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麻醉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糖和激素水平及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娟 李卫东 +1 位作者 原忠伟 楚大阳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颈丛神经阻滞(CPB)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糖和激素水平及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78例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的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分为全麻组和联合组,每组39例。全麻组患者采用全...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颈丛神经阻滞(CPB)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糖和激素水平及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78例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的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分为全麻组和联合组,每组39例。全麻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CPB。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毕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比较两组患者术后5 h的疼痛程度和苏醒指标(吞咽时间、睁眼时间、应答时间及应答状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毕的血糖和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术前和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反应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术毕,联合组患者的SBP、DBP、MAP及HR均低于全麻组,血糖、ACTH、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也均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5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患者的吞咽时间、睁眼时间和应答时间均短于全麻组,改良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联合组患者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芬太尼用量及补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仅有轻微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均自行缓解。结论全身麻醉联合CPB能够保障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与术后炎性反应,对患者术中血糖与激素水平的影响也较全身麻醉轻,术后痛感小且苏醒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根治术 老年患者 全身麻醉 颈丛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娟 李卫东 +1 位作者 原忠伟 楚大阳 《癌症进展》 2020年第24期2567-257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依据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术中右美托咪定应用剂量将92例宫颈癌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46例,低剂量组患者术中右美托咪定应用剂量为0.5μg/kg,高剂量组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依据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术中右美托咪定应用剂量将92例宫颈癌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46例,低剂量组患者术中右美托咪定应用剂量为0.5μg/kg,高剂量组患者术中右美托咪定应用剂量为1.0μg/kg。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和中心动脉压(MAP)水平、Ramsay镇静评分、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药物用量和苏醒质量。结果高剂量组患者麻醉诱导后10 min(T1)、术毕即刻(T3)时的心率均低于低剂量组患者,高剂量组患者T1时的MAP低于低剂量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两组患者的心率、MAP均降至低点,建立气腹后5 min(T2)、T3时有所回升。诱导前15 min或右美托咪定注射前(T0)、T1时,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T4),低剂量组患者的Ramsay评分明显低于高剂量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7%,低于高剂量组患者的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均明显短于高剂量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宫颈癌手术中,可实现与高剂量相似的麻醉效果,不会增加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且可更好的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提高手术的麻醉安全性,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腹腔镜手术 右美托咪定 麻醉 应用剂量 安全性
下载PDF
改良Proseal喉罩控制通气在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楚大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16期79-80,共2页
目的:探析改良Proseal喉罩控制通气方式在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诊治的患者中选出200例为对象,均行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普通喉罩控制通气,观察组采用改良Proseal喉罩... 目的:探析改良Proseal喉罩控制通气方式在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诊治的患者中选出200例为对象,均行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普通喉罩控制通气,观察组采用改良Proseal喉罩控制通气,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喉罩插入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的喉罩通气优良率99.0%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90.0%,且并发症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9.0%,P<0.05;观察组的气道密封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Proseal喉罩控制通气在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能取得满意的通气效果,保证气道密封性,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roseal喉罩 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并发症 气道密封性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在抢救插管时应用可视喉镜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楚大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19期88-89,共2页
目的:探析危重症患者抢救插管时应用可视喉镜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选出140例为对象,均在抢救时需插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喉镜插管,观察组患者应用可视喉镜插管,对比两组的一次... 目的:探析危重症患者抢救插管时应用可视喉镜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选出140例为对象,均在抢救时需插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喉镜插管,观察组患者应用可视喉镜插管,对比两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操作时间等。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5.71%高于对照组的77.14%,且插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观察组插管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抢救时插管应用可视喉镜有助于提高插管的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为抢救赢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插管 可视喉镜 普通喉镜 一次插管成功率
下载PDF
双管喉罩与普通喉罩用于不同体质指数成人患者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楚大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17期106-107,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双管喉罩与普通喉罩在不同体质指数(BMI)成人患者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本院外科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中选出300例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入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喉罩,观察组应用双管喉罩,同... 目的:对比分析双管喉罩与普通喉罩在不同体质指数(BMI)成人患者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本院外科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中选出300例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入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喉罩,观察组应用双管喉罩,同时组内又根据患者的体质指数分成三个亚组:低BMI指数组、中BMI指数组和高BMI指数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低BMI指数组、中BMI指数组的一次喉罩置入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但高BMI指数组对比:观察组的一次喉罩置入成功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5.0%,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的31.25%,P<0.05。结论:双管喉罩适用于肥胖患者的麻醉中,能提高一次喉罩置入成功率,减轻操作时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喉罩 普通喉罩 BMI指数 麻醉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