础的国际关系格局已彻底崩溃,一个新的世界格局已开始形成。作者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实力、地位和趋向等长期因素,对这个新格局的某些特征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力量中心 国际关系格局 长期因素 对外战略 共同基础 社会主义国家 北大西洋公约 对外关系 西方国家 军事力量
下载PDF
东欧国家改革的复杂形势及给我们的启迪
4
作者 梅振民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3-6,1,共5页
近几个月来,东欧一些国家在改革进程中采取了一些大胆的、有争议的措施,引起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舆论的关注。东欧国家改革出现的复杂局面,揭示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了认识改革过程客观规律的丰富材料和经... 近几个月来,东欧一些国家在改革进程中采取了一些大胆的、有争议的措施,引起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舆论的关注。东欧国家改革出现的复杂局面,揭示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了认识改革过程客观规律的丰富材料和经验。如果说殖民体系崩溃、第三世界运用石油和原料武器,促使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改革经济结构诸方面实现了令人惊叹的飞跃的话,那么,现在,西方发达国家这种飞跃发展所提出的挑战和社会主义国家内部要求变革的推动,必将使社会主义国家构筑起比当代资本主义更加优越的社会主义新模式,并由此带来经济、政治、科技和教育新的全面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当代资本主义 殖民体系 中央全会 经济发展 基什查克 瓦文萨 什特劳加尔 波兰人
下载PDF
戈尔巴乔夫论社会主义的变形及其矫正方案
5
作者 梅振民 《国际展望》 1988年第17期4-6,1,共4页
1937~1938年,十月革命后的苏联领导层遭到斯大林的恐怖性清洗。由于十月革命胜利而形成的政治体制发生了严重变形,形成了斯大林及其亲信的独裁。戈尔巴乔夫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变形的?他提出了哪些矫正方案?
关键词 斯大林模式 勃列日涅夫 大清洗 托洛茨基 加米涅夫 季诺维也夫 苏共二十大 布哈林 苏共中央总书记 社会公正
下载PDF
试论苏联对外战略的调整
6
作者 梅振民 《国际展望》 1987年第2期20-23,共4页
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后,调整了苏联的对外战略。要了解这种调整的性质、幅度和意义,需要对苏联外交战略进行历史的和现实的考察。苏联对外战略的沿革列宁之后,苏联对外战略思想的变迁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现已进入第四个时期。 (一) 斯大... 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后,调整了苏联的对外战略。要了解这种调整的性质、幅度和意义,需要对苏联外交战略进行历史的和现实的考察。苏联对外战略的沿革列宁之后,苏联对外战略思想的变迁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现已进入第四个时期。 (一) 斯大林推进世界革命的对外战略: 斯大林1924年4月在《论列宁主义基础》演说中说,十月革命之后,“革命已经超出一国范围,世界革命的时代已经开始”。1927年1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战略 外交战略 世界革命 论列宁主义基础 勃列日涅夫 战略核武器 资本主义世界 入第 对华关系 资本主义总危机
下载PDF
日本向何处去
7
作者 梅振民 《国际展望》 1987年第21期5-8,共4页
近年来,日本正在考虑成为经济大国之后怎么办的问题,各派政治势力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争斗。这场可能持续多年的争斗的最后结局,将会对日本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有史以来最大的债权国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19年前已经超过西德,仅次于美... 近年来,日本正在考虑成为经济大国之后怎么办的问题,各派政治势力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争斗。这场可能持续多年的争斗的最后结局,将会对日本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有史以来最大的债权国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19年前已经超过西德,仅次于美苏,位居世界第三; 1986年达到1.95万亿美元,约分别为美国的46%和苏联的85%,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0~12%。它同美国、苏联虽仍有差距,但就其对外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势力 出口主导 军事大国 文摊 东盟五国 战略目标 民党 二十一世纪 经济企划厅 皮书
下载PDF
戈尔巴乔夫的“1·15”外交行动
8
作者 梅振民 《国际展望》 1987年第4期4-5,1,共3页
去年1月15日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十五年、分三阶段彻底销毁核武器的裁军建议,今年1月15日又采取了三个引人注目的外交行动。戈尔巴乔夫为何偏要选择1月15日这一天?
关键词 这一天 谢瓦尔德纳泽 阿富汗问题 苏共二十七大 纳吉布拉 抵抗运动 柬埔寨问题 间接谈判 韩桑林 民柬联合政府
下载PDF
试析世界格局变化
9
作者 梅振民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5期3-6,共4页
当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各大力量中心都在为构筑新的格局框架而谋划对策,调整战略;竭力使局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演化,以便在未来新格局中争得更有利的位置。在这可能延续数年、十数年的新旧国际关系交替的长过程中,霸主美国是“保守”... 当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各大力量中心都在为构筑新的格局框架而谋划对策,调整战略;竭力使局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演化,以便在未来新格局中争得更有利的位置。在这可能延续数年、十数年的新旧国际关系交替的长过程中,霸主美国是“保守”的因素,后起强国日本和德国是“变革”的因素,苏联国内局势有诸多未知数。未来国际关系格局究竟会取何种混合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子日本、德国和苏联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格局 国际问题
下载PDF
战乱违背时代潮流
10
作者 梅振民 《瞭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3期43-43,共1页
本刊发表的三篇四个发展中国家战乱祸害的报道,所述情景之惨烈,危害之大,确实怵目惊心,发人深醒。 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统计,1993年全世界有28个地区发生33起大规模武装冲突,1994年有27个地区31起,1995年有25个地区30起。尽管逐... 本刊发表的三篇四个发展中国家战乱祸害的报道,所述情景之惨烈,危害之大,确实怵目惊心,发人深醒。 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统计,1993年全世界有28个地区发生33起大规模武装冲突,1994年有27个地区31起,1995年有25个地区30起。尽管逐年似有减少,但近五、六年来,每年总有二三十起大规模武装流血冲突,而且,大部分发生在欠发达地区和经济体制转型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第一,死人。仅卢旺达一国部族仇杀就死了上百万人,真可谓“血流漂杵,白骨蔽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欠发达地区 经济体制转型 多民族国家 时代潮流 地区发生 血流漂杵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殖民统治 战乱
原文传递
美国应从“银河号”事件吸取教训
11
作者 梅振民 《瞭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7期4-4,共1页
兴师动众、折腾了近一个半月的“银河号”货轮冤案,终于真相大白。根据错误的情报和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行动而造成这起冤案的美国,应该老老实实从中吸取一些教训。笔者以为,对待这一事件的正确态度应是,不要简单地把这看成是一场谁输... 兴师动众、折腾了近一个半月的“银河号”货轮冤案,终于真相大白。根据错误的情报和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行动而造成这起冤案的美国,应该老老实实从中吸取一些教训。笔者以为,对待这一事件的正确态度应是,不要简单地把这看成是一场谁输谁赢的较量,而应客观地全面地分析这一事件,认真思考一些问题,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地缘经济 亚大 经济发展 国际关系格局 世界史 美中 内外矛盾 正常航行 化学武器公约
原文传递
劝架拉架还是参与打架
12
作者 梅振民 《瞭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1-41,共1页
种种迹象表明,持续了9个多月的波黑内战,现在正处于逐渐走向缓解停息还是激化扩大的关键时刻。在这一重要转折关头,波黑冲突各方和国际社会都应该采取谨慎、克制和明智的态度,以利于缓和这一冲突,最终结束这场内战。
关键词 波黑内战 转折关头 国际社会 科索沃问题 巴尔干地区 波黑战争 马其顿问题 武器禁运 穆斯林族 法国总统
原文传递
非洲发展需要和平稳定
13
作者 梅振民 《瞭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41-41,共1页
本刊这一组有关非洲的报道表明,那里是当今世界一个严重动乱的地区。国际社会在关注巴尔干——东欧——中亚这一新的动荡地带局势的同时,亦应关心非洲,设法结束那里的战乱,为非洲的发展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谋求发展,对非洲来说,... 本刊这一组有关非洲的报道表明,那里是当今世界一个严重动乱的地区。国际社会在关注巴尔干——东欧——中亚这一新的动荡地带局势的同时,亦应关心非洲,设法结束那里的战乱,为非洲的发展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谋求发展,对非洲来说,带有特别的急迫性。众所周知,现在,就总体来说,第三世界已开始走出被称为“失去的十年”的八十年代低谷,亚洲发展中国家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急迫性 亚洲发展中国家 国际社会 十年 债务危机 经济发展 发展阶段 发展战略 经济联系
原文传递
日本问题专家冯昭奎评析日本大选
14
作者 梅振民 《瞭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1期41-42,共2页
由于两极国际格局的终结,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矛盾突出起来了,人民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国内,政府几乎都遇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日本七月十八日众议院选举的结果表明,日本也不例外。这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选举,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日本从... 由于两极国际格局的终结,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矛盾突出起来了,人民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国内,政府几乎都遇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日本七月十八日众议院选举的结果表明,日本也不例外。这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选举,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日本从冷战时期政治格局向冷战后时期政治格局过渡的开始。就此,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冯昭奎先生,请他谈谈对这次选举的看法。现将这篇专访以及介绍自民党一党执政38年和三个新党的文章刊载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党执政 问题专家 国际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 副所长 对外政策 历史过程 冷战时代 转变时期 西方国家
原文传递
缓解南北矛盾的出路安在?
15
作者 梅振民 《瞭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3期45-46,共2页
在东西方关系缓和之后,困扰当今世界的南北矛盾,更加显得尖锐突出。设法缓解这一矛盾,解决这一难题,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 现在,南北矛盾之所以如此突出,是南北矛盾长期积累并日益加剧的结果。众所周知,在五六十年代... 在东西方关系缓和之后,困扰当今世界的南北矛盾,更加显得尖锐突出。设法缓解这一矛盾,解决这一难题,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 现在,南北矛盾之所以如此突出,是南北矛盾长期积累并日益加剧的结果。众所周知,在五六十年代绝大多数南方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独立之后,经济上曾经有过十多年可喜的发展。70年代,它们的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5.5%,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3.2%)。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国家 政治独立 东西方关系 世界经济 国际经济 国际社会 南北差距 估计数字 苏联东欧 南北经济
原文传递
实现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16
作者 梅振民 《瞭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43-43,共1页
海湾战争已经停息,科威特人民终于收复了被伊拉克侵占7个月之久的祖国。世界公众正期望在海湾地区迅速确立正式的和稳定的停火,进而求得公正合理的政治解决,在这一地区实现和平与稳定。 持续7个月之久的海湾危机和42天的海湾战争在许多... 海湾战争已经停息,科威特人民终于收复了被伊拉克侵占7个月之久的祖国。世界公众正期望在海湾地区迅速确立正式的和稳定的停火,进而求得公正合理的政治解决,在这一地区实现和平与稳定。 持续7个月之久的海湾危机和42天的海湾战争在许多方面造成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解决 公正合理 中东问题 联合国安理会 国际关系 文化设施 国际社会 刁冲 刁斗 生活设施
原文传递
濮阳怎样扭转农业徘徊
17
作者 梅振民 《瞭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20-21,共2页
只要领导重视,因地制宜地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扭转农业徘徊减产的局面并不难。这是河南省濮阳地区近几年农业发展历程展示的一条真理。 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一向被视为贫困落后地区的濮阳地区,在1980年至1982年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 只要领导重视,因地制宜地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扭转农业徘徊减产的局面并不难。这是河南省濮阳地区近几年农业发展历程展示的一条真理。 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一向被视为贫困落后地区的濮阳地区,在1980年至1982年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农业生产获得较大发展,到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纪录——10.4616亿公斤,为家庭承包前1980年的一倍半。但是,到1985年,全地区粮食总产量又掉了下来,减产9500万公斤。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和疑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徘徊 粮食总产量 家庭承包制 贫困落后地区 家庭联产承包制 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 冀鲁豫 河南省濮阳 农田建设
原文传递
拉美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教训
18
作者 梅振民 《瞭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9期40-41,共2页
在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战略国际讨论会结束后,中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高尚全邀请六位拉丁美洲学者举行座谈会,请他们介绍拉丁美洲国家通货膨胀的情况及其治理的经验,并听取他们对中国通货膨胀的看法和建议。 在座谈会上。
关键词 治理通货膨胀 拉美国家 高尚全 执行秘书 年通货膨胀率 第三世界国家 经验教训 发展战略 副主任 冻结物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