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视神经鞘直径变化的影响
1
作者 高静雅 许华 +1 位作者 楼怡 石国栋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评估电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2例,年龄18~75岁,BMI 18~25 kg/m^(2),美国...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评估电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2例,年龄18~75岁,BMI 18~2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全身麻醉组(常规组,n=21)和电针联合全身麻醉组(电针组,n=21)。电针组在麻醉前30 min行电针刺激合谷穴、内关穴、胆囊穴及外丘穴(疏密波,2Hz/100Hz)直至术毕。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后气腹前(T_(0))、气腹后头高脚低位即刻(T_(1))、气腹后10 min(T_(2))、30 min(T_(3))、50 min(T_(4))、恢复平卧位气腹停止后(T_(5))和手术结束后15 min(T_(6))时的视神经鞘直径(ONSD),P_(ET)CO_(2),MAP和HR。结果与T_(0)时比较,T_(1-6)时常规组、T_(1-5)时电针组ONSD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T_(6)时ONSD与T_(0)时无明显差异。电针组T_(4)时ONSD较T_(0)时的上升幅度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较,T_(2-6)时常规组、T_(2-4)时电针组P_(ET)CO_(2)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1)时比较,T_(4-6)时常规组、T_(3-6)时电针组的MA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_(ET)CO_(2)、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ONSD随着手术时间延长逐渐升高,电针干预可在术中某些阶段可以降低ONSD的升高幅度,加速ONSD在术后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楼怡 蔡云彪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8期1186-1187,共2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方法8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后PCIA镇痛,随机分为4组(n=20)观察术后24小时内(2h,4h,8h,20h,24h)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方法8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后PCIA镇痛,随机分为4组(n=20)观察术后24小时内(2h,4h,8h,20h,24h)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h、4hⅣ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术后8、20、24h时的VAS评分四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4小时内PCA按压次数Ⅳ组明显多于Ⅰ、Ⅱ、Ⅲ组(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Ⅲ组、Ⅳ组低于Ⅰ组、Ⅱ组(P〈0.05),嗜睡的发生率Ⅲ组、Ⅳ组低于Ⅰ组(P〈0.05)。三组镇痛期间均无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伍用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应良好,且能减少50%的芬太尼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腹部手术 静脉自控镇痛(PCIA)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顾陈怿 沈利荣 +4 位作者 丁依红 楼怡 吴焕淦 施征 马晓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60-1563,共4页
目的:比较全麻、针刺复合全麻经穴组(简称经穴组)、针刺复合全麻非经非穴组(简称非经非穴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ASAI或Ⅱ级,年龄29~80岁,随机分成3组:全麻组、... 目的:比较全麻、针刺复合全麻经穴组(简称经穴组)、针刺复合全麻非经非穴组(简称非经非穴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ASAI或Ⅱ级,年龄29~80岁,随机分成3组:全麻组、针刺复合全麻经穴组、针刺复合全麻非经非穴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进行全麻诱导,术中以静脉输注异丙酚,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术后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经穴组选取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非经非穴组选用经穴组每个经穴所在经脉与外侧相邻经脉连线的中点,与经穴相平处,两组均于全麻诱导前15~30min持续电针刺激至术毕。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4h、6h、8h、24h及4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分(BCS评分)及镇静评分;记录PCIA的总次数、芬太尼用量和给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2h、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采集患者静脉血3mL,送检β-内啡肽。结果:经穴组术后44hVAS评分明显低于全麻组和非经非穴组(P<0.05),BCS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和非经非穴组(P<0.05),术后4、6h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经穴组术后PCIA按压总次数明显少于全麻组(P<0.05),术后4、6、8h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全麻组(P<0.05),术后4h、6h芬太尼用量亦明显少于非经非穴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经穴组术后第1天β-Ep水平明显低于全麻组及非经非穴组(P<0.05)。结论:针刺经穴复合全麻可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芬太尼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全麻和针药复合麻醉非经非穴组术后早期需要更大剂量的芬太尼来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复合麻醉 镇痛 病人控制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针药复合麻醉对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沈利荣 顾陈怿 +4 位作者 丁依红 楼怡 吴焕淦 施征 马晓芃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肠癌根治术患者27例,年龄40~80岁,随机分成全麻组12例,针药组1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进行全麻诱导,术中以静脉输注...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肠癌根治术患者27例,年龄40~80岁,随机分成全麻组12例,针药组1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进行全麻诱导,术中以静脉输注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后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A)。经穴取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持续电针刺激。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h、6h、8h、24h、44h镇痛泵用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静评分;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术后2h、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β-内啡肽(β-EP)、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针药组患者术后4h镇痛泵用量明显少于全麻组(P<0.05);两组术后4h、6h、8h、24h及44h VAS及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针药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浆β-内啡肽、皮质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患者术后早期需要更大剂量的芬太尼来缓解疼痛,而针药复合麻醉能产生一定的镇痛效应,但其程度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复合麻醉 肿瘤 针刺镇痛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顾陈怿 楼怡 +1 位作者 蔡云彪 胡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73-97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部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麻(A组12例)、针刺复合全麻(B组10例)、硬膜外复合全麻(C组11例)、针刺加硬膜外复合全麻(D组11例)不同麻醉方法对腹部肿瘤手术患者进...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部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麻(A组12例)、针刺复合全麻(B组10例)、硬膜外复合全麻(C组11例)、针刺加硬膜外复合全麻(D组11例)不同麻醉方法对腹部肿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并观察各种麻醉前后不同时间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4组肿瘤手术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均下降,但C组和B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的程度较轻,且在肿瘤切除一定时间后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改善;针刺复合全麻和针刺加硬膜外复合全麻对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平稳起一定作用。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针刺复合全麻是可供临床选择运用的良好麻醉方法,有利于腹部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及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肿瘤 围手术期 T淋巴细胞亚群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针药复合麻醉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顾陈怿 沈利荣 +4 位作者 丁依红 楼怡 吴焕淦 施征 马晓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6-649,共4页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针药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ASAI~Ⅱ级,(年龄29~80岁),随机分成3组:全麻组、针刺复合全麻经穴组、针刺复合全麻非经非穴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3μg/kg、异丙酚...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针药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ASAI~Ⅱ级,(年龄29~80岁),随机分成3组:全麻组、针刺复合全麻经穴组、针刺复合全麻非经非穴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进行全麻诱导,术中以静脉输注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经穴组选取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非经非穴组选用经穴组每个经穴所在经脉与外侧相邻经脉连线的中点,与经穴相平处持续电针刺激。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开始CO2充气即刻、CO2充气后5min、胆囊切除、术毕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心排量(CO)、体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加速度指数(ACI),比较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记录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①3组患者气腹后CI、CO、ACI明显降低,全麻组和非经非穴组HR、MAP、SVRI均明显增加,经穴组则变化较小;②经穴组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全麻组,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分别比全麻组节约14%、13%、25%;③经穴组患者从停药到呼之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显著快于非经非穴组及全麻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采用针刺经穴复合全麻能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恢复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复合麻醉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血液动力学现象
下载PDF
通其经脉 调其血气——谈《内经》刺血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炎 楼怡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2期6-9,共4页
刺血疗法又称刺络放血疗法,是用锋利的针具刺破人体腧穴或部位的浅表血络.使之出血,以达到祛邪安正之目的。其适应证大多为实证、热证;适宜刺血的针具有镵针、锋针、铍针和毫针;方法可有点刺、挑刺、散刺、割治和刺血拔罐等。刺血... 刺血疗法又称刺络放血疗法,是用锋利的针具刺破人体腧穴或部位的浅表血络.使之出血,以达到祛邪安正之目的。其适应证大多为实证、热证;适宜刺血的针具有镵针、锋针、铍针和毫针;方法可有点刺、挑刺、散刺、割治和刺血拔罐等。刺血法遵循《内经》“宛陈则除之”、“血实则决之”的治疗原则。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排脓、急救开窍、镇静安神等作用。有着主治范围较广、奏效较快、操作简便等优点。此疗法一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血法 《内经》 针具 经脉 血气 点刺 开窍 适宜 目的 范围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镇痛时0.5%罗哌卡因有效容量测定 被引量:5
8
作者 施海峰 沈华 +1 位作者 许华 楼怡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14-1318,共5页
目的采用Dixon上下序贯法测定胸腔镜手术镇痛时竖脊肌平面阻滞中0.5%罗哌卡因的有效容量。方法选取2020年1-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31例,均根据手术部位在超声引导下行相应脊神经节段的0... 目的采用Dixon上下序贯法测定胸腔镜手术镇痛时竖脊肌平面阻滞中0.5%罗哌卡因的有效容量。方法选取2020年1-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31例,均根据手术部位在超声引导下行相应脊神经节段的0.5%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0.5%罗哌卡因初始容量为35 mL,若第1例患者达到最佳有效镇痛标准则第2例患者的药物容量下降1个阶梯即减少2 mL,相反若第1例患者未达到最佳有效镇痛标准则第2例患者药物容量需增加2 mL,以此类推,直至出现7个无效容量的拐点。同时符合以下3项标准即判断达到最佳有效镇痛标准:(1)手术开始切皮时生命体征无明显波动(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上升不超过切皮前的20%);(2)术后患者苏醒拔管时无疼痛相关躁动;(3)术后2 h未使用补救性镇痛药物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3分。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法计算50%有效容量(EV_(50))、95%有效容量(EV_(95))及其95%CI。结果共30例患者完成试验,男21例、女9例,年龄为(60.0±6.8)岁,BMI为(22.7±3.1)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9例、Ⅲ级21例。18例(60.0%)患者达到最佳有效镇痛,0.5%罗哌卡因的EV_(50)为23.6 mL(95%CI 21.8~25.0 mL),EV_(95)为26.9 mL(95%CI 25.3~35.2 m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血肿、局部麻醉药中毒、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镇痛时,0.5%罗哌卡因达到最佳有效镇痛标准的EV;为23.6 mL、EV;为26.9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竖脊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检查 罗哌卡因 有效容量
下载PDF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9
作者 楼怡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0年第31期0040-0040,0042,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进程也得到了迅猛的提升,多数企业为了实现资产管理的优化与完善,逐渐开始采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其作为一种流动性较强的金融工具,因本身具有投资风险分散,资本融资成本较低的优势得到了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进程也得到了迅猛的提升,多数企业为了实现资产管理的优化与完善,逐渐开始采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其作为一种流动性较强的金融工具,因本身具有投资风险分散,资本融资成本较低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在这一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给会计处理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针对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资产证券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 证券化 会计处理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顾陈怿 沈利荣 +4 位作者 丁依红 楼怡 吴焕淦 施征 马晓芃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比较针药复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择期行LC患者39例,随机分成针药复合麻醉组(针药组)和全麻组。针药组先行电针刺激15~30min,穴取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 目的:比较针药复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择期行LC患者39例,随机分成针药复合麻醉组(针药组)和全麻组。针药组先行电针刺激15~30min,穴取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然后行全身麻醉,电针刺激至手术结束;全麻组单纯行全身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术后2h、术后第1、3天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h两组总T淋巴细胞(CD产)、抑制T淋巴细胞(CD8^+)较麻醉诱导前降低(均P〈0.05)。全麻组辅助T淋巴细胞(CD乒)显著降低(P〈0.05),针药组CD≯无显著改变,CD4^+/CD8^+显著上升(P〈0.05)。术后第3天针药组TNF-α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针药组患者术后恶心例数明显少于全麻组(P〈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对LC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复合麻醉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针刺经穴与非经穴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影响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顾陈怿 沈利荣 +4 位作者 丁依红 楼怡 吴焕淦 施征 马晓芃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针刺经穴复合全麻、针刺非经非穴复合全麻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全麻+经穴组、全麻+非经非穴组、全麻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异丙酚、维... 目的:探讨全麻、针刺经穴复合全麻、针刺非经非穴复合全麻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全麻+经穴组、全麻+非经非穴组、全麻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进行全麻诱导,术中以静脉输注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全麻+经穴组选取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全麻+非经非穴组选取经穴组每个经穴所在经脉与外侧相邻经脉连线的中点、与经穴相平处持续电针刺激。比较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术后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定向时间,观察记录术后4,6,8,24,44h镇痛泵用量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全麻+经穴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全麻+非经非穴组和全麻组(均P<0.05),全麻+经穴组维库溴铵与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全麻组(P<0.05,P<0.01)。全麻+经穴组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定向时间明显短于全麻+非经非穴组及全麻组(均P<0.01);全麻+经穴组患者镇痛泵用量在术后4,6h明显少于全麻+非经非穴组(均P<0.05),术后4,6,8h明显少于全麻组(均P<0.05);术后第44h全麻+经穴组VAS评分低于全麻+非经非穴组与全麻组(均P<0.05)。结论:针刺经穴能增强复合全麻后麻醉效应,延长镇痛时效,而针刺非经非穴虽起一定效果,但不如针刺经穴。经穴具有特异性,准确取穴是影响镇痛效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复合麻醉 经穴特异性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原文传递
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依红 顾陈怿 楼怡 《临床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29-31,共3页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临床镇痛效应。方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和全身麻醉后使用氟比洛芬酯100 mg进行超前镇痛组(氟比洛芬酯组)。分别记录术后2、4、8、16、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临床镇痛效应。方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和全身麻醉后使用氟比洛芬酯100 mg进行超前镇痛组(氟比洛芬酯组)。分别记录术后2、4、8、16、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术前、术后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h时对照组的VAS显著高于氟比洛芬酯组(P<0.05),而4、8、16、24 h的VA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疼痛显著缓和,不延长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芬太尼用量均等的条件下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英文)
13
作者 顾陈怿 沈利荣 +4 位作者 丁依红 楼怡 吴焕淦 施征 马晓芃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11年第3期35-40,共6页
目的:比较针药复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和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择期行LC患者39例,随机分成针药复合麻醉组(针药组)和全麻组。针药组先行电针刺激1~30 min,穴取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然后行... 目的:比较针药复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和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择期行LC患者39例,随机分成针药复合麻醉组(针药组)和全麻组。针药组先行电针刺激1~30 min,穴取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然后行全身麻醉,电针刺激至手术结束;全麻组单纯行全身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术后2 h、术后第1、3天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h两组总T淋巴细胞(CD+3)、抑制T淋巴细胞(CD+8)较麻醉诱导前降低(均P<0.05);全麻组辅助T淋巴细胞(CD+4)显著降低(P<0.05),针药组CD+4无显著改变,CD+4 /CD+8显著上升(P<0.05)。术后第3天针麻组TNF-α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针麻组患者术后恶心例数明显少于全麻组(P<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对LC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复合麻醉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盐酸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困难气道患者清醒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油文静 张永燕 +3 位作者 洪唐敏 沈华 许华 楼怡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01-606,共6页
目的:观察盐酸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清醒经鼻气管插管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术前评估存在困难气道、需清醒气管插管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 目的:观察盐酸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清醒经鼻气管插管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术前评估存在困难气道、需清醒气管插管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组(F组)和盐酸艾司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S组)。两组均于10 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 μg/kg,随后F组分两次各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静脉注射,S组分两次各给予艾司氯胺酮0.1 mg/kg静脉注射。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平静5 min (T 0)、第1次置入纤支镜即刻(T 1)、第2次置入纤支镜即刻(T 2)、第3次置入纤支镜即刻(T 3)、插管后即刻(T 4)、插管后1 min (T 5)时的心率、MAP、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 RR)、SpO 2、Ramsay镇静评分,T 1~T 5时插管情况(包括呛咳、插管舒适度、插管后耐受性),插管过程中患者呼吸抑制及低氧血症发生情况,插管成功连接呼吸机后的第1个P ETCO 2,术后24 h随访情况(记忆、不良反应、插管满意度)。 结果:与T 0时比较:F组T 1、T 2时心率降低,T 1、T 3~T 5时MAP降低,T 2~T 5时RR降低,T 1~T 5时SpO 2降低,T 1~T 5时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 P<0.05);S组T 1~T 2时RR降低,T 1~T 5时SpO 2降低,T 1~T 5时Ramsay镇静评分升高( P<0.05)。与T 1时比较:F组T 2~T 5时RR降低,T 3~T 5时SpO 2降低,T 2~T 5时Ramsay镇静评分升高( P<0.05);S组T 2~T 5时Ramsay镇静评分升高( P<0.05)。与T 2比较:F组T 3~T 5时Ramsay镇静评分升高( P<0.05);S组T 3~T 5时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 P<0.05)。与F组比较:S组T 1、T 3、T 4时MAP升高,T 4、T 5时RR增加,T 3~T 4时SpO 2升高,呼吸抑制发生率较低,插管成功连接呼吸机后第1个P ETCO 2明显较低( P<0.05)。两组患者T 1~T 5时呛咳、插管舒适度、插管后耐受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记忆、不良反应及插管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盐酸艾司氯胺酮或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均可为困难气道患者纤支镜引导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提供有效的镇静,但盐酸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在纤支镜引导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时呼吸抑制发生率低,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经鼻气管插管 困难气道
原文传递
多看绿色、远方,可防近视
15
作者 楼怡 《小学生学习指导》 2020年第27期14-14,共1页
绿色的光波适中,眼睛“喜欢”这种光波。草木的绿色,能减少强光对眼睛的刺激。所以,读书、写字之后,走近花坛、草坪,走进树丛,紧张的神经就会顿时感到轻松,眼睛的疲劳也就很快消失了。
关键词 绿色 光波 眼睛
原文传递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
16
作者 楼怡 《市场周刊·理论版》 2019年第73期98-99,共2页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然而,我国消费金融面临着资本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不足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多种风险,如何平衡消费金融创新及其监管、发展消费金融及其相关风险,是有序发展的核心问题。为加强消费金...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然而,我国消费金融面临着资本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不足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多种风险,如何平衡消费金融创新及其监管、发展消费金融及其相关风险,是有序发展的核心问题。为加强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应实施专门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消费金融监管体系,以规避资本风险,完善消费金融证券化中的发行资产;微观组织的风险与宏观调控的谨慎协调关系,以避免监管的空洞;通过加强消费金融的消费环境,恢复消费金融的本质,谨防套利风险;完善消费金融信息披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资产证券化 风险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