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邵康节的易学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楠本正继 徐儒宗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5,共8页
本文以现代日本学者的眼光对邵雍的易学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认为邵雍从宇宙观和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上推演出他的历史观来 ,企图把宇宙世界的生成、万物的存在以及历史的变迁都还原为抽象的数 ,因而一方面难免陷入脱离事实、空洞推演... 本文以现代日本学者的眼光对邵雍的易学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认为邵雍从宇宙观和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上推演出他的历史观来 ,企图把宇宙世界的生成、万物的存在以及历史的变迁都还原为抽象的数 ,因而一方面难免陷入脱离事实、空洞推演的弊端 ,而在另方面又增加了重视义理以指导人事的内容。所以他的易学思想在古代术数与宋明理学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康节 易学思想 易数推演 义理
下载PDF
宋学溯源论要
2
作者 楠本正继 徐儒宗 《船山学刊》 2001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本文系选择该书第一章的内容。作为日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不失为一份翔实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资料。
关键词 学术渊源 儒学 佛教道教 李翱 禅宗 湖南学派 宋学
下载PDF
朱熹哲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1
3
作者 楠本正继 连凡(译)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1年第4期42-62,共21页
在世界观、人生观上,朱子学中的理是生成世界的主宰根本因,而气则是作为其材料的东西。理包含所以然与所当然两个层面:所以然之理生气,依靠气而成为人之性;所当然之理是本于此性的自然法则及为人之道。性本身是内在的,所以被称为本然之... 在世界观、人生观上,朱子学中的理是生成世界的主宰根本因,而气则是作为其材料的东西。理包含所以然与所当然两个层面:所以然之理生气,依靠气而成为人之性;所当然之理是本于此性的自然法则及为人之道。性本身是内在的,所以被称为本然之性。本然之性在内在于气的范围受到限制,谓之气质之性。理与气、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存在一与多、共性与个性的差别。朱子学中的仁是以家、国为本的爱,具有重视忠君的倾向。与庄子以君臣为外在道义的思想相反,朱熹将君臣与父子关系同视为内在天性,从而巩固了家国同构的社会体系。在功夫论上,朱子学中的居敬和穷理相辅相成,两端而一本。在居敬中有穷理的功夫,在穷理中有居敬的功夫。通过以格物为手段的穷理所得到的物格知至的境界,成为对内在道理的自觉。在教育方法上,朱熹主张在以锻炼为主的小学基本教育基础上,实施以知识为主的大学教育,同时强调以敬(道德锻炼)贯穿小学与大学之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世界观 人生观 功夫论 教育观
下载PDF
王阳明哲学思想探微(上)
4
作者 楠本正继 连凡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3-80,共8页
王阳明一方面主张作为根本存在的心及其浑一的性质,以对抗以支离、外索为事的世儒之学,另一方面主张切合家族社会国家之具体生活的伦理道德,以抑制佛老的空虚之学。由此可知阳明学其实是对朱子学的补偏救弊,并将心性本体与伦理道德融合... 王阳明一方面主张作为根本存在的心及其浑一的性质,以对抗以支离、外索为事的世儒之学,另一方面主张切合家族社会国家之具体生活的伦理道德,以抑制佛老的空虚之学。由此可知阳明学其实是对朱子学的补偏救弊,并将心性本体与伦理道德融合成一体,可以说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王阳明的所谓良知是以自身作为是非的判断,自身作为孝弟仁爱的作用,是从作为使人伦成立的根本存在的方面来说。与朱子学兼顾道德与知识不同,阳明学是彻底以道德性命的心学为主,但以心学的成德功夫作为根本来精通知识又是阳明学可与朱子学相通的地方。由此朱子学与阳明学可以作为包括中日在内的东亚儒家文化圈融入世界文化并综合创新的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 本体 功夫 境界
下载PDF
宋代湖南学思想探微——以胡安国、胡寅、胡宏为中心
5
作者 楠本正继 连凡 《地方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24-32,共9页
《宋明时代儒学思想研究》系日本著名学者楠本正继(1896-1963)毕生研究宋明儒学的总结,荣获作为日本学术界最高奖的朝日文化奖。该书立足于对中国哲学精神的体认及其原典文献的忠实解读,从文本的内在理路出发揭示其内在逻辑与历史价值,... 《宋明时代儒学思想研究》系日本著名学者楠本正继(1896-1963)毕生研究宋明儒学的总结,荣获作为日本学术界最高奖的朝日文化奖。该书立足于对中国哲学精神的体认及其原典文献的忠实解读,从文本的内在理路出发揭示其内在逻辑与历史价值,同时贯穿着中日西、儒释道不同思想体系间的比较,其方法与内容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本译注为该书第一编“宋学之部”第四章“宋学后期”第二节“湖南学”部分,主要论述宋代湖南学代表人物胡安国、胡寅、胡宏的哲学思想。本译注以东京广池学园出版部1964年增订版《宋明时代儒学思想の研究》为底本。其中正文及文中夹注译自原著,题目及参考文献为译者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湖南学 胡安国 胡寅 胡宏
下载PDF
程颢哲学思想探微
6
作者 楠本正继 连凡(译) 《国际儒学论丛》 2020年第1期215-239,共25页
程颢的思想体系具有重视整体性和浑一性的特征。在本体论上,程颢有将道器、形上形下、诚神、性气、心性、性情、敬义等贯通起来融为一体的一元论倾向,而程颐、朱熹则有依据体用、本末关系加以严格区分的二元论倾向。在工夫论上,程颢提... 程颢的思想体系具有重视整体性和浑一性的特征。在本体论上,程颢有将道器、形上形下、诚神、性气、心性、性情、敬义等贯通起来融为一体的一元论倾向,而程颐、朱熹则有依据体用、本末关系加以严格区分的二元论倾向。在工夫论上,程颢提倡通过体认天命流行之本体(仁体),然后以诚敬工夫来存养栽培仁体,从而自然达到内外、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不用做外在的防检穷索工夫。这种从形上贯通至形下的路数为湖湘学派及陆王学派所继承,而与程颐、朱熹强调居敬与穷理并行、下学而上达的工夫路数不同。程颢的本体性(道德本体)与实在性(生命活动)相即的立场上承周敦颐的有无合一论,下开程颐的体用一源、朱熹的全体大用立场,体现了宋学的根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颢 程颐 天理 本来性 现实性
下载PDF
論朱熹的社倉法與禮制研究
7
作者 楠本 連凡(译) 《宋代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1-36,共36页
朱熹一方面吸收佛道思想以確立本體的絶對性和超越性,同時揚弃其出世的消極傾向;一方面吸收功利思想施用于社會具體問題的方面,同時揚弃其刻薄墮落的傾向,從而將宗教與倫理、道德與功利體用圓融地結合起來,建立了全體大用的思想體系。... 朱熹一方面吸收佛道思想以確立本體的絶對性和超越性,同時揚弃其出世的消極傾向;一方面吸收功利思想施用于社會具體問題的方面,同時揚弃其刻薄墮落的傾向,從而將宗教與倫理、道德與功利體用圓融地結合起來,建立了全體大用的思想體系。全體大用思想中的本體以仁之理爲代表,作用以愛之情爲代表,一方面在實際政治經濟的層面成爲來源于朱子的社倉法等荒政設施的繼承,一方面在學術層面成爲來源于《儀禮經傳通解》的龐大禮制(民俗、習慣、制度等)的研究,兩者都是基于仁之理,并以實現同胞之愛爲目標,體現了人格與思想的高度統一。以《大學章句》爲教本的全體大用思想通貫宋元明清實現了很大的發展,組織了廣泛的政治技術及其道德的教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社倉法 禮制研究 《儀禮經傳通解》 全體大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