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楚国乐 高建秀 《经济论坛》 2011年第1期67-70,共4页
我国目前计算货币流通速度所用的公式一般为V=GDP/M2,由于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大于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之和,所以用这一公式计算出的货币流通速度是不断下降的。但在此计算过程中忽略了一个问题:在我国实际的经济运行中有一部分货... 我国目前计算货币流通速度所用的公式一般为V=GDP/M2,由于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大于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之和,所以用这一公式计算出的货币流通速度是不断下降的。但在此计算过程中忽略了一个问题:在我国实际的经济运行中有一部分货币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中,而是被不断增加的外汇存款所吸收,还有一部分货币进入资本市场,因此在计算货币流通速度时应将这两部分货币扣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计算出我国实体经济的货币流通速度,指出我国实体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并不是不断下降的,而是有升有降,并据此对我国的货币调控政策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调控 货币流通速度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人民币作为国际计价货币的模式借鉴:美元模式与欧元模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楚国乐 吴文生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89,共11页
文章对美元与欧元充当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同一因素如贸易规模占比等对不同国家选择计价货币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值得注意的是,美元作为国际计价货币的模式在于与大宗商品进行绑定,影响其他货币被用作国际... 文章对美元与欧元充当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同一因素如贸易规模占比等对不同国家选择计价货币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值得注意的是,美元作为国际计价货币的模式在于与大宗商品进行绑定,影响其他货币被用作国际计价货币,欧盟成员国对计价货币的选择也受到这种绑定的影响。而欧盟以欧元作为国际计价货币,其影响仅体现在联盟内,并不影响非欧盟国家对国际计价货币的选择。文章认为真正的国际货币是第三国之间使用的货币,依赖进出口贸易权重的货币使用只是货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文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在于,短期内可以通过贸易项与双边货币互换来推动人民币作为国际计价货币(欧元模式),但在长期应掌握大宗商品的计价权(美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价货币影响因素 大宗商品 货币联盟
原文传递
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子分析——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丁剑平 楚国乐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46,共12页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以1999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二季度的面板数据(美、欧、日、英)为样本,应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对国际货币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在众多的影响因子中,那些体现内在结构的因子,诸如网络外部性、经济增长和...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以1999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二季度的面板数据(美、欧、日、英)为样本,应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对国际货币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在众多的影响因子中,那些体现内在结构的因子,诸如网络外部性、经济增长和净出口(以下简称"三因子")对其货币国际化程度具有非线性的影响,这种非线性特征源于自身的内生性并且在影响国际货币占比时出现在高低两种不同的体制(惯性区间),随着三因子规模的变动,在两种体制之间进行平滑转换,这也为未来新进入的国际货币创造了切入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影响因子 PSTR 非线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