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定氯氮平血药浓度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鱼爱和 刘平 +6 位作者 范武峰 冯方波 郝志远 梅桂森 刘志凌 韩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7-31,共5页
本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其在血浆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20μg/l,日内与日间精密度试验CV均小于5%。同时测定了31名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氯氮平血浆浓度,发现氯氮平的剂量在100-400mg/d... 本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其在血浆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20μg/l,日内与日间精密度试验CV均小于5%。同时测定了31名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氯氮平血浆浓度,发现氯氮平的剂量在100-400mg/d时与血药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血药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是不明显的。本文并对氯氮平在试验中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高效液相色谱 血药浓度
下载PDF
7种杀菌剂对牡丹黄斑病菌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建强 +3 位作者 田娟 胡建功 李慧凯 林晓民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9-234,共6页
为筛选防治牡丹黄斑病的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并采用涂布平板法测定了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及嘧菌酯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在含药平板上测定了对产孢量影响。结果表明,嘧菌酯和醚菌... 为筛选防治牡丹黄斑病的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并采用涂布平板法测定了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及嘧菌酯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在含药平板上测定了对产孢量影响。结果表明,嘧菌酯和醚菌酯可强烈抑制菌丝生长,EC_(50)分别为0.247、0.865 mg·L^(-1),嘧菌酯对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均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但对产孢量影响较弱。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对菌丝生长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EC50分别为2.808、1.268、4.078、0.446 mg·L^(-1);苯醚甲环唑对孢子萌发的影响较弱,但对病菌产孢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多菌灵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为1.034 mg·L^(-1),对孢子萌发及产孢量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3类杀菌剂均可用于牡丹黄斑病的化学防治,根据其不同的形态毒理学效应应采用不同的施用方法:嘧菌酯可作为保护剂在病害发生前期喷施;苯醚甲环唑可作为治疗剂在病害发生期使用;多菌灵可在病害发生前同嘧菌酯混用或病害发生期同苯醚甲环唑混用,以防止抗药性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黄斑病 杀菌剂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孢子形成
下载PDF
牡丹柱枝孢叶斑病化学防治药剂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建强 +1 位作者 田娟 康业斌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14-117,共4页
以引起牡丹柱枝孢叶斑病的加拿大柱枝双孢霉(Cylindrocladium canadense)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重法研究了3类8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插片法及染色法,研究了多菌灵、氟环唑及嘧菌酯对菌丝线性生长及菌... 以引起牡丹柱枝孢叶斑病的加拿大柱枝双孢霉(Cylindrocladium canadense)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重法研究了3类8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插片法及染色法,研究了多菌灵、氟环唑及嘧菌酯对菌丝线性生长及菌落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苯并咪唑类、三唑类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的线性生长及菌丝干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类杀菌剂均导致菌丝顶端分枝数增多、间距缩短;杀菌剂处理的菌落边缘菌丝茂密,放射性生长的幼龄菌丝束较少,向外扩展速度慢。3类杀菌剂对病菌都表现为抑菌作用,均可作为柱枝孢叶斑病化学防治的备选药剂而应用在牡丹病害的综合防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加拿大柱枝双孢霉 多菌灵 氟环唑 嘧菌酯
下载PDF
小麦纹枯病菌对九种麦田除草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2
4
作者 侯颖 徐建强 +2 位作者 孟秀利 张凯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89-1293,共5页
为了明确麦田除草剂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小麦纹枯病菌对九种麦田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酰胺类除草剂对小麦纹枯病菌毒力较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的毒力(EC50)分别为56.0、83.5和142mg·L-1... 为了明确麦田除草剂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小麦纹枯病菌对九种麦田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酰胺类除草剂对小麦纹枯病菌毒力较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的毒力(EC50)分别为56.0、83.5和142mg·L-1,病菌在含药培养基上易出现轮纹状菌落;二硝基苯胺类和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对纹枯病菌毒力较弱,在1 000mg·L-1时抑制率尚达不到50%,前者易使菌落发生扇形突变,且菌丝稀疏,后者对菌落形态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菌 除草剂 非靶标生物 毒力测定
下载PDF
三类杀菌剂对牡丹腔孢叶斑病菌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建强 +1 位作者 田娟 刁兴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91,共6页
腔孢叶斑病是牡丹生产上出现的一种新病害,近几年在洛阳及菏泽牡丹种植园危害越来越重。为了筛选防治该病的化学药剂,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类8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采用涂布平板法测定了多菌灵、戊唑醇及嘧菌酯... 腔孢叶斑病是牡丹生产上出现的一种新病害,近几年在洛阳及菏泽牡丹种植园危害越来越重。为了筛选防治该病的化学药剂,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类8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采用涂布平板法测定了多菌灵、戊唑醇及嘧菌酯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影响,并在含药平板上测定了3种药剂对病菌产孢量的作用。结果表明:三唑类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最强,EC50为0.020~0.096μg/mL,且戊唑醇对孢子萌发和产孢也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在0.1μg/mL时孢子即不能萌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毒力较强,EC50为0.408~0.939μg/mL,嘧菌酯对芽管伸长和产孢量均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活性,10μg/mL时,芽管几乎不再伸长,对产孢的抑制率可达到99%以上;而苯并咪唑类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毒力较弱,EC50为12.167~30.104μg/mL,多菌灵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弱,100μg/mL时孢子萌发率仍达到90%以上,对产孢的抑制作用也较弱,为63.02%。根据药剂对病菌生长和发育各阶段的影响,生产中应采用适宜的施用方法:戊唑醇和嘧菌酯可作为保护剂在病害发生前期喷施,也可作为治疗剂在病害发生流行期应用,但为防止抗药性菌株的出现,两者应当轮换或复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腔孢叶斑病 杀菌剂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孢子形成
下载PDF
碳酸锂与氟哌啶醇合用致癫痫样发作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平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23-124,共2页
患者,女,49岁。以“兴奋话多、多疑、认为有人害她,情感高涨与情绪低落交替出现20年”入院。此次主要表现为:多疑、兴奋话多、不眠、管闲事,认为有人害她,丈夫有外遇,冲动行为。诊断考虑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近3年来一直服用碳酸锂治疗,... 患者,女,49岁。以“兴奋话多、多疑、认为有人害她,情感高涨与情绪低落交替出现20年”入院。此次主要表现为:多疑、兴奋话多、不眠、管闲事,认为有人害她,丈夫有外遇,冲动行为。诊断考虑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近3年来一直服用碳酸锂治疗,最大量1.5g/d,维持量0.75~1.0g/d。入院前一个月间断服碳酸锂1.0g/d,无药物反应。既往无癫痫病史。家族中无心脏病及癫痫病史。入院后查体无阳性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氟哌啶醇 神经毒性 联合用药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酮的敏感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建强 伍士郎 +4 位作者 赵建江 胡雪涵 吴亚云 范倩倩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8-141,共4页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分布的土传真菌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冬小麦种植区发生普遍,已成为小麦高产、稳产的重大障碍。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近几年小麦纹枯病的发生面积连续在300万hm^2左右,危害严重。目前,尚未发现高抗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分布的土传真菌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冬小麦种植区发生普遍,已成为小麦高产、稳产的重大障碍。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近几年小麦纹枯病的发生面积连续在300万hm^2左右,危害严重。目前,尚未发现高抗纹枯病的小麦品种,控制该病害主要依靠药剂种子处理结合春季喷雾来进行,所用药剂包括井冈霉素和以三唑酮为代表的三唑类化学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菌 三唑酮 河南省 敏感性 土传真菌病害 化学药剂 发生面积 小麦品种
原文传递
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酮不同敏感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建强 赵建江 +3 位作者 胡雪涵 吴亚云 范倩倩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9-366,共8页
为预测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的发展趋势,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3年分离自河南省16个地市的98株菌株对三唑酮的敏感性,比较不同敏感性菌株的生物学性状差异,并分析了其中22株菌株对其它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纹... 为预测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的发展趋势,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3年分离自河南省16个地市的98株菌株对三唑酮的敏感性,比较不同敏感性菌株的生物学性状差异,并分析了其中22株菌株对其它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纹枯病菌群体中已出现对三唑酮敏感性下降的菌株,其中有90株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属于正态分布,以其EC_(50)均值1.91μg/mL作为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酮的敏感性基线。敏感菌株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可达8.50~12.86 mm/d,菌核产量较多,为35.80~42.90 mg/皿,生存适合度较高;敏感性下降及抗性菌株的致病性及菌核萌发等都未发生改变,但菌丝生长速率仅为5.36~10.02 mm/d,菌核产量为9.00~36.90 mg/皿,均下降明显,生存适合度降低;低抗菌株与敏感菌株在菌落形态上相同,但菌丝分枝数增多且分枝菌丝变短。三唑酮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毒力较小,EC_(50)大于其它10种杀菌剂;戊唑醇、氟环唑、烯唑醇、咯菌腈和噻呋酰胺的毒力均较大,其EC_(50)≤0.10μg/mL;其余5种杀菌剂的EC_(50)在0.13~0.69μg/mL之间;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酮的敏感性与其它10种杀菌剂间的决定系数为0.003~0.200,存在微弱的正相关性,表明在生产中这些杀菌剂可与三唑酮轮换或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菌 三唑酮 菌丝生长 菌核萌发 致病性
原文传递
三种杀菌剂对牡丹红斑病病菌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徐建强 +2 位作者 田娟 车志平 康业斌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0-857,共8页
为筛选防治牡丹红斑病的杀菌剂,采用涂布平板法测定了多菌灵、戊唑醇、嘧菌酯对病菌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对病菌孢子萌发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以嘧菌酯最强,1μg/mL浓度处理其孢子萌发率... 为筛选防治牡丹红斑病的杀菌剂,采用涂布平板法测定了多菌灵、戊唑醇、嘧菌酯对病菌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对病菌孢子萌发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以嘧菌酯最强,1μg/mL浓度处理其孢子萌发率低于10%,5μg/mL处理孢子完全不能萌发;3种杀菌剂均可显著抑制病菌芽管的伸长生长,1μg/mL处理下孢子萌发24 h后芽管长度均不足10μm,5μg/mL处理对芽管伸长的抑制率达到90%;3种杀菌剂可使分生孢子及芽管发生畸形,多菌灵的致畸作用最强,0.1μg/mL处理即表现出明显的致畸作用,而戊唑醇致畸作用较弱;嘧菌酯和戊唑醇对病菌产孢结构形成和分生孢子产生数量有强烈的抑制作用,0.05μg/mL浓度下即完全不产孢,但多菌灵在0.05μg/mL浓度下则促进病菌产孢结构形成及产孢量增加。表明3种杀菌剂均可作为保护剂在病害发生前期喷施,但在流行期应尽量使用嘧菌酯和戊唑醇,以减少病菌再侵染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红斑病病菌 孢子形成 孢子萌发 多菌灵 戊唑醇 嘧菌酯
原文传递
60年60个重要案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革 邢赫塵 +9 位作者 李冉 張曚丹 任南岩 張海燕 司嚴嚴 李秀山 楊改鳳 王一帆 張雪 李源 《中国法律(中英文版)》 2009年第5期2-34,67-93,共60页
1951年 李季陶破坏土改案[影响力]《土地改革法》
关键词 典型案例 土地改革法 土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