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土金属掺杂对BiFeO_3陶瓷多铁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铭 王昭辉 +3 位作者 楚上杰 林申晔 王炎 潘妍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90-1595,共6页
为了探究碱土金属离子掺杂对BiFeO_3陶瓷多铁性的影响,采用固相法成功制备了BiFeO_3以及Bi_(0.9)A_(0.1)FeO_3(A=Ca、Sr、Ba)陶瓷,并对其铁电、铁磁等性能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晶体均为六方钙钛矿结构,空间群为R3c,晶胞参数随... 为了探究碱土金属离子掺杂对BiFeO_3陶瓷多铁性的影响,采用固相法成功制备了BiFeO_3以及Bi_(0.9)A_(0.1)FeO_3(A=Ca、Sr、Ba)陶瓷,并对其铁电、铁磁等性能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晶体均为六方钙钛矿结构,空间群为R3c,晶胞参数随掺杂离子半径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电学性能测试发现:Bi_(0.9)A_(0.1)FeO_3陶瓷的铁电极化值和漏电流密度均随着掺杂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大.结合X射线光电子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铁离子价态分析表明:Bi_(0.9)A_(0.1)FeO_3陶瓷铁电性会受掺杂带来的结构畸变和氧空位浓度变化的双重作用的影响.BFO、BCFO、BSFO和BBFO陶瓷的磁化强度依次增大,磁场强度为14 T时磁化强度分别为0.150、0.356、0.497和0.995 emu/g,其铁磁性随掺杂离子半径增大而增强,这与掺杂造成的结构畸变以及铁离子变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EO3 多铁性 碱土金属离子
下载PDF
掺硅a-C∶H材料光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炎 张铭 +3 位作者 潘妍宏 王昭辉 楚上杰 林申晔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0-944,共5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掺Si的非晶碳氢材料的结合键、C-sp3含量、电子结构、光学性能等物理性质进行了理论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Si掺杂量小于8%时,随Si掺杂量的增加,Csp3含量,C-Si键数量均呈现增大的趋势,而C-C键数量则有所降低。...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掺Si的非晶碳氢材料的结合键、C-sp3含量、电子结构、光学性能等物理性质进行了理论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Si掺杂量小于8%时,随Si掺杂量的增加,Csp3含量,C-Si键数量均呈现增大的趋势,而C-C键数量则有所降低。在光学特性上,在波长为400~800nm范围内,其透过率在Si掺杂量为1.5%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Si掺杂量增加其透过率先减小后增大,并在掺杂量为4.5%处达到一个透过率的极小值。此外,当Si掺杂量为4.5%时,其反射率和吸收系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非晶碳氢 电子结构 光学性能
下载PDF
类金刚石薄膜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敏永 张铭 +3 位作者 魏纪周 邓浩亮 楚上杰 任坤 《材料科学》 2014年第4期145-151,共7页
自类金刚石薄膜发现以来,由于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它的研究和应用都十分的广泛。因此,为了得到更好的性能,探索更佳的结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利用分子模拟的方法对它进行研究。本文就是在这种研究背景下,介绍了对类金刚石薄... 自类金刚石薄膜发现以来,由于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它的研究和应用都十分的广泛。因此,为了得到更好的性能,探索更佳的结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利用分子模拟的方法对它进行研究。本文就是在这种研究背景下,介绍了对类金刚石薄膜分子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情况,并且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然后,在文章的末尾指出了类金刚石模拟所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分子动力学模拟 原子相互作用势
下载PDF
不同沉积粒子对非晶碳氢薄膜性质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王炎 张铭 +3 位作者 潘妍宏 王昭辉 楚上杰 林申晔 《凝聚态物理学进展》 2016年第2期9-15,共7页
非晶碳氢薄膜(a-C:H film)是一类具有亚稳态非晶结构的薄膜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特性,如极好的力学性能、光学透过性、生物相容性、极低真空摩擦系数等。文章介绍了不同沉积粒子在不同入射能量及角度的情况下,对非晶碳氢薄膜C、H原子含量... 非晶碳氢薄膜(a-C:H film)是一类具有亚稳态非晶结构的薄膜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特性,如极好的力学性能、光学透过性、生物相容性、极低真空摩擦系数等。文章介绍了不同沉积粒子在不同入射能量及角度的情况下,对非晶碳氢薄膜C、H原子含量、沉积率,薄膜粗糙度和sp3键组态的碳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非晶碳氢薄膜 入射能量 入射角度
下载PDF
3d过渡金属掺杂对Bi_(0.8)Ba_(0.2)FeO_3陶瓷多铁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楚上杰 张铭 +3 位作者 邓浩亮 魏纪周 王昭辉 严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7-200,共4页
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多铁性Bi_(0.8)Ba_(0.2)Fe_(0.9)M_(0.1)O_3(M=Cr,Mn,Ti)陶瓷。X射线衍射图谱(XRD)表明该材料为纯相菱形钙钛矿结构,属于R3c空间点群。铁电测试结果表明,Bi_(0.8)Ba_(0.2)Fe_(0.9)Ti_(0.1)O_3陶瓷具有室温下的最... 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多铁性Bi_(0.8)Ba_(0.2)Fe_(0.9)M_(0.1)O_3(M=Cr,Mn,Ti)陶瓷。X射线衍射图谱(XRD)表明该材料为纯相菱形钙钛矿结构,属于R3c空间点群。铁电测试结果表明,Bi_(0.8)Ba_(0.2)Fe_(0.9)Ti_(0.1)O_3陶瓷具有室温下的最大剩余极化值(2Pr)为0.64μC/cm^2和低频时的最小介电常数值(ε)为140。同时,所有样品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降低且在高频时趋于稳定。磁性测试结果表明,Bi_(0.8)Ba_(0.2)Fe_(0.9)Mn_(0.1)O_3陶瓷具有室温下的最大剩余磁化值(2Mr)为1.46(A·m^2)/kg。显著的磁极化前后P-E回线变化被观察到,这直接说明了多铁性Bi_(0.8)Ba_(0.2)Fe_(0.9)M_(0.1)O_3(M=Cr,Mn,Ti)陶瓷中存在磁电耦合效应,且Bi_(0.8)Ba_(0.2)Fe_(0.9)Cr_(0.1)O_3样品具有最显著的磁电耦合效应值为5.8 m J/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铁性 磁电耦合 BIFEO3
原文传递
Bi_(0.8)Ba_(0.2)FeO_3/La_(0.7)Sr_(0.3)MnO_3异质结制备及其交换偏置效应研究
6
作者 魏纪周 张铭 +3 位作者 邓浩亮 楚上杰 杜敏永 严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52-356,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通过调节激光能量、激光频率、衬底温度、氧压、靶基距等工艺参数,在(100)取向的铝酸镧单晶衬底上制备出Bi0.8Ba0.2Fe O3/La0.7Sr0.3Mn O3多铁性异质结.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薄膜呈钙钛矿结构,高分辨透射电镜图谱和...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通过调节激光能量、激光频率、衬底温度、氧压、靶基距等工艺参数,在(100)取向的铝酸镧单晶衬底上制备出Bi0.8Ba0.2Fe O3/La0.7Sr0.3Mn O3多铁性异质结.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薄膜呈钙钛矿结构,高分辨透射电镜图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图谱表明两相界面清晰且具有良好的匹配度,异质结呈(00l)取向性生长.加场冷却条件下不同温度的磁滞回线(M-H)测量结果表明样品具有明显的交换偏置效应,交换偏置场(HEB)随温度的线性变化可能与异质结界面处电子轨道的重构和界面处自旋、轨道自由度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异质结 交换偏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