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楚佳梅主任医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经验 被引量:4
1
作者 洪菲菲 刘小平 楚佳梅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47-48,共2页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本病如果治疗方法得当,多可在2个月内痊愈,若误治、失治,发病2个月后经治疗功能恢复不明显者即发展为顽固性面瘫[1]。发病后患者面部形象发生改变,对该病认识不足及长时间的治疗...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本病如果治疗方法得当,多可在2个月内痊愈,若误治、失治,发病2个月后经治疗功能恢复不明显者即发展为顽固性面瘫[1]。发病后患者面部形象发生改变,对该病认识不足及长时间的治疗,造成患者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患者对痊愈的信心。有研究表明面瘫患者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以焦虑、人际关系、躯体化症状为突出表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火针 中镇六穴 临床经验
下载PDF
针刺治疗疼痛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Meta分析
2
作者 王芳莉 包烨华 +1 位作者 楚佳梅 余静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8期685-689,F0003,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对改善疼痛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s)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网(VIP)、PubMed、Embase建库至2023年3月21日针刺治疗疼痛性TMDs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对改善疼痛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s)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网(VIP)、PubMed、Embase建库至2023年3月21日针刺治疗疼痛性TMDs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GRADE证据等级评价。结果共纳入7项临床研究,共464例患者。改善疼痛强度方面,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0.84,95%CI 0.60~1.08);试验组最大张口度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SMD=0.64,95%CI 0.40~0.89);试验组在改善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方面优于对照组(MD=-0.04,95%CI-0.08~-0.00)。结论针刺治疗疼痛性TMDs能够改善疼痛、最大张口度、颞下颌关节功能,但证据质量等级评价不高,仍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针刺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疼痛 META分析
下载PDF
针灸治疗四边孔综合征1例
3
作者 周俞欣 刘小平 楚佳梅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8期38-39,共2页
四边孔位于肱骨内侧与肩胛骨外缘之间,是由小圆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肌腱及肱骨外科颈内侧组成的四边形孔隙,其中有腋神经及旋肱后动脉穿行。四边孔综合征即二者在四边孔处受压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边孔压痛,伴肩臂外... 四边孔位于肱骨内侧与肩胛骨外缘之间,是由小圆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肌腱及肱骨外科颈内侧组成的四边形孔隙,其中有腋神经及旋肱后动脉穿行。四边孔综合征即二者在四边孔处受压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边孔压痛,伴肩臂外侧感觉障碍、三角肌功能受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边孔综合征 针灸治疗 温针灸 刺络拔罐
下载PDF
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楚佳梅 包烨华 +2 位作者 邹超 龚燕 王翀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897-1900,共4页
目的:探讨项针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44例,运用项针配合体针治疗,留针30min,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休息1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最长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42例,运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 目的:探讨项针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44例,运用项针配合体针治疗,留针30min,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休息1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最长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42例,运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吞咽、言语功能的评定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反复唾液吞咽测试、洼田氏饮水测试、洼田氏吞咽能力评定、言语功能评定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针刺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项针可以减少假性球麻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项针可明显改善假性球麻痹病人的吞咽和言语障碍,提高吞咽和言语功能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项针 假性球麻痹 吞咽功能 言语功能
下载PDF
头穴久留针对血管性痴呆病人认知和生活能力及P_(300)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楚佳梅 包烨华 邹超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34-338,共5页
目的:观察头穴久留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P300的影响。方法:将6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针刺组33例。对照组给予都可喜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治疗8周;针刺组在口服都可喜的基础上给予头穴针刺,取顶... 目的:观察头穴久留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P300的影响。方法:将6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针刺组33例。对照组给予都可喜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治疗8周;针刺组在口服都可喜的基础上给予头穴针刺,取顶中线、额中线、双侧顶旁一线,静留针10 h,每日1次,每周休息2 d,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及P300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基本控制1例,显效4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8.75%;针刺组基本控制2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及P300(潜伏期缩短,幅度增大)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P<0.01),针刺组患者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和P300潜伏期的缩短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头穴久留针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促进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针灸疗法 头针 事件相关电位
下载PDF
电针分期针刺对中风患者瘫痪肢体促分离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楚佳梅 冯伟民 +3 位作者 包烨华 邹超 龚燕 杨亚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7期1642-1644,共3页
目的:研究电针配合促通技术对中风瘫痪肢体促分离运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灸康复组40例,采用电针配合促通技术进行治疗,针灸组38例、康复组41例,分别采用单纯电针和单纯促通技术进行治疗,评测3组在治疗前、... 目的:研究电针配合促通技术对中风瘫痪肢体促分离运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灸康复组40例,采用电针配合促通技术进行治疗,针灸组38例、康复组41例,分别采用单纯电针和单纯促通技术进行治疗,评测3组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1个月后Fugl-Meyer及ADL评分。结果:Fugl-Meyer和ADL评分治疗两周后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各组组内比较(P<0.05),各组疗后均优于疗前,各组组间比较(P<0.05),针灸康复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Ashworth评分比较无明星差异。结论:电针配合促通技术能促进中风患者瘫痪肢体分离运动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针灸 促通技术 分离运动
下载PDF
热敏灸预防脑卒中后便秘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楚佳梅 包烨华 +1 位作者 李丽萍 林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期217-219,共3页
目的:研究热敏灸在预防脑卒中后便秘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热敏点灸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为空白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针刺治疗,连续观察2周。评测两组在治疗第4... 目的:研究热敏灸在预防脑卒中后便秘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热敏点灸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为空白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针刺治疗,连续观察2周。评测两组在治疗第4天便秘的发生率及治疗2周后便秘临床症状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出现便秘的人数比对照组的人数少,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便秘症候评定标准的评分方面,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敏点灸法能减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减少便秘临床症候评分,从而有效预防卒中后便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脑卒中 便秘
下载PDF
头穴久留针对血管性痴呆病人血浆SSAVP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楚佳梅 包烨华 邹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9期2066-2068,共3页
目的:观察头穴久留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SS、AV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3例,给予头穴长留针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都可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改善... 目的:观察头穴久留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SS、AV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3例,给予头穴长留针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都可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改善及对患者血浆SS、AVP含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评分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评定头穴久留针组优于药物对照组,且头穴久留针对VD患者血浆SS、AVP含量的升高优于药物对照组(P<0.01)。结论:穴久留针能增加脑组织含氧量,改善脑血液循环,提高脑血流量,促进脑内神经递质的分泌与代谢,从而促进VD患者学习、记忆等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头针 血管性痴呆 事件相关电位
下载PDF
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楚佳梅 包烨华 +3 位作者 邹超 赵宏利 龚燕 王翀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293-2295,共3页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组56例,采用电针肾俞、会阳穴进行治疗,对照组55例,为空白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针刺治疗,评测两组在...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组56例,采用电针肾俞、会阳穴进行治疗,对照组55例,为空白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针刺治疗,评测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尿失禁程度,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尿失禁程度各组组内比较(P<0.01),各组疗后均优于疗前,各组组间比较(P<0.01),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卒中 神经原性膀胱
下载PDF
项针对假性延髓麻痹病人TCD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楚佳梅 高维滨 《针灸临床杂志》 2005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项针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CD(经颅多普勒超声,下同)的影响;方法:选取颈项部腧穴为主治疗多发性脑梗塞所致的假性球麻痹,设立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吞咽、言语功能的改善及对经颅多普勒超声影响;结果:项针可明... 目的:探讨项针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CD(经颅多普勒超声,下同)的影响;方法:选取颈项部腧穴为主治疗多发性脑梗塞所致的假性球麻痹,设立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吞咽、言语功能的改善及对经颅多普勒超声影响;结果:项针可明显改善假性球麻痹病人的吞咽和言语障碍,提高吞咽和言语功能分级,疗效评定优于对照组且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针刺后Vp、Vm在多时相明显加快,且持续时间较长;结论:项针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可使减慢的血流速度加快,进而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血管侧枝循环及早建立,从而使脑细胞活动改善,促进吞咽功能和言语功能及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针疗法 假性延髓麻痹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楚佳梅 高维滨 《针灸临床杂志》 2007年第7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项针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方法:本文选取颈项部腧穴为主治疗多发性脑梗塞所致的假性球麻痹,设立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吞咽、言语功能的改善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与结论:项针可明显改善假性... 目的:探讨项针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方法:本文选取颈项部腧穴为主治疗多发性脑梗塞所致的假性球麻痹,设立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吞咽、言语功能的改善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与结论:项针可明显改善假性球麻痹病人的吞咽和言语障碍,提高吞咽和言语功能分级,疗效评定优于对照组且吞咽功能的恢复优于言语功能;项针可以减少假性球麻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且针刺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还发现针刺疗效与发病次数和病灶数有关,而与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针 假性延髓麻痹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电针结合中镇六穴及火针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及焦虑状态的改善作用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楚佳梅 陈飞宇 +2 位作者 刘小平 陈东林 张雯舒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5期726-728,共3页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中镇六穴及火针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改善及其与焦虑程度缓解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电针面部局部腧穴,观察...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中镇六穴及火针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改善及其与焦虑程度缓解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电针面部局部腧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针刺中镇六穴,并治疗后火针点刺患侧阳白、颧髎、地仓、夹承浆,火针治疗每周2次,其余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包括FDIP及FDI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评价,同时研究两者间的变化关系。结果:两组共完成病例104例,治疗前后两组组内FDIP、FDIS及S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FDIP、FDIS及S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治疗后FDIP、FDIS与SAS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做相关性分析,发现均存在负相关关系,且观察组的相关性更高。结论:电针面部局部腧穴与电针局部面部腧穴联合针刺中镇六穴及火针两法均可有效改善顽固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及焦虑状态;后者对面神经功能、社会活动能力及焦虑状态的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 火针 中镇六穴 电针 焦虑状态
下载PDF
夹脊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楚佳梅 范文双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3期407-408,共2页
夹脊电针上下连接电极能够在脊髓内产生较强的电场,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其机理可能为通过产生拮抗内生性损伤电流而阻止Ca2+内流,稳定膜结构,增加线粒体酶活性,阻断脊髓继发性病变,保护脊髓神经轴突的退变,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目的:探讨夹... 夹脊电针上下连接电极能够在脊髓内产生较强的电场,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其机理可能为通过产生拮抗内生性损伤电流而阻止Ca2+内流,稳定膜结构,增加线粒体酶活性,阻断脊髓继发性病变,保护脊髓神经轴突的退变,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目的:探讨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以改良的Allen’s法造成T11-T12脊髓撞击伤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夹脊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急性期伤区脊髓组织含水量及组织总钙含量动态变化和术后4周大鼠瘫肢运动功能及组织形态学(包括形态计量学)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生化、组织形态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夹脊电针能明显减轻脊髓损伤早期继发性病理损害,并能有效促进损伤后中枢神经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 电针治疗 大鼠 脊髓损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项针对假性延髓麻痹病人BAEP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楚佳梅 高维滨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11期2150-2151,共2页
目的:探讨项针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BAEP的影响;方法:选取颈项部腧穴为主治疗多发性脑梗塞所致的假性球麻痹,设立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吞咽、言语功能的改善及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结果:项针可明显改善假性球麻痹... 目的:探讨项针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BAEP的影响;方法:选取颈项部腧穴为主治疗多发性脑梗塞所致的假性球麻痹,设立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吞咽、言语功能的改善及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结果:项针可明显改善假性球麻痹病人的吞咽和言语障碍,提高吞咽和言语功能分级,疗效评定优于对照组且项针能有效缩短假性球麻痹病人BAEP各波潜伏期和峰间潜伏期,重现和提高各波波幅;结论:针刺可能使参与电生理活动的神经元或神经纤维数量增多而使波幅改善,使皮质下行纤维损伤所致运动神经元的一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得到改善,从而调节延迟的各波PL和IP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针疗法 假性延髓麻痹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脑卒中
下载PDF
项针治愈小脑出血假性球麻痹1例
15
作者 楚佳梅 高维滨 《中国康复》 2002年第3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项针 小脑出血 假性球麻痹
下载PDF
电针结合康复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6
作者 包烨华 王延武 +3 位作者 楚佳梅 朱国祥 王翀敏 候海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1期2536-2539,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康复对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疼痛和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灸康复组46例,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进行治疗,针灸组41例、康复组42例,分别采用单纯电针和单纯康复进行治疗,评测3组在治疗前...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康复对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疼痛和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灸康复组46例,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进行治疗,针灸组41例、康复组42例,分别采用单纯电针和单纯康复进行治疗,评测3组在治疗前、后NRS疼痛数字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结果:NRS疼痛数字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治疗后各组组内比较(P<0.05),各组疗后均优于疗前,各组组间比较(P<0.05),针灸康复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能促进中风患者偏瘫肩痛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肩痛 针灸 康复
下载PDF
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丽萍 包烨华 +2 位作者 楚佳梅 曾友华 宣丽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2期376-378,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3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将患者贴敷时间分为3组:4h以下组(1组),5h组(2组),6h组(3组),探讨贴敷时间...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3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将患者贴敷时间分为3组:4h以下组(1组),5h组(2组),6h组(3组),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缓解期延长,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有效率76.7%。贴敷时间长短与疗效没有明显关系。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确切。贴敷时间长短对疗效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 哮喘
下载PDF
伏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5
18
作者 曾友华 包烨华 +3 位作者 楚佳梅 李海燕 朱国祥 张文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8期1774-1776,共3页
目的:观察伏灸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运用体针结合伏灸法,以灸中脘、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肾俞为主,每日1次,治疗3疗程;对照组32例,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100mg/次,3次/天,饭前... 目的:观察伏灸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运用体针结合伏灸法,以灸中脘、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肾俞为主,每日1次,治疗3疗程;对照组32例,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100mg/次,3次/天,饭前半小时温开水送服,治疗4周。观察大便性状评分,腹部综合症状等级评分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Bristol评分及腹部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随访2月在改善Bristol评分及腹部症状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疗效观察中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伏灸法能较好的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伏灸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马来酸曲美布汀
下载PDF
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包烨华 楚佳梅 +4 位作者 李丽萍 曾友华 王延武 陈顺喜 丁璇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7期786-788,共3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灸气海、关元、三阴交治疗,对照组采用灸盒艾灸治疗。治疗4星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失禁治疗分级和日...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灸气海、关元、三阴交治疗,对照组采用灸盒艾灸治疗。治疗4星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失禁治疗分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失禁治疗分级和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失禁治疗分级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能降低脑卒中患者尿失禁治疗分级,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尿失禁 热敏灸 艾条灸 中风后遗症
下载PDF
运动区久留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VEGF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包烨华 曾友华 +2 位作者 王延武 王翀敏 楚佳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1916-1918,共3页
目的:观察运动区久留针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大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6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43只大鼠复制成功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14只)、久留针组(14只)... 目的:观察运动区久留针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大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6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43只大鼠复制成功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14只)、久留针组(14只)、短留针组(15只),并设假手术组(14只)进行对照研究,选取大鼠运动区进行针刺治疗,久留针组留针10 h,短留针组留针30 min,每天1次,治疗2周,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不作针刺治疗。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的原位表达,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VEGF mRN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久留针组脑组织中VEGF mRNA的含量升高,同时VEGF蛋白原位表达增高(P<0.05)。结论:运动区久留针能促进梗塞区VEGF mRNA的含量及其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针 运动区 VEGF 局灶性脑缺血 Wistar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