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浩 赵立轩 +2 位作者 楚若鹏 冯彦平 王生池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1期1391-1392,共2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AMI患者分为丹红注射液组(n=29)和对照组(n=30),丹红注射液组给予PCI+常规药物+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PCI+常规药...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AMI患者分为丹红注射液组(n=29)和对照组(n=30),丹红注射液组给予PCI+常规药物+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PCI+常规药物治疗。于PCI后1、7、14d抽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同时观察PCI后1、7、14d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测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PCI后1、7dST段回落率。结果 2组PCI后7、14dET均降低,丹红注射液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2组PCI后7dLVEDV均升高,14d时,对照组升高而丹红注射液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PCI后7、14dLVEF均升高,丹红注射液组术后14d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丹红注射液组PCI后7d心电图ST段回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保护内皮功能、改善心肌组织再灌注及抑制心肌重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损伤 血管成形术 支架
下载PDF
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时抗氧化及神经内皮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孟文格 陈小贺 +2 位作者 赵雪征 刘焱 楚若鹏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d),每组60例,检测治疗前、发病72h和治疗后7、14d患者血清中SOD、MDA的变化。结果依达拉奉组治疗后血清SOD升高、MDA减少,发病72h和治疗后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减轻对缺血脑细胞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浩 赵立轩 +3 位作者 马小宁 楚若鹏 吕新湖 王生池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7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AMI患者分为丹红注射液组(n=29)和对照组(n=30),丹红注射液组给予PCI+常规药物+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PCI+常规...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AMI患者分为丹红注射液组(n=29)和对照组(n=30),丹红注射液组给予PCI+常规药物+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PCI+常规药物治疗。于PCI前及PCI后1、7、14天抽取静脉血,分别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皮素(ET),同时观察PCI后1、7、14天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测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PCI后1、7天ST段回落率。结果两组PCI后1天hsCRP均升高,术后7天hsCRP均降低,丹红注射液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1.59±0.53)mg/L vs(4.52±0.76)mg/L(P<0.01);两组PCI后7、14天ET均降低,丹红注射液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7天(74.65±2.17)μg/L vs(82.82±2.16)μg/L(P<0.01),14天(64.65±4.19)μg/L vs(75.15±4.01)μg/L(P<0.01);两组PCI后7、14天LVEF均升高,丹红注射液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7天(51.31±1.90)%vs(49.97±2.45)%(P<0.01),14天(61.82±3.17)%vs(51.26±2.65)%(P<0.01);丹红注射液组PCI后7天心电图ST段回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2%vs 66.7%(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抑制PCI后炎症、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内皮功能、改善心肌组织再灌注及抑制心肌重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血管成形术 支架 植物制剂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浩 赵立轩 +2 位作者 楚若鹏 冯彦平 王生池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9期1097-1098,共2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丹红注射液组给予PCI+常规药物+丹红注...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丹红注射液组给予PCI+常规药物+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PCI+常规药物,疗程2周。抽取入院后即刻、PCI术后1、7d静脉血,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观察PCI术后1、7dST段回落率以及PCI术后1、7、14d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射血分数(LVEF)。结果 2组PCI后1dhs-CRP均升高,术后7dhs-CRP均降低,丹红注射液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2组PCI后7dLVEDV均升高,14d时,对照组升高而丹红注射液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PCI后7、14dLVEF均升高,丹红注射液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丹红注射液组PCI后7d心电图ST段回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抑制PCI后炎症、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组织再灌注及抑制心肌重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再灌注损伤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和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孟文格 陈小贺 +2 位作者 赵雪征 楚若鹏 冯彦平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d),检测治疗前、发病72h和治疗后7d、14d患者血清中SOD、MDA和NSE的变化。结果依达拉奉组治疗后患者血清SOD升高、MDA和NSE减少,于发病72h和治疗后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依达拉奉治疗可以降低羟自由基水平,保护脑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不同剂型活性炭对急性敌敌畏中毒大鼠的疗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梅 高芳 +4 位作者 梁喜凤 楚若鹏 马瑞凤 李明 王文举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659-661,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粉状炭、片状炭和活性炭混悬液对致死量和非致死量敌敌畏染毒大鼠的解毒作用,评价不同剂型活性炭在解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时的疗效。方法致死剂量组:将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3组为活性炭治疗组,1组为染毒未治疗组。全部动... 目的通过观察粉状炭、片状炭和活性炭混悬液对致死量和非致死量敌敌畏染毒大鼠的解毒作用,评价不同剂型活性炭在解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时的疗效。方法致死剂量组:将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3组为活性炭治疗组,1组为染毒未治疗组。全部动物一次灌胃给予敌敌畏45 mg/kg染毒,灌胃容积为1 ml/100 g。染毒5 min后开始治疗:粉状炭治疗组给予粉状炭1g/kg;混悬液组给予活性炭混悬液1 g/kg;片状炭治疗组给予片状炭1 g/kg;染毒未治疗组给予蒸馏水。观察各组动物死亡情况,比较4组动物病死率。非致死剂量组:健康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全部动物禁食24 h后,全部动物一次灌胃给予敌敌畏15 mg/kg染毒,灌胃容积为1 ml/100 g。染毒5 min后开始治疗:粉状炭治疗组给予粉状炭1 g/kg,混悬液组给予活性炭混悬液1 g/kg,片状炭治疗组给予片状炭1 g/kg,染毒未治疗组给予蒸馏水,以上各组均灌胃给药,给药容积为1 ml/100 g。4组动物分别以染毒前、染毒后0.5、2、6、24 h断尾采血10μl,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性,计算胆碱酯酶抑制率[(染毒前胆碱酯酶活性-染毒后胆碱酯酶活性)/染毒前胆碱酯酶活性],比较4组不同时间胆碱酯酶抑制率。并比较4组动物中毒后肌束颤动的差异。结果与染毒未治疗组比较只有粉状炭治疗组显著减低致死量敌敌畏大鼠的病死率(P<0.01);3种剂型活性炭均能显著减轻非致死量敌敌畏对大鼠胆碱酯酶的抑制率(P<0.05),其中粉状炭的作用明显强于片状炭和活性炭混悬液(P<0.05);另外粉状炭能明显减轻非致死量敌敌畏致肌束颤动作用(P<0.05)。结论粉状炭具有较好的解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中毒 活性炭 敌敌畏 大鼠
下载PDF
尼卡地平对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籍振国 靳梦兰 +4 位作者 赵刚 刘颖 欧海燕 刘红彬 楚若鹏 《河北医药》 CAS 1992年第6期383-384,共2页
国外文献证实,91%的冠心病患者存在舒张功能不全,它与心肌缺血及钙负荷过重关系密切。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改变心肌缺血及干扰心肌细胞的钙流动从而可能改善舒张功能。尼卡地平为一新型的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它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 国外文献证实,91%的冠心病患者存在舒张功能不全,它与心肌缺血及钙负荷过重关系密切。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改变心肌缺血及干扰心肌细胞的钙流动从而可能改善舒张功能。尼卡地平为一新型的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它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国内报道不多。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了口服尼卡地平对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有理想的改善,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共收集28例冠心病患者,均为心绞痛型及心肌梗塞型(急性心肌梗塞后至少6个月),其中心绞痛型19例,心肌梗塞型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尼卡地平 心脏功能
下载PDF
不同剂型活性炭物理参数的测定
8
作者 马瑞凤 边淑芬 +5 位作者 张建英 单红英 韩梅 楚若鹏 王文举 张宏顺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21期2962-,共1页
关键词 活性炭 物理参数 剂型
下载PDF
血糖控制水平对ICU危重症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立轩 陈浩 +2 位作者 楚若鹏 冯彦平 王生池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4期1856-185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ICU危重症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69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血糖控制组(强化组,n=89)和常规血糖控制组(常规组,n=80),强化组血糖控制目标为4.0~6.0mmol/L,常...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ICU危重症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69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血糖控制组(强化组,n=89)和常规血糖控制组(常规组,n=80),强化组血糖控制目标为4.0~6.0mmol/L,常规组为8.0~10.0mmol/L。比较2组近期预后。结果常规血糖控制组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带机时间与强化组比较有显著降低(P<0.05),院内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病死率及低血糖发生率较常规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管理危重症患者合并的应激性高血糖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标血糖在8.0~10.0mmol/L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应激性高血糖 危重症病死率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糖水平与炎性标志物和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立轩 陈浩 +2 位作者 楚若鹏 冯彦平 王生池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2期1566-1567,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h内患者空腹血糖、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B型尿钠肽(BNP)的表达,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糖水平对炎性反应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发病2h以内的非...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h内患者空腹血糖、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B型尿钠肽(BNP)的表达,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糖水平对炎性反应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发病2h以内的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规定)>6.1mmol/L为高血糖,<6.1mmol/L为血糖正常将患者分为2组:血糖升高的心肌梗死患者(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正常组),每组30例。患者入院空腹(停止进食至少8h)并在未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的情况下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并留取静脉血2ml,离心分离出血清,将处理好的样品-80℃下保存,分别测定血清hs-CRP、IL-1β、TNF-α、BNP水平。结果血糖升高组的血清hs-CRP水平及BNP水平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而TNF-α、IL-1β水平则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升高患者的心功能较血糖正常患者的心功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急性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 白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B型尿钠肽
下载PDF
咪唑安定与丙泊酚小剂量联合应用对危重患者镇静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光 楚若鹏 +3 位作者 韩梅 高鹏志 刘晓光 秦明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379-1381,共3页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与丙泊酚小剂量联合应用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要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26例,除外低血容量、心肺功能不全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首先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及丙泊酚0.2mg/kg静脉注射以诱导镇...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与丙泊酚小剂量联合应用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要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26例,除外低血容量、心肺功能不全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首先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及丙泊酚0.2mg/kg静脉注射以诱导镇静,而后持续静脉泵入咪唑安定0.02~0.04mg·kg^(-1)·h^(-1)及丙泊酚0.42~0.64mg·kg^(-1)·h^(-1)以获得3~5级的Ramsay镇静评分。观察呼吸、循环参数指标,并记录达到Ramsay3级时咪唑安定及丙泊酚的平均剂量、镇静剂量,停药后的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咪唑安定与丙泊酚小剂量联合应用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呼吸、循环系统稳定,用药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及Ramsay评分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咪唑安定与丙泊酚小剂量联合应用是一种良好的复合镇静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咪唑安定 丙泊酚 呼吸 人工
下载PDF
不同剂型活性炭对有机磷杀虫剂的吸附性能比较体外实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梅 马瑞风 +6 位作者 梁喜凤 李明 楚若鹏 张宏顺 刘光 王文举 孙承业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8期923-925,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剂型活性炭对两种常见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和甲胺磷)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作用,为临床使用活性炭治疗经口有机磷农药中毒寻找实验室依据。方法量取50%甲胺磷原油或68%敌敌畏原油后稀释100倍制备低浓度药剂或稀释10倍制备...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剂型活性炭对两种常见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和甲胺磷)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作用,为临床使用活性炭治疗经口有机磷农药中毒寻找实验室依据。方法量取50%甲胺磷原油或68%敌敌畏原油后稀释100倍制备低浓度药剂或稀释10倍制备高浓度药剂,用0.1mmol/L盐酸溶液调节所配制溶液的pH值。分别取10ml具塞试管12支,分为粉状活性炭组、活性炭混悬液组、片剂活性炭组、空白对照组4组,每组试管3支。向粉状活性炭组试管中加入粉状活性炭0.3g,再分别向其他各组试管中加入活性炭含量相同的不同剂型活性炭。然后再向所有试管中加入配制好的低/高浓度敌敌畏或甲胺磷溶液5ml,震荡摇匀2min,放入37℃恒温水浴中孵育。分别在1h(低、高浓度组)、4h(低浓度组)时间点从每支试管中取0.5ml上清液,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其甲胺磷含量。结果不同剂型活性炭对低浓度敌敌畏和甲胺磷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无论是中性环境还是酸性环境下,在1及4h时间点对2种杀虫剂均有很好的吸附能力(P<0.01),且三种类型的活性炭间吸附能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性炭对于高浓度的敌敌畏(6.8%)均有很好的吸附能力(P<0.01),而且粉状炭的吸附能力最优(P<0.01)。但对于高浓度的甲胺磷(5%)三类活性炭均不能有效的吸附(P>0.05)。结论在模拟的胃肠道环境下,活性炭能有效的吸附低浓度的敌敌畏和甲胺磷;对于高浓度的敌敌畏,三类活性炭也显示出良好的吸附能力,以粉状炭的吸附能力最优;但对于高浓度的甲胺磷三类活性炭均不能有效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敌敌畏 甲胺磷 中毒 吸附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梅 楚若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646-164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性期单核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及其对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ACS患者分为两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2例,另选正常人20例作对照组。AMI组中接受溶...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性期单核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及其对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ACS患者分为两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2例,另选正常人20例作对照组。AMI组中接受溶栓治疗者共26例,其中再通者15例,未通者8例,死亡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单核细胞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单核细胞IL-1β表达水平ACS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MI组与UAP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溶栓未通组与再通组相比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β作为单核细胞表达的主要细胞因子,不仅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的启动机制,还促进斑块破裂后血栓的形成,因此在ACS的发病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因其致栓作用而对AMI的溶栓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病 白细胞介素1 单核细胞 流式细胞术 溶栓
下载PDF
突发群体性氨中毒事件第一现场检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明 韩梅 +8 位作者 刘琼 梁喜凤 楚若鹏 王文举 李力 范彦军 马瑞凤 张宏顺 孙承业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4期3511-3512,共2页
检伤分类是临床医生依据患者病情和对资源的需求,迅速确定其治疗顺次的过程[1]。在群体性化学中毒第一现场救护人员会在短时间内面对大批中毒患者,而且,事发初期和院前救治过程中,急救资源可能十分匮乏,要想达到良好的检伤分类、现场救... 检伤分类是临床医生依据患者病情和对资源的需求,迅速确定其治疗顺次的过程[1]。在群体性化学中毒第一现场救护人员会在短时间内面对大批中毒患者,而且,事发初期和院前救治过程中,急救资源可能十分匮乏,要想达到良好的检伤分类、现场救治及后送效果,首先要具有一个层次清楚、简单明了并易于现场应用的检伤分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伤分类 突发化学中毒事件 志愿者
下载PDF
便携式加压舱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明 韩梅 +8 位作者 郑彦茹 范彦军 梁喜凤 马瑞凤 刘琼 楚若鹏 王文举 张宏顺 孙承业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903-905,共3页
目的 评价便携式加压舱在治疗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的疗效.方法 72只大鼠分成5组:A组(空门组)、B组(对照组)、C组(常压高氧组)、D组(加压高氧组)和E组(加压纯氧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腹腔注射纯品CO气体(体积分数... 目的 评价便携式加压舱在治疗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的疗效.方法 72只大鼠分成5组:A组(空门组)、B组(对照组)、C组(常压高氧组)、D组(加压高氧组)和E组(加压纯氧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腹腔注射纯品CO气体(体积分数99.95%),剂量0.15 ml/g,达到染毒状态后放入加压舱中给予不同条件的氧疗.治疗后应用血气分析仪行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O2)、碳氧血红蛋白(COHb).结果 实验各组的PO2值均显著低于空白组(A组),且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1).E组有效的恢复了PO2值,其中E2组最有效,将PO2值恢复至正常值的74%(P〈0.05);实验各组的COHb值均显著高于空白组(A组),且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E组、D组和C组均有效的减低了COHb值,其中E2最有效,将COHb值减低了19%(P〈0.05).结论 应用便携式加压舱并给予纯氧治疗,能够很好的提高ACMP大鼠的PO2值,并降低COHb值,疗效优于常规氧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加压舱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动脉血氧分压 碳氧血红蛋白
下载PDF
新型医用活性炭粉临床试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瑞风 边淑芬 +5 位作者 张建英 孙俊平 单红英 韩梅 楚若鹏 王文举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6期2135-2136,共2页
关键词 活性炭 洗胃 混悬液
下载PDF
尼卡地平改善冠心病心脏舒张功能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靳梦兰 籍振国 +5 位作者 赵刚 刘颖 欧海燕 刘红彬 楚若鹏 李同和 《临床荟萃》 CAS 1994年第2期75-77,共3页
冠心病患者中91%有舒张功能障碍,这与心肌缺血及钙离子负荷过重关系密切,而改善冠心病心脏舒张功能是预防和控制心力衰竭的有力措施,我们观察了42例口服尼卡地平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冠心病 舒张功能 尼卡地平
下载PDF
卒中昏迷患者血糖达标水平的比较
18
作者 赵立轩 孟文格 +3 位作者 陈浩 楚若鹏 冯彦平 王生池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9期1057-1058,共2页
目的探讨卒中昏迷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对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入院12h内取肘静脉血测血糖,将随机血糖>10.0mmol/L的卒中昏迷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Ⅰ组(37例)和治疗Ⅱ组(38例)。均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Ⅰ组每小时测... 目的探讨卒中昏迷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对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入院12h内取肘静脉血测血糖,将随机血糖>10.0mmol/L的卒中昏迷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Ⅰ组(37例)和治疗Ⅱ组(38例)。均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Ⅰ组每小时测1次血糖,治疗组Ⅱ组每2小时测1次血糖,观察疗效。结果与治疗Ⅱ组相比,治疗Ⅰ组平均血糖值低于治疗Ⅱ组(P<0.01);血糖达标率高于治疗Ⅱ组(P<0.01),低血糖率低于治疗Ⅱ组(P<0.01)。神经功能预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血糖是卒中昏迷后应激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适当控制血糖可改善卒中昏迷患者的预后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糖 胰岛素
下载PDF
新型活性炭粉解救急性有机磷中毒大鼠的研究
19
作者 马瑞凤 边淑芬 +5 位作者 张建英 孙俊平 单红英 韩梅 楚若鹏 王文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66-667,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新型活性炭粉对非致死量敌敌畏染毒大鼠的救治作用,评价新型活性炭粉解救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健康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只。全部动物一次灌胃给予敌敌畏10 mg/kg染毒,灌胃容积为1 mL/100 g体质量。染... 目的通过观察新型活性炭粉对非致死量敌敌畏染毒大鼠的救治作用,评价新型活性炭粉解救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健康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只。全部动物一次灌胃给予敌敌畏10 mg/kg染毒,灌胃容积为1 mL/100 g体质量。染毒5 min后治疗组开始给予新型活性炭粉1 g/kg治疗,对照组给予蒸馏水。2组均灌胃给药,给药容积为1 mL/100 g体质量。2组动物分别以染毒前、染毒后0.5 h2、h6、h断尾采血10μL,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性,计算胆碱酯酶抑制率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大鼠中毒后的表现,记录肌束颤动评分。结果染毒后2 h,治疗组大鼠胆碱酯酶的抑制率明显下降(P<0.01),中毒大鼠的肌束颤动作用明显减轻(P<0.05)。结论新型活性炭粉能够有效减轻急性有机磷中毒后胆碱酯酶抑制率,具有良好的解救中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活性炭 敌敌畏 大鼠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胰岛素强化降糖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田文彬 金康 +2 位作者 曹瑞旗 李雪卿 楚若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4202-420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胰岛素强化降糖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120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72 h内连续进行3次血浆置换+...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胰岛素强化降糖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120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72 h内连续进行3次血浆置换+皮下注射注射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单位+静脉推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和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 g。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随机血糖浓度≥12 mmol/L时,给予胰岛素注射液,微量泵泵入至随机血糖<12 mmol/L;观察组患者随机血糖浓度>8.3 mmol/L时,给予胰岛素注射液,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1周,维持随机血糖浓度在6.1~8.3 mmol/L。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三酰甘油、淀粉酶、降钙素原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全身评分系统研究评分(APACHEⅡ)、局部评分系统研究(Balthazar CT)评分、ICU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三酰甘油、淀粉酶、降钙素原水平和白细胞计数、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胰岛素强化降糖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血浆三酰甘油水平,缓解炎症反应,改善预后,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血浆置换 胰岛素 强化降糖 三酰甘油 炎症反应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